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絕緣余纜架,主要用于光纖復合架空地線(OPGW)高壓輸電線路中的光通信領域。一種絕緣余纜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余纜架盤、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絕緣裝置;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均通過絕緣裝置分別與余纜架盤絕緣連接;所述的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的結構與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的結構相同,它包括鋼帶抱箍、M鐵板、固定板;M鐵板成M形,M鐵板的兩端與固定板固定,M鐵板的兩側面上均設有鋼帶穿過孔,鋼帶抱箍的鋼帶穿過M鐵板的兩側面上的鋼帶穿過孔;所述的絕緣裝置包括絕緣套管、絕緣插頭、固定螺栓。該絕緣余纜架的絕緣性能可靠、能適應不同桿徑的需求、能夠很好地與電桿穩定定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絕緣余纜架(絕緣金具),主要用于光纖復合架空地線(0PGW)高壓輸電線路中的光通信領域,即可避雷,又可滿足高壓輸電線路中的光纜存儲。
技術介紹
地線絕緣時可用增加接地點的方法降低0PGW中的短路電流。在有0PGW線路中,要求0PGW和分流線逐塔接地,以加速短路電流的衰減。而在長線路中,有的將遠離變電站的部分地線,采用對地絕緣一一減少電耗。當線路在絕緣段發生短路時,短路電流僅通過1根0PGW返回變電所,此時0PGW中的短路電流會突然增大,有可能大于允許值。為了降低0PGW中的電流,在不改變分流線的型號和長度的情況下,可采用在靠近變線塔處的絕緣地線增加幾個接地點的方法,解決0PGE的熱穩定問題。原來的絕緣方法是采用絕緣膠皮來隔絕電流的傳導,由于絕緣膠皮被鋼帶抱箍緊緊壓貼在電桿上,極易出現橡膠老化的現象,造成絕緣性能下降,需要定期更換,增加了事故隱患和人員強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絕緣余纜架,該絕緣余纜架的絕緣性能可靠、能適應不同桿徑的需求、能夠很好地與電桿穩定定位。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絕緣余纜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余纜架盤、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4、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7、絕緣裝置;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4、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7均通過絕緣裝置分別與余纜架盤絕緣連接;所述的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7的結構與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4的結構相同,它包括鋼帶抱箍、Μ鐵板12、固定板17 ;Μ鐵板12成Μ形,Μ鐵板12的兩端與固定板17固定,Μ鐵板12的兩側面上均設有鋼帶穿過孔19,鋼帶抱箍的鋼帶穿過Μ鐵板12的兩側面上的鋼帶穿過孔;固定板17的兩端部設有絕緣插頭的插桿部分穿過孔22 ;所述的絕緣裝置包括絕緣套管9、絕緣插頭10、固定螺栓11 ;絕緣套管9內設有絕緣插頭插孔21,絕緣插頭10內設有螺栓插孔20,絕緣套管9位于余纜架盤的短支架與固定板17之間,絕緣插頭10的插桿部分穿過固定板17上的絕緣插頭的插桿部分穿過孔22后插入絕緣套管9的絕緣插頭插孔21中,固定螺栓11的螺桿部分穿過絕緣插頭10的螺栓插孔20、絕緣套管9的絕緣插頭插孔21、短支架上的螺栓孔后旋緊固定螺栓11的螺母。所述余纜架盤包括長支架1、第一短支架3、第二短支架5、第三短支架6、第四短支架8、連接板2 ;長支架1的中部與連接板2通過螺栓連接,長支架1的兩端部分別向前彎折成U型口 18 ;第一短支架3、第二短支架5、第三短支架6、第四短支架8的結構均相同,第一短支架3、第二短支架5位于長支架1的上方,第一短支架3的下端部、第二短支架5的下端部分別通過螺栓與連接板2連接,第一短支架3的上端部、第二短支架5的上端部分別向前彎折成U型口 18 ;第三短支架6、第四短支架8位于長支架1的下方,第三短支架6的上端部、第四短支架8的上端部分別通過螺栓與連接板2連接,第三短支架6的下端部、第四短支架8的下端部分別前彎折成U型口 ;第一短支架3的后面、第二短支架5的后面分別通過絕緣裝置與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4絕緣連接,第三短支架6的后面、第四短支架8的后面分別通過絕緣裝置與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7絕緣連接。絕緣套管9、絕緣插頭10均采用絕緣尼龍材料。所述的長支架1的長度等于2個第一短支架3的長度。所述的第一短支架3與第二短支架5之間的夾角為60°,第一短支架3與長支架1之間的夾角為60° ;第三短支架6與第四短支架8之間的夾角為60°,第三短支架6與長支架1之間的夾角為60°。所述的長支架1的長度為800mm,固定板17上的兩個絕緣插頭的插桿部分穿過孔22之間的距離為254mm。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通過絕緣裝置分別與余纜架盤絕緣連接,即采用絕緣裝置,絕緣性能可靠。2、采用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能適應不同桿徑的需求,安裝方便、可靠性強,并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鋼帶抱箍是穿過Μ鐵板的孔與電桿固定的,其可靠性強。3、采用Μ鐵板,能夠很好地與電桿穩定定位。4、采用螺栓連接,拆卸組裝方便。便于攜帶及運輸。5、該絕緣余纜架的結構簡單,外形美觀,尺寸小巧緊湊,維護方便統一,可直接滿足擴容功能要求。6、絕緣套管、絕緣插頭采用絕緣尼龍材料,其耐高溫、耐腐蝕、耐老化等性能較好。既起連接固定,又起隔絕電流的作用,目前經10KV耐壓測試合格。【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左視圖。圖4是圖1的后視方向的立體圖。圖5是圖1的主視方向的立體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Μ鐵板和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長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第一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專利技術絕緣插頭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本專利技術絕緣套管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長支架,2-連接板,3-第一短支架,4-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5-第二短支架,6-第三短支架,7-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8-第四短支架,9-絕緣套管,10-絕緣插頭(或稱絕緣法蘭),11-固定螺栓,12-M鐵板,13-鋼帶,14-第一固定件,15-調節螺母,16-螺桿,17-固定板,18-U型口,19-鋼帶穿過孔,20-螺栓插孔,21-絕緣插頭插孔,22-絕緣插頭的插桿部分穿過孔。圖中的單位為mm。【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11所示,一種絕緣余纜架,它包括余纜架盤、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4、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7、絕緣裝置;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4、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7均通過絕緣裝置分別與余纜架盤絕緣連接。所述余纜架盤包括長支架1、第一短支架3、第二短支架5、第三短支架6、第四短支架8、連接板2 ;長支架1的中部與連接板2通過螺栓連接(長支架、連接板上均開有用于螺栓連接的孔),長支架1的兩端部分別向前彎折成U型口 18 (圖1中面向觀者為前,即圖2的下方為前,圖2的上方為后);第一短支架3、第二短支架5、第三短支架6、第四短支架8的結構均相同,第一短支架3、第二短支架5位于長支架1的上方,第一短支架3的下端部、第二短支架5的下端部分別通過螺栓與連接板2連接(第一短支架3的下端部、第二短支架5的下端部、連接板上均開有用于螺栓連接的孔),第一短支架3的上端部、第二短支架5的上端部分別向前彎折成U型口 18 ;第三短支架6、第四短支架8位于長支架1的下方,第三短支架6的上端部、第四短支架8的上端部分別通過螺栓與連接板2連接(第三短支架6的上端部、第四短支架8的上端部、連接板上均開有用于螺栓連接的孔)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絕緣余纜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余纜架盤、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4)、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7)、絕緣裝置;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4)、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7)均通過絕緣裝置分別與余纜架盤絕緣連接;所述的第二鋼帶抱箍固定裝置(7)的結構與第一鋼帶抱箍固定裝置(4)的結構相同,它包括鋼帶抱箍、M鐵板(12)、固定板(17);M鐵板(12)成M形,M鐵板(12)的兩端與固定板(17)固定,M鐵板(12)的兩側面上均設有鋼帶穿過孔(19),鋼帶抱箍的鋼帶穿過M鐵板(12)的兩側面上的鋼帶穿過孔;固定板(17)的兩端部設有絕緣插頭的插桿部分穿過孔(22);所述的絕緣裝置包括絕緣套管(9)、絕緣插頭(10)、固定螺栓(11);絕緣套管(9)內設有絕緣插頭插孔(21),絕緣插頭(10)內設有螺栓插孔(20),絕緣套管(9)位于余纜架盤的短支架與固定板(17)之間,絕緣插頭(10)的插桿部分穿過固定板(17)上的絕緣插頭的插桿部分穿過孔(22)后插入絕緣套管(9)的絕緣插頭插孔(21)中,固定螺栓(11)的螺桿部分穿過絕緣插頭(10)的螺栓插孔(20)、絕緣套管(9)的絕緣插頭插孔(21)、短支架上的螺栓孔后旋緊固定螺栓(11)的螺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維,杜豐夷,朱佳,丁劍,王浩,曾聰,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宜昌供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