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層中空玻璃內置百葉窗用的滾針式自鎖單翻裝置,屬于遮陽中空玻璃制品技術領域。包括翻轉輪,其中央位置構成滾針驅動軸配合孔;滾針驅動軸,插入滾針驅動軸配合孔與翻轉輪相配合,特點:滾針驅動軸的軸向中央開設翻轉軸固定孔,而表面構成第一、第二滾針驅趕凸臺,驅趕凸臺圍繞滾針驅動軸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而形成相互面對面的位置關系,且第一、第二滾針驅趕凸臺間構成有第一、第二滾針移動槽,第一滾針移動槽內設第一滾針,第二滾針移動槽內設第二滾針,第一滾針移動槽底壁的居中位置構成第一弧狀過渡凸緣,第二滾針移動槽底壁的居中位置構成第二弧狀過渡凸緣。可避免翻轉輪被牽引繩摩擦損壞,同時也可避免與牽引繩磨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遮陽中空玻璃制品
,具體涉及一種雙層中空玻璃內置百葉窗用的滾針式自鎖單翻裝置。
技術介紹
上面提及的雙層中空玻璃內置百葉窗是指在彼此以面對面的狀態設置的并且對四周邊緣部位實施封閉的兩枚玻璃(內玻璃和外玻璃)內設置可依需升降的百葉簾而構成的屬于遮陽中空玻璃制品范疇的窗戶。這種窗戶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長處:隔熱性好而藉以體現建筑物的節能;隔音性優異而藉以免受外界喧囂噪聲之襲擾;防結露凝霜而藉以確保室內光線充足并且體現期望的亮麗效果;通過對百葉簾的簾片的偏轉角度調節而藉以獲得所需的室內采光要求并且保護隱私、免受塵雜沾污百葉簾的簾片而藉以體現優異的免清潔效果;對建筑物具有理想的點綴性而藉以提升建筑物的檔次;抗沖擊性強、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壽命長而藉以滿足高層建筑的安裝要求以及滿足極致的長期使用免維護要求;使用簡單輕便省力而藉以適應不同年齡及不同體能者操作,等等。關于雙層中空玻璃內置百葉窗的技術信息可在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見諸,如CN2564720Y (內置百葉窗簾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 (中空玻璃內的百葉窗)、CN2767625Y(結構改進的中空玻璃內的百葉窗)、CN2756796Y (中空玻璃內的百葉窗)、CN2232968Y (在雙層玻璃內設有橫向百葉窗的整體式門窗扇)、CN2297952Y (磁驅動式加層伸縮簾幕)、CN2326718Y (全封閉式百葉窗)、CN100535378C (結構改良的中空玻璃內的百葉窗)和CN102444372A (—種內設遮陽中空百葉簾),以及國外專利如TO03071082A、US2004211528A,等等。通過對上面例舉的專利文獻特別是通過對公布號CN104747054A的說明書第0041和0042段的閱讀可知,設置在兩枚玻璃之間即前述的雙層中空玻璃內的百葉簾的升降以及簾片的翻轉是通過對位于雙層玻璃外的手動操作控制機構的操作并且由手動操作控制機構帶動位于雙層玻璃之間的簾片翻轉與百葉簾升降控制機構來實現的;進而可知,用于對百葉簾的簾片翻轉的翻轉裝置的結構體系的翻轉輪與翻轉軸彼此固定連接,當手動操作控制機構即外操控器對簾片翻轉與百葉簾升降控制機構即內操控器作用時,由簾片翻轉與百葉簾升降控制機構通過簾片翻轉牽引繩帶動翻轉輪,由翻轉輪帶動翻轉軸,由翻轉軸帶動與其固定的百葉簾驅動導座的簾片翻轉繩固定夾(簡稱固繩夾),由簾片翻轉繩固定夾帶動百葉簾的簾片翻轉繩,實現簾片的翻轉。由于上述的翻轉裝置的結構體系的翻轉輪與翻轉軸彼此固定連接,因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暴露出以下通弊:在對簾片翻轉操作時,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手動操作控制機構操作過頭的情形,具體而言,在簾片被翻轉到閉合的程度時,因手動操作控制機構并不能恰到好處地立即停止,于是翻轉輪仍會帶動翻轉軸轉動(該轉動可稱為冗余轉動),在該過程中,由于簾片已經處于閉合狀態,又由于翻轉輪處于由簾片閉合產生的阻滯狀態,因而簾片翻轉牽引繩經翻轉輪帶動翻轉軸轉動的阻力顯著增大,于是簾片翻轉牽引繩與翻轉輪之間的摩擦力驟然加劇,一方面易使簾片翻轉牽引繩摩擦損壞直至斷裂,另一方面導致翻轉輪摩擦損壞。另一種情況是:在簾片被翻轉到閉合的狀態時,如果操作不當而仍對手動操作控制機構作旨在使簾片向閉合的方向的操作,那么同樣會出現損及簾片翻轉牽引繩和翻轉輪的情形。一旦這種不利因素導致的結果(簾片翻轉牽引繩磨損乃至斷裂以及翻轉輪磨損)發生,由于前述部件均位于雙層玻璃內,因而客觀上無法憑借使用者自身之能力維修和/或更換損壞的部件,若由生產廠商或專業銷售商上門維修,那么,一方面會產生相應的費用,另一方面影響待修期間的使用。此外,即使將翻轉輪改為同步帶輪或其它類似的結構形式,同時將簾片翻轉牽引繩改用同步帶或其它類似的結構形式,前述問題依然存在。由上述可知,如何保護簾片翻轉牽引繩或同步帶以及同時保護翻轉輪或同步帶輪成了不僅是使用者關注而且更為生產廠商關注的技術問題,本申請人作了深入而細致的文獻檢索,然而在迄今為止公開的專利和非專利文獻中均未見諸有助于解決該技術問題的啟不O針對上述已有技術,本申請人作了反復而有益的設計,終于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發,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經過了模擬試驗,結果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避免將翻轉軸與翻轉繩直接固定連接而藉以保障在百葉簾的簾片翻轉到位后翻轉輪不會帶動翻轉軸繼而轉動并且有利于保護翻轉輪的雙層中空玻璃內置百葉窗用的滾針式自鎖單翻裝置。本技術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雙層中空玻璃內置百葉窗用的滾針式自鎖單翻裝置,包括一翻轉輪,該翻轉輪的中央位置構成有一滾針驅動軸配合孔;一滾針驅動軸,該滾針驅動軸插入所述滾針驅動軸配合孔與翻轉輪相配合,特征在于在所述滾針驅動軸的軸向中央開設有一翻轉軸固定孔,而針驅動軸的表面以并行于滾針驅動軸的狀態構成有凸起于滾針驅動軸的表面的一第一滾針驅趕凸臺和一第二滾針驅趕凸臺,該第一、第二滾針驅趕凸臺圍繞滾針驅動軸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而形成相互面對面的位置關系,并且該第一、第二滾針驅趕凸臺之間構成有一第一滾針移動槽和第二滾針移動槽,在第一滾針移動槽內設置有一第一滾針,在第二滾針移動槽內設置有一第二滾針,在第一滾針移動槽的第一滾針移動槽底壁的寬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構成有一凸起于第一滾針移動槽底壁的表面的第一弧狀過渡凸緣,該第一弧狀過渡凸緣自第一滾針移動槽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第二滾針移動槽的第二滾針移動槽底壁的寬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構成有一凸起于第二滾針移動槽底壁的表面的第二弧狀過渡凸緣,該第二弧狀過渡凸緣自第二滾針移動槽的長度方向的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本技術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翻轉軸配合孔的橫截面形狀呈矩形、正多邊形或半圓形。在本技術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滾針驅趕凸臺以及第二滾針驅趕凸臺的橫截面形狀均呈扇形。在本技術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翻轉輪為外壁光滑的繩輪、皮帶輪或外壁上構成有同步帶配合齒的同步帶輪。在本技術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翻轉輪為非金屬翻轉輪。在本技術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非金屬翻轉輪為尼龍輪或塑料輪。在本技術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滾針移動槽的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構成有凸起于所述第一滾針移動槽底壁的表面的一第一彈性擋翼和一第二彈性擋翼,該第一、第二彈性擋翼自第一滾針移動槽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所述第二滾針移動槽的寬度方向的兩側分別構成有凸起于所述第二滾針移動槽底壁的表面的一第三彈性擋翼和一第四彈性擋翼;所述的第一滾針位于第一、第二彈性擋翼之間;所述的第二滾針位于第三、第四彈性擋翼之間。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在于:由于翻轉輪與滾針驅動軸之間建立傳動關系或解除傳動關系是靠第一、第二滾針分別在第一、第二滾針移動槽中的位置變化實現的,又由于在使用狀態下將翻轉軸與滾針驅動軸的翻轉軸配合孔插固,避免了已有技術將翻轉軸直接與翻轉輪插固,因而在百葉簾的簾片被翻轉后即使翻轉輪繼而轉動,由于第一、第二滾針分別處在了第一、第二滾針移動槽與第一、第二滾針驅趕凸臺之間的最大夾角處,因而翻轉輪不能通過第一、第二滾針帶動滾針驅動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層中空玻璃內置百葉窗用的滾針式自鎖單翻裝置,包括一翻轉輪(1),該翻轉輪(1)的中央位置構成有一滾針驅動軸配合孔(11);一滾針驅動軸(2),該滾針驅動軸(2)插入所述滾針驅動軸配合孔(11)與翻轉輪(1)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滾針驅動軸(2)的軸向中央開設有一翻轉軸固定孔(21),而針驅動軸(2)的表面以并行于滾針驅動軸(2)的狀態構成有凸起于滾針驅動軸(2)的表面的一第一滾針驅趕凸臺(22)和一第二滾針驅趕凸臺(23),該第一、第二滾針驅趕凸臺(22、23)圍繞滾針驅動軸(2)的圓周方向彼此相隔180°而形成相互面對面的位置關系,并且該第一、第二滾針驅趕凸臺(22、23)之間構成有一第一滾針移動槽(24)和第二滾針移動槽(25),在第一滾針移動槽(24)內設置有一第一滾針(3),在第二滾針移動槽(25)內設置有一第二滾針(4),在第一滾針移動槽(24)的第一滾針移動槽底壁(241)的寬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構成有一凸起于第一滾針移動槽底壁(241)的表面的第一弧狀過渡凸緣(2411),該第一弧狀過渡凸緣(2411)自第一滾針移動槽(24)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第二滾針移動槽(25)的第二滾針移動槽底壁(251)的寬度方向的居中位置構成有一凸起于第二滾針移動槽底壁(251)的表面的第二弧狀過渡凸緣(2511),該第二弧狀過渡凸緣(2511)自第二滾針移動槽的長度方向的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衛東,袁克光,張成,
申請(專利權)人:常熟中勤建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