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利除油專用船,船體下方設有兩個并行間隔設置的水艙,船體頂板左右兩邊側分別通過前后延伸的左邊鉸軸和右邊鉸軸鉸接有長方體狀內中空外鏤空的左邊籠和右邊籠,左邊籠和右邊籠之間的船體內設有輔助油箱,左邊籠和右邊籠上覆蓋有吸油慮棉,船體上通過輔助支架安裝有輔助絞輪,輔助絞輪的左右兩邊側分別通過左輔助繩和右輔助繩與對應側的左邊籠擺動端和右邊籠擺動端連接,輔助絞輪上同軸固設有輔助搖把。結構合理,能夠在船體行進過程中自動吸油,人工干預少,且操作維護簡單,本身成本及維護使用成本較低的水利除油專用船。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利除油專用船。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石油消耗量逐年提高,石油進口量也越來越多。從1993年開始,我國逐步成為世界最主要石油進口國,我國石油進口年增20%對外依存度達55.2%。目前,我國石油進口主要通過海運方式進行,陸路方式所占比例極小,因此,我國在很多沿海城市都設置有煉油廠和儲油基地。隨著我國對海上油田技術的逐步掌握,目前我國在沿海海域也建設有多處海上油氣田。不管是海上輸油、海上采油,還是沿海煉油、沿海輸油,由于煉油、儲油和輸油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因此,稍有疏忽便會引發嚴重的海上漏油事故,如2010年的大連漏油事故、2011年渤海灣漏油事故等等。由于目前沒有專用的水面水利除油專用船舶,在清理海面或河面的水面油污時,一般采用設置油污隔離柵進行隔離、吸油氈吸油和人工撈油的方式進行清潔,不但操作麻煩,而且由于水面因風浪不平靜,導致隔離效果或收油率低下。中國專利號為201320185917.4的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離心式吸油船,該船是通過在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連接傳送皮帶,使傳送皮帶沾上油水混合物,并依靠與從動輪配合的傳送皮帶轉向所產生離心力將沾上的油水混合物甩到集油箱內,從而實現油水初步分離和初步收集的作用。這種離心式吸油船具有自動吸油、甩油(收油)的作用,節省了人工,但是具有以下明顯不足:1、傳送皮帶只依靠自身親油不親水的特性和將油污壓入下方的壓力進行吸油,不能全面、徹底吸油,離心式吸油船過后,水面上依然會留下大量油污形成“遺漏油”;2、要達到利用從動輪處轉向離心力甩油的目的,從動輪的轉速必須很高,也就是傳送皮帶的轉速很高,這樣不但降低了吸油效果,形成大量“遺漏油”,還需要大功率發動機,這就必然造成成本很高;3、傳送皮帶上甩出的油污軌跡是與轉向處傳送皮帶相切的射線,并且這些射線是繞傳送皮帶轉向處從水平面開始依次向上傾斜的射線簇,而能被甩到集油箱中的油污的軌跡只是上述軌跡射線簇中的極小部分,因此,油污不僅僅是被向上甩到集油箱中,更多的油污則被向后甩到船后的水面上形成大量的“遺漏油”,也就是說,該離心式水利除油專用船的吸油效果一般。中國專利號為201310542154.9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水面水利除油專用船,該船是利用吸油輥進行吸油,并利用刮刀將油刮出,并通過流油溝淌到集油槽中,具有自動吸油、儲油的功能。但是該船具有以下不足之處:1、因為吸油輥是依靠自身滾動將油污壓入水下的自然接觸而實現吸油的,因此吸油輥并不能保證將所遇到的油污全部吸附,吸油不徹底,“遺漏油”多,吸油效果及效率較差;2、刮刀在刮蹭吸油輥時,與刮刀相鄰的吸油輥一側(外側)的油污會沿刮刀流入流油溝,但是吸油輥另一側(內側)被擠出的油會沿吸油輥內壁流動并不能被刮刀刮下,從而形成“藏油”或“底油”,也就是說吸油后脫油不徹底,這樣不但影響下個吸油行程的吸油效果,而且該部分“藏油”可能沿吸油輥內腔兩端流出而形成“遺漏油”;3、在本專利中,流油溝內刮取的油污是依靠自身重力流出流油溝的,但是由于油污都具有粘性,因此刮刀刮出的油污進入流油溝后會粘附在流油溝內壁上;由于流油溝所在的傳送帶是循環轉動的,因此不等流油溝內的油污流出,就會被傳送帶循環送至吸油輥處再次刮油,顯然,刮刀刮油的效果會越來越差,甚至會將流油溝內積聚的油污擠到吸油輥上,這樣刮刀從吸油輥刮油就變成了向吸油輥抹油;4、從附圖可見,刮刀是間隔排列在傳送帶上的,因此會出現兩種情況,一、如果刮刀或傳送帶旋轉速度較慢,則只有與刮刀對應的吸油輥中的油才能被刮下,而與相鄰兩刮刀之間傳送帶對應的吸油輥中的油污則不能被刮出,也就形成了刮油盲區,這樣就會再次轉到水面上,不但不吸油,還有可能將已吸附的油流入水中,吸油效率和效果大大降低,二、如果刮刀和傳送帶轉速遠高于吸油輥轉速,快速交替的刮刀可以消除上述盲區,但是這樣不但會加大刮刀對吸油輥的磨損,而且流油溝內的油污幾乎沒有時間流出就被再次與吸油輥刮蹭,也就會產生像吸油輥送油的弊端;5、為了達到較好的刮油效果,勢必會增大刮刀與吸油輥的擠壓力,這樣就必然會增大刮刀對吸油輥的刮擦磨損,需要經常更換吸油輥,不但維護麻煩,而且成本必然升高。以上兩個專利還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沒有調整吸油輥或傳送皮帶高度的功能,這樣隨著吸油的不斷進行,船體總重必然增加,吸油輥或傳送皮帶浸入水中的部分將更多,這樣就不能使吸油輥或傳送皮帶處于最佳吸油狀態,工作狀態不穩定,也就是說吸油效果會越來越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能夠在船體行進過程中自動吸油,人工干預少,且操作維護簡單,本身成本及維護使用成本較低的水利除油專用船。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水利除油專用船包括船體,其結構特點是:船體下方設有兩個并行間隔設置的水艙,船體頂板左右兩邊側分別通過前后延伸的左邊鉸軸和右邊鉸軸鉸接有長方體狀內中空外鏤空的左邊籠和右邊籠,左邊籠和右邊籠之間的船體內設有輔助油箱,左邊籠和右邊籠上覆蓋有吸油慮棉,船體上通過輔助支架安裝有輔助絞輪,輔助絞輪的左右兩邊側分別通過左輔助繩和右輔助繩與對應側的左邊籠擺動端和右邊籠擺動端連接,輔助絞輪上同軸固設有輔助搖把,當輔助絞輪徹底釋放左輔助繩和右輔助繩時,左邊籠和右邊籠擺向船體外側呈水平狀態且左輔助繩和右輔助繩處于自然拉緊狀態,轉動輔助搖把使輔助絞輪纏繞左輔助繩和右輔助繩時,左邊籠和右邊籠豎向設置且向輔助油箱傾斜設置,還包括水平設置的定位桿,定位桿兩端分別固設有一根豎直向下延伸的端桿,左邊籠和右邊籠上分別設有一個端孔,在左邊籠和右邊籠擺動到船體外側時端孔豎直設置且與端桿 對應插裝配合,定位桿中部分別固設有一根豎直向下延伸的中桿,左邊籠和右邊籠上分別設有一個中孔,在左邊籠和右邊籠擺動到船體上時端孔豎直設置且與中桿對應插裝配合。本水利除油專用船是通過自然吸附回收結構來實現結構合理,能夠在船體行進過程中自動吸油,人工干預少,且操作維護簡單,本身成本及維護使用成本較低的。在本專利中,自然吸附回收結構主要包括設置在船體兩側的左邊籠和右邊籠。船體頂板左邊側通過左邊鉸軸鉸接有一個左邊籠,因此左邊籠可以繞左邊鉸軸相對船體擺動。因為左邊鉸軸是沿船體前后延伸設置的,因此左邊籠既可以繞左邊鉸軸向內擺動到船體頂板上也可以向外擺動到船體外側。同樣的,船體頂板右邊側通過右邊鉸軸鉸接有一個右邊籠,因此右邊籠可以繞右邊鉸軸相對船體擺動。因為右邊鉸軸是沿船體前后延伸設置的,因此右邊籠既可以繞右邊鉸軸向內擺動到船體頂板上也可以向外擺動到船體外側。左邊籠和右邊籠都是中空結構,且左邊籠和右邊籠邊側都是鏤空結構,以便于油水混合物進出。左邊籠和右邊籠上覆蓋有吸油慮棉,吸油慮棉具有吸附漏油的作用。當左邊籠和右邊籠都擺動到船體兩側時,隨著波浪的波動,左邊籠和右邊籠會不斷浸入水中并從水中浮出。當左邊籠和右邊籠浸入水中時,油水混合物會一起進入左邊籠和右邊籠。當左邊籠和右邊籠浮出水面時,海水或河水會在重力作用下自動流出左邊籠和右邊籠,而浮油在流出左邊籠和右邊籠時將被吸油慮棉吸附住,這樣就起到了油水分離的作用。左邊籠和右邊籠之間的船體內設有輔助油箱,輔助油箱的主要作用是用來盛裝左邊籠和右邊籠吸附的漏油。當左邊籠和右邊籠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利除油專用船,包括船體(1),其特征是:船體(1)下方設有兩個并行間隔設置的水艙(2),船體(1)頂板左右兩邊側分別通過前后延伸的左邊鉸軸(01)和右邊鉸軸(02)鉸接有長方體狀內中空外鏤空的左邊籠(03)和右邊籠(04),左邊籠(03)和右邊籠(04)之間的船體(1)內設有輔助油箱(05),左邊籠(03)和右邊籠(04)上覆蓋有吸油慮棉(06),船體(1)上通過輔助支架(07)安裝有輔助絞輪(08),輔助絞輪(08)的左右兩邊側分別通過左輔助繩(09)和右輔助繩(010)與對應側的左邊籠(03)擺動端和右邊籠(04)擺動端連接,輔助絞輪(08)上同軸固設有輔助搖把(011),當輔助絞輪(08)徹底釋放左輔助繩(09)和右輔助繩(010)時,左邊籠(03)和右邊籠(04)擺向船體(1)外側呈水平狀態且左輔助繩(09)和右輔助繩(010)處于自然拉緊狀態,轉動輔助搖把(011)使輔助絞輪(08)纏繞左輔助繩(09)和右輔助繩(010)時,左邊籠(03)和右邊籠(04)豎向設置且向輔助油箱(05)傾斜設置,還包括水平設置的定位桿(012),定位桿(012)兩端分別固設有一根豎直向下延伸的端桿(013),左邊籠(03)和右邊籠(04)上分別設有一個端孔(014),在左邊籠(03)和右邊籠(04)擺動到船體外側時端孔(014)豎直設置且與端桿(013)一一對應插裝配合,定位桿(012)中部分別固設有一根豎直向下延伸的中桿(015),左邊籠(03)和右邊籠(04)上分別設有一個中孔(016),在左邊籠(03)和右邊籠(04)擺動到船體上時端孔(016)豎直設置且與中桿(015)一一對應插裝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孟曉祎,常鋒,張鵬,薛健波,張昭,齊媛媛,
申請(專利權)人:孟曉祎,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