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電池模塊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設有多個被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穿流的通道(20)的金屬的基體(2),由塑料制成的第一收集器(3)和由塑料制成的第二收集器(4)。按照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通道(20)從所述第一收集器(2)延伸到所述第二收集器(3)。按照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第一收集器(3)布置在所述通道(20)的第一端部(21)上并且借助第一連接裝置(5)與所述基體(2)相連接,其中所述第二收集器(3)布置在所述通道(20)的第二端部(22)上并且借助第二連接裝置(6)與所述基體(2)相連接。此外,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電池模塊,該電池模塊包括多個電池單池(90)和按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1)。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尤其用于電動車的電池模塊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涉及包括這種冷卻和/或加熱裝置的電池模塊。
技術介紹
這種冷卻裝置例如由US2011/0027640A1中得到公開。在此涉及一種用于對電池模塊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該冷卻裝置具有多個冷卻片。每個冷卻片都具有帶有多個被冷卻劑穿流的冷卻通道的殼體,并且具有兩個由金屬制成的、用于輸入和排出冷卻劑的收集器,其中所述殼體與所述收集器相連接。此外,每個冷卻片都布置在所述電池模塊的兩個彼此先后相隨的電池單池之間。不過,這種冷卻裝置由于較大數量的冷卻片及其布置情況一方面需要較大的制造或者裝配開銷,并且另一方面導致復雜的并且較大的電池模塊。此外,由于所述冷卻片的殼體與收集器之間的多個連接點而可能引起泄漏,由此可能對所述電池單池產生損害。
技術實現思路
相對于此,所述按本專利技術的、具有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具有以下優點:能夠實現緊湊的結構。此外能夠將潛在的泄漏降低到最低限度或者說防止潛在的泄漏,并且由此能夠保證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的可靠的功能性。這一點按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方式來實現:所述按本專利技術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在使用少量構件的情況下構成,由此所述按本專利技術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也不太受維修影響。這關系到成本的降低和重量的降低。在此,電池模塊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具有多個被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穿流的通道的金屬的基體、由塑料制成的第一收集器和由塑料制成的第二收集器,其中所述通道從所述第一收集器延伸到所述第二收集器。按本專利技術,所述第一收集器布置在所述通道的第一端部上并且借助于第一連接裝置與所述基體相連接。此外,所述第二收集器按本專利技術布置在所述通道的第二端部上并且借助于第二連接裝置與所述基體相連接。通過對所述收集器使用塑料,使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的重量進一步降低。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能夠包括一體式的基體。作為替代方案,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能夠具有多個基體,由此能夠進一步降低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的重量。所述基體的數量能夠與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的相應的使用領域的要求相匹配。從屬權利要求示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的改進方案。特別優選的是,所述基體能夠構造為由鋁制成的連鑄型材。此外,優選所述通道筆直地從所述第一收集器延伸到所述第二收集器。由此所述基體能夠以自動化的并且成本便宜的方式來制造。此外,能夠將所述基體的重量保持得較輕。此外,能夠使所述冷卻劑和/或加熱劑在所述基體中筆直地從所述第一收集器流往所述第二收集器,由此能夠降低阻力損失。此外,優選所述基體能夠被插入到第一收集器及所述第二收集器中,并且所述第一連接裝置和/或所述第二連接裝置能夠包括壓入連接部和/或粘合連接部和/或焊接連接部。由此能夠以簡單的并且成本低廉的方式用少量步驟來安裝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并且保證所述通道的密封性。按照所述按本專利技術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的一種優選的設計方案,所述第一收集器能夠具有用于輸入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的進口以及用于排出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的出口,其中第一組通道能夠沿著從所述第一收集器到所述第二收集器的方向被穿流,并且其中第二組通道能夠沿著從所述第二收集器到所述第一收集器的方向被穿流。所述兩個收集器能夠構造為空心體。由此所述第一收集器作為進入到所述第一組通道中的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的分配器并且作為來自所述第二組通道的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的再次容納室(Wiederaufnahme)起作用,其中所述第二收集器作為流體的轉向器并且作為進入到所述第二組通道中的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的分配器起作用。由此使所述冷卻劑和/或加熱劑從所述第一收集器到所述第二收集器并且從所述第二收集器返回到所述第一收集器U形地貫穿流過所述基體。由此能夠在同一個位置上輸入和排出所述冷卻劑和/或加熱劑,這在使用時例如對于位置空間所引起的原因來說能夠是有利的。優選所述第一收集器具有隔片,通過該隔片將所述第一收集器劃分為進口室和出口室。由此所述第一收集器能夠通過能夠容易地制造的、結構上的解決方案來劃分為兩個單獨的室,由此能夠保證所述收集器作為分配器和再次容納室的功能。按照所述按本專利技術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的一種替代的優選的設計方案,所述第一收集器能夠具有用于輸入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的進口,并且所述第二收集器能夠具有用于排出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的出口,其中冷卻劑和/或加熱劑從所述第一收集器流往所述第二收集器并且從所述第二收集器上的出口中流出。由此冷卻劑和/或加熱劑能夠沿著從所述第一收集器到所述第二收集器的方向從所述基體中貫穿流過,在此能夠消除潛在的、由于流體的轉向而引起的阻力損失。此外,所述第一收集器和所述第二收集器能夠分別構造為一個室,由此能夠省去隔片。此外,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池模塊,該電池模塊包括多個電池單池和按本專利技術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用于對所述電池單池進行冷卻并且/或者進行加熱,其中所述電池單池布置在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的基體上。尤其所述電池單池能夠以有利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基體上。由此所述電池單池能夠有效地得到冷卻和/或加熱。另一方面,所述電池模塊在降低其重量的同時需要較小的結構空間。這一點對于電動車來說由于較大數量的在此所使用的電池模塊能夠是特別重要的,因為這能夠顯著地節省能量。所述電池模塊中的電池單池能夠相同地或者不同地構成。由此所述電池模塊提供了較大的、與不同的要求相匹配的能力。所述基體能夠有利地構造為板狀。此外能夠優選的是,所述基體的一個平面側裸露并且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布置在另一平面側上。通過所述基體的板狀的結構,能夠實現所述基體或者說電池模塊的更為緊湊的構造。在此,所述電池單池能夠布置在所述基體的平面側之一(第一平面側)上,其中所述另一平面側(第二平面側)能夠是裸露的。由此能夠容易地將所述電池單池布置在所述基體上,其中提供了通往所述電池單池的通道,用于與其他組件建立接觸或者例如用于保養。特別優選的是,所述第一連接裝置和所述第二連接裝置能夠伸出超過所述電池單池。由此在所述電池單池與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的基體之間產生搭接區域。因為所述第一連接裝置和所述第二連接裝置處于這個搭接區域之外,所以能夠防止: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由于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在連接裝置的位置處的潛在的泄漏而到達所述電池單池處。由此能夠保證所述電池單池或者說電池模塊的、故障自動保險的(ausfallsicher)的功能。由此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也能夠布置到所述電池單池的上方,而不會有泄漏導致電池單池損壞的情況。此外優選所述第一收集器和/或所述第二收集器能夠伸出超過所述電池單池。由此,所述第一收集器的進口處和/或所述第一收集器的或者第二收集器的出口處的潛在的泄漏不會對所述電池單池的功能產生損害,這是由于逸出的冷卻劑和/或加熱劑不會到達所述電池單池。此外能夠有利的是,所述電池模塊此外包括殼體,其中所述冷卻和/或加熱裝置被集成在所述殼體中。由此能夠在裝配所述電池模塊時減少差錯。此外,由此所述電池模塊能夠構造為預裝配的組合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電池模塊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具有多個通道(20)的金屬的基體(2),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穿過所述通道(20)流動;?由塑料制成的第一收集器(3);以及?由塑料制成的第二收集器(4);?其中所述通道(20)從所述第一收集器(3)延伸到所述第二收集器(4),?其中所述第一收集器(3)布置在所述通道(20)的第一端部(21)上并且借助于第一連接裝置(5)與所述基體(2)相連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收集器(3)布置在所述通道(20)的第二端部(22)上并且借助于第二連接裝置(6)與所述基體(2)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2014.09.03 DE 102014217546.11.電池模塊的冷卻和/或加熱裝置,包括:
-至少一個具有多個通道(20)的金屬的基體(2),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穿過所述通道(20)流動;
-由塑料制成的第一收集器(3);以及
-由塑料制成的第二收集器(4);
-其中所述通道(20)從所述第一收集器(3)延伸到所述第二收集器(4),
-其中所述第一收集器(3)布置在所述通道(20)的第一端部(21)上并且借助于第一連接裝置(5)與所述基體(2)相連接,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收集器(3)布置在所述通道(20)的第二端部(22)上并且借助于第二連接裝置(6)與所述基體(2)相連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基體(2)構造為由鋁制成的連鑄型材并且所述通道(20)筆直地從所述第一收集器(3)延伸到所述第二收集器(4)。
3.按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基體(2)被插入到所述第一收集器(3)和所述第二收集器(4)中并且所述第一連接裝置(5)和/或所述第二連接裝置(6)包括壓入連接部和/或粘合連接部和/或焊接連接部。
4.按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收集器(3)具有用于輸入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的進口(30)以及用于排出冷卻劑和/或加熱劑的出口(31),其中第一組通道(20)能夠沿著從所述第一收集器(3)到所述第二收集器(4)的方向被貫穿流過,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S本茨,B科普,
申請(專利權)人: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德國;D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