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廢鋼剪全差動液壓控制裝置,屬于液壓控制系統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的滑閥液壓控制系統存在的結構復雜、故障率高、泄漏嚴重、效率較低、動作不可靠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主要采用以下方案實現,五號插裝方向閥組的兩個端口分別與剪切缸的無桿腔和有桿腔相連通,十一號插裝方向閥組的兩個端口分別與壓料缸的無桿腔和有桿腔相連通,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的兩個端口分別與壓料缸的無桿腔和剪切缸的有桿腔相連通,一號插裝方向閥組的兩個端口分別與一號進油口和二號進油口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降低了設備造價,集成度高,能廣泛用于較大噸位的廢鋼剪設備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廢鋼剪全差動液壓控制裝置,屬于液壓控制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較大噸位的廢鋼剪設備的液壓系統大多采用滑閥控制系統,滑閥液壓控制系統結構復雜,故障率高,泄漏嚴重,效率較低,動作不可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種廢鋼剪全差動液壓控制裝置,它是采用插裝閥與集成液壓控制系統結合,控制較大噸位廢鋼剪設備,解決了現有的滑閥液壓控制系統存在的結構復雜、故障率高、泄漏嚴重、效率較低、動作不可靠的問題。本技術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廢鋼剪全差動液壓控制裝置,包括油箱,還包括一號進油口、二號進油口、一號插裝方向閥組、一號插裝溢流閥組、一號壓力傳感器、二號壓力傳感器、一號測壓接頭、二號測壓接頭、三號測壓接頭、二號插裝方向閥組、三號插裝方向閥組、四號插裝方向閥組、二號插裝溢流閥組、五號插裝方向閥組、六號插裝方向閥組、七號插裝方向閥組、八號插裝方向閥組、九號插裝方向閥組、十號插裝方向閥組、三號插裝溢流閥組、電磁換向閥組、十一號插裝方向閥組、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四號測壓接頭、五號測壓接頭、壓料缸和剪切缸,一號進油口與一號插裝方向閥組、三號插裝方向閥組、四號插裝方向閥組、六號插裝方向閥組連通,一號進油口與一號壓力傳感器、二號測壓接頭連通;二號進油口與一號插裝方向閥組、七號插裝方向閥組、八號插裝方向閥組、十號插裝方向閥組連通,二號進油口與二號壓力傳感器、一號測壓接頭連通;剪切缸無桿腔與二號插裝方向閥組、三號插裝方向閥組、五號插裝方向閥組連通;剪切缸有桿腔與四號插裝方向閥組、二號插裝溢流閥組、五號插裝方向閥組、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連通;壓料缸無桿腔與八號插裝方向閥組、九號插裝方向閥組、i^一號插裝方向閥組、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連通,壓料缸無桿腔與四號測壓接頭連通;壓料缸有桿腔與十號插裝方向閥組、三號插裝溢流閥組、電磁換向閥組、十一號插裝方向閥組連通,壓料缸有桿腔與五號測壓接頭連通;一號插裝溢流閥組、二號插裝方向閥組、二號插裝溢流閥組、九號插裝方向閥組、三號插裝溢流閥組與油箱連通。所述的五號插裝方向閥組的兩個端口分別與剪切缸的無桿腔和有桿腔相連通。所述的十一號插裝方向閥組的兩個端口分別與壓料缸的無桿腔和有桿腔相連通。所述的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的兩個端口分別與壓料缸的無桿腔和剪切缸的有桿腔相連通。所述的一號插裝方向閥組的兩個端口分別與一號進油口和二號進油口相連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回路阻力較小,完全的差動連接可實現壓料缸和剪切缸的空載快速運行,工進時可分別調速控制,回程時壓料缸和剪切缸可同時快速回程,操作控制精確簡便,工作穩定可靠,具有高效率和節約能耗的特點,本技術降低了設備造價,集成度高,能廣泛用于較大噸位的廢鋼剪設備上。【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插裝閥液壓控制系統的液壓控制圖;圖2是圖1的部分圖之一;圖3是圖1的部分圖之二;圖4是圖1的部分圖之三;圖5是圖1的部分圖之四。圖中:1 一號進油口 2 二號進油口 3—號插裝方向閥組4 一號插裝溢流閥組5一號壓力傳感器6 二號壓力傳感器7 —號測壓接頭8 二號測壓接頭9三號測壓接頭10二號插裝方向閥組11三號插裝方向閥組12四號插裝方向閥組13 二號插裝溢流閥組14五號插裝方向閥組15六號插裝方向閥組16七號插裝方向閥組17八號插裝方向閥組18九號插裝方向閥組19十號插裝方向閥組20三號插裝溢流閥組21電磁換向閥組22 ^號插裝方向閥組23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24四號測壓接頭25五號測壓接頭26壓料缸27剪切缸。【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是本技術的液壓控制連接圖,圖幅較大,因此將其按照圖中A-A、B-B的位置,將圖1分為圖2、圖3、圖4和圖5四幅圖,以將本技術的各閥之間的連接關系表不清楚。如圖1至圖5所示,所述的廢鋼剪全差動液壓控制裝置,它是由二位四通電磁閥、插裝閥、溢流閥、梭閥、單向節流閥、順序閥、節流閥、比例溢流閥組成。本技術包括油箱,還包括一號進油口 1、二號進油口 2、一號插裝方向閥組3、一號插裝溢流閥組4、一號壓力傳感器5、二號壓力傳感器6、一號測壓接頭7、二號測壓接頭8、三號測壓接頭9、二號插裝方向閥組10、三號插裝方向閥組11、四號插裝方向閥組12、二號插裝溢流閥組13、五號插裝方向閥組14、六號插裝方向閥組15、七號插裝方向閥組16、八號插裝方向閥組17、九號插裝方向閥組18、十號插裝方向閥組19、三號插裝溢流閥組20、電磁換向閥組21、^^一號插裝方向閥組22、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23、四號測壓接頭24、五號測壓接頭25、壓料缸26和剪切缸27,一號進油口 1與一號插裝方向閥組3、三號插裝方向閥組11、四號插裝方向閥組12、六號插裝方向閥組15連通,一號進油口 1與一號壓力傳感器5、二號測壓接頭8連通;二號進油口 2與一號插裝方向閥組3、七號插裝方向閥組16、八號插裝方向閥組17、十號插裝方向閥組19連通,二號進油口 2與二號壓力傳感器6、一號測壓接頭7連通;剪切缸27無桿腔與二號插裝方向閥組10、三號插裝方向閥組11、五號插裝方向閥組14連通;剪切缸27有桿腔與四號插裝方向閥組12、二號插裝溢流閥組13、五號插裝方向閥組14、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23連通;壓料缸26無桿腔與八號插裝方向閥組17、九號插裝方向閥組18、十一號插裝方向閥組22、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23連通,壓料缸26無桿腔與四號測壓接頭24連通;壓料缸26有桿腔與十號插裝方向閥組19、三號插裝溢流閥組20、電磁換向閥組21、^^一號插裝方向閥組22連通,壓料缸26有桿腔與五號測壓接頭25連通;一號插裝溢流閥組4、二號插裝方向閥組10、二號插裝溢流閥組13、九號插裝方向閥組18、三號插裝溢流閥組20與油箱連通。五號插裝方向閥組14的兩個端口分別與剪切缸27的無桿腔和有桿腔相連通,十一號插裝方向閥組22的兩個端口分別與壓料缸26的無桿腔和有桿腔相連通,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23的兩個端口分別與壓料缸26的無桿腔和剪切缸27的有桿腔相連通,一號插裝方向閥組3的兩個端口分別與一號進油口 1和二號進油口 2相連通。本技術能實現廢鋼剪設備的壓料缸26的快下、慢下工進、定位、快速回程、慢速回程,剪切缸27的快下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廢鋼剪全差動液壓控制裝置,包括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號進油口(1)、二號進油口(2)、一號插裝方向閥組(3)、一號插裝溢流閥組(4)、一號壓力傳感器(5)、二號壓力傳感器(6)、一號測壓接頭(7)、二號測壓接頭(8)、三號測壓接頭(9)、二號插裝方向閥組(10)、三號插裝方向閥組(11)、四號插裝方向閥組(12)、二號插裝溢流閥組(13)、五號插裝方向閥組(14)、六號插裝方向閥組(15)、七號插裝方向閥組(16)、八號插裝方向閥組(17)、九號插裝方向閥組(18)、十號插裝方向閥組(19)、三號插裝溢流閥組(20)、電磁換向閥組(21)、十一號插裝方向閥組(22)、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23)、四號測壓接頭(24)、五號測壓接頭(25)、壓料缸(26)和剪切缸(27),一號進油口(1)與一號插裝方向閥組(3)、三號插裝方向閥組(11)、四號插裝方向閥組(12)、六號插裝方向閥組(15)連通,一號進油口(1)與一號壓力傳感器(5)、二號測壓接頭(8)連通;二號進油口(2)與一號插裝方向閥組(3)、七號插裝方向閥組(16)、八號插裝方向閥組(17)、十號插裝方向閥組(19)連通,二號進油口(2)與二號壓力傳感器(6)、一號測壓接頭(7)連通;剪切缸(27)無桿腔與二號插裝方向閥組(10)、三號插裝方向閥組(11)、五號插裝方向閥組(14)連通;剪切缸(27)有桿腔與四號插裝方向閥組(12)、二號插裝溢流閥組(13)、五號插裝方向閥組(14)、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23)連通;壓料缸(26)無桿腔與八號插裝方向閥組(17)、九號插裝方向閥組(18)、十一號插裝方向閥組(22)、十二號插裝方向閥組(23)連通,壓料缸(26)無桿腔與四號測壓接頭(24)連通;壓料缸(26)有桿腔與十號插裝方向閥組(19)、三號插裝溢流閥組(20)、電磁換向閥組(21)、十一號插裝方向閥組(22)連通,壓料缸(26)有桿腔與五號測壓接頭(25)連通;一號插裝溢流閥組(4)、二號插裝方向閥組(10)、二號插裝溢流閥組(13)、九號插裝方向閥組(18)、三號插裝溢流閥組(20)與油箱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振華,陶鈞,王然,楊紅濤,李海飛,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泰豐液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