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的染色工藝:(1)將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卷繞均勻;(2)在100℃的環境中煮漂60min;(3)煮漂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進行脫水烘干處理;(4)脫水烘干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卷繞均勻;(5)利用活性染料進行染色,并在90℃進行皂煮,然后進行水洗;(6)水洗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經脫水并烘干,即獲得染色后的成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專利技術染色得到的彈力棉紗染色均勻,彈力損傷較小,減少了設備投資和工序,具有很好的利用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纖維的染色工藝,尤其是涉及一種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的染色工藝。
技術介紹
彈力棉氨綸染色因為在染色時急劇收縮,所以常規的筒子紗染色是不能做,只能有專用的成筒及蒸紗設備才能解決好,這樣設備投資大和工藝流程長,造成生產成本的大大增加。申請號為201110280266.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錦/人棉/氨綸針織面料的染整方法,包括平幅預縮、練染一浴、低溫中和皂洗、酸性染色、皂洗工序、烘干和柔軟整理工序,所述平幅預縮工序采用氣蒸縮幅機進行,所述練染一浴工序為在染缸中加入1g/1-2g/l精煉除油劑、2g/l—3g/l純堿的水溶液,60℃-80℃處理15min-20min后,再加入活性染料、25g/l-70g/l元明粉和20g/l-25g/l純堿,60℃-65℃染色50min-70min。該方法仍然存在工藝流程復雜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彈力損傷較小,減少了設備投資和工序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的染色工藝。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的染色工藝,采用以下步驟:(1)將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到最小,密度為0.25-0.3g/cm2,卷繞均勻;(2)將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100℃的環境中煮漂60min;(3)煮漂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進行脫水烘干處理;(4)脫水烘干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到最小,密度為0.25-0.3g/cm2,卷繞均勻;(5)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裝籠后置于染料缸中,利用活性染料進行染色,并在90℃進行皂煮,然后進行水洗;(6)水洗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經脫水并烘干,即獲得染色后的成品。步驟(2)中所述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煮漂時加入助劑,包括雙氧水4g/L,燒堿2g/L,分散螯合劑1.5g/L,穩定劑1g/L,精煉劑2g/L,助劑的浴比為l:10。煮漂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經酸中和除氧。步驟(5)中所述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染色時還加入勻染劑、元明粉及純堿,加入的勻染劑濃度為1.5g/l,元明粉濃度為30-70g/l,純堿濃度為15-30g/l。所述的元明粉分三次加入,所述的純堿分兩次加入。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染色時還加入濃度為1g/l冰醋酸中和多余的純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染色得到的彈力棉紗染色均勻,彈力損傷較小,減少了設備投資和工序,具有很好的利用前景。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一種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的染色工藝,采用以下步驟:(1)將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到最小,密度為0.25g/cm2,卷繞均勻;(2)將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100℃的環境中煮漂60min,在煮漂時加入助劑,包括雙氧水4g/L,燒堿2g/L,分散螯合劑1.5g/L,穩定劑1g/L,精煉劑2g/L,助劑的浴比為1:10,煮漂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還需要經酸中和除氧;(3)煮漂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進行脫水烘干處理;(4)脫水烘干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到最小,密度為0.25g/cm2,卷繞均勻;(5)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裝籠后置于染料缸中,利用活性染料進行染色,在染色時還加入勻染劑、元明粉及純堿,加入的勻染劑濃度為1.5g/l,元明粉濃度為30g/l,純堿濃度為15g/l,元明粉分三次加入,純堿分兩次加入,另外還加入濃度為lg/l冰醋酸中和多余的純堿并在90℃進行皂煮,然后進行水洗;(6)水洗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經脫水并烘干,即獲得染色后的成品。實施例2一種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的染色工藝,采用以下步驟:(1)將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到最小,密度為0.28g/cm2,卷繞均勻;(2)將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100℃的環境中煮漂60min,在煮漂時加入助劑,包括雙氧水4g/L,燒堿2g/L,分散螯合劑1.5g/L,穩定劑1g/L,精煉劑2g/L,助劑的浴比為1:l0,煮漂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還需要經酸中和除氧;(3)煮漂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進行脫水烘干處理;(4)脫水烘干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到最小,密度為0.28g/cm2,卷繞均勻;(5)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裝籠后置于染料缸中,利用活性染料進行染色,在染色時還加入勻染劑、元明粉及純堿,加入的勻染劑濃度為1.5g/l,元明粉濃度為40g/l,純堿濃度為20g/l,元明粉分三次加入,純堿分兩次加入,另外還加入濃度為lg/l冰醋酸中和多余的純堿并在90℃進行皂煮,然后進行水洗;(6)水洗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經脫水并烘干,即獲得染色后的成品。實施例3一種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的染色工藝,采用以下步驟:(1)將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到最小,密度為0.3g/cm2,卷繞均勻;(2)將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100℃的環境中煮漂60min,在煮漂時加入助劑,包括雙氧水4g/L,燒堿2g/L,分散螯合劑1.5g/L,穩定劑lg/L,精煉劑2g/L,助劑的浴比為1:10,煮漂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還需要經酸中和除氧;(3)煮漂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進行脫水烘干處理;(4)脫水烘干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到最小,密度為0.3g/cm2,卷繞均勻;(5)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裝籠后置于染料缸中,利用活性染料進行染色,在染色時還加入勻染劑、元明粉及純堿,加入的勻染劑濃度為1.5g/l,元明粉濃度為70g/l,純堿濃度為30g/l,元明粉分三次加入,純堿分兩次加入,另外還加入濃度為1g/l冰醋酸中和多余的純堿并在90℃進行皂煮,然后進行水洗;(6)水洗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經脫水并烘干,即獲得染色后的成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的染色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采用以下步驟:(1)將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到最小,密度為0.25?0.3g/cm2,卷繞均勻;(2)將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100℃的環境中煮漂60min;(3)煮漂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進行脫水烘干處理;(4)脫水烘干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到最小,密度為0.25?0.3g/cm2,卷繞均勻;(5)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裝籠后置于染料缸中,利用活性染料進行染色,并在90℃進行皂煮,然后進行水洗;(6)水洗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經脫水并烘干,即獲得染色后的成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的染色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工藝采用以下步
驟:
(1)將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到最小,密
度為0.25-0.3g/cm2,卷繞均勻;
(2)將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100℃的環境中煮漂60min;
(3)煮漂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進行脫水烘干處理;
(4)脫水烘干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棉紗松式絡筒車上絡筒,張力調
到最小,密度為0.25-0.3g/cm2,卷繞均勻;
(5)卷繞均勻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裝籠后置于染料缸中,利用活性染料
進行染色,并在90℃進行皂煮,然后進行水洗;
(6)水洗后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經脫水并烘干,即獲得染色后的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棉氨綸包芯紗纖維的染色工藝,其特征在
于,步驟(2)中所述的棉氨綸包芯紗纖維在煮漂時加入助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柴方軍,王瑤,魯斐,林國東,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鼎天紡織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