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循環式魚缸系統,包括魚缸本體,還包括安裝在魚缸本體內的液位傳感器和定時裝置,魚缸本體下端設有排水口,排水口上安裝有截止閥,排水口通過水管連接有過濾罐,過濾罐一側并聯設置的兩個沉淀罐,兩個沉淀罐的前后分別設置有換向閥,每個沉淀罐的底部設置有一個排渣口,沉淀罐的下游依次串聯陶瓷膜過濾罐、消毒罐、除氯罐和清水罐,清水罐一端通過水泵連接有進水管,陶瓷膜過濾罐內設置有螺旋盤管,螺旋盤管內壁設置有吸附網,螺旋盤管的末端設置有過濾膜,螺旋盤管上連接有反洗進水管和反洗出水管,消毒罐內設置有相互平行設置的若干個攪拌槳,攪拌槳采用透明材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水處理效果好,自動化程度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循環式魚缸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養魚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愛好,養魚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情操,同時也可以改善周圍的環境,養魚也有一個讓人很頭疼很煩惱的事情,就是要不定期的給魚缸換水,特別是一些名貴的金魚,如果換水不及時,可能導致魚死亡,造成非常大的經濟損失,人工換水,很麻煩而且容易忘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想出了很多給魚缸換水的裝置,這可以解決了更換水麻煩的困惱,但是也存在一個問題,頻繁換水,水資源浪費非常嚴重,而且換出的水不經處理直接排出對環境影響較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專利文獻CN203194331U公開了一種一種魚缸水循環裝置,這種魚缸水循環裝置包括一個下魚缸、水栗、過濾層、凈化層、上魚缸、三通閥和浮球閥裝置,水栗置于下魚缸內,采用管道經三通閥后連接到位于上魚缸上部的水栗出水口,浮球閥裝置采用管道經三通接頭后連接到位于上魚缸中的虹吸管,三通閥與三通接頭之間設有連接短管,在浮球閥裝置上設有虹吸出水口,固定在管夾上的水栗管道與虹吸管道之間設有一個微孔管,這個水循環裝置可以重復利用水資源,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單純通過過濾層和凈化層來處理,處理效果差,水質不好,同時自動化程度低。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自動循環式魚缸系統,水處理效果好,自動化程度高。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種自動循環式魚缸系統,包括魚缸本體,還包括安裝在魚缸本體內的液位傳感器和定時裝置,魚缸本體下端設有排水口,排水口上安裝有截止閥,排水口通過水管連接有過濾罐,過濾罐一側并聯設置的兩個沉淀罐,兩個沉淀罐的前后分別設置有換向閥,每個沉淀罐的底部設置有一個排渣口,沉淀罐的下游依次串聯陶瓷膜過濾罐、消毒罐、除氯罐和清水罐,清水罐一端通過水栗連接有進水管,陶瓷膜過濾罐內設置有螺旋盤管,螺旋盤管內壁設置有吸附網,螺旋盤管的末端設置有過濾膜,螺旋盤管上連接有反洗進水管和反洗出水管,消毒罐內設置有相互平行設置的若干個攪拌槳,攪拌槳采用透明材質,且內部設置有紫外線殺菌燈,還包括一控制器,控制器的輸入端與定時裝置和液位傳感器相連,控制器的輸出端與截止閥、換向閥、水栗、紫外線殺菌燈相連。作為優選,所述排渣口上設有閥門。作為優選,所述清水罐上設有注水管。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水處理效果好,自動化程度高。【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動循環式魚缸系統,包括魚缸本體1,還包括安裝在魚缸本體I內的液位傳感器7和定時裝置8,魚缸本體I下端設有排水口10,排水口 10上安裝有截止閥6,排水口 10通過水管連接有過濾罐4,過濾罐4 一側并聯設置的兩個沉淀罐12,兩個沉淀罐12的前后分別設置有換向閥11,每個沉淀罐12的底部設置有一個排渣口 22,沉淀罐12的下游依次串聯陶瓷膜過濾罐16、消毒罐19、除氯罐5和清水罐3,清水罐3 —端通過水栗23連接有進水管2,陶瓷膜過濾罐16內設置有螺旋盤管13,螺旋盤管13內壁設置有吸附網14,螺旋盤管13的末端設置有過濾膜17,螺旋盤管14上連接有反洗進水管18和反洗出水管15,消毒罐19內設置有相互平行設置的若干個攪拌槳20,攪拌槳20采用透明材質,且內部設置有紫外線殺菌燈21,還包括一控制器9,控制器9的輸入端與定時裝置8和液位傳感器7相連,控制器的輸出端9與截止閥6、換向閥11、水栗23、紫外線殺菌燈21相連。所述排渣口 3上設有閥門。所述清水罐3上設有注水管。其中,所述攪拌槳20連接有動力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安裝在消毒罐19的外壁上,所述動力裝置與控制器9的輸出端相連,所述定時裝置8外包裹有防水外殼,所述過濾罐4內安裝有氨氮濾芯,用于處理魚的糞便,所述排水口 10內安裝有過濾網。本具體實施通過定時裝置設定換水的時間,自動化程度高,通過多層水過濾處理,水處理效果好。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自動循環式魚缸系統,包括魚缸本體(I),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在魚缸本體(I)內的液位傳感器(7)和定時裝置(8),魚缸本體(I)下端設有排水口(10),排水口(10)上安裝有截止閥出),排水口(10)通過水管連接有過濾罐(4),過濾罐(4) 一側并聯設置的兩個沉淀罐(12),兩個沉淀罐(12)的前后分別設置有換向閥(11),每個沉淀罐(12)的底部設置有一個排渣口(22),沉淀罐(12)的下游依次串聯陶瓷膜過濾罐(16)、消毒罐(19)、除氯罐(5)和清水罐(3),清水罐(3) —端通過水栗(23)連接有進水管(2),陶瓷膜過濾罐(16)內設置有螺旋盤管(13),螺旋盤管(13)內壁設置有吸附網(14),螺旋盤管(13)的末端設置有過濾膜(17),螺旋盤管(14)上連接有反洗進水管(18)和反洗出水管(15),消毒罐(19)內設置有相互平行設置的若干個攪拌槳(20),攪拌槳(20)采用透明材質,且內部設置有紫外線殺菌燈(21),還包括一控制器(9),控制器(9)的輸入端與定時裝置(8)和液位傳感器(7)相連,控制器的輸出端(9)與截止閥(6)、換向閥(11)、水栗(23)、紫外線殺菌燈(21)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循環式魚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3)上設有閥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循環式魚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罐(3)上設有注水管。【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循環式魚缸系統,包括魚缸本體,還包括安裝在魚缸本體內的液位傳感器和定時裝置,魚缸本體下端設有排水口,排水口上安裝有截止閥,排水口通過水管連接有過濾罐,過濾罐一側并聯設置的兩個沉淀罐,兩個沉淀罐的前后分別設置有換向閥,每個沉淀罐的底部設置有一個排渣口,沉淀罐的下游依次串聯陶瓷膜過濾罐、消毒罐、除氯罐和清水罐,清水罐一端通過水泵連接有進水管,陶瓷膜過濾罐內設置有螺旋盤管,螺旋盤管內壁設置有吸附網,螺旋盤管的末端設置有過濾膜,螺旋盤管上連接有反洗進水管和反洗出水管,消毒罐內設置有相互平行設置的若干個攪拌槳,攪拌槳采用透明材質。本技術水處理效果好,自動化程度高。【IPC分類】A01K63/04, A01K63/00【公開號】CN204837569【申請號】CN201520505633【專利技術人】耿立明, 王漢勇, 黃欽, 徐昊, 佟玉鑫, 張鵬飛, 孟軍紅, 李浩宇, 楊威 【申請人】耿立明【公開日】2015年12月9日【申請日】2015年7月3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循環式魚缸系統,包括魚缸本體(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在魚缸本體(1)內的液位傳感器(7)和定時裝置(8),魚缸本體(1)下端設有排水口(10),排水口(10)上安裝有截止閥(6),排水口(10)通過水管連接有過濾罐(4),過濾罐(4)一側并聯設置的兩個沉淀罐(12),兩個沉淀罐(12)的前后分別設置有換向閥(11),每個沉淀罐(12)的底部設置有一個排渣口(22),沉淀罐(12)的下游依次串聯陶瓷膜過濾罐(16)、消毒罐(19)、除氯罐(5)和清水罐(3),清水罐(3)一端通過水泵(23)連接有進水管(2),陶瓷膜過濾罐(16)內設置有螺旋盤管(13),螺旋盤管(13)內壁設置有吸附網(14),螺旋盤管(13)的末端設置有過濾膜(17),螺旋盤管(14)上連接有反洗進水管(18)和反洗出水管(15),消毒罐(19)內設置有相互平行設置的若干個攪拌槳(20),攪拌槳(20)采用透明材質,且內部設置有紫外線殺菌燈(21),還包括一控制器(9),控制器(9)的輸入端與定時裝置(8)和液位傳感器(7)相連,控制器的輸出端(9)與截止閥(6)、換向閥(11)、水泵(23)、紫外線殺菌燈(21)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耿立明,王漢勇,黃欽,徐昊,佟玉鑫,張鵬飛,孟軍紅,李浩宇,楊威,
申請(專利權)人:耿立明,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