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攝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3276028 閱讀: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9 01:29
    本發明專利技術揭露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攝像用光學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具屈折力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第一透鏡具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二透鏡具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正屈折力。第四透鏡具屈折力。第五透鏡具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非球面。第六透鏡具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非球面,其像側表面具一反曲點。本發明專利技術還公開具有上述攝像透鏡系統的取像裝置及具有取像裝置的電子裝置,當滿足上述條件,可使屈折力集中于像側端,進而有助于擴大視角。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電 子裝置的攝像用光學鏡組及取像裝置。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小型化攝影鏡頭的蓬勃發展,微型取像模塊的需求日漸提高,而一般 攝影鏡頭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親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補性氧化 金屬半導體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兩 種,且隨著半導體工藝技術的精進,使得感光元件的像素尺寸縮小,再加上現今電子產品以 功能佳且輕薄短小的外型為發展趨勢,因此,具備良好成像品質的小型化攝影鏡頭儼然成 為目前市場上的主流。 傳統搭載于電子裝置上的高像素小型化攝影鏡頭,多采用五片式透鏡結構為主, 但由于高階智能型手機(Smart Phone)與平板計算機(Tablet Personal Computer)等高 規格移動裝置的盛行,帶動小型化攝像鏡頭在像素與成像品質上的要求提升,現有的五片 式鏡頭組將無法滿足更高階的需求。 目前雖然有發展一般傳統六片式光學系統,但現有光學系統中鏡片的屈折力配置 不均,易導致單一透鏡屈折力過大而使像差過度,進一步當像側端透鏡的屈折力配置不均 與其面型設計問題,不僅造成系統視角受限,更使離軸處的像散與畸變等離軸像差嚴重影 響周邊的成像品質。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其中第三 透鏡、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各具有正屈折力,且第六透鏡設計為凸凹透鏡并搭配反曲點。借 此,可使攝像用光學鏡組的屈折力集中于像側端而使主點往成像面移動,有助于擴大攝像 用光學鏡組的視角。此外,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各具有正屈折力,可分散攝像用光學鏡組屈 折力的配置,以避免單一透鏡屈折力過大而導致像差過度增大。同時,第六透鏡為凸凹透鏡 并搭配反曲點亦可有效壓制系統總長,并能修正像散、畸變等離軸像差。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 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 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鏡 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其物側表面 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 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其像側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攝像用光學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為六片。當第五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5,第六透鏡于 光軸上的厚度為CT6,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TL,攝像用光學鏡組 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攝像用光學鏡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的焦距為Π ,第五透鏡的焦 距為f5,第六透鏡的焦距為f6,其滿足下列條件: CT6/CT5<2. 5 ; TL/ImgH<3. 0 ; 0〈fl〈f6;以及 0〈(f5*f6)/〈l. 15。 本專利技術另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 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 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五透鏡 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 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其像 側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點。攝像用光學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為六片。當第五透鏡于光軸 上的厚度為CT5,第六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6,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軸上的 距離為TL,攝像用光學鏡組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5, 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 CT6/CT5<0. 90 ; TL/ImgH〈3. 0 ;以及 -0. 5<R6/R5〇 本專利技術又另提供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 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 處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五透 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 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 其像側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點。攝像用光學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為六片。當第五透鏡 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5,第六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6,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于光 軸上的距離為TL,攝像用光學鏡組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為R5,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攝像用光學鏡組的焦距為f,第五透鏡的焦距為 f5,第六透鏡的焦距為f6,其滿足下列條件: CT6/CT5<1. 5 ; TL/ImgH<3. 0 ; -0· 5〈R6/R5 ;以及 0〈(f5*f6)/〈l. 15。 本專利技術另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其包含前述的攝像用光學鏡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 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于攝像用光學鏡組的成像面上。 本專利技術另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 當CT6/CT5滿足上述條件時,有助于適當調配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的厚度,以縮 短攝像用光學鏡組的總長度,并有助于鏡片在制作時的均質性與成型性。 當TL/ImgH滿足上述條件時,可有利于攝像用光學鏡組小型化以避免體積過大, 使其更適合應用于電子裝置。 當0〈fl〈f6時,有助時適當配置第一透鏡和第六透鏡的正屈折力,可抑制攝像用 光學鏡組的像差并有效縮短攝像用光學鏡組的總長度。 當(f5*f6)/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分散屈折力的配置,以避免單一透 鏡屈折力過大而導致像差過度增大。 當R6/R5滿足上述條件時,有助于修正攝像用光學鏡組的球差與像散。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附圖說明】 圖1繪示依照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3繪示依照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5繪示依照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6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7繪示依照本專利技術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8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9繪示依照本專利技術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0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1繪示依照本專利技術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2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3繪示依照本專利技術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示意圖; 圖14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畸變曲線圖; 圖15繪示依照圖1攝像用光學鏡組中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第六透 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第六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攝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攝像用光學鏡組,其特征在于,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一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一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一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以及一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于近光軸處為凹面,其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其像側表面具有至少一反曲點;其中,該攝像用光學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為六片;其中,該第五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5,該第六透鏡于光軸上的厚度為CT6,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一成像面于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攝像用光學鏡組的最大成像高度為ImgH,該攝像用光學鏡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該第六透鏡的焦距為f6,其滿足下列條件:CT6/CT5<2.5;TL/ImgH<3.0;0<f1<f6;以及0<(f5*f6)/[f*(f5+f6)]<1.15。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振誠黃歆璇
    申請(專利權)人: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无码尹人久久相蕉无码|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无码日本电影一区二区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无码不卡AV|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日韩专区无码人妻|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3|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