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模具預熱裝置,該模具預熱裝置包括底座以及設置于底座上的至少一組預熱單元,每組預熱單元包括:上預熱板,設置于升降架上,升降架與驅動裝置傳動連接,驅動裝置驅動上預熱板升降;下預熱板,設置于底座上,與上預熱板相匹配;保溫罩,與護罩氣缸傳動連接,護罩氣缸驅動保溫罩升降,對上、下熱板進行隔熱保溫。本發明專利技術一種模具預熱裝置,該裝置可以提前對模具進行預熱,節省模具在硫化機內的預熱時間,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模具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模具預熱裝置。
技術介紹
硫化機適用于各種橡塑制品的硫化和壓制,而橡膠硫化工藝所需的其中一個步驟是對模具進行加熱。然而,傳統的橡膠硫化工藝直接采用硫化機對模具進行加熱,其加熱時間慢,生產效率低。故一種結構簡單,可以提前對模具進行預熱,節省模具在硫化機內的預熱時間,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的模具預熱裝置亟待提出。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模具預熱裝置,該裝置可以提前對模具進行預熱,節省模具在硫化機內的預熱時間,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模具預熱裝置,包括底座以及設置于底座上的至少一組預熱單元,每組預熱單元包括:上預熱板,設置于升降架上,升降架與驅動裝置傳動連接,驅動裝置驅動上預熱板升降;下預熱板,設置于底座上,與上預熱板相匹配;保溫罩,與護罩氣缸傳動連接,護罩氣缸驅動保溫罩升降,對上、下熱板進行隔熱保溫。本專利技術一種模具預熱裝置,其采用上、下熱板對模具進行單獨預熱,大大縮短了后期模具在硫化機里的預熱時間,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的品質,而保溫罩可以有效提高上、下熱板的隔熱保溫效果,保證設置于上、下熱板之間的模具預熱有效,降低能量的流失,更節能環保。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做如下改進:作為優選的方案,升降架包括:升降臂以及與升降臂的一端固定連接的主支撐軸,主支撐軸與上熱板固定連接。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穩定。作為優選的方案,護罩氣缸設置于升降臂上,護罩氣缸通過護罩支架與保溫罩傳動連接。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簡單,保證保溫罩升降穩定。作為優選的方案,護罩支架套設于主支撐軸上,且護罩支架包括:與主支撐軸滑動連接的套設部以及多個與保溫罩固定連接的連接部。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結構緊湊,保證保溫罩升降穩定。作為優選的方案,相鄰兩個護罩支架連接部之間距離相等。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保證保溫罩與連接部連接的每個部分受力均勻,升降更穩定有效。作為優選的方案,在升降臂上還設有縱向加固桿和橫向加固桿,縱向加固桿與升降臂平行,橫向加固桿與升降臂垂直,縱向加固桿和橫向加固桿通過導向桿與下預熱板固定連接。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縱向加固桿和橫向加固桿形成垂直的結構,使得保溫罩的升降更穩定,不會發生晃動。導向桿可以有效起到導向的作用,更有利于提升保溫罩與上預熱板的升降穩定性。作為優選的方案,在護罩支架的連接部上設有通孔,導向桿穿設與通孔中。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間接將護罩支架與縱向加固桿和橫向加固桿連連接起來,更有利于提升保溫罩與上預熱板的升降穩定性。作為優選的方案,升降臂水平套設于立柱上。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驅動裝置驅動升降臂沿立柱升降,工作人員還可人工對機械臂以立柱為軸在水平面進行轉動調節。作為優選的方案,在立柱上設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設有安全插銷裝置。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防止驅動裝置發生故障,升降架失去支撐,發生墜落事故。【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模具預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模具預熱裝置的半剖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模具預熱裝置的側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模具預熱裝置的俯視圖。其中:1底座、2預熱單元、21上預熱板、22下預熱板、23保溫罩、31升降臂、32立柱、33主支撐軸、34縱向加固桿、35橫向加固桿、36固定板、37安全插銷裝置、4驅動裝置、5護罩氣缸、6護罩支架、61套設部、62連接部、7導向桿、8安全防護裝置、9蒸汽管路。【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為了達到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模具預熱裝置的其中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4所示,模具預熱裝置,包括底座I以及設置于底座I上的兩組預熱單元2,每組預熱單元2包括:上預熱板21、下預熱板22以及保溫罩23,本實施例中上預熱板21和下預熱板22截面呈圓形,且采用迷宮式熱板。而保溫罩23的截面也呈圓形。上預熱板21設置于升降臂31上,升降臂31的一端水平套設于立柱32上,升降臂31的另一端與主支撐軸33固定連接,主支撐軸33與下熱板22的圓心固定連接。升降臂31與驅動裝置4傳動連接,驅動裝置4驅動升降臂31沿立柱32升降,從而帶動上預熱板31升降。下預熱板22設置于底座I上,與上預熱板21相匹配。在升降臂31上還設置有護罩氣缸5,護罩氣缸5通過護罩支架6與保溫罩23傳動連接。護罩支架6套設于主支撐軸33上,且護罩支架6呈爪形,包括:與主支撐軸33滑動連接的套設部61以及三個與保溫罩23固定連接的連接部62。相鄰兩個護罩支架連接部62之間距離相等,保證保溫罩23與連接部62連接的每個部分受力均勻,升降更穩定有效。在升降臂31的上端還設有縱向加固桿34和橫向加固桿35,縱向加固桿34與升降臂31平行,橫向加固桿35與升降臂31垂直,縱向加固桿34的一端與升降臂31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導向桿7與下預熱板22固定連接;橫向加固桿35在中間位置與升降臂31固定連接,橫向加固桿35的兩端分別通過導向桿7與下預熱板22固定連接。在護罩支架的連接部62上設有通孔,導向桿7穿設與通孔中。縱向加固桿34和橫向加固桿35形成垂直結構,使得保溫罩23的升降更穩定,不會發生晃動。導向桿7可以有效起到導向的作用,更有利于提升保溫罩23與上預熱板21的升降穩定性。在立柱32上設有固定板36,固定板36上設有安全插銷裝置37。防止驅動裝置4發生故障,升降架失去支撐,發生墜落事故。在底座I的外圍還設置有安全防護裝置8,有效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本專利技術一種模具預熱裝置采用蒸汽作為熱源,兩組預熱單元2的蒸汽管路采用串聯的方式進行加熱,其具體工作流程如下:I)驅動裝置4驅動升降臂31沿立柱32上升,從而帶動上預熱板31上升;2)工作人員人工對機械臂31以立柱32為軸在水平面進行轉動調節;3)將模具裝入下預熱板22上;4)工作人員人工對機械臂31以立柱32為軸在水平面進行轉動調節;5)驅動裝置4驅動升降臂31沿立柱32下降,從而帶動上預熱板31下降;6)護罩氣缸5驅動保溫罩23下降,對上預熱板31的位置進行微調;7)開啟蒸汽管路,進行加熱;8)加熱到設定溫度,加熱結束。本專利技術一種模具預熱裝置,其采用上、下熱板對模具進行單獨預熱,大大縮短了后期模具在硫化機里的預熱時間,有效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的品質,而保溫罩可以有效提高上、下熱板的隔熱保溫效果,保證設置于上、下熱板之間的模具預熱有效,降低能量的流失,更節能環保。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模具預熱裝置,包括底座以及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組預熱單元,其特征在于,每組所述預熱單元包括: 上預熱板,設置于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與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上預熱板升降; 下預熱板,設置于所述底座上,與所述上預熱板相匹配; 保溫罩,與護罩氣缸傳動連接,所述護罩氣缸驅動所述保溫罩升降,對所述上、下熱板進行隔熱保溫。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預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包括:升降臂以及與所述升降臂的一端固定連接的主支撐軸,所述主支撐軸與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模具預熱裝置,包括底座以及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組預熱單元,其特征在于,每組所述預熱單元包括:上預熱板,設置于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與驅動裝置傳動連接,所述驅動裝置驅動所述上預熱板升降;下預熱板,設置于所述底座上,與所述上預熱板相匹配;保溫罩,與護罩氣缸傳動連接,所述護罩氣缸驅動所述保溫罩升降,對所述上、下熱板進行隔熱保溫。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桂強,張正羅,厲福陸,
申請(專利權)人:華澳輪胎設備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