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棉纖維30-60份,負離子滌綸纖維25-50份,并采用賽絡紡工藝紡成氨綸包芯紗。本發明專利技術力學性能、抗菌性及負離子釋放持久性極為優異。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賽絡紡氨綸包芯紗
,尤其涉及一種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
技術介紹
賽絡紡是將兩根粗紗平行引入細紗機牽伸區,經分別牽伸后從細紗機前羅拉鉗口出來匯合,由于捻度的作用,兩根單紗自身被加上一定的捻度,并且兩根單紗在匯合后它們之間也有捻度,同時完成了單紗、股線的加捻、并合、卷繞工作。包芯紗由芯絲(紗)和外包纖維組成,紡制賽絡紡包芯紗時其外包纖維為兩根,即賽絡紡雙紗,氨綸長絲在芯絲退繞裝置控制下,通過與前羅拉的速度差給予芯絲一定的預牽伸倍數,通過導絲輪從前羅拉喂人。賽絡紡兩根粗紗通過一定隔距的粗紗喂人器從后羅拉喂人,經一定倍數的牽伸后在前羅拉出口處與氨綸芯絲捻合,從而形成具有一定彈性的賽絡紡氨綸包芯紗。負離子是指空氣中帶多余負電荷的微小離子團,直徑在0.16-3nm之間,負離子滌綸纖維在使用過程中可向空氣中釋放一定量的負離子,具有使細胞活性化、消除人體疲勞、穩定植物神經系統、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抵抗電磁輻射、鎮痛等效應,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但目前含負離子滌綸纖維的賽絡紡氨綸包芯紗的力學性能、抗菌性及負離子釋放持久性還滿足不了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力學性能、抗菌性及負離子釋放持久性極為優異。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棉纖維30-60份,負離子滌綸纖維25-50份,并采用賽絡紡工藝紡成氨綸包芯紗。優選地,所述的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棉纖維50-58份,負離子滌纟侖纖維30-36份。優選地,所述的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負離子滌綸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二氧化鋯、二氧化硅及二氧化鈦混合均勻后燒結,得到粒徑為0.1-0.8微米的第一預制料;將黃連、柴胡、白芷、金銀花、魚腥草加水煎煮,加入第一預制料、偶聯劑、亞麻纖維浸泡,過濾,加入負離子滌綸混合均勻,擠出,切片,熔融,擠壓,噴絲,得到負離子滌綸纖維。優選地,二氧化錯、二氧化娃及二氧化鈦的重量比為20-30:5-15:10-18。優選地,黃連、柴胡、白芷、金銀花、魚腥草的重量比為1-5:1-4:2-6:1-4:1-3。優選地,亞麻纖維、滌綸、偶聯劑的重量比為10-20: 50-100:0.2-0.8。優選地,負離子滌綸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20-30份二氧化鋯、5-15份二氧化硅及10-18份二氧化鈦混合均勻后燒結,得到粒徑為0.1-0.8微米的第一預制料;將1-5份黃連、1-4份柴胡、2-6份白芷、1-4份金銀花、1-3份魚腥草加水煎煮5-10h,加入第一預制料、0.2-0.8份偶聯劑、10-20份亞麻纖維浸泡10-20h,過濾,加入50-100份負離子滌綸混合均勻,擠出,切片,熔融,擠壓,噴絲,得到負離子滌綸纖維。本專利技術中,負離子滌綸纖維是一種物理兼化學改性聚酯纖維,不僅可高效持續釋放負離子,可使人體局部產生溫熱效應,促進血液循環,加入的黃連、柴胡、白芷、金銀花、魚腥草可有效抑制結核桿菌、流感桿菌、牛痘病毒,且能殺死瘧原蟲,抗菌譜廣,且具有長效性,另外加入的偶聯劑,可增強第一預制料與滌綸相容性,提升負離子效果,棉纖維吸濕和透氣性好,柔軟而保暖,但力學強度較差,棉纖維與負離子滌綸纖維混紡,負離子滌綸纖維混紡的橫截面為十字形,具有多凹槽結構,不僅可彌補棉纖維力學性能差的缺陷,且兩者協同作用,制品吸濕、透氣性能經一部增強,且可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使皮膚保持溫暖舒適。【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一種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棉纖維30份,負離子滌綸纖維50份,并采用賽絡紡工藝紡成氨綸包芯紗。實施例2一種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棉纖維60份,負離子滌綸纖維25份,并采用賽絡紡工藝紡成氨綸包芯紗。實施例3一種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棉纖維50份,負離子滌綸纖維36份,并采用賽絡紡工藝紡成氨綸包芯紗。負離子滌綸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20份二氧化鋯、15份二氧化硅及10份二氧化鈦混合均勻后燒結,得到粒徑為0.1-0.8微米的第一預制料;將5份黃連、I份柴胡、6份白芷、I份金銀花、3份魚腥草加水煎煮5h,加入第一預制料、0.2份偶聯劑、20份亞麻纖維浸泡10h,過濾,加入100份負離子滌綸混合均勻,擠出,切片,熔融,擠壓,噴絲,得到負離子滌綸纖維。 實施例4一種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棉纖維58份,負離子滌綸纖維30份,并采用賽絡紡工藝紡成氨綸包芯紗。負離子滌綸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30份二氧化鋯、5份二氧化硅及18份二氧化鈦混合均勻后燒結,得到粒徑為0.1-0.8微米的第一預制料;將I份黃連、4份柴胡、2份白芷、4份金銀花、I份魚腥草加水煎煮10h,加入第一預制料、0.8份偶聯劑、10份亞麻纖維浸泡20h,過濾,加入50份負離子滌綸混合均勻,擠出,切片,熔融,擠壓,噴絲,得到負離子滌綸纖維。實施例5一種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棉纖維54份,負離子滌綸纖維33份,并采用賽絡紡工藝紡成氨綸包芯紗。負離子滌綸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26份二氧化鋯、12份二氧化硅及15份二氧化鈦混合均勻后燒結,得到粒徑為0.1-0.8微米的第一預制料;將3份黃連、2份柴胡、5份白芷、2份金銀花、2份魚腥草加水煎煮8h,加入第一預制料、0.6份偶聯劑、18份亞麻纖維浸泡14h,過濾,加入88份負離子滌綸混合均勻,擠出,切片,熔融,擠壓,噴絲,得到負離子滌綸纖維。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專利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棉纖維30-60份,負離子滌綸纖維25-50份,并采用賽絡紡工藝紡成氨綸包芯紗。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棉纖維50-58份,負離子滌綸纖維30-36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特征在于,負離子滌綸纖維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二氧化鋯、二氧化硅及二氧化鈦混合均勻后燒結,得到粒徑為0.1-0.8微米的第一預制料;將黃連、柴胡、白芷、金銀花、魚腥草加水煎煮,加入第一預制料、偶聯劑、亞麻纖維浸泡,過濾,加入負離子滌綸混合均勻,擠出,切片,熔融,擠壓,噴絲,得到負離子滌綸纖維。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特征在于,二氧化錯、二氧化娃及二氧化鈦的重量比為20-30:5-15:10-18。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特征在于,黃連、柴胡、白芷、金銀花、魚腥草的重量比為1-5:1-4:2-6:1-4:1-3。6.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棉纖維、負離子滌綸纖維賽絡紡氨綸包芯紗,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棉纖維30?60份,負離子滌綸纖維25?50份,并采用賽絡紡工藝紡成氨綸包芯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昶,劉守串,陳瑞兵,孫玉童,童朝俊,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省無為天成紡織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