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蓄電器件用外裝膜(1)、蓄電器件用管型外裝體以及蓄電器件,其中,蓄電器件用外裝膜(1)通過具有多個層的疊層膜而形成,并且被卷成管狀而形成具有柔性的管型外裝體。并且蓄電器件用外裝膜(1)作為多個層而至少具有最內層(5)、最外層(8)和配置在兩層(5、8)之間的阻隔層(6)。阻隔層(6)是金屬層。最內層(5)和最外層(8)分別是熱熔性樹脂層。將多個層中相互重疊的層彼此粘接的粘接劑(9)具有耐電解質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根據于2014年9月25日提出的日本國專利申請的日本特愿2014-194969號來要求優先權,并且其公開內容直接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本技術涉及具有柔性的蓄電器件(例:鋰離子二次電池、雙電層電容)用外裝膜、蓄電器件用管型外裝體以及蓄電器件。
技術介紹
在作為蓄電器件的例如鋰離子二次電池中,作為蓄電器件單元而具有包括電極(集電體)和電解質(電解液)的電池單元。電池單元收納封入到袋狀或容器狀等的外裝體內。對于作為形成外裝體的外裝材料來使用的外裝膜,要求相對于氣體、水蒸氣、液體等具有高阻隔性。因此,外裝膜通常通過作為多個層而至少包括金屬層的疊層膜而形成,另外,多個層例如通過干式疊層方式而粘接一體化。即,在多個層中相互重疊的層彼此通過夾在兩者之間的粘接劑而粘接在一起。近年,柔性的線型(帶型)二次電池受到注目,日本特表2014-509054號公報(專利文獻1)公開了將這種二次電池的電極集合體(電池單元)包圍的覆蓋材料。另外,日本特開2004-281156號公報(專利文獻2)公開了使用于不具有柔性的二次電池等中的蓄電用容器。該容器雖然具有筒狀的防濕片,其中該防濕片具有鋁箔,但是為了對該容器付與耐電解液性,而在防濕片的內側配置有筒狀的樹脂固形容器,從而導致該容器中不具有柔性。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4-509054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281156號公報<br>然而,使用于柔性的線型二次電池中的外裝體通常是管型,而更需要具有柔性。作為由外裝膜形成這樣的外裝體的方法,本技術人考慮到:將外裝膜卷成管狀并在其卷繞方向上的兩端部中的一端部的外表面上重疊另一端部的內表面,并在該狀態下使兩端部接合,由此形成管型外裝體。但是,在由此得到的管型外裝體中,外裝膜的一端部的端面在管型外裝體的內側露出。因此,會因收納于外裝體內的電池單元中所包含的電解質,而導致將構成外裝膜的層彼此粘接在一起的粘接劑隨著時間經過而從外裝膜的一端部的端面開始侵蝕,其結果為,擔心在外裝體(外裝膜)上發生離層現象(delamination)等而有損阻隔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鑒于上述技術背景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能夠制作具有長耐用壽命的柔性外裝體;另外,提供一種具有長耐用壽命的柔性的蓄電器件用管型外裝體;另外,提供一種蓄電器件,其具有擁有長耐用壽命的柔性的管型外裝體。本技術的其他目的以及優點可以從以下的實施方式中明確。本技術提供以下的方案。1.一種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通過具有多個層的疊層膜而形成,并且被卷成管狀而形成具有柔性的管型外裝體,其中,作為所述多個層,至少具有最內層、最外層、和配置在所述最內層與所述最外層之間的阻隔層,所述阻隔層是金屬層,所述最內層和所述最外層分別是熱熔性樹脂層,將所述多個層中相互重疊的層彼此粘接的粘接劑具有耐電解質性。2.根據上述1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劑是從由聚烯烴類粘接劑、環氧類粘接劑、氟類粘接劑以及聚氨酯類粘接劑構成的組中選擇的至少一種。3.根據上述1或2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層通過實施了化學轉化處理的金屬箔而形成。4.根據上述1~3中任一項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征在于,作為所述多個層,還具有中間層,其配置于所述最內層與所述阻隔層之間、以及所述阻隔層與所述最外層之間這兩者中的至少一處,所述中間層通過從由聚酯類樹脂膜以及聚酰胺類樹脂膜構成的組中選擇的至少一種而形成。5.一種蓄電器件用管型外裝體,其特征在于,使上述1~4中任一項所述的外裝膜卷成管狀,并且在所述外裝膜的卷繞方向上的兩端部中的一端部的外表面重疊另一端部的內表面,在該狀態下,使所述另一端部的內表面熱熔接在所述一端部的外表面上。6.根據權利要求上述5所述的蓄電器件用管型外裝體,其特征在于,進一步使所述外裝膜的所述一端部的端面與所述另一端部的內表面熱熔接。7.一種蓄電器件用管型外裝體,其特征在于,使上述1~4中任一項所述的外裝膜卷成管狀,并且使所述外裝膜的卷繞方向上的兩端部中的一端部的內表面與另一端部的內表面重疊,且使所述一端部向所述外裝膜的外表面側折回而使所述一端部的外表面與所述外裝膜的外表面重疊,在該狀態下,使所述一端部的內表面與所述另一端部的內表面熱熔接,并且使所述一端部的外表面熱熔接在所述外裝膜的外表面上。8.一種蓄電器件用管型外裝體,其特征在于,使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外裝膜卷成管狀,并且使所述外裝膜的卷繞方向上的兩端部中的一端部的外表面與另一端部的外表面重疊,且使所述一端部向所述外裝膜的內表面側折回而使所述一端部的內表面與所述外裝膜的內表面重疊,在該狀態下,使所述一端部的外表面與所述另一端部的外表面熱熔接,并且使所述一端部的內表面熱熔接在所述外裝膜的內表面上。9.一種蓄電器件,其特征在于,是在上述5~8中任一項所述的管型外裝體內收納具有柔性的蓄電器件單元而成的。技術的效果本技術實現以下的效果。在上述1中,由于外裝膜的最內層和最外層分別是熱熔性樹脂層,所以通過使外裝膜卷成管狀并使其卷繞方向上的兩端部熱熔接而能夠以各種接合狀態來接合。并且,由于粘接劑具有耐電解質性,所以在外裝膜的兩端部被接合的狀態下,例如即使在外裝膜的一端部的端面在管型外裝體的內側露出的情況下,也能夠抑制在外裝膜的一端部的端面上的基于電解質所造成的對粘接劑的侵蝕。由此,能夠延長外裝體的耐用壽命。在上述2中,能夠確實地抑制基于電解質所造成的對粘接劑的侵蝕。由此,能夠確實地延長外裝體的耐用壽命。在上述3中,也能夠抑制基于電解質所造成的對金屬層的腐蝕。由此,能夠確實地延長外裝體的耐用壽命。在上述4中,中間層是規定的樹脂層,由此能夠使外裝膜對外力(穿刺、彎曲、拉伸等)的耐久性提高。由此,能夠進一步延長外裝體的耐用壽命。在上述5~8中,能夠提供一種具有長耐用壽命的柔性的管型外裝體。并且在上述6中,由于另一端部的內表面也熱熔接在外裝膜的一端部的端面上,所以能夠在外裝膜的一端部的端面上,防止基于金屬層所造成的對電解質的腐蝕,并且能夠進一步抑制基于電解質所造成的對粘接劑的侵蝕。由此,能夠進一步延長外裝體的耐用壽命。并且在上述7中,由于外裝膜的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通過具有多個層的疊層膜而形成,并且被卷成管狀而形成具有柔性的管型外裝體,該蓄電器件用外裝膜的特征在于,作為所述多個層,至少具有最內層、最外層、和配置在所述最內層與所述最外層之間的阻隔層,所述阻隔層是金屬層,所述最內層和所述最外層分別是熱熔性樹脂層,將所述多個層中相互重疊的層彼此粘接的粘接劑具有耐電解質性。
【技術特征摘要】
2014.09.25 JP 2014-1949691.一種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通過具有多個層的疊層膜而形成,
并且被卷成管狀而形成具有柔性的管型外裝體,該蓄電器件用外裝膜
的特征在于,
作為所述多個層,至少具有最內層、最外層、和配置在所述最內
層與所述最外層之間的阻隔層,
所述阻隔層是金屬層,
所述最內層和所述最外層分別是熱熔性樹脂層,
將所述多個層中相互重疊的層彼此粘接的粘接劑具有耐電解質
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征在于,所
述粘接劑是從由聚烯烴類粘接劑、環氧類粘接劑、氟類粘接劑以及聚
氨酯類粘接劑構成的組中選擇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熱熔性樹脂層由聚丙烯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
征在于,所述熱熔性樹脂層的厚度為10~80μm。
5.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
征在于,所述熱熔性樹脂層的厚度為30~50μm。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
征在于,所述金屬層由實施了化學轉化處理的金屬箔形成。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
征在于,所述金屬層由鋁箔形成。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
征在于,所述鋁箔為軟質鋁箔。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
征在于,所述金屬層的厚度為10~80μm。
10.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特
\t征在于,所述金屬層的厚度為15~40μm。
11.根據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蓄電器件用外裝膜,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吉野賢二,
申請(專利權)人:昭和電工包裝株式會社,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