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導流擋板及其臥式氣水分離器。臥式氣水分離器內設置有導流擋板,導流擋板將臥式氣水分離器分隔為左側的整流區和右側的撞擊區;氣水兩相流進口與撞擊區相連接;氣相出口設置在整流區上端,液相出口設置在整流區下端;整流區還設置有溢流口;整流區左端連接液位計;導流擋板從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阻隔段和導流段;下阻隔段為實心鋼板結構,導流段為設置有若干通孔的鋼板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運用的導流擋板可以有效解決氣液兩相分離工藝系統內流場不均,液面波動較大,液位測量不準,液滴易隨氣體濺出等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火電廠循環水系統,特別地指一種導流擋板及其臥式氣水分離器。
技術介紹
在工程領域,氣水分離器往往被設計為單向入口的立式罐體。該類型氣水分離器存在占地面積大,分離效果不佳,液體易沖出,罐內液面波動大等問題。在分離罐內部,部分氣水分離器并未設置擋板,或設置擋板也僅為簡單的幾何實體并置于分離器氣相出口附近。但該擋板的設置導致了流動阻力的進一步增大,罐內流場擾動加劇,液位測量不準,氣水分離提效幅度有限,且仍無法避免液體沖出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臥式氣水分離器內流場擾動、液位測量不準而提供的臥式氣水分離器導流擋板。本技術是按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導流擋板,依次包括下阻隔段和導流段;所述下阻隔段為實心鋼板結構,所述導流段為設置有若干通孔的鋼板結構。所述下阻隔段頂部設置有向所述撞擊區延伸的橫向消波板。所述下阻隔段右端面設置有阻尼波紋結構。所述導流段上方的導流擋板還設置有上阻隔段,所述上阻隔段為實心鋼板結構。所述導流段上設置有圓孔陣列或方孔陣列或百葉格柵結構。帶導流擋板的臥式氣水分離器,包括臥式氣水分離器,所述臥式氣水分離器包括氣水兩相流進口、氣相出口、液相出口、溢流口以及液位計。所述臥式氣水分離器內設置有導流擋板,所述導流擋板將所述臥式氣水分離器分隔為左側的整流區和右側的撞擊區;所述氣水兩相流進口與所述撞擊區相連接;所述氣相出口設置在所述整流區上端,所述液相出口設置在所述整流區下端;所述整流區還設置有溢流口 ;所述整流區左端連接所述液位計;所述導流擋板從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阻隔段和導流段;所述下阻隔段為實心鋼板結構,所述導流段為設置有若干通孔的鋼板結構。本技術運用的導流擋板可以有效解決氣液兩相分離工藝系統內流場不均,液面波動較大,液位測量不準,液滴易隨氣體濺出等問題:當氣液兩相流匯于撞擊區后,氣水分離后上部氣體通過導流段流入整流區,而分離后的液體則通過阻隔段的下部與整流區聯通,從而保持撞擊區和整流區液位一致,在強化氣液分離的同時最大程度的較少了液滴濺出,并維持了液面的穩定提升了測量精度。【附圖說明】圖1為臥式氣水分離器截面示意圖。圖2為導流擋板正視圖及側視圖(圓孔型)。圖3為導流擋板正視圖及側視圖(方孔型)。圖4為導流擋板正視圖及側視圖(百葉格柵型)。圖中:臥式氣水分離器0 ;導流擋板1 ;橫向消波板11 ;上阻隔段12 ;下阻隔段13 ;導流段14 ;氣水兩相流進口 2 ;撞擊區3 ;整流區4 ;氣相出口 5 ;液相出口 6 ;溢流口 7 ;液位計8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但該實施例不應該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僅作舉例而已,同時通過說明本技術的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如附圖所示,臥式氣水分離器導流擋板,包括臥式氣水分離器0,臥式氣水分離器0包括氣水兩相流進口 2、氣相出口 5、液相出口 6、溢流口 7以及液位計8。臥式氣水分離器0內設置有導流擋板1,導流擋板1將臥式氣水分離器0分隔為左側的整流區4和右側的撞擊區3 ;氣水兩相流進口 2與撞擊區3相連接;氣水兩相流進口 2設置有拐角結構,減少對撞擊區3內的沖擊。氣相出口 5設置在整流區4上端,液相出口 6設置在整流區4下端;整流區4還設置有溢流口 7 ;整流區4左端連接液位計8 ;導流擋板1從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阻隔段13和導流段14 ;下阻隔段13為實心鋼板結構,導流段14為設置有若干通孔的鋼板結構。下阻隔段13頂部設置有向撞擊區3延伸的橫向消波板11,阻止高能液體通過導流段14進入整流區4。臥式氣水分離器0內液面高度在下阻隔段13范圍內。下阻隔段13右端面設置有阻尼波紋結構,減緩撞擊區3的振蕩。導流段14上方的導流擋板1還設置有上阻隔段15,上阻隔段15為實心鋼板結構,設置上阻隔段15阻止高能蒸汽團進入整流區4。導流段14上設置有圓孔陣列或方孔陣列或百葉格柵結構。帶導流擋板的臥式氣水分離器,包括臥式氣水分離器0,所述臥式氣水分離器0包括氣水兩相流進口 2、氣相出口 5、液相出口 6、溢流口 7以及液位計8。臥式氣水分離器0內設置有導流擋板1,導流擋板1將臥式氣水分離器0分隔為左側的整流區4和右側的撞擊區3 ;氣水兩相流進口 2與撞擊區3相連接;氣相出口 5設置在整流區4上端,液相出口 6設置在整流區4下端;整流區4還設置有溢流口 7 ;整流區4左端連接液位計8 ;導流擋板1從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阻隔段13和導流段14 ;下阻隔段13為實心鋼板結構,導流段14為設置有若干通孔的鋼板結構。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改變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技術作出若干的改變或變形,這同樣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導流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導流擋板(1),所述導流擋板(1)從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阻隔段(13)和導流段(14);所述下阻隔段(13)為實心鋼板結構,所述導流段(14)為設置有若干通孔的鋼板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流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阻隔段(13)頂部設置有向所述撞擊區(3)延伸的橫向消波板(11)。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導流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阻隔段(13)右端面設置有阻尼波紋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流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段(14)上方的導流擋板(1)還設置有上阻隔段(12),所述上阻隔段(12)為實心鋼板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導流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段(14)上方的導流擋板(1)還設置有上阻隔段(12),所述上阻隔段(12)為實心鋼板結構。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流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段(14)上設置有圓孔陣列或方孔陣列或百葉格柵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流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段(14)上設置有圓孔陣列或方孔陣列或百葉格柵結構。8.帶導流擋板的臥式氣水分離器,包括臥式氣水分離器(0),所述臥式氣水分離器(0)包括氣水兩相流進口(2)、氣相出口(5)、液相出口 ¢)、溢流口(7)以及液位計(8),其特征在于: 所述臥式氣水分離器(0)內設置有導流擋板(1),所述導流擋板(1)將所述臥式氣水分離器(0)分隔為左側的整流區(4)和右側的撞擊區(3);所述氣水兩相流進口(2)與所述撞擊區(3)相連接;所述氣相出口(5)設置在所述整流區(4)上端,所述液相出口(6)設置在所述整流區(4)下端;所述整流區(4)還設置有溢流口(7);所述整流區(4)左端連接所述液位計⑶; 所述導流擋板(1)從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阻隔段(13)和導流段(14);所述下阻隔段(13)為實心鋼板結構,所述導流段(14)為設置有若干通孔的鋼板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導流擋板及其臥式氣水分離器。臥式氣水分離器內設置有導流擋板,導流擋板將臥式氣水分離器分隔為左側的整流區和右側的撞擊區;氣水兩相流進口與撞擊區相連接;氣相出口設置在整流區上端,液相出口設置在整流區下端;整流區還設置有溢流口;整流區左端連接液位計;導流擋板從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阻隔段和導流段;下阻隔段為實心鋼板結構,導流段為設置有若干通孔的鋼板結構。本技術運用的導流擋板可以有效解決氣液兩相分離工藝系統內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導流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導流擋板(1),所述導流擋板(1)從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阻隔段(13)和導流段(14);所述下阻隔段(13)為實心鋼板結構,所述導流段(14)為設置有若干通孔的鋼板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桂本,徐傳海,崔浩,黃軍軍,劉順,閔山山,吳杰俊,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