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米蛾收集裝置,包括羽化室和產卵籠兩個部分,羽化室為一側設有拉鏈開口的封閉網狀腔室,羽化室內部并排設置有多個飼養盒,飼養盒的上表面蓋置有蓋布,同時羽化室還配置有一電動吸蟲器,產卵籠包括由纖維桿和接頭組成的支架,支架六個面圍有20目不銹鋼鐵絲網,20目不銹鋼鐵絲網的側面開設有一個操作口,在操作口處連接有一袖套,在產卵籠的底部放置有米蛾卵收集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省去繁瑣的收米蛾步驟,收卵效率高,操作簡便,不損傷成蟲,不漏蟲,并可實現大范圍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農業害蟲生物防治
,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米蛾成蟲和米蛾卵收集裝置。
技術介紹
米蛾卵是飼養草蛉、黃色花蝽和東亞小花蝽的好飼料,也是繁殖赤眼蜂和小菜蛾絨繭蜂的良好寄主卵之一,我國已有20個省、市大量飼養。米蛾的收集大體上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成蟲的收集,二是蟲卵的收集,如一種收集米蛾成蟲的新方法(申請號201210138981)中提到的收集成蟲的方法是要通入C02,使米蛾成蟲短時間內窒息昏迷,一是對米蛾成蟲會造成神經損傷;二是CO2氣體的成本比較高,污染環境;三是部分昏迷的米蛾會墜落于米蛾飼養盤,導致這部分米蛾無法及時收集入產卵籠;四是無法收集當天羽化米蛾所產的卵。現還有采用米蛾收集機,機械化收集成蟲的裝置由于功率太高,收集米蛾成蟲時易使成蟲損傷,影響其產卵量,而且收蛾時易使飼料碎肩進入產卵籠,收卵時碎肩會混入米蛾卵,卵粒中的飼料碎肩很難清理,同時設計復雜,占用空間大,成本高,不易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針對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成蟲收集轉化率高的新型米蛾收集裝置。( 二)技術方案本技術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技術米蛾收集裝置,包括羽化室和產卵籠兩個部分,所述羽化室為一側設有雙頭拉鏈開口的封閉網狀腔室,所述羽化室內部并排設置有多個飼養盒,所述飼養盒的上表面蓋置有蓋布,同時所述羽化室還配置有一電動吸蟲器,所述產卵籠包括由纖維桿和接頭組成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四個底腳處的接頭向外承接纖維桿形成架空設置的支腳,所述支架六個面圍有20目不銹鋼鐵絲網,所述20目不銹鋼鐵絲網的側面開設有一個操作口,在操作口處連接有一袖套,在所述產卵籠的底部放置有米蛾卵收集盤。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羽化室采用紗網。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蓋布材質采用300目尼龍網。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米蛾卵收集盤為方形且長寬均大于支架底部長寬。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產卵籠內放置有沾有10%蜂蜜水的棉花團。(三)有益效果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在成蟲收集時,無需對成蟲進行化學處理,直接采用電動吸蟲器(額定功率1W)收集,不會對成蟲造成傷害;同時收集米蛾成蟲時,羽化室中的米蛾成蟲與飼料完全分離使得飼料碎肩不會隨吸蟲器帶入產卵籠,所收集的米蛾卵沒有飼料碎肩可以免去費工費時地去除卵中的飼料雜質;另外飼養盒上部設置有蓋布,可以方便收集爬出的成蟲,同時,也可以收集產出的部分米蛾卵;蟲卵的收集是采用一個較小的籠子,可以方便集中取卵,米蛾卵收集盤設置于產卵籠底部且比支架稍大,可以防止蟲卵掉落到收集盤外部,袖套的設置一方面可以方便地將每日羽化的米蛾成蟲集中放入同一產卵籠中,便于米蛾卵的收集,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米蛾成蟲飛出產卵籠。【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A-A視角局部視圖。1-羽化室;2_產卵籠;3_米蛾卵收集盤;4_棉花團;11-飼養盒;12_蓋布;13_電動吸蟲器;14-雙頭拉鏈開口 ;21_支架;22_支腳;23-20目不銹鋼鐵絲網;24_袖套。【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新型米蛾收集裝置,包括羽化室I和產卵籠2兩個部分,所述羽化室I為一側設有雙頭拉鏈開口 14的封閉網狀腔室,所述羽化室I內部并排設置有多個飼養盒11,所述飼養盒11的上表面蓋置有蓋布12,同時所述羽化室I還配置有一電動吸蟲器13,所述產卵籠2包括由纖維桿和接頭組成的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四個底腳處的接頭向外承接纖維桿形成架空設置的支腳22,所述支架21六個面圍有20目不銹鋼鐵絲網23,所述20目不銹鋼鐵絲網23的側面開設有一個操作口,在操作口處連接有一袖套24,在所述產卵籠2的底部放置有米蛾卵收集盤3。其中,所述羽化室I采用紗網,紗網是軟的且有彈性,收集成蟲時吸蟲器不易使成蟲損傷;所述蓋布12材質采用300目尼龍網,其材質密閉效果好,作用相當于盒蓋,可以防止飼養盒里面的飼料太干,影響米蛾羽化,同時其表面很平滑,有利于米蛾卵的收集;所述米蛾卵收集盤3為方形且長寬均大于支架21底部長寬;所述產卵籠2內放置有沾有10%蜂蜜水的棉花團4,其可以給成蟲提供營養,提高成蟲產卵量。在具體使用時,米蛾在長30cm、寬20cm的飼養盒11中飼養,飼養盒蓋中央設有長15cm、寬8cm的長方形口,并用膠水粘貼上200目的紗網,將羽化期的米蛾飼養盒去掉蓋子緊密排列到長200cm、寬70cm的羽化室I,絕大部分米蛾成蟲會自動爬出飼養盒11以及上面的蓋布12,蓋布12表面噴有少量水保濕,其目的是為了防止米蛾飼料濕度過低,影響米蛾羽化。新羽化的米蛾多集中于羽化室頂部或側面紗網上進行交尾產卵,少數未爬出蓋布12的新羽化米蛾于第二天收卵揭下蓋布12時爬到羽化室頂部或側面紗網上,用毛刷將產于羽化室紗網上的卵掃落于蓋布12上,再將蓋布12上的米蛾卵收集起來;用電動吸蟲器13收集羽化室中的米蛾成蟲,然后通過袖套24將收集于電動吸蟲器13內的米蛾成蟲放入長40cm,寬40cm,高30cm的產卵籠2內集中產卵,次日用毛刷將產卵籠不銹鋼鐵絲網23上的蟲卵掃下落入米蛾卵收集盤3完成蟲卵的收集。以上具體實施例中提到的新型米蛾收集裝置克服了現有收集方式中部分米蛾飛入外界環境,收蛾效率低,操作復雜,損傷成蟲,米蛾卵中雜質多以及收蛾裝置設計復雜,不易得,成本較高,較難推廣等不利因素,各裝備簡便易得,省去繁瑣的收米蛾步驟,收卵效率高,操作簡便,不損傷成蟲,不漏蟲,并可實現大范圍推廣應用。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技術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技術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技術請求保護的
技術實現思路
,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主權項】1.一種新型米蛾收集裝置,包括羽化室⑴和產卵籠⑵兩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羽化室(I)為一側設有雙頭拉鏈開口(14)的封閉網狀腔室,所述羽化室(I)內部并排設置有多個飼養盒(11),所述飼養盒(11)的上表面蓋置有蓋布(12),同時所述羽化室(I)還配置有一電動吸蟲器(13),所述產卵籠(2)包括由纖維桿和接頭組成的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四個底腳處的接頭向外承接纖維桿形成架空設置的支腳(22),所述支架(21)六個面圍有20目不銹鋼鐵絲網(23),所述20目不銹鋼鐵絲網(23)的側面開設有一個操作口,在操作口處連接有一袖套(24),在所述產卵籠(2)的底部放置有米蛾卵收集盤(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米蛾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羽化室(I)采用紗網。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米蛾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布(12)材質采用300目尼龍網。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米蛾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米蛾卵收集盤(3)為方形且長寬均大于支架(21)底部長寬。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米蛾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米蛾收集裝置,包括羽化室(1)和產卵籠(2)兩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羽化室(1)為一側設有雙頭拉鏈開口(14)的封閉網狀腔室,所述羽化室(1)內部并排設置有多個飼養盒(11),所述飼養盒(11)的上表面蓋置有蓋布(12),同時所述羽化室(1)還配置有一電動吸蟲器(13),所述產卵籠(2)包括由纖維桿和接頭組成的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四個底腳處的接頭向外承接纖維桿形成架空設置的支腳(22),所述支架(21)六個面圍有20目不銹鋼鐵絲網(23),所述20目不銹鋼鐵絲網(23)的側面開設有一個操作口,在操作口處連接有一袖套(24),在所述產卵籠(2)的底部放置有米蛾卵收集盤(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玉英,金濤,彭正強,金啟安,溫海波,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海南;6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