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工裝,包括底板和上壓板,在底板上通過滑道安裝有下針模塊,在底板上位于滑道兩端分別設有立板支座,其中在位于滑道左端的立板支座上設有導向板,在位于滑道右端的立板支座上設有定位板,所述導向板上設有多個定位插孔;在上壓板下面安裝有上針模塊,在上針模塊和下針模塊上分別垂直設有多個擴口針,當下針模塊滑動至滑道右端時,下針模塊與上針模塊上的擴口針一一對應。有益效果是:通過下針模塊可將EGR冷卻器的管束與下管板和管殼的相互位置定位,再通過上針模塊下行與下針模塊配合,便可完成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實現管束、兩個管板和管殼的裝配,裝配效率高,省時省力,裝配質量好,成品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裝配工裝模具,特別涉及一種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工裝。
技術介紹
在對EGR冷卻器管束的裝配過程中,由于管束與管板之間采用釬焊連接,兩者之間有間隙配合要求,然而管束數量較多,常用裝配方式為單側管束擴口,之后與管板、管殼手工對接,再進行另一側管束擴口,此類裝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操作費時費力,經常反工,生產效率很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裝配效率高,省時省力,裝配質量好,成品率高的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工裝。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工裝,包括底板和上壓板,其特殊之處是:在底板上設有滑道并通過滑道安裝有可往復滑動的下針模塊,在底板上位于滑道兩端分別設有立板支座,其中在位于滑道左端的立板支座上設有高度可調的導向板,在位于滑道右端的立板支座上設有高度可調的定位板,所述導向板上設有多個定位插孔;在上壓板下面安裝有上針模塊,在上針模塊和下針模塊上分別垂直設有多個擴口針,當下針模塊滑動至滑道右端時,下針模塊與上針模塊上的擴口針一一對應。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滑道是由二根平行固定在底板上的導軌和二根分別固定底板上且位于導軌外側的L型限位塊構成。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下針模塊包括一個底座,底座兩側分別插入到導軌與限位塊形成的滑道內,在底座上通過四個墊塊和螺釘固定支撐有管板托板,所述多個擴口針貫穿管板托板的中心孔并固定在底座上。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墊塊材料為聚氨酯。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上針模塊包括一個上支座,上支座通過螺釘與設置在上壓板底面T形槽內的T形滑塊固接,所述多個擴口針分別穿過上支座并通過螺母與上支座固定。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擴口針為階梯軸狀,其前端為圓錐形,擴口針的中部設有一個錐形段,錐形段的大徑大于EGR冷卻器換熱管的內徑,用于實現管束的擴口。作為進一步優選,在定位板上設有半圓形定位槽,用于實現對EGR冷卻器管殼的定位。作為進一步優選,還設有一個定位環,定位環的內孔為階梯狀,用于對EGR冷卻器的上管板與管殼的軸向定位。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下針模塊可將EGR冷卻器的管束與下管板和管殼的相互位置定位,再通過上針模塊下行與下針模塊配合,便可完成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實現管束、兩個管板和管殼的裝配,裝配效率高,省時省力,裝配質量好,成品率高。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1的右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立體結構圖。圖中:底板1,立板支座2,滑槽201,導向板3,定位插孔301,上支座4,上壓板5,限位開關6,開關支座7,定位環8,定位板9,定位槽901,墊塊10,擴口針11,底座12,管板托板13,滑道14,導軌15,限位塊16,T形滑塊17,限位針18。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4所示,本技術涉及的一種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工裝,包括底板1和上壓板5,在底板1上設有滑道14并通過滑道14安裝有可往復滑動的下針模塊,所述滑道14是由二根通過螺釘平行固定在底板1上的導軌15和二根分別固定底板1上且位于導軌15外側的L型限位塊16構成。所述下針模塊包括一個底座12,底座12兩側分別插入到導軌15與限位塊16形成的滑道14內,在底座12上通過四個墊塊10和螺釘固定支撐有管板托板13,在底座12上插裝并通過螺母固定有多個垂直布置的擴口針11,多個擴口針11與EGR冷卻器管束排列方式相同并貫穿管板托板13的中心孔,管板托板13的中心孔為階梯狀,用于插入EGR冷卻器的下管板和管殼。作為優選,所述墊塊10材料為聚氨酯。在底板1上位于滑道14兩端分別通過螺釘固定有立板支座2,其中在位于滑道14左端的立板支座2上設有高度可調的導向板3,在位于滑道14右端的立板支座2上設有高度可調的定位板9并在該立板支座2上端通過一個開關支座7安裝有一個限位開關6,在兩個立板支座2上沿縱向分別對稱設有二個滑槽201,所述導向板3和定位板9分別通過貫穿滑槽201的螺栓固定在立板支座2上。在所述導向板3上設有多個定位插孔301,用于裝配時插入EGR冷卻器管束。在導向板3上插裝有一個限位針18,用于對EGR冷卻器的上管板進行限位。在定位板9上設有一個半圓形定位槽901,用于對EGR冷卻器管殼的定位。在上壓板5下面安裝有上針模塊,在上壓板5底面對稱設有二個T形槽并在T形槽分別設有T形滑塊17。所述上針模塊包括一個上支座4,上支座4通過螺釘與所述T形滑塊17固接,在上支座4下面也設有多個垂直布置的擴口針11,多個擴口針11上端分別插入到上支座4內并通過螺母與上支座4固定。當所述下針模塊滑動至滑道14右端時,下針模塊與上針模塊上的擴口針11一一對應。所述擴口針11為階梯軸狀,其前端為圓錐形,擴口針11的中部設有一個錐形段,錐形段的大徑大于EGR冷卻器換熱管的內徑,用于實現管束的擴口。該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工裝還設有一個定位環8,定位環8的內孔為階梯狀且大徑與EGR冷卻器的上管板和管殼外徑間隙配合,用于對EGR冷卻器的上管板與管殼的軸向定位。使用時,將底板1和上壓板5分別安裝在單柱液壓機的機臺和沖壓頭上。裝配時,將下針模塊移動至滑道14左端靠在左端的立板支座2上,先將EGR冷卻器的下管板放入管板托板13的中心孔內,再依次將管殼和上管板放置于下管板上,使用定位環8和限位針18對上管板和管殼定位后,通過導向板3上的定位插孔301將管束分別插入;然后將下針模塊移動至滑道14右端,直至管殼外緣卡入定位板9的定位槽901內,手動操作單柱液壓機啟動控制按鍵,沖壓頭帶動上壓板5和上針模塊下行,通過下針模塊與上針模塊上一一對應的擴口針11便可將管束兩端擴口并脹緊在上、下管板上。當上壓板5下行至下限位置時觸發限位開關6,通過限位開關6控制上壓板5的往復行程,從而保證產品壓裝后的一致性。盡管本技術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技術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術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工裝,包括底板和上壓板,其特征是:在底板上設有滑道并通過滑道安裝有可往復滑動的下針模塊,在底板上位于滑道兩端分別設有立板支座,其中在位于滑道左端的立板支座上設有高度可調的導向板,在位于滑道右端的立板支座上設有高度可調的定位板,所述導向板上設有多個定位插孔;在上壓板下面安裝有上針模塊,在上針模塊和下針模塊上分別垂直設有多個擴口針,當下針模塊滑動至滑道右端時,下針模塊與上針模塊上的擴口針一一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工裝,包括底板和上壓板,其特征
是:在底板上設有滑道并通過滑道安裝有可往復滑動的下針模塊,在
底板上位于滑道兩端分別設有立板支座,其中在位于滑道左端的立板
支座上設有高度可調的導向板,在位于滑道右端的立板支座上設有高
度可調的定位板,所述導向板上設有多個定位插孔;在上壓板下面安
裝有上針模塊,在上針模塊和下針模塊上分別垂直設有多個擴口針,
當下針模塊滑動至滑道右端時,下針模塊與上針模塊上的擴口針一一
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工裝,其特征是:
所述滑道是由二根平行固定在底板上的導軌和二根分別固定底板上
且位于導軌外側的L型限位塊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EGR冷卻器管束擴口工裝,其特征是:
所述下針模塊包括一個底座,底座兩側分別插入到導軌與限位塊形成
的滑道內,在底座上通過四個墊塊和螺釘固定支撐有管板托板,所述
多個擴口針貫穿管板托板的中心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率騰,牛俊良,
申請(專利權)人:錦州聯升力德汽車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