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管線固定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管線扎帶,包括管線固定部和卡接結構,所述管線固定部包括連接段和連接于所述連接段末端的卡接段,且所述連接段上沿其延伸方向設有供所述卡接段穿過的條形孔,并且所述卡接段與所述卡接結構卡接后形成管線包裹空間。該管線扎帶形成的管線包裹空間不受卡接頭的限制,適應的管線粗細范圍更廣,方便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管線固定
,尤其涉及一種管線扎帶。
技術介紹
汽車管線貫穿于整個車身,是整車的關鍵零部件,管線固定及防護的可靠性直接關系著整車的安全可靠。管線扎帶是目前較常采用的管線固定件,常用的管線扎帶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扎帶本體1’和卡接頭2’,所述扎帶本體1’穿過所述卡接頭2’形成管線包裹空間并對管線進行鎖緊固定。但由于卡接頭2’的限制,扎帶本體1’所形成的管線包裹空間存在一最小極限,對于比該最小極限對應的管線更細的管線則無法進行固定,導致這種管線在使用時受到限制,造成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管線扎帶,以有效擴大適用的管線范圍,便于靈活用于多種粗細度的管線固定。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種管線扎帶,包括管線固定部和卡接結構,所述管線固定部包括連接段和連接于所述連接段末端的卡接段,且所述連接段上沿其延伸方向設有供所述卡接段穿過的條形孔,并且所述卡接段與所述卡接結構卡接形成管線包裹空間。優選地,還包括扎帶固定部。優選地,所述卡接段上設有多組平行設置的卡槽,所述扎帶固定部上設有供所述卡接段穿過的導槽,所述導槽中設有與所述卡槽配合卡接的彈片。優選地,所述彈片與所述扎帶固定部之間設有由所述彈片的頂端向下延伸的預設間隙,且所述彈片向遠離所述預設間隙的方向傾斜設置。優選地,所述彈片上設有兩組與所述卡槽卡接的卡齒,其中距離所述彈片的頂端較近的所述卡齒為鈍角卡齒,另一組所述卡齒為銳角卡齒。優選地,所述扎帶固定部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內側壁上沿周向設有卡爪。優選地,所述卡爪為L形彈性卡爪,且其卡接端沿所述固定筒的徑向延伸。優選地,所述固定筒的內側壁上沿軸線方向設有多層所述卡爪,且各層所述卡爪的卡接端沿所述固定筒的徑向延伸的長度不相等。優選地,所述固定筒的內側壁上還設有沿軸線方向延伸的條形加強筋。優選地,所述扎帶固定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有固定孔,且沿所述固定孔的周向邊緣設有多組卡勾。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中的管線扎帶,利用管線固定部中的連接段、卡接段和條形孔形成管線包裹空間,通過選擇卡接段穿過或不穿過條形孔以及卡接段在條形孔中穿過的長度,可調整管線包裹空間的大小,并且在管線包裹空間形成中,沒有類似現有技術中卡接頭的結構限制,使得管線包裹空間能夠更大范圍地適應管線的粗細度,更好的對管線進行包裹固定。并且通過連接段、卡接段和條形孔的配合還可同時形成多個管線包裹空間,方便多根管線的同時固定?!靖綀D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并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圖1為現有技術中管線扎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管線扎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管線扎帶主視方向的剖視圖;圖4為圖2中管線扎帶俯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2中管線扎帶第一使用狀態的示意圖;圖6為圖2中管線扎帶第二使用狀態的示意圖;圖7為圖2中管線扎帶第三使用狀態的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提供的管線扎帶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上述附圖中的標號說明如下:1’ -扎帶本體,2’ -卡接頭;1-管線固定部,2-扎帶固定部;11-連接段,12-卡接段,13-條形孔;21-彈片,22-固定筒,23-卡爪,24-條形加強筋,25-固定板,26-固定孔,27-卡勾;121-卡槽;211_卡齒;a_斜面,b_防退位臺階?!揪唧w實施方式】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方案作進一步地詳細介紹。參考圖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管線扎帶,包括管線固定部1和卡接結構,所述管線固定部1包括連接段11和連接于所述連接段11末端的卡接段12,其中所述連接段11和所述卡接段12均優選為帶狀結構,所述連接段11的寬度大于所述卡接段12的寬度。在所述連接段11上沿其延伸方向設有供所述卡接段12穿過的條形孔13,所述條形孔13的寬度優選與所述卡接段12的寬度相等,或略大于所述卡接段12的寬度。所述卡接段12與所述卡接結構卡接后形成管線包裹空間,用于放置待固定的管線。在所述管線扎帶中,通過所述連接段11、所述卡接段12和所述條形孔13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形成不同形式的管線包裹空間,對管線的粗細度具有較大的適用范圍,使用方便。第一種使用方式中,可將所述卡接段12的末端直接與所述卡接結構卡接固定,就可形成如圖5所示的管線包裹空間,這種管線包裹空間方便用于較粗管線的固定。第二種使用方式中,可將所述卡接段12從下向上穿過所述條形孔13,形成如圖6所示的管線包裹空間,此種方式形成的管線包裹空間方便較細管線的固定。管線包裹空間的大小實際上取決于所述條形孔13的長度,將所述條形孔13的端頭盡量靠近連接段11的邊緣,即可獲得盡可能小的管線包裹空間,沒有其他結構會對管線包裹空間的形成造成限制,因此擴大了對細管線的適應范圍,方便細管線的牢靠固定。第三種使用方式中,可將所述卡接段12從上向下穿過所述條形孔13,形成如圖7所述的管線包裹空間。圖7中的管線包裹空間為上下兩個,可同時對兩根管線分別進行固定,兩根管線可為相同粗度或不同粗度的管線,提高了扎帶的利用率,對于整車中管線較多的位置,此扎帶的使用更加方便。除了上述三種方式外,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通過調整所述連接段11、所述卡接段12和所述條形孔13之間的穿連關系而獲得其他形式的管線包裹空間,從而提高對待固定管線的適應性和使用方便性,此處不再一一列舉。為了方便管線扎帶本體的固定,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管線扎帶還包括扎帶固定部2,進一步提高了扎帶使用的方便性。在本專利技術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扎帶固定部2包括固定筒22,所述固定筒22的內側壁上沿周向設有卡爪23,如圖4所示。在管線扎帶固定時,可將所述扎帶固定部2配合螺栓組件使用,將螺栓穿過所述固定筒22和扎帶固定件上的固定孔,使得所述卡爪23與螺栓的螺紋間隙卡接,再使用螺母在螺栓的端頭將其鎖緊即可。當然,也可在扎帶固定件上設置凸焊螺柱,使所述凸焊螺柱直接與所述卡爪23配合卡接。所述卡爪23 —般為多組,沿周向均勻布置,在本實施例中優選為三組。優選地,所述卡爪23為L形彈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線扎帶,包括管線固定部(1)和卡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線固定部(1)包括連接段(11)和連接于所述連接段(11)末端的卡接段(12),且所述連接段(11)上沿其延伸方向設有供所述卡接段(12)穿過的條形孔(13),并且所述卡接段(12)與所述卡接結構卡接后形成管線包裹空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豐超,張艷楠,孟胥里,李蔭榮,汪振興,王春芝,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