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制造、對輥磨粉機的對輥保持平衡狀態,間距隨意調節,省去對輥間距調節不平衡帶來的煩惱。該裝置操作維修十分方便,可根據物料進行間距調節,磨棍磨損均衡,經久耐用、具有動力消耗少、生產量高、電耗低、經濟適用等有益效果的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它由磨機架、磨殼、主軸、副軸、調節軸、齒輪、空心對絲螺母、調節螺絲桿、逆順時開關、脹緊輪和驅動電機構成,所述的主軸、副軸和驅動電機設置在磨殼下面的磨機架上,所述的驅動電機與主軸傳動連接,所述的主軸與副軸傳動連接,所述調節軸分別設置在磨殼左側和右側的中部和上部,所述調節軸分別與磨輥上的調節螺絲桿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研磨設備機械的
,特別涉及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
技術介紹
對輥磨粉機是一種用于將物料加工成粉末的設備,一般至少設置兩只對輥,當物料從對輥之間通過時,便被擠壓成粉末,為保證粉末的產品質量,就需要調整兩對輥間距之間的間隙,而現有技術中的調節裝置全是采用手柄轉動調節,憑感覺隨意調節,致使兩對輥經常處于不平行狀態,磨棍磨損不均勻、減少生產量、產品質量差、動力損耗大、電耗高,磨棍磨損快,還需要不斷更換磨棍,加大了經濟開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以下方式實現的:本技術的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由磨機架、磨殼、主軸、副軸、調節軸、齒輪、空心對絲螺母、調節螺絲桿、逆順時開關、脹緊輪和驅動電機構成,所述的主軸、副軸和驅動電機設置在磨殼下面的磨機架上,所述的驅動電機與主軸傳動連接,所述的主軸與副軸傳動連接,所述調節軸分別設置在磨殼左側和右側的中部和上部,所述調節軸分別與磨輥上的調節螺絲桿連接。所述的主軸、副軸和驅動電機位于磨殼下方,并設置在磨機架上;所述的驅動電機上設齒輪,主軸上設齒輪,并通過鏈條傳動連接,且驅動電機上的齒輪小于主軸上的齒輪;所述的主軸上設置齒輪與副軸上設置的齒輪通過鏈條傳動連接;所述的設置在左側中部的調節軸同時與設置在左側上部調節軸和下面的副軸分別通過鏈條傳動連接,中部調節軸與上部調節軸和下面的副軸之間分別設脹緊輪;所述的設置在右側中部調節軸同時與設置在右側上部調節軸和下面的主軸分別通過鏈條傳動連接,中部調節軸與上部調節軸和下面的主軸之間分別設脹緊輪;所述的右側中部調節軸、上部調節軸一端設螺絲,分別通過空心對絲螺母與磨輥上的調節螺絲桿對絲連接,右側中部調節軸與右側上部調節軸和下面的主軸之間分別設脹緊輪;所述的主軸、副軸和左右兩側中部上部調節軸通過鏈條連接同步旋轉。本技術所提供的一種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由驅動電機通過鏈條帶動主軸轉動,主軸轉動帶動與主軸傳動連接的副軸轉動,副軸轉動帶動傳動連接設置在磨殼中部的調節軸轉動,中部的調節軸轉動帶動傳動連接設置在磨殼上部的調節軸轉動,中部和上部的調節軸轉動分別帶動設在空心螺絲母上的調節螺絲桿移動,調節螺絲桿設在磨棍上,從而帶動磨棍移動,主軸轉動帶動傳動連接設置在磨殼右側中部的調節軸轉動,中部的調節軸轉動帶動傳動連接設置在磨殼上部的調節軸轉動,中部和上部的調節軸轉動分別帶動設在空心螺絲母上的調節螺絲桿移動,調節螺絲桿設在磨棍上,從而帶動磨棍移動,主軸、副軸和調節軸通過鏈條分別連接同步旋轉,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具有這樣的有益效果:1、結構簡單、易于制造;2、對輥磨粉機的對輥保持平衡狀態,間距隨意調節,省去對輥間距調節不平衡帶來的煩惱。該裝置操作維修十分方便,可根據物料進行間距調節,磨棍磨損均衡,經久耐用、具有動力消耗少、生產量高、電耗低、經濟適用等有益效果?!靖綀D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所提供一種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圖1所示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的左側視圖;附圖3為圖1所示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的右側視圖;圖1中:1、磨機架;2、磨殼;3、動力電機;4、主軸;5、副軸;6、7、8、9、調節軸;10、11、12、13、脹緊輪;14、15、16、17、空心螺絲母;18、齒輪;19、鏈條;20、大齒輪;21、22、齒輪;23、鏈條;24、齒輪;25、鏈條;26、齒輪;27、28、齒輪;29、鏈條;30、齒輪;31、鏈條;32、齒輪;33、逆順時開關;34、35、36、37調節螺絲桿;38、鏈條?!揪唧w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介紹本技術的具體實施說明。在圖中,本技術的一種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由磨機架、磨殼、主軸、副軸、調節軸、齒輪、空心對絲螺母、調節螺絲桿、逆順時開關、脹緊輪和驅動電機構成。所述的主軸、副軸和驅動電機設置在磨殼下面的磨機架上,所述的驅動電機與主軸傳動連接,所述的主軸與副軸傳動連接,所述調節軸分別設置在磨殼左側和右側的中部和上部,所述調節軸分別與磨輥上的調節螺絲桿連接。所述的主軸、副軸和驅動電機位于磨殼下方,并設置在磨機架上;所述的驅動電機上設齒輪,主軸上設齒輪,并通過鏈條傳動連接,且驅動電機上的齒輪小于主軸上的齒輪;所述的主軸上設置齒輪與副軸上設置的齒輪通過鏈條傳動連接;所述的設置在左側中部的調節軸同時與設置在左側上部調節軸和下面的副軸分別通過鏈條傳動連接,中部調節軸與上部調節軸和下面的副軸之間分別設脹緊輪;所述的設置在右側中部調節軸同時與設置在右側上部調節軸和下面的主軸分別通過鏈條傳動連接,中部調節軸與上部調節軸和下面的主軸之間分別設脹緊輪;所述的右側中部調節軸、上部調節軸一端設螺絲,分別通過空心對絲螺母與磨輥上的調節螺絲桿對絲連接,右側中部調節軸與右側上部調節軸和下面的主軸之間分別設脹緊輪;所述的主軸、副軸和左右兩側中部上部調節軸通過鏈條連接同步旋轉。本技術的核心是提供一種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以解決現有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難以調整,磨棍磨損不均衡不耐用、動力消耗大、生產量低、電耗高等問題。為了使本
的人員能更好的理解本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1、圖2、圖3,其中圖1為本技術所提供一種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的左側視圖;圖3為圖1所示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的右側視圖?!揪唧w實施方式】中,本技術所提供的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調節裝置,主要有磨機架1 ;磨殼2 ;驅動電機3 ;主軸4 ;副軸5 ;調節軸6、7、8、9 ;脹緊輪10、11、12、13 ;空心螺絲母14、15、16、17 ;齒輪18 ;鏈條19 ;齒輪20 ;齒輪21、22 ;鏈條23 ;雙齒齒輪24 ;鏈條25 ;齒輪26 ;齒輪27、28 ;鏈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對輥磨粉機對輥間距的電動調節裝置,由磨機架、磨殼、主軸、副軸、調節軸、齒輪、空心對絲螺母、調節螺絲桿、逆順時開關、脹緊輪和驅動電機構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主軸、副軸和驅動電機設置在磨殼下面的磨機架上,所述的驅動電機與主軸傳動連接,所述的主軸與副軸傳動連接,所述的調節軸分別設置在磨殼左側和右側的中部和上部,所述的調節軸分別與磨輥上的調節螺絲桿設置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四珍,
申請(專利權)人:李四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