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傳動皮帶斷裂的處理維修領域,具體是一種傳動皮帶卡子。包括平頭螺栓、螺母、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為聚氨酯材料澆注而成的板型結構體,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上對應設置有呈矩形排列的螺栓孔,第一卡片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平頭螺栓的沉頭相適應的第一鋼套,第二卡片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螺母相適應的第二鋼套,沿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長度方向上的第一鋼套和第二鋼套分別通過鋼絲繩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方便、避免采用皮帶硫化粘接造成的有害氣體的揮發、同時降低了皮帶及托輥損耗,排除了事故隱患,為企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傳動皮帶斷裂的處理維修領域,具體是一種傳動皮帶卡子。
技術介紹
目前,礦山、水泥、鋼鐵廠等均采用傳動皮帶傳送礦石、煤塊、廢渣等,用于給料及裝卸工作,工作過程中經常出現撕裂、斷裂現象,因都屬于流水作業性質,故嚴重影響生產進度,造成成本增加,現在市場處理此問題的方法基本有兩種形式:一是硫化處理,二是結構形式的加鋼板組件。以上處理形式存在的問題如下:—、皮帶硫化粘接成本較高,多數施工屬高空作業,設備、工具輔材較多,倒運繁瑣;工作時有很多的有害氣體散發,操作工人易患職業病,嚴重會致癌。二、結構形式的加鋼板組件1、此形式屬硬鏈接,易對托輥及皮帶加重損壞;2、螺栓外露,易脫落,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易造成其他不可預見的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解決上述問題,從而提供一種成本低、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方便、減少皮帶及托輥損耗、排出事故隱患的傳動皮帶卡子。本技術解決所述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傳動皮帶卡子,包括平頭螺栓、螺母、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為聚氨酯材料澆注而成的板型結構體,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上對應設置有呈矩形排列的螺栓孔,第一卡片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平頭螺栓的沉頭相適應的第一鋼套,第二卡片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螺母相適應的第二鋼套,沿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長度方向上的第一鋼套和第二鋼套分別通過鋼絲繩連接固定。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突出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方便、避免采用皮帶硫化粘接造成的有害氣體的揮發、同時降低了皮帶及托輥損耗,排除了事故隱患,為企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作為優選,本技術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第--^片和第二卡片的厚度為6?8mm,在確保不影響強度的前提下提高卡片的柔性。鋼絲繩的直徑為3?4mm,確保卡子抗拉強度不低于傳動皮帶的抗拉強度。第--^片和第二卡片的厚度為6mm。鋼絲繩的直徑為3_。【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中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的結構主視圖。圖2是圖1中A-A的剖視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使用過程中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第一鋼套1,鋼絲繩2,第一卡片3,第二卡片4,第二鋼套5,斷裂皮帶6,平頭螺栓7,螺母8。【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目的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所舉之例并不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參見圖1、圖2、圖3,包括平頭螺栓7、螺母8、第一卡片3和第二卡片4,第一卡片3和第二卡片4均為聚氨酯材料澆注而成的板型結構體,在確保不影響強度的前提下,盡量減薄卡片厚度,本實施例第一卡片3和第二卡片4的厚度為六毫米,目的是保證第一卡片3和第二卡片4的柔性,第一卡片3和第二卡片4上對應設置有呈矩形結構排布的螺栓孔,第一卡片3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平頭螺栓7的沉頭相適應的第一鋼套1,第二卡片4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螺母8相適應的第二鋼套5,沿第一卡片3和第二卡片4長度方向上的第一鋼套1和第二鋼套5分別通過鋼絲繩2連接固定,鋼絲繩2的直徑為三毫米。使用過程中將兩個斷裂皮帶6夾在第一卡片3和第二卡片4之間,將平頭螺栓7分別裝入第一鋼套1和第二鋼套5內,然后旋入螺母8,擰緊,螺母8內沉,最大程度減少皮帶及托輥的損耗,兩個斷裂皮帶6被分別固定在第一卡片3和第二卡片4之間,平頭螺栓7采用高強度螺栓,安裝快捷,拆卸方便,成本低,同時有效的解決了現有的技術不足,很好的抑制了有害氣體的揮發,施工簡捷,同時降低了皮帶及托輥損耗,排除了事故隱患,為企業減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可行的實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術的權利范圍,凡運用本技術說明書及其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均包含于本技術的權利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傳動皮帶卡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頭螺栓、螺母、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為聚氨酯材料澆注而成的板型結構體,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上對應設置有呈矩形排列的螺栓孔,第一卡片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平頭螺栓的沉頭相適應的第一鋼套,第二卡片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螺母相適應的第二鋼套,沿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長度方向上的第一鋼套和第二鋼套分別通過鋼絲繩連接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動皮帶卡子,其特征在于: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的厚度為6 ?8mm 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動皮帶卡子,其特征在于:鋼絲繩的直徑為3?4_。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動皮帶卡子,其特征在于: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的厚度為6mm ο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動皮帶卡子,其特征在于:鋼絲繩的直徑為3_。【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傳動皮帶斷裂的處理維修領域,具體是一種傳動皮帶卡子。包括平頭螺栓、螺母、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為聚氨酯材料澆注而成的板型結構體,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上對應設置有呈矩形排列的螺栓孔,第一卡片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平頭螺栓的沉頭相適應的第一鋼套,第二卡片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螺母相適應的第二鋼套,沿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長度方向上的第一鋼套和第二鋼套分別通過鋼絲繩連接固定。本技術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方便、避免采用皮帶硫化粘接造成的有害氣體的揮發、同時降低了皮帶及托輥損耗,排除了事故隱患,為企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IPC分類】F16H7/02, F16B37/00【公開號】CN205013608【申請號】CN201520800021【專利技術人】張新華, 邢迎春, 要志超, 張放歌, 李自維, 張子健, 傅青偉 【申請人】張新華【公開日】2016年2月3日【申請日】2015年10月17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傳動皮帶卡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平頭螺栓、螺母、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均為聚氨酯材料澆注而成的板型結構體,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上對應設置有呈矩形排列的螺栓孔,第一卡片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平頭螺栓的沉頭相適應的第一鋼套,第二卡片的螺栓孔內設置有與螺母相適應的第二鋼套,沿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長度方向上的第一鋼套和第二鋼套分別通過鋼絲繩連接固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新華,邢迎春,要志超,張放歌,李自維,張子健,傅青偉,
申請(專利權)人:張新華,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