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切割機,該切割機包括入料套(1)、被動切板(2)、主動切板(3)、擋板(4)、復位彈性件(5)和底板(6);底板(6)安裝于沖床平臺上;被動切板(2)和擋板(4)間隔設置于底板(6)上且被動切板(2)和擋板(4)之間形成有切割腔室;被動切板(2)設有第一通孔,擋板(4)設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一端設有入料套(1),另一端與主動切板(3)相接觸;待切物料(20)貫穿入料套(1)、第一通孔、切割腔室和第二通孔;主動切板(3)位于切割腔室的頂部且能夠在豎直方向上運動以切割待切物料(20),復位彈性件(5)位于切割腔室的底部且能夠與主動切板(3)相接觸。通過該切割機切割的待切物料的切割端面整齊,節省原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切割裝置,具體地,涉及一種切割機。
技術介紹
現有切割裝置是先將待切物料通過固定件固定住,然后使用切割刀對物料進行切害J。這種切割方式往往使得切割端面參差不齊,同時碎肩多導致原料浪費較大,尤其是金屬棒材的切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切割機,通過該切割機切割的待切物料的切割端面整齊,節省原料。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切割機,該切割機包括入料套、被動切板、主動切板、擋板、復位彈性件和底板;底板安裝于沖床平臺上;被動切板和擋板間隔設置于底板上且被動切板和擋板之間形成有切割腔室;被動切板設有第一通孔,擋板設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一端設有入料套,另一端與主動切板相接觸;待切物料貫穿入料套、第一通孔、切割腔室和第二通孔;主動切板位于切割腔室的頂部且能夠在豎直方向上運動以切割待切物料,復位彈性件位于切割腔室的底部且能夠與主動切板相接觸。優選地,主動切板的底部的刀刃的口刃角度為88° -89°。優選地,切割機還包括限位機構,限位機構位于底板上且限位機構的頂部設有限位塊;限位塊與待切物料的出料端相抵觸。優選地,切割機還包括送料機構,送料機構能夠將待切物料輸送至入料套、第一通孔、切割腔室和第二通孔中。優選地,送料機構包括固定板、多個固定件、主架和多個滾動單元;固定板安裝于沖床平臺上或者地面上,主架通過固定件安裝于固定板上且主架上設有多個滾動單元;待切物料位于滾動單元上以滾動輸送。優選地,主架上設有多個螺紋孔,固定件為螺紋固定件。優選地,滾動單元包括滾動架、輥和轉軸;滾動架位于主架的上表面上且滾動架設有通槽,輥上設有通孔,轉軸貫穿通孔以將輥安裝于通槽內且轉軸的軸向與通槽的軸向相垂直。優選地,輥為回轉體,回轉體的母線為向內凹陷的曲線。優選地,送料機構還包括驅動單元,滾動單元包括主動滾動單元和多個被動滾動單元;多個被動滾動單元通過連接件相連接,驅動單元通過連接件與主動滾動單元相連接以驅動輥轉動。優選地,轉軸的兩端設有齒輪,連接件為鏈條。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提供的切割機的使用過程如下:首先將待切物料放置于入料套、第一通孔、切割腔室和第二通孔中,然后主動切板在沖床錘頭的作用下向下運動衣切斷切割腔室中的待切物料,主動切板一直運動到與復位彈性件接觸并將復位彈性件壓縮至最短高度,此時復位彈性件在彈性力的作用下向上運動以使得主動切板向上運動回復至初始位置以便進行下一次切割。該切割機在切割過程中主動切板的位置穩定使得物料的切割端口面十分整齊,同時復位彈性件的存在使得主動切板能夠迅速回位,極大地提高了切割效率。本技術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但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優選實施方式中的切割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A面的剖視圖;圖3是圖1中B-B面的左側的剖視圖;圖4是圖1中B-B面的右側的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入料套2、被動切板3、主動切板4、擋板5、復位彈性件6、底板7、限位塊8、刀刃9、緊固件10、滾動單元11、連接件12、驅動單元13、固定件14、固定板15、齒輪16、輥17、轉軸18、滾動架19、主架20、待切物料【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在本技術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頂、底”等包含在術語中的方位詞僅代表該術語在常規使用狀態下的方位,或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的俗稱,而不應視為對該術語的限制。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切割機,該切割機如圖1所示,包括入料套1、被動切板2、主動切板3、擋板4、復位彈性件5和底板6 ;底板6安裝于沖床平臺上;被動切板2和擋板4間隔設置于底板6上且被動切板2和擋板4之間形成有切割腔室;被動切板2設有第一通孔,擋板4設有第二通孔;如圖3和圖4所示,第一通孔的一端設有入料套1,另一端與主動切板3相接觸;待切物料20貫穿入料套1、第一通孔、切割腔室和第二通孔;主動切板3位于切割腔室的頂部且能夠在豎直方向上運動以切割待切物料20,復位彈性件5位于切割腔室的底部且能夠與主動切板3相接觸。上述切割機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將待切物料放置于入料套1、第一通孔、切割腔室和第二通孔中,然后主動切板在沖床錘頭的作用下向下運動衣切斷切割腔室中的待切物料,主動切板3 —直運動到與復位彈性5件接觸并將復位彈性件5壓縮至最短高度,此時復位彈性件5在彈性力的作用下向上運動以使得主動切板3向上運動回復至初始位置以便進行下一次切割。該切割機在切割過程中主動切板的位置穩定使得物料的切割端口面十分整齊,同時復位彈性件5的存在使得主動切板能夠迅速回位,極大地提高了切割效率。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主動切板3的底部的刀刃8的口刃角度可以在寬的范圍內變化,具體可以根據待切物料20的材質的不同進行具體設定。當待切物料20為鋁棒的時候,為了防止刀刃8對鋁棒造成過大的壓力而導致缺口過大的缺陷的產生,優選地,主動切板3的底部的刀刃8的口刃角度為88° -89°。同時,為了使得切割機能夠使得切斷的物料的長度更加準確,優選地,切割機還包括限位機構,限位機構位于底板6上且限位機構的頂部設有限位塊7 ;限位塊7與待切物料20的出料端相抵觸。這樣切斷后物料的長度即是被動切板2與限位塊7之間的距離。待切物料20可以通過手動進入切割腔室進行切斷,也可以通過其他的送料機構進行送料進入切割腔室,為了使得待切物料20更加穩定,優選地,切割機還包括送料機構,送料機構能夠將待切物料20輸送至入料套1、第一通孔、切割腔室和第二通孔中。另外,送料機構的具體結構可以是本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切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機包括入料套(1)、被動切板(2)、主動切板(3)、擋板(4)、復位彈性件(5)和底板(6);所述底板(6)安裝于沖床平臺上;所述被動切板(2)和擋板(4)間隔設置于所述底板(6)上且所述被動切板(2)和擋板(4)之間形成有切割腔室;所述被動切板(2)設有第一通孔,所述擋板(4)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設有入料套(1),另一端與所述主動切板(3)相接觸;待切物料(20)貫穿入料套(1)、第一通孔、切割腔室和第二通孔;所述主動切板(3)位于所述切割腔室的頂部且能夠在豎直方向上運動以切割所述待切物料(20),所述復位彈性件(5)位于所述切割腔室的底部且能夠與所述主動切板(3)相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俊峰,馬凱凱,鄭志軍,唐建平,李振建,黃守強,駱建權,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駱氏升泰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