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光伏充電站,包括光伏發電組件(1),直流匯流箱(2),穩壓器(3),系統電池(4),逆變器(5),直流充電樁(6)和交流充電樁(7),所述光伏發電組件(1)的多個輸出端通過電纜與直流匯流箱(2)的多個輸入端并聯連接,直流匯流箱(2)的輸出端與穩壓器(3)的輸入端電路連接,穩壓器(3)的輸出端與系統電池(4)的負極相連接,逆變器(5)的輸入端與系統電池(4)的正極相連接,逆變器(5)的輸出端與交流充電樁(7)電路連接,系統電池(4)的正極與直流充電樁(6)電路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充電站污染環境,耗費輸電線路消耗大,分布局限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太陽能
,尤其是涉及一種光伏充電站。
技術介紹
隨著節能環保越來越重要,清潔能源的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太陽能,并且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充電站,現有的充電站有些是通過火電作為所發電源,仍然污染環境,或者是電網通過輸電線路,通過變電設備連接到充電粧,耗費輸電線路和設備,其分布也受電網的限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伏充電站,以解決現有充電站污染環境,耗費輸電線路消耗大,分布局限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光伏充電站,包括光伏發電組件,直流匯流箱,穩壓器,系統電池,逆變器,直流充電粧和交流充電粧,所述光伏發電組件的多個輸出端通過電纜與直流匯流箱的多個輸入端并聯連接,直流匯流箱的輸出端與穩壓器的輸入端電路連接,穩壓器的輸出端與系統電池的負極相連接,逆變器的輸入端與系統電池的正極相連接,逆變器的輸出端與交流充電粧電路連接,系統電池的正極與直流充電粧電路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穩壓器,系統電池和逆變器設置在室內或者組件框架內。進一步地,所述光伏發電組件采用地面式光伏發電組件或屋頂式光伏發電組件或其組合。進一步地,所述系統電池為氧化鋰電池,膠體蓄電池或鉛酸免維護蓄電池。進一步地,所述組件框架為屜柜式立體結構,所述穩壓器,系統電池和逆變器依次自上而下安裝在組件框架內。通過上述的光伏充電站,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光伏發電是一種清潔能源發電裝置,環保,并且光伏充電站是集發電充電為一體,輸電線路少,并且其分布范圍比較廣。【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地面式光伏發電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屋頂式光伏發電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其中:8-直角支架9-半弧形反光板10-圓柱光伏發電組件11-伸縮拉桿12-連接件13-電控氣動開關14-水泥基礎15-組件卡扣16-擋風板17-光伏發電組件141-水泥基礎一142-水泥基礎二143-水泥基礎三【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具體的說明只是讓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更加容易、清晰理解本技術,而非對本技術的限定性解釋。實施例1如圖2所示,實施例1提供一種地面式光伏發電裝置,包括直角支架8、半弧形反光板9、圓柱光伏發電組件10,的直角支架8的上端均勻排列有數個半弧形反光板9,半弧形反光板9的內部固定有圓柱光伏發電組件10,半弧形反光板9通過轉動軸連接在直角支架8上,直角支架8的底部設置有伸縮拉桿11,伸縮拉桿11通過連接件12與半弧形反光板9連接,伸縮拉桿11的另一端連接電控氣動開關13。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光伏充電站,包括光伏發電組I,直流匯流箱2,穩壓器3,系統電池4,逆變器5,直流充電粧6和交流充電粧7,其中,光伏發電組I的多個輸出端通過電纜與直流匯流箱2的多個輸入端并聯連接,直流匯流箱2的輸出端與穩壓器3的輸入端電路連接,穩壓器3的輸出端與系統電池4的負極相連接,逆變器5的輸入端與系統電池4的正極相連接,逆變器5的輸出端與交流充電粧7電路連接,系統電池4的正極與直流充電粧6電路連接,穩壓器3,系統電池4和逆變器5設置在充電控制室內或者自上而下安裝在屜柜式組件框架內,光伏發電組I由多個地面式光伏發電裝置分散布置構成。光伏充電站工作時,光伏發電組I中數個圓柱光伏發電組件10串聯,并且采用圓柱光伏發電組件10與半弧形反光板9的配合,使得陽光能夠直射在圓柱光伏發電組件10的表面,使得光伏發電組件I能夠最大化的產生電能,而且伸縮拉桿11能夠定時控制半弧形反光板9的角度,使其與太陽光保持一致,達到最大化采光,產生電壓不穩定的直流電,直流匯流箱2將多條直流電匯流成一條直流輸出到電纜中,節省電纜線路的使用,穩壓器3將直流匯流箱2輸出的不穩定直流電通過取樣、比較、放大等輸出穩定的電壓,系統電池4將輸出的穩定的直流電儲存起來以供電動汽車充電,其中系統電池4可以為氧化鋰電池,膠體蓄電池或鉛酸免維護蓄電池,逆變器5中的逆變電路將系統電池4中的一部分直流電逆變為交流電接入交流充電粧7,直流充電粧6連接系統電池4進行直流充電。電動汽車充電時,電動汽車既可以通過直流充電粧6直流充電,也可以通過交流充電粧7交流充電。實施例2如圖3所示,一種屋頂式光伏發電裝置分散布置構成光伏發電組1,包括一種平屋頂固定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基礎14、組件卡扣15、擋風板16和太陽能光伏組件17,太陽能光伏組件17固定安裝在水泥基礎上,水泥基礎14由水泥基礎一141、水泥基礎二 142和水泥基礎三143組成,水泥基礎一 141通過預埋的螺栓固定水泥基礎二 142,水泥基礎三143放置于中間設置有方孔的水泥基礎一 141和水泥基礎二 142中,水泥基礎二 142和水泥基礎三143預埋用于安裝組件卡扣142的定制鋼板,太陽能光伏組件17前端和后端通過組件卡扣15分別與水泥基礎二 142和水泥基礎三143的定制鋼板連接,擋風板16下端與水泥基礎二 142連接,擋風板16上端與水泥基礎三143連接。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光伏充電站,包括光伏發電組1,直流匯流箱2,穩壓器3,系統電池4,逆變器5,直流充電粧6和交流充電粧7,光伏發電組I的多個輸出端通過電纜與直流匯流箱2的多個輸入端并聯連接,直流匯流箱2的輸出端與穩壓器3的輸入端電路連接,穩壓器3的輸出端與系統電池4的負極相連接,逆變器5的輸入端與系統電池4的正極相連接,逆變器5的輸出端與交流充電粧7電路連接,系統電池4的正極與直流充電粧6電路連接,穩壓器3,系統電池4和逆變器5設置在充電控制室內或者自上而下安裝在屜柜式組件框架內,光伏發電組I由多個屋頂式光伏發電裝置或者多個地面式光伏發電裝置和多個屋頂式光伏發電裝置分散布置構成。光伏充電站工作時,光伏發電組I中光伏發電組件17將太陽能轉化成電壓不穩定的直流電,其余工作過程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敘述。通過上述的光伏充電站,光伏發電是一種清潔能源發電裝置,環保,并且光伏充電站是集發電充電為一體,輸電線路少,并且其分布范圍比較廣。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的最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范圍內,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做法和
技術實現思路
對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做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簡單的替換等,這些都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保護的范圍。【主權項】1.一種光伏充電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發電組(I),直流匯流箱(2),穩壓器(3),系統電池(4),逆變器(5),直流充電粧(6)和交流充電粧(7),所述光伏發電組(I)的多個輸出端通過電纜與直流匯流箱(2)的多個輸入端并聯連接,直流匯流箱(2)的輸出端與穩壓器(3)的輸入端電路連接,穩壓器(3)的輸出端與系統電池(4)的負極相連接,逆變器(5)的輸入端與系統電池⑷的正極相連接,逆變器(5)的輸出端與交流充電粧(7)電路連接,系統電池(4)的正極與直流充電粧(6)電路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伏充電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壓器(3),系統電池(4)和逆變器(5)設置在充電控制室內或者組件框架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光伏充電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發電組(1),直流匯流箱(2),穩壓器(3),系統電池(4),逆變器(5),直流充電樁(6)和交流充電樁(7),所述光伏發電組(1)的多個輸出端通過電纜與直流匯流箱(2)的多個輸入端并聯連接,直流匯流箱(2)的輸出端與穩壓器(3)的輸入端電路連接,穩壓器(3)的輸出端與系統電池(4)的負極相連接,逆變器(5)的輸入端與系統電池(4)的正極相連接,逆變器(5)的輸出端與交流充電樁(7)電路連接,系統電池(4)的正極與直流充電樁(6)電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建,顏繁義,
申請(專利權)人:大唐山東清潔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