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生態治理:施用地福來微生物肥,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植株根系的吸收能力,增根、壯苗、健株;2)農業防治;3)生物控制:200g/升吡蟲啉可溶性液劑4000倍噴霧施用;4)生物防治:發病前噴施0.5%香菇多糖水劑500倍液;5)物理防治;6)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藥保護,噴施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可以有效預防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同時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進行綜合防治使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平均發病率降低,產量增加,顯著提高植株等級,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植保
技術介紹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又稱花葉病,在我國各地普遍發生。除各種十字花科蔬菜外,其它如茄科、藜科中的多種植物也能感病。癥狀:植株得病后,先在幼嫩葉片上產生明脈,隨后呈花葉癥狀,重病株矮化畸形,葉片皺縮,輕病株一般正常,但抽薹結實不良。大白菜的癥狀與小白菜的相似,但重病株葉片皺縮大團,葉硬且脆,并產生許多褐色斑點。葉背脈上亦生褐色壞死條斑,并常出現裂痕。嚴重矮化、畸形,不結球。根系不發達,病根切面黃褐色。留種株死梗未抽出即死出或花梗彎曲,高度不及健株一半,花梗上有縱橫裂口,花早枯,輕病株僅呈微花葉和皺縮,能正常結球,但球內葉片常生灰色或灰白色斑點。發病規律:由病毒侵染所致,常見病毒有:蕪菁花葉病毒(TpMV)、黃瓜花葉病毒(CMV)和煙草花葉病毒(TMV) ο第一種和第二種病毒由蚜蟲和汁液接觸傳染。煙草花葉病毒只能不能汁液傳染。病原病毒可以在采種株上或男間宿根作物如菠菜及雜草(薺菜、躥菜、車前草)上越冬,春季傳到十字花科蔬菜上,再經過夏季的甘藍、白菜等傳到秋白菜和秋蘿卜上。病株種子不傳毒。氣溫在28°C左右時,潛育期一般為8 — 14天。氣溫越低,潛育期越生長,在10°C時,潛育期在25— 30天以上,有時甚至呈隱癥現象。幼苗7葉期前感病嚴重。此外,苗期高溫干燥少雨,病毒病發生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解決了現有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單一,不能有效的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發生和蔓延。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種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生態治理:施用地福來微生物肥,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植株根系的吸收能力,增根、壯苗、健株;2)農業防治:(I)選用抗病品種,要因地制宜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抗病品種;(2)搞好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邊雜草和其他十字花科感病蔬菜殘株,減少初侵染來源,避免病毒擴散流行;(3)苗床和大田操作時,手和工具要消毒,避免人為傳播毒源;(4)調整蔬菜種植布局,合理間、套、輪作,防止病害蔓延;(5)適期播種,盡量使苗期避開高溫、干旱和蚜蟲迀飛高峰;3)生物控制:200g/升吡蟲啉可溶性液劑4000倍噴霧施用,防治蚜蟲,減少病毒傳播的危害;4)生物防治:發病前噴施0.5%香菇多糖水劑500倍液;5)物理防治:用銀灰色或乳白色反光塑料薄膜或鉛光紙保護白菜幼苗,具有拒蚜傳毒作用;6)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藥保護,噴施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I)生態治理中地福來微生物肥具體使用方法為按照每200-400ml地福來微生物肥,兌水30-50公斤,混勻后噴霧于作物的根部土壤。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6)化學防治中隔8-12天噴施I次,連續防治2_3次。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采用生態治理、農業防治、生物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學防治措施,大幅度降低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發病率,效果良好,提高了植株的產量和質量。本專利技術采用提前預防的手段,同時采用生態治理、農業防治、生物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施進行綜合防治,可以有效預防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措使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平均發病率降低,產量增加,顯著提高植株等級,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種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生態治理:施用地福來微生物肥,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植株根系的吸收能力,增根、壯苗、健株;2)農業防治:(I)選用抗病品種,要因地制宜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抗病品種;(2)搞好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邊雜草和其他十字花科感病蔬菜殘株,減少初侵染來源,避免病毒擴散流行;(3)苗床和大田操作時,手和工具要消毒,避免人為傳播毒源;(4)調整蔬菜種植布局,合理間、套、輪作,防止病害蔓延;(5)適期播種,盡量使苗期避開高溫、干旱和蚜蟲迀飛高峰;3)生物控制:200g/升吡蟲啉可溶性液劑4000倍噴霧施用,防治蚜蟲,減少病毒傳播的危害;4)生物防治:發病前噴施0.5%香菇多糖水劑500倍液;5)物理防治:用銀灰色或乳白色反光塑料薄膜或鉛光紙保護白菜幼苗,具有拒蚜傳毒作用;6)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藥保護,噴施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所述的I)生態治理中地福來微生物肥具體使用方法為按照每200ml地福來微生物肥,兌水30公斤,混勻后噴霧于作物的根部土壤。所述的6)化學防治中隔8天噴施I次,連續防治2次。實施例2—種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生態治理:施用地福來微生物肥,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植株根系的吸收能力,增根、壯苗、健株;2)農業防治:(I)選用抗病品種,要因地制宜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抗病品種;(2)搞好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邊雜草和其他十字花科感病蔬菜殘株,減少初侵染來源,避免病毒擴散流行;(3)苗床和大田操作時,手和工具要消毒,避免人為傳播毒源;(4)調整蔬菜種植布局,合理間、套、輪作,防止病害蔓延;(5)適期播種,盡量使苗期避開高溫、干旱和蚜蟲迀飛高峰;3)生物控制:200g/升吡蟲啉可溶性液劑4000倍噴霧施用,防治蚜蟲,減少病毒傳播的危害;4)生物防治:發病前噴施0.5%香菇多糖水劑500倍液;5)物理防治:用銀灰色或乳白色反光塑料薄膜或鉛光紙保護白菜幼苗,具有拒蚜傳毒作用;6)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藥保護,噴施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所述的I)生態治理中地福來微生物肥具體使用方法為按照每300ml地福來微生物肥,兌水40公斤,混勻后噴霧于作物的根部土壤。所述的6)化學防治中隔10天噴施I次,連續防治3次。實施例3—種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生態治理:施用地福來微生物肥,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植株根系的吸收能力,增根、壯苗、健株;2)農業防治:(I)選用抗病品種,要因地制宜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抗病品種;(2)搞好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邊雜草和其他十字花科感病蔬菜殘株,減少初侵染來源,避免病毒擴散流行;(3)苗床和大田操作時,手和工具要消毒,避免人為傳播毒源;(4)調整蔬菜種植布局,合理間、套、輪作,防止病害蔓延;(5)適期播種,盡量使苗期避開高溫、干旱和蚜蟲迀飛高峰;3)生物控制:200g/升吡蟲啉可溶性液劑4000倍噴霧施用,防治蚜蟲,減少病毒傳播的危害;4)生物防治:發病前噴施0.5%香菇多糖水劑500倍液;5)物理防治:用銀灰色或乳白色反光塑料薄膜或鉛光紙保護白菜幼苗,具有拒蚜傳毒作用;6)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藥保護,噴施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所述的I)生態治理中地福來微生物肥具體使用方法為按照每400ml地福來微生物肥,兌水50公斤,混勻后噴霧于作物的根部土壤。所述的6)化學防治中隔12天噴施I次,連續防治2次。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生態治理:施用地福來微生物肥,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植株根系的吸收能力,增根、壯苗、健株;2)農業防治:(1)選用抗病品種,要因地制宜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抗病品種;(2)搞好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邊雜草和其他十字花科感病蔬菜殘株,減少初侵染來源,避免病毒擴散流行;(3)苗床和大田操作時,手和工具要消毒,避免人為傳播毒源;(4)調整蔬菜種植布局,合理間、套、輪作,防止病害蔓延;(5)適期播種,盡量使苗期避開高溫、干旱和蚜蟲遷飛高峰;3)生物控制:200g/升吡蟲啉可溶性液劑4000倍噴霧施用;4)生物防治:發病前噴施0.5%香菇多糖水劑500倍液;5)物理防治:用銀灰色或乳白色反光塑料薄膜或鉛光紙保護白菜幼苗;6)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藥保護,噴施20%嗎胍·乙酸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美瓊,李佩龍,
申請(專利權)人:李美瓊,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