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折疊式嬰童推車,包括有手把、前扶手、前輪組件、后輪組件以及車架連桿組件,所述手把包括有手把管和套裝于手把管上的手把套,該手把管位于手把套處設有單手旋轉收合機構,所述車架連桿組件包括有前腳管、后腳管、支撐管、支撐關節以及后腳關節;所述前腳管與手把管通過一解鎖組件關節連接,所述前扶手端部可活動地安裝于解鎖組件上,所述前扶手端部通過扶手支撐鐵片與支撐管中部連接;所述支撐管一端通過支撐關節與解鎖組件連接、另一端與后腳管中部連接;該折疊式嬰童推車通過設置有單手旋轉收合機構,只需單手操作即可收合手把管和前腳管,同時收合前輪組件、支撐管、扶手連接鐵片、前扶手、后腳管、前腳管、菜籃管以及后輪組;結構設計簡單、巧妙,使用極為方便,且易于組裝生產,極具市場推廣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童車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折疊式嬰童推車。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嬰童推車由于其便利性和舒適性已經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具有嬰兒的家庭中,目前,為了更好的滿足人們對嬰兒車的便攜性及存儲性需求,嬰兒車大多被設計為可折疊結構,這樣,嬰兒車在使用時呈打開狀態,不需要使用時,可對嬰兒車進行折疊以使嬰兒車收合成較小體積以存放或攜帶,但目前的嬰兒車其收和結構存在結構復雜,操作繁瑣,這是令多數父母頭疼的事情,特別是當父母一手抱著小孩,一手又要打開或合起推車的時候,常常是力不從心;占用空間小、方便攜帶、折疊操作簡便成為折疊式嬰童推車亟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單手操作、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方便攜帶的折疊式嬰童推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一種折疊式嬰童推車,包括有手把、前扶手、前輪組件、后輪組件以及車架連桿組件,所述手把包括有手把管和套裝于手把管上的手把套,手把管位于手把套處設有單手旋轉收合機構,所述車架連桿組件包括有前腳管、后腳管、支撐管、支撐關節以及后腳關節;所述前腳管與手把管通過一解鎖組件關節連接,所述前扶手端部可活動地安裝于解鎖組件上,所述前扶手端部通過扶手支撐鐵片與支撐管中部連接;所述支撐管一端通過支撐關節與解鎖組件連接、另一端與后腳管中部連接;所述前輪組件通過前腳關節與前腳管的下端部連接,所述后輪組件通過后腳關節與后腳管下端部連接;所述單手旋轉收合機構與解鎖組件通過第一拉線連接,所述解鎖組件與前腳關節通過第二拉線連接;所述前腳管下端部與后腳管下端部之間通過一菜籃管相互連接,所述后腳管上端部與前腳管的中部可活動連接。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單手旋轉收合機構包括有二道鎖組件、旋轉件、收合導軌以及滑塊;所述旋轉件內部設有與滑塊配合的斜面,收合導軌設有供滑塊活動的導槽,所述滑塊上部與旋轉件內的斜面配合,所述滑塊下部與導槽配合,該滑塊與第一拉線連接;所述收合導軌與旋轉件由二道鎖組件進行鎖定及解鎖;該二道鎖組件設有二道鎖按鍵及按鍵復位彈簧。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解鎖組件包括有上手把關節、復位彈簧、關節鎖塊、關節鎖塊扳手、支撐連接鐵片、關節撥片以及下手把關節,所述復位彈簧、關節鎖塊和關節鎖塊扳手安裝于上手把關節側,所述支撐連接鐵片和關節撥片安裝于下手把關節側;所述上手把關節設有一容置槽,所述復位彈簧一端安置于該容置槽內、另一端與關節鎖塊抵接,所述關節鎖塊扳手與關節鎖塊相配合,所述關節鎖塊扳手與第一拉線連接。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關節鎖塊設有兩凸條,所述支撐連接鐵片設有兩弧槽,所述關節撥片設有兩定位孔,該凸條、弧槽、定位孔一一對應設置。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前腳關節包括有前腳管內套、鎖銷、鎖銷回位彈簧、加強鐵片以及前輪組連接套,所述前腳管內套套裝于前腳管上,所述鎖銷回位彈簧一端與前腳管內套連接、另一端與鎖銷連接,該鎖銷與第二拉線連接,該第二拉線的另一端與關節鎖塊連接且隨該關節鎖塊轉動而滑動。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后輪組件包括有后腳連接管、后輪減震機構、后輪座以及后輪,該后腳連接管套裝于后腳關節上,所述后輪減震機構連接于后輪連接管及后輪座上,所述后輪安裝于后輪座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后輪組件為對稱的兩套,所述兩后輪之間設有剎車組件,該剎車組件包括有剎車桿管、剎車滑塊、剎車拉線、剎車板、剎車固定件以及剎車復位彈簧,該剎車固定件套裝于剎車桿管上,所述剎車板可旋轉地安裝于剎車固定件上,該剎車桿管連接于兩后輪座之間;該剎車滑塊安裝于后輪座內且與剎車拉線連接,該剎車拉線的另一端與剎車板連接。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前腳管有兩支,該兩支前腳管相互平行,兩支前腳管下部設有前腳連接管,兩支前腳管中部設有座位橫管,該橫管上設有休息板。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為:該折疊式嬰童推車通過設置有單手旋轉收合機構,只需單手操作即可收合手把管和前腳管,同時收合前輪組件,進而收合支撐管、扶手連接鐵片、前扶手、后腳管、前腳管、菜籃管以及后輪組;結構設計簡單、巧妙,使用極為方便,且易于組裝生產,極具市場推廣價值?!靖綀D說明】圖1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推車的立體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推車的另一立體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單手旋轉收合機構的分解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解鎖組件的分解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前輪關節的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后輪組件及剎車組件的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推車手把管和前腳管折疊的狀態圖;圖8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推車車架連桿組件折疊中的示意圖;圖9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推車車架連桿組件折疊完成后的示意圖圖10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手旋轉收合機構的剖視圖;圖11是本技術之實施例中旋轉件與滑塊的之間的結構示意圖?!靖綀D說明】:10、手把11、手把管12、手把套20、前扶手30、前輪組件40、后輪組件41、后腳連接管42、后輪減震機構43、后輪座44、后輪50、車架連桿組件51、扶手支撐鐵片52、前腳管53、后腳管54、支撐管55、支撐關節56、后腳關節57、休息板管521、前腳連接管522、座位橫管523、腳踏板60、手旋轉收合機構61、旋轉件62、收合導軌621、導槽63、滑塊64、斜面65、二道鎖按鍵66、按鍵復位彈簧70、解鎖組件71、上手把關節711、容置槽72、復位彈簧73、關節鎖塊731、凸條74、關節鎖塊扳手75、支撐連接鐵片751、弧槽76、關節撥片761、定位孔77、下手把關節80、前腳關節81、前腳管內套82、鎖銷83、鎖銷回位彈簧84、加強鐵片85、前輪組連接套100、第一拉線200、第二拉線3OO、菜籃管400、剎車組件401、剎車桿管402、剎車滑塊403、剎車拉線404、剎車板405、剎車固定件406、剎車復位彈簧。【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1至圖11所示,其顯示了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一種折疊式嬰童推車,包括有手把10、前扶手20、前輪組件30、后輪組件40以及車架連桿組件50。其中,該手把10包括有手把管11和手把套12,該手把套12上設有單手旋轉收合機構60。該車架連桿組件50包括有扶手支撐鐵片51、前腳管52、后腳管53、支撐管54、支撐關節55以及后腳關節56 ;該前腳管52與手把管11通過一解鎖組件70關節連接,該前扶手20端部可活動地安裝于解鎖組件70上,該前扶手20端部通過扶手支撐鐵片51與支撐管54中部連接;該支撐管54 —端通過支撐關節55與解鎖組件70連接、另一端與后腳管53中部連接;該前輪組件30通過前腳關節80與前腳管52的下端部,該后輪組件40通過后腳關節56與后腳管53下端部連接;該單手旋轉收合機構60與解鎖組件70通過第一拉線100連接,該解鎖組件70與前腳關節80通過第二拉線200連接;該前腳管52下端部與后腳管53下端部之間通過一菜籃管300相互連接,該后腳管53上端部與前腳管52的中部可活動連接。該前腳管52有兩支,該兩支前腳管52相互平行,兩支前腳管52下部設有前腳連接管521,兩支前腳管52中部設有座位橫管52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折疊式嬰童推車,包括有手把、前扶手、前輪組件、后輪組件以及車架連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包括有手把管和套裝于手把管上的手把套,該手把管位于手把套處設有單手旋轉收合機構,所述車架連桿組件包括有前腳管、后腳管、支撐管、支撐關節以及后腳關節;所述前腳管與手把管通過一解鎖組件關節連接,所述前扶手端部可活動地安裝于解鎖組件上,所述前扶手端部通過扶手支撐鐵片與支撐管中部連接;所述支撐管一端通過支撐關節與解鎖組件連接、另一端與后腳管中部連接;所述前輪組件通過前腳關節與前腳管的下端部連接,所述后輪組件通過后腳關節與后腳管下端部連接;所述單手旋轉收合機構與解鎖組件通過第一拉線連接,所述解鎖組件與前腳關節通過第二拉線連接;所述前腳管下端部與后腳管下端部之間通過一菜籃管相互連接,所述后腳管上端部與前腳管的中部可活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鄒德剛,侯云良,
申請(專利權)人:鄒德剛,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