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胸管拔除專用敷料貼,包括基片層,所述基片層包括有一長條狀的隆起部位,隆起部位以外的基片層部位為平整部位;隆起部位分為中央隆起區域和外圍隆起區域,平整部位分為中央平整區域和外圍平整區域,基片層的中央平整區域下面設有醫用敷料層,基片層的外圍平整區域下面設有第一粘結層,基片層的中央隆起區域下面設有凡士林油層,基片層的外圍隆起區域下面設有第二粘結層,醫用敷料層、第一粘結層、凡士林油層下面設有第一保護膜;第二粘結層下面設有第二保護膜;第二保護膜與第一保護膜分體設置;第二保護膜還設有拉扯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操作簡便,且可有效防止氣胸、胸腔感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用材料的
,具體涉及一種胸腔引流管拔除專用無菌敷料貼。
技術介紹
胸腔引流術是在胸壁上開設引流孔置入引流管,以便排出氣體或收集胸腔內的液體,引流后應拔除引流管,并封閉創口(引流孔)。在拔除引流管后,必須隨即封閉胸壁的引流孔,以防氣胸或胸液滲漏的發生。為了防止患者在拔管后吸入外界空氣,通常的做法是讓在患者吸氣末屏氣,然后迅速拔管,并在創口覆上凡士林,最后用膠布覆蓋并粘貼于皮膚以固定之。但由于上述操作步驟繁瑣,時間急促,且整個過程要求患者吸足氣后憋氣,另外還需要多人同時配合操作,因此對操作人員要求高,但即使操作人員操作熟練動作快,患者憋氣時間長了依從性也會變差,特別是嬰幼兒、老年人、劇烈疼痛者,其憋氣的依從性更低,往往增加操作不穩定性,容易導致氣胸,甚至胸腔感染的出現。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胸管拔除專用敷料貼,它操作簡便,且可有效防止氣胸、胸腔感染。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實現:一種胸管拔除專用敷料貼,包括基片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層包括有一長條狀的隆起部位,隆起部位以外的基片層部位為平整部位;長條狀隆起部位的一端位于基片層的中央,長條狀隆起部位的另一端延伸至基片層的邊沿;隆起部位分為兩段區域,其中靠近基片層中央的一段為中央隆起區域,靠近基片層邊沿的一段為外圍隆起區域;平整部位分為中央平整區域和外圍平整區域,外圍平整區域位于中央平整區域的外圍;基片層的中央平整區域下面設有醫用敷料層,基片層的外圍平整區域下面設有第一粘結層,基片層的中央隆起區域下面設有凡士林油層,基片層的外圍隆起區域下面設有第二粘結層,醫用敷料層、第一粘結層、凡士林油層下面設有第一保護膜,第一保護膜與第一粘結層接觸的上表面部位為經過防粘處理的離型面;第二粘結層下面設有第二保護膜,第二保護膜的上表面部位為經過防粘處理的離型面;第二保護膜與第一保護膜分體設置;第二保護膜還設有拉扯機構。較好的是,所述第二保護膜的拉扯機構是指:第二保護膜的下表面直接涂敷有第三粘結層,第三粘結層的下面覆蓋有第三保護膜,第三保護膜的上表面部位為經過防粘處理的離型面。第三保護膜與第一保護膜一體形成。第三保護膜與第一保護膜分體設置。更好的是,所述第二保護膜的拉扯機構還包括有條形的拉引部,拉引部的內端與第二保護膜固定連綴在一起,拉引部的外端延伸到基片層邊沿以外的區域。拉引部的內端與第二保護膜的內端固定連綴在一起。所述第二保護膜的拉扯機構是指與第二保護膜固定連綴在一起的拉引部,拉引部呈條形,拉引部的外端延伸到基片層邊沿以外的區域。拉引部的內端與第二保護膜的內端固定連綴在一起。基片層是指醫用敷貼材料的基層,帶有一定柔軟性。所謂基片層的隆起部位,是因為該部位在拔管過程中呈隆起狀態,故稱“隆起部位”;所謂基片層的平整部位,是因為該部位在拔管過程中與平整地貼合在皮膚表面,故稱“平整部位”。所謂保護膜的表面經過防粘處理,是指在保護膜的表面涂布上防粘劑,或者將保護膜表面經過處理,使該保護膜表面與粘結層的粘結力較差,以便在使用前將保護膜輕松揭開而留下粘結層。經過防粘處理的表面俗稱離型面,也稱防粘面。所謂內端,是指靠近基片層中央的一端;與“內端”相對的是“外端”,外端比較遠離基片層的中央區域。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本技術用于胸腔手術引流孔拔管時的創口封堵,在拔出引流管瞬間可在創口周圍形成密封環境、負壓環境,大幅度降低患者吸入空氣而形成氣胸的危險,降低了對操作者的技能要求,降低了對患者依從性的依賴,減少操作過程需要的人數。二、第二保護膜與第一保護膜分體設置;第二保護膜還設有拉扯機構;因此,在拔管前,第一保護膜可以先行撕開,使第一粘結層可以與皮膚粘緊,而此時第二保護膜還可以保留在整個貼片上,以便繼續保護第二粘結層;待到正式拔管的過程中或拔管后,才利用拉扯機構拉開第二保護膜,讓第二粘結層暴露出來,以便在拔管后將基片層的外圍隆起區域與皮膚粘緊起來,更好地保護創口部位。三、由于基片層拱形區域緊密包圍在圓形引流管外圍,兩者基本形成密封配合,因此在拔管過程中,當引流管末端開始離開引流孔而未脫離基片層拱形區域時,引流管末端仍沿著基片層拱形區域逐漸拖出,這個過程類似于活塞抽氣過程(夾含有胸液的引流管相當于活塞柱,而拱形區域和胸腔皮膚組合后的空間相當于活塞筒腔),因此可使創口上方形成一個既是密封又是負壓的環境,進一步地,由于該部位形成為負壓(氣壓低于大氣壓),所以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涂有凡士林油的基片層中央隆起區域會被大氣壓自動壓向創口部位,并自動貼緊在創口部位,從而在拔管后的第一瞬間自動地實現創口封閉,這更充分體現本技術的創造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第一種實施例的基片層在使用狀態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基片層各區域位置分區示意圖。圖3是第一種實施例在倒置狀態下且揭去第一保護膜、第三保護膜后的立體形狀示意圖。圖4是圖1是第一種實施例在使用狀態時的水平投影示意圖。圖5是圖4中K-K剖面示意圖。圖6是圖4中M-M剖面示意圖。圖7是圖4中N-N剖面示意圖。圖8是圖4中W-W剖面示意圖。圖9是圖5所示第一種實施例結構的使用方法示意圖。圖10是本技術負壓抽氣效果的原理示意圖。圖11是本技術第二種實施例的第二保護膜的立體形狀示意圖。圖12是本技術第二種實施例的整體立體形狀示意圖。圖13是本技術第三種實施例的第二保護膜的立體形狀示意圖。圖14是圖13所示第三種實施例的剖面結構及使用狀態圖。圖15是圖5中C'局部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圖1、圖2、圖3、圖4所示,該胸管拔除專用敷料貼包括基片層1,所述基片層1形成有一長條狀的隆起部位11,隆起部位以外的基片層部位為平整部位12 ;長條狀的隆起部位11的一端(如圖4中A端所示)位于基片層的中央,長條狀的隆起部位11的另一端(如圖4中B端所示)延伸至基片層1的邊沿;隆起部位11分為兩段區域,其中靠近基片層中央的一段為中央隆起區域111,靠近基片層邊沿的一段為外圍隆起區域112 ;平整部位12分為中央平面區域121和外圍平面區域122,其中外圍平面區域122位于中央平面區域121的外圍。圖5、圖6、圖7、圖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胸管拔除專用敷料貼,包括基片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層包括有一長條狀的隆起部位,隆起部位以外的基片層部位為平整部位;長條狀隆起部位的一端位于基片層的中央,長條狀隆起部位的另一端延伸至基片層的邊沿;隆起部位分為兩段區域,其中靠近基片層中央的一段為中央隆起區域,靠近基片層邊沿的一段為外圍隆起區域;平整部位分為中央平整區域和外圍平整區域,外圍平整區域位于中央平整區域的外圍;基片層的中央平整區域下面設有醫用敷料層,基片層的外圍平整區域下面設有第一粘結層,基片層的中央隆起區域下面設有凡士林油層,基片層的外圍隆起區域下面設有第二粘結層,醫用敷料層、第一粘結層、凡士林油層下面設有第一保護膜,第一保護膜與第一粘結層接觸的上表面部位為經過防粘處理的離型面;第二粘結層下面設有第二保護膜,第二保護膜的上表面部位為經過防粘處理的離型面;第二保護膜與第一保護膜分體設置;第二保護膜還設有拉扯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沐廷,余書翰,黃少福,柯祺,
申請(專利權)人:王沐廷,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