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魚桿部件,具體是指一種具有發光裝置的魚桿把手,其包括與末節桿體尾端固定的前置金屬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帶有尾蓋的后置金屬套,前置金屬套與后置金屬套之間采用透明管連接,在后置金屬套前端的內壁上設有至少一個透光孔,在透光孔內部固定LED燈珠及電池,在后置金屬套上設有控制開關。該魚竿把手結構合理、外觀美觀,通過在魚竿把手上設置發光裝置能有效解決采用目前魚竿在夜晚垂釣時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同時設置發光裝置在夜晚垂釣時還能起到一定的誘魚效果,增加垂釣的成功率。該魚竿把手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魚竿的配套生產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魚桿部件,具體是指一種具有發光裝置的魚桿把手。
技術介紹
目前使用的魚桿把手由金屬套及尾蓋組合而成,魚桿由多節桿體套接而成,末節桿體與金屬套連接固定,當魚桿收合后,所有的桿節縮進后端最粗的一節桿體內,當有桿節損壞時,擰下尾蓋可將所有桿節退出更換后重新組裝使用。但在垂釣過程中發現,當夜晚進行多桿垂釣時,由于魚桿之間的布置具有一定的距離,當收桿時需要借助照明燈具進行提桿操作。當夜晚無月光較黑的環境下,在湖邊或海邊操作時,魚竿不易被發現,有時甚至被魚桿姅倒,極可能對魚桿造成損壞有可能給人身帶來一定的損傷。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魚桿把手,通過在把手上增加發光裝置以解決所存在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發光裝置的魚桿把手,其包括與末節桿體尾端固定的前置金屬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帶有尾蓋的后置金屬套,前置金屬套與后置金屬套之間采用透明管連接,在后置金屬套前端的內壁上設有至少一個透光孔,在透光孔內部固定LED燈珠及電池,在后置金屬套上設有控制開關。進一步的,所述的透光孔為多個,在后置金屬套前端內壁內環繞設置。進一步的,所述透光孔內的LED燈珠向透明管方向傾斜設置。進一步的,所述透明管采用有機玻璃、磨砂陶瓷或透明硬質塑料管制作。進一步的,所述后置金屬套上的控制開關設置在金屬套外壁上,控制開關與電池及LED燈珠電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后置金屬套上的控制開關為設置在金屬套內壁上的微動開關,通過尾蓋的松緊控制微動開關的開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結構合理、外觀美觀,通過在魚竿把手上設置發光裝置能有效解決采用目前魚竿在夜晚垂釣時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同時設置發光裝置在夜晚垂釣時還能起到一定的誘魚效果,增加垂釣的成功率。該魚竿把手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魚竿的配套生產中。【附圖說明】附圖1為該魚竿把手分解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1中A-A向結構剖示圖。附圖3為另一種控制開關安裝方式的后置金屬套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如附圖1所示,一種魚桿把手,其包括與末節桿體尾端固定的前置金屬套1,還包括一帶有尾蓋2的后置金屬套3,前置金屬套I與后置金屬套3之間采用透明管4連接。所述的尾蓋2帶有外螺紋,后置金屬套3尾部內壁設有內螺紋,尾蓋2與后置金屬套3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尾蓋2與后置金屬套3之間自由固定。如附圖1所示,前置金屬套I與透明管4之間、透明管4與后置金屬套3之間采用膠黏合的方式連接固定,當然也可采用螺紋配合固定,但采用螺紋配合固定一是加工成本增加,二是使用時,把手的各組成部分之間易發生松動。如附圖1及附圖2所示,為使把手增加發光效果,在后置金屬套前端的內壁上設有透光孔5,在透光孔內部固定LED燈珠6及電池(電池在附圖中未示出)。LED燈珠6的點亮可通過控制開關進行控制,控制開關7的設置可采用下列方式進行:1、如附圖1所示,在后置金屬套外壁上設有控制開關7,控制開關7與LED燈珠及電池電連接,通過開合控制快關7控制LED燈珠的點亮與熄滅。2、如附圖3所示,在后置金屬套內壁上設置微動開關8,該微動開關8由于LED燈珠及電池電連接,微動開關的開合通過尾蓋進入后置金屬套的深度進行控制,即當尾蓋擰緊時,微動開關閉合,LED燈珠點亮,而當尾蓋松開時,微動開關打開,LED燈珠熄滅。制作時,可以僅設置一只LED燈珠形成發光效果,但為增加光亮度,還可以設置多個LED燈珠,如附圖1所示,多個透光孔在后置金屬套前端內壁內環繞設置,如每個透光孔內安裝LED燈珠,為增加發光的美感,多只LED燈珠可采用不同發光顏色的LED燈珠組合而成。為使LED燈珠所發出的的光盡量指向透明管4并經透明管4透出,如附圖2所示,所述設置在后置金屬套前端的內壁上的透光孔5傾斜設置,透光孔內的LED燈珠同樣傾斜并指向透明管方向。在實際生產中,透明管可采用有機玻璃、磨砂陶瓷或透明硬質塑料管等具有透光效果并有一定強度的材料制作。【主權項】1.一種具有發光裝置的魚桿把手,其包括與末節桿體尾端固定的前置金屬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帶有尾蓋的后置金屬套,前置金屬套與后置金屬套之間采用透明管連接,在后置金屬套前端的內壁上設有至少一個透光孔,在透光孔內部固定LED燈珠及電池,在后置金屬套上設有控制開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發光裝置的魚桿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孔為多個,在后置金屬套前端內壁內環繞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發光裝置的魚桿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內的LED燈珠向透明管方向傾斜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發光裝置的魚桿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管采用有機玻璃、磨砂陶瓷或透明硬質塑料管制作。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發光裝置的魚桿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金屬套上的控制開關設置在金屬套外壁上,控制開關與電池及LED燈珠電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發光裝置的魚桿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金屬套上的控制開關為設置在金屬套內壁上的微動開關,通過尾蓋的松緊控制微動開關的開入口 ο【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魚桿部件,具體是指一種具有發光裝置的魚桿把手,其包括與末節桿體尾端固定的前置金屬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帶有尾蓋的后置金屬套,前置金屬套與后置金屬套之間采用透明管連接,在后置金屬套前端的內壁上設有至少一個透光孔,在透光孔內部固定LED燈珠及電池,在后置金屬套上設有控制開關。該魚竿把手結構合理、外觀美觀,通過在魚竿把手上設置發光裝置能有效解決采用目前魚竿在夜晚垂釣時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同時設置發光裝置在夜晚垂釣時還能起到一定的誘魚效果,增加垂釣的成功率。該魚竿把手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魚竿的配套生產中。【IPC分類】F21V33-00, A01K87-08, F21Y101-02【公開號】CN204426414【申請號】CN201520040572【專利技術人】王學法 【申請人】王學法【公開日】2015年7月1日【申請日】2015年1月2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發光裝置的魚桿把手,其包括與末節桿體尾端固定的前置金屬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帶有尾蓋的后置金屬套,前置金屬套與后置金屬套之間采用透明管連接,在后置金屬套前端的內壁上設有至少一個透光孔,在透光孔內部固定LED燈珠及電池,在后置金屬套上設有控制開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學法,
申請(專利權)人:王學法,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江;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