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包括第一金屬管,第二金屬管,第三金屬管和第四金屬管,所述第一金屬管和第三金屬管形成貫通的第一管體結構,所述第二金屬管和第四金屬管形成貫通的第二管體結構,所述第一管體結構和第二管體結構相互貫通,所述第一金屬管與第三金屬管之間設有第一絕緣套,所述第二金屬管與第四金屬管之間設有第二絕緣套,所述第一金屬管,第三金屬管和第四金屬管之間連接有防堵塞報警電路。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靈敏性高、制作成本低,可在發生堵塞情況時進行實時報警,避免損壞設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自動化
,具體涉及一種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
技術介紹
用播種機播種時,要同時施些液體肥料作底肥。為了避免種子被肥燒壞,通常是先用開溝器將肥料施于土下,肥料上埋6?7cm的土后再播種。若開溝器出口處被堵塞或其上方的施肥管道被堵塞,液體肥料就流不出來,而這種情況工作人員又很難及時發現。本申請介紹的播種機施肥管堵塞報警器,能在施肥管發生堵塞時,發出聲光報警信號,通知工作人員及時進行處理。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靈敏性高、制作成本低的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包括第一金屬管,第二金屬管,第三金屬管和第四金屬管,所述第一金屬管和第三金屬管形成貫通的第一管體結構,所述第二金屬管和第四金屬管形成貫通的第二管體結構,所述第一管體結構和第二管體結構相互貫通,所述第一金屬管與第三金屬管之間設有第一絕緣套,所述第二金屬管與第四金屬管之間設有第二絕緣套;所述第四金屬管電連接并聯有電位器RP2以及晶體管VI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I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1和RP3,所述電位器RP1還電連接有第三金屬管,所述晶體管VI的發射極連接有晶體管V2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2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3以及晶體管V3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3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繼電器K以及晶體管V5的集電極,所述晶體管V5的基極還連接有晶體管V4的發射極,所述晶體管V4的基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4以及第一金屬管,所述繼電器K的常閉合開關分別連接有指示燈HL以及蜂鳴器HA。進一步的,所述電位器RP1?RP4均選用合成膜電位器。進一步的,所述晶體管V1、V2和V4選用59012或3CG21型硅PNP晶體管;晶體管V3和V5選用58550或3CG8550、C8550型硅PNP晶體管。進一步的,所述繼電器K選用JRX — 13F型6V直流繼電器。進一步的,所述蜂鳴器HA選用內置報警音源的6Y電磁蜂鳴器。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靈敏性高、制作成本低,可在發生堵塞情況時進行實時報警,避免損壞設備。【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電路結構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的一種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包括第一金屬管1,第二金屬管2,第三金屬管3和第四金屬管4,所述第一金屬管1和第三金屬管3形成貫通的第一管體結構,所述第二金屬管2和第四金屬管4形成貫通的第二管體結構,所述第一管體結構和第二管體結構相互貫通,所述第一金屬管1與第三金屬管3之間設有第一絕緣套5,所述第二金屬管2與第四金屬管4之間設有第二絕緣套6 ;所述第四金屬管4電連接并聯有電位器RP2以及晶體管VI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I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1和RP3,所述電位器RP1還電連接有第三金屬管3,所述晶體管VI的發射極連接有晶體管V2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2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3以及晶體管V3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3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繼電器K以及晶體管V5的集電極,所述晶體管V5的基極還連接有晶體管V4的發射極,所述晶體管V4的基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4以及第一金屬管1,所述繼電器K的常閉合開關分別連接有指示燈HL以及蜂鳴器HA。上述電路的各元器件選擇如下: 進一步的,所述電位器RP1?RP4均選用合成膜電位器。進一步的,所述晶體管V1、V2和V4選用59012或3CG21型硅PNP晶體管;晶體管V3和V5選用58550或3CG8550、C8550型硅PNP晶體管。進一步的,所述繼電器K選用JRX — 13F型6V直流繼電器。進一步的,所述蜂鳴器HA選用內置報警音源的6Y電磁蜂鳴器。本電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播種施肥時,儲肥桶內的液體肥料通過金屬管2和金屬管4加到開溝管,再注人到土中。在管路暢通時,金屬管1中無液體肥料。金屬管2~4中有液體肥料,B、C兩點通過液體肥料的電阻接通,使VI和V2導通,V3截止。由于金屬管1內無液體肥料,A、B兩點間又是絕緣的,故A、B兩點之間呈開路狀態,V4和Y5也截止,K處于釋放狀態,HL不亮,HA不發聲。若金屬管4的下端被堵塞,則液體肥料流不出去,就會涌向金屬管1內,A、B兩點通過液體肥料的電阻接通,V4和1/5飽和導通,K通電吸合,其常開觸頭K1和K2接通,使HL點亮,HA發出報警聲。若金屬管2被堵塞,則B、C兩點之間的阻值變大,使VI和V2截止,V3導通,K通電吸合,HL點亮,HA發出報警聲。調節RPI?RP3的阻值,使HA在金屬管2堵塞時報警。調節RP4的阻值,使HA在金屬管4堵塞時立即報警。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靈敏性高、制作成本低,可在發生堵塞情況時進行實時報警,避免損壞設備。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專利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專利技術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屬管(1),第二金屬管(2),第三金屬管(3)和第四金屬管(4),所述第一金屬管(1)和第三金屬管(3)形成貫通的第一管體結構,所述第二金屬管(2)和第四金屬管(4)形成貫通的第二管體結構,所述第一管體結構和第二管體結構相互貫通,所述第一金屬管(1)與第三金屬管(3)之間設有第一絕緣套(5),所述第二金屬管(2)與第四金屬管(4)之間設有第二絕緣套(6);所述第四金屬管(4)電連接并聯有電位器RP2以及晶體管VI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I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1和RP3,所述電位器RP1還電連接有第三金屬管(3),所述晶體管VI的發射極連接有晶體管V2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2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3以及晶體管V3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3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繼電器K以及晶體管V5的集電極,所述晶體管V5的基極還連接有晶體管V4的發射極,所述晶體管V4的基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4以及第一金屬管(1),所述繼電器K的常閉合開關分別連接有指示燈HL以及蜂鳴器HA。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位器RP1?RP4均選用合成膜電位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體管V1、V2和V4選用59012或3CG21型硅PNP晶體管;晶體管V3和V5選用58550或3CG8550、C8550 型硅 PNP 晶體管。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繼電器K選用JRX — 13F型6V直流繼電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鳴器HA選用內置報警音源的6Y電磁蜂鳴器。【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包括第一金屬管,第二金屬管,第三金屬管和第四金屬管,所述第一金屬管和第三金屬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播種機施肥管路防堵塞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金屬管(1),第二金屬管(2),第三金屬管(3)和第四金屬管(4),所述第一金屬管(1)和第三金屬管(3)形成貫通的第一管體結構,所述第二金屬管(2)和第四金屬管(4)形成貫通的第二管體結構,所述第一管體結構和第二管體結構相互貫通,所述第一金屬管(1)與第三金屬管(3)之間設有第一絕緣套(5),所述第二金屬管(2)與第四金屬管(4)之間設有第二絕緣套(6);所述第四金屬管(4)電連接并聯有電位器RP2以及晶體管V1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1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1和RP3,所述電位器RP1還電連接有第三金屬管(3),所述晶體管V1的發射極連接有晶體管V2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2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3以及晶體管V3的基極,所述晶體管V3的集電極并聯連接有繼電器K以及晶體管V5的集電極,所述晶體管V5的基極還連接有晶體管V4的發射極,所述晶體管V4的基極并聯連接有電位器RP4以及第一金屬管(1),所述繼電器K的常閉合開關分別連接有指示燈HL以及蜂鳴器HA。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邵斌斌,
申請(專利權)人:蕪湖誠通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