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水稻噴肥,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乙烯利2-4份、硫酸銅0-2份、氯化膽堿3-6份。該噴肥滲透力強,用量小,合適大面積施放,可明顯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促進稻谷生長成熟,并且可令水稻葉片厚、質硬,無需噴灑農藥即可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減少土地侵蝕和農藥對環境的污染,有效保護農業環境,還能生產出綠色環保大米,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藥化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稻噴肥。
技術介紹
中國是農業大國,尤其是水稻的種植量較大。目前我國大部分水稻在種植過程中 都噴灑農藥,雖然這在防止病蟲害、增產增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長期噴灑會使土壤累積 過多有害化學殘留物,這會破壞土壤肥力,降低肥料利用率,同時污染水資源,破壞生態環 境,加上農作物有可能累積或殘留有害化合物,這對人類健康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水稻噴肥,可令水稻葉片加厚、質地變硬,使蟲子咬不動,達到 不噴灑農藥也能防蟲害的目的,既保護了環境,又有生產出綠色無污染的有機大米,但是利 用此方法種植出來的大米產量低,米粒不飽滿,口感差。因此,需要一種既能保證水稻產量 和質量,又能代替農藥防治病蟲害、且基本不會污染環境的水稻肥料。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專利技術一種水稻噴肥,在水稻生長初期和拔節期使用該噴肥,可令水稻 葉片加厚、質硬,無需噴灑農藥也可有效預防蟲害,并且促進水稻的光合作用,促進稻谷生 長成熟。 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專利技術的水稻噴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乙烯利2-4份、硫酸銅0-2份、氯化膽堿 3-6 份。 所述的水稻噴肥,其應用方法為:將原料兌入200-300份水,混合均勻后在水稻生 長初期噴施;將原料兌入50-100份水,混合均勻后在水稻拔節期噴施。 所述的水稻噴肥在水稻生長初期噴施的量為每畝水稻田使用量不超過200ml;所 述的水稻拔節期噴施的量為每畝水稻田使用量不超過400ml。 所述的水稻噴肥在水稻生長初期噴施時間為每7-14天噴施一次;所述的水稻拔節 期噴施時間為每5-10天噴施一次。所述的乙烯利、硫酸銅、氯化膽堿均為固體純品。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本專利技術的水稻噴肥營養均衡,可有效加強水稻的光合作用,乙烯利成分可促進稻谷生 長成熟,保證稻谷的產量和質量;本專利技術的水稻噴肥能使水稻葉片加厚、質地堅硬,有效防 治蟲害,可代替農藥的作用,使水稻無需噴灑農藥,減少農藥對土地的侵蝕以及對環境的污 染,保護了生態環境,還能生產出綠色環保大米,食用后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加上其 滲透力強,用量少,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可降低種植成本,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 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應該理解的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是用于說明 本專利技術而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實質對本專利技術進行的簡單改進都屬于本專利技術 要求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2g、氯化膽堿3g,兌入200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A;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2g、硫酸銅lg、氯化膽堿4g,兌入50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 B〇 在水稻生長初期每7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A,拔節期每5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B。 所述的水稻噴肥A和水稻噴肥B均為一畝水稻田的噴施量。 實施例2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3g、硫酸銅lg、氯化膽堿4g,兌入220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 A;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3g、硫酸銅2g、氯化膽堿5g,兌入75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 B〇 在水稻生長初期每10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A,拔節期每9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B。 所述的水稻噴肥A和水稻噴肥B均為一畝水稻田的噴施量。 實施例3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3g、硫酸銅lg、氯化膽堿5g,兌入245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 A;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4g、硫酸銅lg、氯化膽堿5g,兌入80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 B〇 在水稻生長初期每11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A,拔節期每8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B。 所述的水稻噴肥A和水稻噴肥B均為一畝水稻田的噴施量。 實施例4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4g、硫酸銅2g、氯化膽堿5g,兌入260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 A;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4g、硫酸銅2g、氯化膽堿5g,兌入75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 B〇 在水稻生長初期每12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A,拔節期每10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B。 所述的水稻噴肥A和水稻噴肥B均為一畝水稻田的噴施量。 實施例5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4g、硫酸銅lg、氯化膽堿6g,兌入300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 A;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3g、硫酸銅2g、氯化膽堿6g,兌入90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 B〇 在水稻生長初期每13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A,拔節期每10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B。 所述的水稻噴肥A和水稻噴肥B均為一畝水稻田的噴施量。 實施例6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4g、硫酸銅2g、氯化膽堿6g,兌入300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 A; 稱取固體純品乙烯利4g、硫酸銅2g、氯化膽堿6g,兌入lOOg水,混合均勻,得到水稻噴肥 B〇 在水稻生長初期每14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A,拔節期每10天噴施一次水稻噴肥B。 所述的水稻噴肥A和水稻噴肥B均為一畝水稻田的噴施量。 實施例7 對比試驗 1.1試驗材料 試驗地選擇土壤類型為含有機質31.5g/kg,全氮192.2m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 鉀108.3mg/kg,pH值7.46。地勢平坦,灌排方便。供試水稻品種為兩優6326。采用簡化大棚營 養土隔離層旱育秧方法。葉齡達3.8-4.1葉左右開始移栽,栽植密度16572株/667m2。采用大 區對比法,不設重復,每個處理面積667m 2。 1.2試驗處理 試驗設18個處理,處理1-6為對照組A:常規施肥,不做其他處理;處理7-12為對照組B: 常規施肥,并常規噴施農藥;處理13-18為試驗組:常規施肥,并噴施實施例1-6的水稻噴肥, 按照實施例相應的噴施方法進行噴施。 1.3試驗結果 通過試驗觀察,對照組A的水稻長勢較差,莖桿細小,葉片泛黃、蟲眼較多,有輕度早衰 現象,成熟時稻穗較短;對照組B的水稻長勢好,莖桿粗壯,葉片厚,蟲眼少,稻穗較長,成熟 時植株莖上部仍有少數綠葉;試驗組的水稻噴施了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6的水稻噴肥,其長勢較 好,莖桿粗壯,葉片厚、質硬,蟲眼少,稻穗較對照組B稍短。 不同處理產量調查結果如下: 表1不同處理產量調查結果由表1可知,對照組A的水稻只施放肥料,株高、穗長、有效穗數、實粒數及產量比其余兩 組有明顯的差距,原因是沒有噴施農藥,蟲害嚴重,影響了長勢和產量;對照組B的水稻噴施 了肥料和農藥,長勢良好,產量高,但農藥在一定程度上會殘留在土壤里,破壞農業環境;試 驗組的水稻噴施了本專利技術的水稻噴肥,有效地防治了病蟲害,長勢較好,產量與對照組B差 距不大,且試驗組的水稻沒有噴施農藥,既節省了種植成本,保護了農業環境,又能生產出 綠色無污染、有益人體健康的有機糧食,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主權項】1. 一種水稻噴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乙烯利2-4份、硫酸銅0-2份、 氯化膽堿3-6份。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噴肥,其特征在于,其應用方法為:將原料兌入200-300份 水,混合均勻后在水稻生長初期噴施;將原料兌入50-100份水,混合均勻后在水稻拔節期噴 施。3. 如權利要2所述的水稻噴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生長初期噴施的量為每畝水稻 田使用量不超過200ml,所述的水稻拔節期噴施的量為每畝水稻田使用量不超過400ml。4. 如權利要2所述的水稻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稻噴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乙烯利2?4份、硫酸銅0?2份、氯化膽堿3?6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東良,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復鑫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