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活性炭可在線再生回填的活性炭廢水處理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3209554 閱讀: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2 15:00
    一種活性炭可在線再生回填的活性炭廢水處理系統,包含N個內部鋪設有活性炭的層活性炭濾池、活性炭再生系統和活性炭回填系統,所述活性炭濾池靠近底部位置設置污水進水口,靠近頂部位置設置凈水出水口,所述活性炭再生系統包含活性炭抽取裝置、供氣裝置、飽和活性炭輸送裝置、飽和活性炭提升裝置和活性炭再生裝置,所述活性炭抽取裝置處于活性炭層的下部位置,其兩個端部伸出至活性炭濾池以外,活性炭抽取裝置處于活性炭濾池內的部分設有抽炭口,所述活性炭抽取裝置的第一端部與供氣裝置連接,第二端部設置出炭口,所述出炭口、飽和活性炭輸送裝置、活性炭再生裝置、活性炭回填系統依次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污水處理設備
    ,具體涉及可再生的活性炭廢水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由于工業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要,活性炭已經進入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活性炭是一種用途極廣的工業吸附劑,它是利用木炭、各種果殼和優質煤等作為原料,活性炭的吸附性源于其獨特的分子構造,活性炭的內部有很多孔隙,正是這種獨特的內部構造,使得活性炭具有優異的吸附能力,特別適用于作為凈化過濾材料,已被廣泛應用于污水和空氣凈化領域。特別是應用于印染、化工等難生物降解的污水處理中。隨著活性炭的廣泛應用,其吸附飽和后的就地再生問題日益突出,如何快速有效、方便地就地再生活性炭成為當下新的研究方向,國內外廠商和研究機構也都采用各種方法實現活性炭的就地再生,但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或者實用性差。如專利號為:201210119762.4名稱為“一種可再生循環利用粉末活性炭處理難生物降解廢水的PACT新工藝”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提供了一種可再生循環利用粉末活性炭處理難生物降解廢水的PACT新工藝,包括以下步驟:I)將在二沉池中沉淀下來的粉末活性炭和生物活性污泥抽出;2)對步驟I)抽出的粉末活性炭和生物活性污泥進行脫水處理;3)對步驟2)得到的脫水后的粉末活性炭和生物活性污泥依次進行干燥、干餾和活化處理,使粉末活性炭吸附的有機物分解揮發,生物活性污泥熱解為活性炭;4)將步驟3)得到的產物磨粉后作為再生粉末活性炭投入生化池使用。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脫水后的粉末活性炭和生物活性污泥含水率小于80%;進一步,所述步驟3)中,干燥溫度為120、150°C,干燥時間為Ih?2h,干餾溫度為500、600°C,干餾時間為0.4h?0.6h,活化為通入水蒸氣活化,活化溫度為800、950°C,活化時間為0.9h?l.th;進一步,所述步驟3 )中,干燥、干餾和活化處理是在活性炭再生機組內進行;進一步,所述步驟3)中,有機物分解揮發的可燃性氣體作為活性炭再生機組的燃料氣體使用。該專利技術專利帶來的有益效果在于:粉末活性炭隨著生物活性污泥脫水后經干燥、干餾和活化處理而再生,同時生物活性污泥熱解為活性炭,最終得到再生粉末活性炭,將再生粉末活性炭投入生化池使用,達到了回收利用粉末活性炭及生物活性污泥的目的,避免了資源浪費,同時減少了新鮮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大大降低了 PACT工藝的運行成本。不足之處在于:需要用污泥栗將吸附飽和的粉末活性炭從池中抽出,抽取粉末活性炭時污水池需要排干水,待活性炭再生、回填完畢后才能再次投入運行,耗時長,這將導致污水池較長時間停工而使污水處理系統無法正常運行。無法滿足污水處理系統連續運行的需求。因此,亟需一種能夠對活性炭進行在線再生處理并能夠連續運行的污水處理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對活性炭進行在線再生處理并能夠連續運行的活性炭廢水處理系統,以克服上述不足,使活性炭能夠在線再生,連續運行,無需長時間停機。實現本技術目的的一種活性炭可在線再生回填的活性炭廢水處理系統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活性炭可在線再生回填的活性炭廢水處理系統,包含活性炭污水處理系統、活性炭再生系統和活性炭回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污水處理系統包含N個活性炭濾池I,N>1,每個活性炭濾池的靠近底部位置設置污水進水口,活性炭濾池的靠近頂部位置設置凈水出水口,活性炭濾池的內部鋪設有活性炭層;所述活性炭再生系統包含至少一個活性炭抽取裝置、供氣裝置、飽和活性炭輸送裝置、飽和活性炭提升裝置和活性炭再生裝置,所述活性炭抽取裝置處于活性炭層的下部位置,其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伸出至活性炭濾池以外,所述活性炭抽取裝置處于活性炭濾池內的部分設有抽炭口,所述活性炭抽取裝置的第一端部與供氣裝置連接,第二端部設置出炭口,所述飽和活性炭輸送裝置分別與活性炭抽取裝置的出炭口和所述活性炭再生裝置的輸入口連接,所述活性炭再生裝置的輸出口與活性炭回填系統連接;所述活性炭回填系統包含回填炭提升裝置、回填炭主傳送帶和回填炭子傳送帶,所述回填炭提升裝置的前端與活性炭再生裝置的輸出口連接,回填炭提升裝置的后端與回填炭主傳送帶連接,所述回填炭主傳送帶的末端延伸至第I個活性炭濾池的上方但與第I個活性炭濾池的朝向第2個活性炭濾池的邊沿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每兩個相鄰的活性炭濾池的上方各架設一個回填炭子傳送帶,所述回填炭子傳送帶具有可向下彎折的第一端部,所述回填炭子傳送帶的第一端部未被彎折時,每個回填炭子傳送帶的第一端部與其所在的前一個活性炭濾池的前端邊沿有一定的距離、其第二端部與其所在的后一個活性炭濾池的后端邊沿有一定的距離;第I個回填炭子傳送帶的第一端部91延伸至回填炭主傳送帶8的末端的下方,此后,每兩個相鄰的回填炭子傳送帶中,后一個回填炭子傳送帶的第一端部91延伸至前一個回填炭子傳送帶的第二端部92的下方。為了取得更好的技術效果,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還可以具體為以下技術特點:1.所述飽和活性炭輸送裝置為一個兼具除水功能的傳送帶裝置。2.進一步地,所述飽和活性炭輸送裝置的傳送帶裝置上設置瀝水孔和/或排水溝槽。3.所述飽和活性炭提升裝置是兼具除水功能傳送帶。4.進一步地,所述飽和活性炭提升裝置的傳送帶裝置上設置瀝水孔和/或排水溝槽。5.所述抽炭口的開口大小可調節。6.進一步地,還設有抽炭口開口調節裝置用于調節抽炭口的開口大小。7.所述活性炭抽取裝置是一根空心的管,其上設置抽炭口。8.還包含流量監測裝置和自動控制裝置,所述流量監測裝置安裝于活性炭罐的污水進水口處,所述自動控制裝置與活性炭抽取裝置、供氣裝置、飽和炭輸送裝置、飽和活性炭提升裝置、活性炭再生裝置、回填炭提升裝置、回填炭主傳送帶和回填炭子傳送帶電連接。9.還包含一個回填炭子傳送帶第一端部的彎折機構93,用于使回填炭子傳送帶的第一端部彎折和展開回位。采用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活性炭可在線再生回填的活性炭廢水處理系統,具有如下優點:.1.通過將回填炭子傳送帶設計成端部可彎折的傳送帶裝置作為活性炭的回填裝置,使回填炭能夠被準確地運送和準確地并回填到各個活性炭濾池,使多個活性炭濾池同時運行并就地再生成為可能。2.所述飽和活性炭提升裝置是兼具除水功能傳送帶,不僅能夠運送需要再生的飽和活性炭至再生裝置,又能在運送過程中將飽和活性炭中的水瀝除,降低飽和活性炭的含水率,減少再生過程的能量損耗,提高再生效率,節能減排;3.所述飽和活性炭提升裝置是兼具除水功能傳送帶,不僅能夠運送需要再生的飽和活性炭至再生裝置,又能在運送過程中將飽和活性炭中的水瀝除,使系統中無需設置專門的除水設備,使系統結構簡單,設備少,占地小,降低硬件和土地投資成本和設備的運行維護成本,便于就地再生系統的推廣。4.采用傳送帶運送和回填,系統運行穩定,故障率低。5.設置了流量監測裝置和自動控制裝置,由流量監測裝置監測污水進水口 11的流量情況,當流量降低至某一設定值時,自動控制系統將啟動活性炭再生和回填程序,減少人工維護工作量和成本。6.自動化程度高,可連續工作,無需因為更換活性炭而停止工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活性炭可在線再生回填的活性炭廢水處理系統側視圖圖2是本技術的活性炭可在線再生回填的活性炭廢水處理系統中的主視圖圖3是圖2所述活性炭可在線再生回填的活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活性炭可在線再生回填的活性炭廢水處理系統,包含活性炭污水處理系統、活性炭再生系統和活性炭回填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污水處理系統包含N個活性炭濾池(1),N>1,每個活性炭濾池(1)的靠近底部位置設置污水進水口(11),活性炭濾池的靠近頂部位置設置凈水出水口(12),活性炭濾池的內部鋪設有活性炭層;所述活性炭再生系統包含至少一個活性炭抽取裝置(2)、供氣裝置(3)、飽和活性炭輸送裝置(4)、飽和活性炭提升裝置(5)和活性炭再生裝置(6),所述活性炭抽取裝置(2)處于活性炭層的下部位置,其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伸出至活性炭濾池以外,所述活性炭抽取裝置(2)處于活性炭濾池內的部分設有抽炭口(23),所述活性炭抽取裝置的第一端部(21)與供氣裝置(3)連接,第二端部(22)設置出炭口(24),所述飽和活性炭輸送裝置(4)分別與活性炭抽取裝置的出炭口(24)和所述活性炭再生裝置(6)的輸入口(61)連接,所述活性炭再生裝置的輸出口(62)與活性炭回填系統連接;所述活性炭回填系統包含回填炭提升裝置(7)、回填炭主傳送帶(8)和回填炭子傳送帶(9),所述回填炭提升裝置(7)的前端與活性炭再生裝置的輸出口(62)連接,回填炭提升裝置(7)的后端與回填炭主傳送帶(8)連接,所述回填炭主傳送帶(8)的末端延伸至第1個活性炭濾池的上方但與第1個活性炭濾池的朝向第2個活性炭濾池的邊沿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每兩個相鄰的活性炭濾池的上方各架設一個回填炭子傳送帶,所述回填炭子傳送帶具有可向下彎折的第一端部,所述回填炭子傳送帶的第一端部未被彎折時,每個回填炭子傳送帶的第一端部與其所在的前一個活性炭濾池的前端邊沿有一定的距離、其第二端部與其所在的后一個活性炭濾池的后端邊沿有一定的距離;第1個回填炭子傳送帶的第一端部(91)延伸至回填炭主傳送帶(8)的末端的下方,此后,每兩個相鄰的回填炭子傳送帶中,后一個回填炭子傳送帶的第一端部(91)延伸至前一個回填炭子傳送帶的第二端部(92)的下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健
    申請(專利權)人: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人妻av无码专区| 成人免费无码H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国产av永久精品无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不卡 |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无码专区HEYZO色欲AV|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 中文午夜人妻无码看片|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大全|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WWW久久无码天堂MV|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国产仑乱无码内谢|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永久免费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 精品无码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50岁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