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改進的三磷酸腺苷二鈉的生產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是用適量室溫的反滲透水溶解腺苷制成腺苷溶液,不僅節約能耗15%以上,而且操作簡單且有效的避免了對酶的損害。現有技術中,在樹脂分離工序的上樣時,是采用單條樹脂柱上樣至結束,單條樹脂柱上樣會有很多弊端,比如單條樹脂柱上樣往往容易流穿且流速需實時控制、延長了上樣時間而且產品量還收率較低;而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串柱上樣可以顯著提高流速,縮短上樣時間50%以上,且因為是串柱洗滌,產品流穿的可能性也小了很多,極大的提高了產品的收率,收率提高30%以上。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兩段法真空干燥,既避免了污染的發生,又節約了時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藥物制劑
,具體涉及一種改進的三磷酸腺苷二鈉的生產方法。
技術介紹
三磷酸腺苷二鈉,化學名:腺嘌呤核苷-5’-三磷酸酯二鈉鹽三水合物,分子式:C10H14N5Na2O13P3·3H2O,分子量:605.19,是核苷酸衍生物,參與體內脂肪、蛋白質、糖、核酸以及核苷酸的代謝。當體內吸收、分泌、肌肉收縮及進行生化合成反應等需要能量時,三磷酸腺苷即分解成二磷酸腺苷及磷酸基,同時釋放出能量。三磷酸腺苷二鈉能夠穿透血-腦脊液屏障,能提高神經細胞膜性結構的穩定性和重建能力、促進神經突起的再生長。三磷酸腺苷二鈉是輔酶類藥物,臨床用于因組織損傷、細胞酶活力下降所致的各種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梗塞、腦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硬化、進行性肌萎縮、腦出血后遺癥、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聽力障礙等,還用于進行性肌萎縮、腦溢血后遺癥、心功能不全、心肌疾病及肝炎等治療。中國專利CN200710019776.8,公開了一種三鱗酸腺苷二鈉的生產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先加自來水于反應鍋中,同時開動攪拌,用夾套加熱至43-45℃,然后投放蔗糖、葡萄糖、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使其溶解,停止加熱,用循環水降溫,當溫度降至40-42℃以下時,投放速凍酵母泥,并用夾套加熱緩慢升溫;(2)用二倍于硫酸鎂體積的自來水溶解硫酸鎂,另外用水:腺苷液=12:1的比例先將自來水加熱至80℃,將腺苷溶解;(3)當反應鍋內溫度至25±1℃時,依次投放硫酸鎂、腺苷液,并將反應料液加熱至38-40℃,停止加熱,保溫2h,此時開始取樣測定腺苷的轉達化率,當反應達到三磷酸腺苷二鈉一條帶時,反應結束;(4)滅活、調酸堿,反應結束立即放掉夾套中熱水,一邊通冷卻水降溫,一邊投放冰于反應鍋中,降溫至6-8℃時停止加冰,用磷酸調節pH3.0-4.0,靜置1小時后,再調節pH6.5-7.5,再靜置30分鐘后開始壓榨,當反應液壓榨結束后,再用純化水頂洗濾餅,30分鐘后,取水頂液檢測,當三磷酸腺苷二鈉濃度≤0.1%時即停止水頂,然后將水頂液與壓榨液混勻,檢驗三磷酸腺苷二鈉濃度0.5-1%、透光度≥90%方為合格,將混合液送分離工段處理;(5)樹脂分離:上樣:將上述混合液加純凈水稀釋至0.3-0.5%上樹脂柱,上樣8小時后每2小時檢測流出液中ATP濃度,當上樣流出液中ATP≥0.1%時停止上樣,改水頂,2小時后再進行上樣,直到上樣結束;水洗雜質:上樣結束,用純化水正進洗滌至流出液A257≤0.5;然后反進水洗至樹脂上層無混濁機械雜質且流出液A257≤0.5結束;稀鹽洗雜質:水洗結束,用0.05%稀氯化鈉溶液反進流洗,每2小時取樣,測流出液中ATP濃度,當流出液中ATP濃度≥0.1%時,反進流洗雜質結束,改正進,每2小時取樣,測流出液中ATP濃度,若濃度≥0.5%時,開始洗脫;洗脫:當液位降至樹脂上沿20cm處時,用2%濃鹽液進行洗脫,收集洗脫液,結束后送至脫色;(6)脫色:洗脫液先用二十萬分子量的中空纖維超濾膜進行第一次超濾去蛋白,再添加活性炭,攪拌30分鐘以上后靜置30分鐘,然后將脫色液送至精密過濾器超濾除熱原;(7)超濾、結晶:超濾:將脫色液再用納膜式超濾器進行第二次超濾除熱原,再送去:結晶;結晶:超濾液先用3N鹽酸調節pH至5.0,然后用夾套熱水升溫至30-32℃,同時開始攪拌,溫度達到32℃,開始加入95%乙醇,并保持溫度30-32℃,當鍋內出現白色混獨時,停止加乙醇,繼續攪拌半小時,然后開夾套冷卻,將料液冷卻至室溫;離心結晶液,濕品先用乙醇淋洗,再用無水乙醇浸泡,最后離心30分鐘甩干,將濕品放入濕品存入室中,母液送蒸餾回收崗位進行回收;將濕品均勻地鋪入盤中,放入烘箱內,真空干燥溫度控制在38-42℃,16小時后取出將其搗碎,而后每5小時翻料1次,待濕品烘至40小時后,取樣品送分析室測快速失重,當快速失重<5%,即可出料;將干品放入干品存放室中保存,得產品。現有技術中,例如ATP等藥品一般是按照國家食品要監督管理局或者藥典等指導文件建議的工藝步驟進行生產,如果藥品生產企業對已經拿到批文的產品變更生產工藝,需要重新報批,會增加人力物力成本。因此,既然有指導文件的建議,藥品生產廠家一般不會隨意變更生產工藝。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以及環保節能的要求,對現有技術的改進也在不斷進行當中,每一次改進都是對現有技術的不斷完善,相應的也是在節約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三磷酸腺苷二鈉的生產方法。本專利技術所述一種改進的三磷酸腺苷二鈉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生化反應(1)硫酸鎂溶液、腺苷溶液、苯扎溴銨溶液的制備:①用少量反滲透水溶解硫酸鎂制成硫酸鎂溶液;②用適量室溫的反滲透水溶解腺苷制成腺苷溶液;③用適量的反滲透水溶解苯扎溴銨稀釋成5%苯扎溴銨溶液;(2)投放速凍酵母:加反滲透水于反應鍋中,開動攪拌用夾套熱水加熱至40-45℃,投放蔗糖及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鉀,使其溶解,待其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熱,開循環水降溫,當溫度降至40℃以下時,投放速凍酵母,并用夾套熱水緩慢升溫;(3)ATP生化反應:當反應鍋內溫度升至20℃±1時,依次投放硫酸鎂溶液、苯扎溴銨溶液、腺苷溶液,反應開始計時,將反應液繼續加熱至36-39℃,保溫,待有氣泡溢出,開始取樣測定ATP轉化率,當反應達到ATP-條帶時,反應結束;(4)滅活、調酸堿:反應結束,立即放掉夾套熱水,迅速投放大量冰于反應鍋內,并通冷卻水降溫,當溫度降至4℃以下,用磷酸調pH至2.5-3.0,1小時后,再用液堿調pH至5.5-6.0,調好堿后30分鐘開始壓榨,壓榨完畢,再用反滲透水頂洗濾餅,水頂液合并壓榨液,檢驗含量、透光度,合格送分離工段處理;2)樹脂分離(1)串柱上樣:將壓榨液及水頂液稀釋至0.2-0.45%,上D296樹脂柱,流速為4-6L/min,定時檢測流出液,查看是否有ATP漏出;當流出液中ATP濃度≥0.03%時,停止上樣,用反滲透水正頂至流出液ATP濃度≤0.01%后,繼續上樣,如此反復直至上樣結束;(2)水洗雜質:串柱上樣結束,用反滲透水正進洗滌至流出液A257nm≤0.2;然后反進水洗至樹脂上層無渾濁機械雜質且流出液A257nm≤0.2后結束;流速控制在4-6L/min;(3)稀鹽洗雜質:水洗結束,用pH2.0-2.2的0.04mol\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的三磷酸腺苷二鈉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生化反應(1)硫酸鎂溶液、腺苷溶液、苯扎溴銨溶液的制備:①用少量反滲透水溶解硫酸鎂制成硫酸鎂溶液;②用適量室溫的反滲透水溶解腺苷制成腺苷溶液;③用適量的反滲透水溶解苯扎溴銨稀釋成5%苯扎溴銨溶液;(2)投放速凍酵母:加反滲透水于反應鍋中,開動攪拌用夾套熱水加熱至40?45℃,投放蔗糖及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鉀,使其溶解,待其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熱,開循環水降溫,當溫度降至40℃以下時,投放速凍酵母,并用夾套熱水緩慢升溫;所述的速凍酵母,是指將啤酒酵母泥用適量反滲透水清洗,然后再用板框過濾器過濾,得到白色或淡褐色泥狀物,再通過速凍得到;(3)ATP生化反應:當反應鍋內溫度升至20℃±1時,依次投放硫酸鎂溶液、苯扎溴銨溶液、腺苷溶液,反應開始計時,將反應液繼續加熱至36?39℃,保溫,待有氣泡溢出,開始取樣測定ATP轉化率,當反應達到ATP-條帶時,反應結束;(4)滅活、調酸堿:反應結束,立即放掉夾套熱水,迅速投放大量冰于反應鍋內,并通冷卻水降溫,當溫度降至4℃以下,用磷酸調pH至2.5?3.0,1小時后,再用液堿調pH至5.5?6.0,調好堿后30分鐘開始壓榨,壓榨完畢,再用反滲透水頂洗濾餅,水頂液合并壓榨液,檢驗含量、透光度,合格送分離工段處理;2)樹脂分離(1)串柱上樣:將壓榨液及水頂液稀釋至0.2?0.45%,上D296樹脂柱,流速為4?6L/min,定時檢測流出液,查看是否有ATP漏出;當流出液中ATP濃度≥0.03%時,停止上樣,用反滲透水正頂至流出液ATP濃度≤0.01%后,繼續上樣,如此反復直至上樣結束;(2)水洗雜質:串柱上樣結束,用反滲透水正進洗滌至流出液A257nm≤0.2;然后反進水洗至樹脂上層無渾濁機械雜質且流出液A257nm≤0.2后結束;流速控制在4?6L/min;(3)稀鹽洗雜質:水洗結束,用pH2.0?2.2的0.04mol/LNaCl??0.01mol/L?HCl稀鹽液反進流洗,流速為6?10L/min;每小時取樣,測流出液中ATP濃度,當流出液中ATP濃度≥0.03%時,反進洗雜質結束;改正進,正進流速不變,每小時取樣一次,測流出液中ATP的濃度,當流出液中ATP濃度≥0.025%時,每半小時取樣一次監測;當流出液pH跳至2?4,且ADP基本洗盡或只有ATP時,洗滌結束,開始洗脫;(4)洗脫:用pH3.5?3.8的1mol/LnaCl?0.01mol/L?HCl濃鹽液進行洗脫,當洗脫流出液ATP濃度>0.38%時,收集洗脫液,送脫色;當洗脫流出液ATP濃度<0.38%時,即停止收集;3)精制(1)脫色:洗脫液根據色澤加入0.1?0.5%活性炭和0.1?0.3%硅藻土攪拌1小時脫色,離心分離過濾后,脫色液經檢驗合格后送超濾除蛋白;(2)超濾:將脫色液用<1萬分子量的超濾膜進行超濾除蛋白,合格后送去結晶;(3)結晶:超濾液先用CP級HCl調pH至2.5?3.3,再用>1萬分子量的超濾膜進行超濾除蛋白,合格后放入結晶釜,開動攪拌,開始加入95%(v/v)乙醇,出現白色混濁前酒精加入速度控制在100L/h;出現白色混濁時,停止加酒精,攪拌半小時,然后繼續加酒精至料液體積的1.5?2.0倍,保持溫度攪拌半小時,然后開夾套冷卻水,將料液冷至室溫,靜止1小時;離心分離結晶液,濕品先用95%(v/v)酒精洗滌,再用無水乙醇浸泡,最后甩干送去干燥;母液調pH至6.0?7.0后送蒸餾工段進行回收酒精;4)干燥包裝(1)干燥:將濕品放入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度≤-0.10Mpa,控制溫度在40?42℃,干燥2個小時,然后,調整真空度≤-0.08Mpa,控制溫度在37?38℃,干燥4個小時,水分≤8%時可出料;(2)包裝:將合格的產品按規定的批量放入混合器中混合15?20分鐘,然后按進行包裝送檢,合格入庫。...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改進的三磷酸腺苷二鈉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驟:
1)生化反應
(1)硫酸鎂溶液、腺苷溶液、苯扎溴銨溶液的制備:
①用少量反滲透水溶解硫酸鎂制成硫酸鎂溶液;
②用適量室溫的反滲透水溶解腺苷制成腺苷溶液;
③用適量的反滲透水溶解苯扎溴銨稀釋成5%苯扎溴銨溶液;
(2)投放速凍酵母:加反滲透水于反應鍋中,開動攪拌用夾套熱水
加熱至40-45℃,投放蔗糖及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鉀,使其溶解,待其
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熱,開循環水降溫,當溫度降至40℃以下時,投放速
凍酵母,并用夾套熱水緩慢升溫;
所述的速凍酵母,是指將啤酒酵母泥用適量反滲透水清洗,然后再用
板框過濾器過濾,得到白色或淡褐色泥狀物,再通過速凍得到;
(3)ATP生化反應:當反應鍋內溫度升至20℃±1時,依次投放硫酸
鎂溶液、苯扎溴銨溶液、腺苷溶液,反應開始計時,將反應液繼續加熱至
36-39℃,保溫,待有氣泡溢出,開始取樣測定ATP轉化率,當反應達到
ATP-條帶時,反應結束;
(4)滅活、調酸堿:反應結束,立即放掉夾套熱水,迅速投放大量
冰于反應鍋內,并通冷卻水降溫,當溫度降至4℃以下,用磷酸調pH至
2.5-3.0,1小時后,再用液堿調pH至5.5-6.0,調好堿后30分鐘開始壓
榨,壓榨完畢,再用反滲透水頂洗濾餅,水頂液合并壓榨液,檢驗含量、
透光度,合格送分離工段處理;
2)樹脂分離
(1)串柱上樣:將壓榨液及水頂液稀釋至0.2-0.45%,上D296樹脂
柱,流速為4-6L/min,定時檢測流出液,查看是否有ATP漏出;當流出液
中ATP濃度≥0.03%時,停止上樣,用反滲透水正頂至流出液ATP濃度≤
0.01%后,繼續上樣,如此反復直至上樣結束;
(2)水洗雜質:串柱上樣結束,用反滲透水正進洗滌至流出液A257nm≤0.2;然后反進水洗至樹脂上層無渾濁機械雜質且流出液A257nm≤0.2后結
束;流速控制在4-6L/min;
(3)稀鹽洗雜質:水洗結束,用pH2.0-2.2的0.04mol/LNaCl-
-0.01mol/L?HCl稀鹽液反進流洗,流速為6-10L/min;每小時取樣,測流
出液中ATP濃度,當流出液中ATP濃度≥0.03%時,反進洗雜質結束;改
正進,正進流速不變,每小時取樣一次,測流出液中ATP的濃度,當流出
液中ATP濃度≥0.025%時,每半小時取樣一次監測;當流出液pH跳至2-4,
且ADP基本洗盡或只有ATP時,洗滌結束,開始洗脫;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阮傳明,盧志榮,黃偉,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浦北制藥廠,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