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基于GeSn-SiGeSn材料的II型異質結隧穿場效應晶體管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2543977 閱讀: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2:42
    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GeSn/SiGeSn材料的II型異質結隧穿場效應晶體管,主要解決現(xiàn)有基于IV族材料的隧穿場效應晶體管性能差的問題。其包括襯底(1)、源極(2)、溝道(3)和漏極(4)。源極采用Sn組分為[0.05,0.12]的單晶GeSn材料;溝道和漏極均采用Ge組分為[0.2,0.5],Sn組分為[0.1,0.2]的SiGeSn復合材料;源極、溝道、漏極依次豎直分布,且溝道外部依次包裹有絕緣介質(5)與柵電極(6)。本發(fā)明專利技術通過源極GeSn與溝道SiGeSn兩種材料相互接觸,形成II型異質隧穿結,降低了隧穿勢壘高度,增大了隧穿幾率和器件的隧穿電流,可用于制作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微電子器件
    ,特別涉及一種II型異質結隧穿場效應晶體管TFET,可用于制作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
    技術介紹
    隨著集成電路的進一步發(fā)展,芯片特征尺寸的進一步縮小,單個芯片上集成的器件數(shù)目的進一步增多,功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根據ITRS數(shù)據顯示,當特征尺寸縮小到32nm節(jié)點時,功耗會是預計趨勢的8倍,即隨著特征尺寸的逐步縮小,傳統(tǒng)的MOS器件就功耗方面將不能滿足需求。另外,場效應晶體管MOSFET尺寸的減小面臨著室溫下亞閾值斜率最小為60mV/deCade的限制。基于量子隧穿效應的隧穿場效應晶體管TFET與MOSFET相比,沒有亞閾值斜率最小為eOmv/decade的限制,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功耗。因此,如何提高隧穿幾率、增大隧穿電流成為TFET研究的重點。理論和實驗已經證明II型異質結TFET比同質結TFET具有更高的隧穿電流及器件性能。目前,用于隧穿場效應晶體管的半導體材料主要是II1-V族材料,由于其具有較高的電子迀移率,且材料來源相對豐富,容易實現(xiàn)異質結,已經成功制備了許多高性能器件。這種II1-V族材料存在三方面的缺點,一是污染環(huán)境,二是成本非常高,三是與Si基技術不兼容。為了解決II1-V族材料的不足,近年來由各國科學家開始對IV族材料體系在隧穿場效應晶體管方面的應用進行研究。IV族材料體系具有無毒、廉價、且易實現(xiàn)等優(yōu)點,但是目前將IV族材料體系用于隧穿場效應晶體管僅限于S1、Ge材料,由于Si及SiGe為間接帶隙材料且?guī)遁^大,使得目前應用IV族材料體系的隧穿場效應晶體管與II1-V族材料相比,性能差距較大。【專利技術內容】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根據IV族材料體系中GeSn、SiGeSn材料的特性,提供一種基于GeSn-SiGeSn材料的II型異質結隧穿場效應晶體管,以調節(jié)能帶結構,減小帶隙寬度,降低隧穿勢皇,增大隧穿電流,提高器件的整體性能。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理論研究和實驗證明,通過材料組分的調節(jié),無論是GeSn材料,還是SiGeSn材料都能夠由間接帶隙材料轉變?yōu)橹苯訋恫牧希鶕嗽肀緦@夹g基于GeSn-SiGeSn材料的II型異質結隧穿場效應晶體管,包括:襯底、源極、溝道、漏極、絕緣介質薄膜及柵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極,采用通式為Ge1 xSn:^ GeSn單晶材料,其中x為Sn的組分,且0.05 ^ X ^ 0.12 ;所述溝道和漏極,均采用通式為Si1 y zGeySnJ^ SiGeSn復合材料,其中y為Ge的組分,z為Sn的組分,且0.1彡z彡0.2,0.2彡y彡0.5 ;所述源極、溝道和漏極,在襯底上依次由下至上豎直分布,在源極與溝道的接觸處形成II型異質隧穿結,所述絕緣介質薄膜和柵電極設置在溝道的外圍。制作上述II型異質結隧穿場效應晶體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利用分子束外延工藝,在襯底上生長Sn組分為0.05?0.12的單晶GeSn材料,形成源極層;2)利用分子束外延工藝,在源極層上生長Ge組分為0.2?0.5,Sn組分為0.1?0.2的SiGeSn復合材料,形成溝道層;3)利用分子束外延工藝,在溝道層上生長Ge組分為0.2?0.5,Sn組分為0.1?0.2的SiGeSn復合材料,形成漏極層;4)利用刻蝕工藝,將源極層、溝道層和漏極層四周多余部分刻蝕掉,在中間形成源極區(qū)、溝道區(qū)和漏極區(qū)的豎直分布結構;5)對源極區(qū)、溝道區(qū)和漏極區(qū)進行離子注入:在源極區(qū)中注入能量為20KeV、劑量為119Cm 3的B元素,形成P +摻雜的源極;在溝道區(qū)中注入能量為20KeV、劑量為115Cm 3的B元素,形成P摻雜的溝道;在漏極區(qū)中注入能量為20KeV、劑量為119Cm 3的P元素,形成N +摻雜漏極;6)利用原子層淀積工藝,在240?260°C環(huán)境下,在溝道四周環(huán)繞依次生成絕緣介質薄膜和柵電極。本專利技術采用GeSn單晶材料的源極與SiGeSn單晶材料的溝道接觸形成II型異質結,此異質結不僅有助于減小隧穿勢皇,而且還能增大隧穿幾率,提高了隧穿電流,進而提升隧穿場效應晶體管的整體性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場效應晶體管的結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場效應晶體管的制作流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于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參照圖1,本專利技術基于GeSn-SiGeSn材料的II型異質結隧穿場效應晶體管包括:襯底1、源極2、溝道3、漏極4、絕緣介質薄膜5及柵電極6,其中源極2、溝道3、漏極4由下而上豎直分布于襯底I上,絕緣介質薄膜5環(huán)繞包裹于溝道3四周,柵電極6環(huán)繞包裹于絕緣介質薄膜5四周。源極2采用通式為Ge1 xSnx的單晶GeSn材料,其中x為Sn的組分,0.05 ^ X ^ 0.12 ;溝道3和漏極4均采用通式為Si1 y zGeySnJ^ SiGeSn復合材料,其中y為Ge組分,z為Sn組分,0.1彡z彡0.2,0.2彡y彡0.5。由于在GeSn、SiGeSn兩種材料特有的能帶性質,兩種材料在接觸處能夠形成有效的II型隧穿結,進而提升器件性能。參照圖2,本專利技術制作基于GeSn-SiGeSn材料的II型異質結隧穿場效應晶體管的方法,給出如下三種實施例。實施例1:制作基于Gea92Sna(]S-Sia47Gea33Sna2。材料的II型異質結隧穿場效應晶體管步驟1:利用分子束外延工藝,在Ge襯底I上,以固體Ge和Sn作為蒸發(fā)源,在10 4pa的壓強下,溫度為180°C,生長Sn組分為0.08的GeSn單晶,形成源極層,如圖2a ;步驟2:利用分子束外延工藝,在源極層上,以固體S1、Ge和Sn作為蒸發(fā)源,在10 4pa的壓強下,溫度為180°C,生長Ge組分為0.33、Sn組分為0.20的SiGeSn復合材料,形成溝道層,如圖2b;步驟3:利用分子束外延工藝,在溝道層上,以固體S1、Ge和Sn作為蒸發(fā)源,在壓強為10 4pa、溫度為180°C的條件下,生長Ge組分為0.33、Sn組分為0.20的SiGeSn復合材料,形成漏極層如圖2c。步驟4:利用刻蝕工藝,采用氯基原子團作為刻蝕劑,在光刻膠的掩蔽作用下,將源極層、溝道層和漏極層四周多余部分刻蝕,在中間形成自下而上的源極區(qū)、溝道區(qū)和漏極區(qū)豎直分布結構,如圖2d。步驟5:對源極區(qū)、溝道區(qū)和漏極區(qū)進行離子注入:在源極區(qū)中注入能量為20KeV、劑量為119Cm 3的B元素,形成P +摻雜的源極2 ;在溝道區(qū)中注入能量為20KeV、劑量為115Cm 3的B元素,形成P摻雜的溝道3 ;在漏極區(qū)中注入能量為20KeV、劑量為119Cm 3的P元素,形成N+摻雜漏極4,如圖2θ ;步驟6:利用原子層淀積工藝,在環(huán)境溫度為240°C的N2、O2氛圍下,先在溝道3四周環(huán)繞淀積絕緣介質S12形成絕緣介質薄膜5 ;再在絕緣介質薄膜5的四周環(huán)繞淀積金屬薄膜形成柵電極6,從而實現(xiàn)在溝道3四周環(huán)繞依次生成絕緣介質薄膜5和柵電極6的結構,如圖2f,完成器件制作。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基于GeSn?SiGeSn材料的II型異質結隧穿場效應晶體管,包括:襯底(1)、源極(2)、溝道(3)、漏極(4)、絕緣介質薄膜(5)及柵電極(6),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極(2),采用通式為Ge1?xSnx的GeSn單晶材料,其中x為Sn的組分,且0.05≤x≤0.12;所述溝道(3)和漏極(4),均采用通式為Si1?y?zGeySnz的SiGeSn復合材料,其中y為Ge的組分,z為Sn的組分,且0.1≤z≤0.2,0.2≤y≤0.5;所述源極(2)、溝道(3)和漏極(4),在襯底(1)上依次由下至上豎直分布,在源極(2)與溝道(3)的接觸處形成II型異質隧穿結,所述絕緣介質薄膜(5)和柵電極(6)設置在溝道(3)的外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韓根全張春福周久人汪銀花張進城郝躍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无码狠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专区|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少妇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中文AV人妻AV无码中文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无码丰满熟妇浪潮一区二区AV|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