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木姜子香辣油及其制作方法,新鮮木姜子具有非常強的季節性,且極易破損變質,鮮食時間短,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以下原料:新鮮木姜子130~180份、木姜子粉8~12份、辣椒280~350份、芝麻8~12份、花椒3~6份、胡椒3~6份、食鹽18~25份、白糖3~7份、八角3~7份、草果3~7份、砂仁3~6份、桂皮3~6份、丁香3~6份、香葉3~6份、木姜子油45~55份、一級大豆油430~500份。本發明專利技術在制作香辣油時燒好的大豆油分三次,且采用不同的溫度倒入準備好的木姜子和各原料的混合物中攪拌,能充分發揮各成份的香味,具有清新香麻、除膻祛腥、增香提味、祛風行氣、健脾利濕的功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食料及其制備,具體為一種。
技術介紹
香辣油是很多人喜愛的調味品,其制作方法一般是將辣椒和各種配料用高溫油炸后制得,高溫會破壞辣椒中的營養成份,且容易上火。目前很難有能夠達到辣、鮮、色、香、味俱全的香辣油。木姜子是一種新型的調味品,又名木香子、山姜子、青皮樹、山蒼樹、過山香、山胡椒、野胡椒、大筑子皮、澄茄子、沙海藤,是一種生長在山區的木本植物的果實,木姜子鮮果含揮發油2.5%_3%,脂肪油25%,主成分為α -朽1檬醛,β -梓檬醛,梓檬稀5.1%,香茅醛3.9%,芳樟醇2.8%,櫳牛兒醇1.9%等。木姜子干果含揮發油約2%-6%,主要成分為檸檬醛,櫳牛兒醇,檸檬烯等。木姜子具有特殊的清鮮香甜的果香,口感清涼,但味道微辛,有刺激性氣味,且由于木姜子中含有不易降解的單寧和果膠,極易破損變質,鮮食時間短,故新鮮木姜子雖然具有提味增鮮的作用,同時還具有溫腎健胃,行氣散結的功效,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原料,但其使用卻受其非常強的季節性的影響。目前,木姜子的食用一般是將木姜子洗凈瀝干水分放入碗中,加入蒜末、鹽、雞精和香油拌勻食用,該法配料單一,口感不佳。以木姜子為原料的調味品具有木姜子特有的香味,又能溫腎健胃,有益于人體健康,但經檢索,未發現有以木姜子為原料制作的香辣油,急需一種具有木姜子特殊的香味和辣椒辣味相融合的調味品,以滿足不同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充分發揮木姜子特殊香氣及辣椒香辣味的,制作的木姜子香辣油辣、鮮、色、香、味俱全,口感好,色澤佳,營養高。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木姜子香辣油,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加工制備而成:新鮮木姜子130?180份、木姜子粉8?12份、辣椒280?350份、芝麻8?12份、花椒3?6份、胡椒3?6份、食鹽18?25份、白糖3?7份、八角3?7份、草果3?7份、砂仁3?6份、桂皮3?6份、丁香3?6份、香葉3?6份、木姜子油45?55份、一級大豆油430?500份。優選的,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加工制備而成:新鮮木姜子140?160份、木姜子粉10份、辣椒面300?320份、芝麻8?10份、花椒4?5份、胡椒4?5份、食鹽20?22份、白糖5?6份、八角5?6份、草果5?6份、砂仁4?5份、桂皮4?5份、丁香4?5份、香葉4?5份、木姜子油50?54份、一級大?油450?480份。將上述原料按照以下方法制作得木姜子香辣油: Α、將新鮮木姜子剪掉其枝葉,除去雜質及畸形木姜子后舂細;辣椒、花椒、胡椒、八角、草果、砂仁、桂皮、丁香和香葉分別粉碎,得辣椒面、花椒面、胡椒面、八角面、草果面、砂仁面、桂皮面、丁香面和香葉面。B、將舂細的新鮮木姜子放入容器中,加入木姜子粉、辣椒面、芝麻、花椒面、胡椒面、食鹽、白糖、八角面、草果面、砂仁面、桂皮面、丁香面和香葉面并攪拌均勻。C、將20?25%的一級大豆油倒入鍋內,大火把油燒透,關火,待油溫冷卻至70?80°C時,倒入步驟B準備好的原料中,邊倒油邊攪拌。D、將30?35%的一級大豆油倒入鍋內,大火把油燒透,關火,待油溫冷卻至80?90°C時,倒入經步驟C煉制過的原料中,邊倒油邊攪拌。E、將剩余的一級大豆油倒入鍋內,大火把油燒透,關火,待油溫冷卻至85?90°C時,倒入經步驟D煉制過的原料中,邊倒油邊攪拌。F、木姜子油加熱到15?20°C,倒入經步驟E煉制好的原料中。G、靜制冷卻,包裝。為使木姜子油能散發出其特有的芳香,木姜子油按下列方法制備而成:將剪掉其枝葉,除去雜質及畸形的木姜子放入容器中,將I?2倍其質量份的大豆油加熱至100?120°C,潑油攪拌,制得木姜子油。優選的,步驟C、D、E中倒油攪拌間隔時間為2?3分鐘。本專利技術組分中,木姜子具有溫腎健胃,行氣散結的功效,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原料。砂仁含有揮發油,主要有檸檬烯、芳樟醇、乙酸龍腦酯等。除有濃烈芳香氣味和強烈辛辣外,還對腸道有抑制作用。有化濕醒脾、行氣和胃、消食的作用。桂皮性熱,具有曖胃祛寒活血舒筋、通脈止痛和止瀉的功能。丁香屬植物中含有丁香酚和沒食子酸,二者是本類植物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抗氧化。丁香中含有天然防腐物質,并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促進透皮吸收,降溫,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將適量的木姜子香辣油與烹飪好的菜肴拌均就可食用,可運用于炒菜、火鍋、干鍋,還可用于拌面條、拌米飯、涼拌菜,以及蘸冷片、湯鍋、火鍋等。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本專利技術在制作香辣油時燒透的大豆油分三次,且采用不同的溫度倒入準備好的木姜子和各原料的混合物中攪拌,能充分發揮各成份的香味,具有清新香麻、除膻祛腥、增香提味、祛風行氣、健脾利濕的功效。②本專利技術加工工藝簡單,在加工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保鮮劑和防腐劑,安全性高,有利于人體健康,而且延長了保存時間,不僅解決了新鮮木姜子不易保存的問題,而且辣、鮮、色、香、味俱全。③本專利技術木姜子利用率尚,木姜子香氣濃列,米用100?120°C的油炸木姜子,制作木姜子油,能夠散發出其特有的芳香。具體實施例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 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木姜子香辣油,由下列原料加工制備而成:新鮮木姜子130克、木姜子粉10克、辣椒300克、芝麻8克、花椒5克、胡椒4克、食鹽20克、白糖3克、八角5克、草果5克、砂仁4克、桂皮3克、丁香6克、香葉3克、木姜子油55克、一級大豆油450克。將上述原料按照以下方法制作得木姜子香辣油: A、將新鮮木姜子剪掉其枝葉,除去雜質及畸形木姜子后舂細;辣椒、花椒、胡椒、八角、草果、砂仁、桂皮、丁香和香葉分別粉碎,得辣椒面、花椒面、胡椒面、八角面、草果面、砂仁面、桂皮面、丁香面和香葉面; B、將舂細的新鮮木姜子放入容器中,加入木姜子粉、辣椒面、芝麻、花椒面、胡椒面、食鹽、白糖、八角面、草果面、砂仁面、桂皮面、丁香面和香葉面并攪拌均勻。C、將20%的一級大豆油倒入鍋內,大火把油燒透,關火,待油溫冷卻至80°C時,倒入步驟B準備好的原料中,邊倒油邊攪拌; D、將35%的一級大豆油倒入鍋內,大火把油燒透,關火,待油溫冷卻至85°C時,倒入經步驟C煉制過的原料中,邊倒油邊攪拌; E、將剩余的一級大豆油倒入鍋內,大火把油燒透,關火,待油溫冷卻至88°C時,倒入經步驟D煉制過的原料中,邊倒油邊攪拌; F、木姜子油加熱到20°C,倒入經步驟E煉制好的原料中; G、靜制冷卻,包裝。實施例2 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木姜子香辣油,由下列原料加工制備而成:新鮮木姜子180克、木姜子粉8克、辣椒320克、芝麻10克、花椒3克、胡椒5克、食鹽25克、白糖6克、八角7克、草果3克、砂仁5克、桂皮4克、丁香3克、香葉6克、木姜子油50克、一級大豆油480克。將上述原料按照以下方法制作得木姜子香辣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木姜子香辣油,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加工制備而成,新鮮木姜子130~180份、木姜子粉8~12份、辣椒280~350份、芝麻8~12份、花椒3~6份、胡椒3~6份、食鹽18~25份、白糖3~7份、八角3~7份、草果3~7份、砂仁3~6份、桂皮3~6份、丁香3~6份、香葉3~6份、木姜子油45~55份、一級大豆油430~500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峙汶,徐海芬,
申請(專利權)人:劉峙汶,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