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包括轉盤,所述轉盤的軸向中心部位具有軸向通孔,所述轉盤還開設有多個徑向通孔,所述徑向通孔與軸向通孔連通,所述多個徑向通孔在轉盤圓周平面均勻分布。所述徑向通孔的中心線偏離轉子的半徑直線一設定角度。本發明專利技術中,通過在轉盤內部增加徑向通孔,轉盤上產生的熱量在轉盤旋轉時,直接通過氣流帶出來,轉盤自身具有散熱孔,大大提高了轉子的散熱性能,從而改善了緩速器的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輛減速部件,具體是涉及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
技術介紹
在現代汽車的發展中,對汽車的行駛安全性、經濟性、環保性和乘坐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豪華客車、城市公交客車及重型卡車安裝電渦流緩速器作為輔助制動系統,它被安裝在車輛的傳動系統中,通過電渦流的原理在隨傳動軸旋轉的轉子與定子之間產生與轉動方向相反的阻力,來起到車輛的緩行功能,從而提高車輛的制動安全性。它可以安裝在變速器后端、傳動軸之間或其它部位。由于轉子和定子間有一定的空氣間隙(0.75-1.5mm),所以它與傳統的靠互相摩擦產生制動的剎車系統有著根本的區別,它又被稱為無摩擦剎車。它可被廣泛地在坡道、連綿彎路和高速公路以及市區道路上的使用。使用它能減少車輛主制動器的使用頻率,從而防止主制動器的溫度急劇上升。在車輛緊急制動時,能發揮最大的使用效果,縮短車輛制動距離,提高車輛的安全性。同時由于減少了剎車使用頻率,從而延長剎車系統的使用壽命,減少了車輛易損件的更換頻率,減少了維修費用及停車時間,從而實現安全營運,提高生產效率。并同時增加乘客的舒適性和減少了有毒物質和噪音的排放。汽車使用電渦流緩速器時,將汽車的大部分機械能轉變成熱能,所以在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轉盤)上產生了大量的熱能,如果長時間持續使用,在轉子大平面轉盤中,溫度可達550度左右。轉盤溫度越高,對車輛的安全性越差,相反越好。同時轉盤溫度越低,緩速器的制動扭矩熱衰退越小,對定子的鐵芯和線圈傳導的熱能也少,緩速器的效率提高。現有的電渦流緩速器轉子散熱方法中,轉子與定子線圈工作面的大平面轉盤上產生的熱能通過多個設置在轉盤背面的散熱葉片散熱,通過汽車傳動軸帶動轉子散熱葉片旋轉散發到大氣中。由于大平面轉盤本身厚度(不同型號的電渦流緩速器一般是在15?25毫米左右),從大平面轉盤到葉片傳導需要時間,其散熱速度慢于熱量產生速度,散熱效果較差,造成轉子溫度上升,溫度越高,產生熱塑料性變形和衰退越大,以及轉子膨脹大,造成轉子與定子空氣間隙變大,嚴重影響緩速器的工作性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缺陷,提出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具有較好的散熱性能。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包括轉盤,所述轉盤的軸向中心部位具有軸向通孔,所述轉盤還開設有多個徑向通孔,所述徑向通孔與軸向通孔連通,所述多個徑向通孔在轉盤圓周平面均勻分布。還包括設置在轉盤背部的散熱葉片組、覆蓋在散熱葉片組外部的防護蓋。所述徑向通孔的中心線偏離轉子的半徑直線一設定角度。所述設定角度為0.5°?30°。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對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轉盤內部增加徑向通孔,轉盤上產生的熱量不但能通過多個葉片在旋轉時散發到大氣中,而且在轉盤旋轉時,由于氣流本身在孔內膨脹和離心力的作用,直接把熱量通過氣流帶出來,這種轉盤自身具有散熱孔的結構大大提高了轉子的散熱性能,降低了緩速器主體溫度,從而改善了緩速器的制動性能。而且由于轉盤內部具有徑向通孔,可以減少了轉子在高溫熱膨脹時造成的轉子與定子空氣間隙變大的問題,由于空隙間隙的大小直接決定了磁場強度,也因此直接關系緩速器的工作性能,所以本專利技術能夠增強轉盤的機械強度,提高緩速器的持續工作性能。【附圖說明】圖1為【具體實施方式】的右視圖;圖2為【具體實施方式】的主視圖;圖3為圖2中轉盤位置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3所示的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包括大平面的轉盤1、連接法蘭2、防護蓋3、散熱葉片組4。散熱葉片組4設置在轉盤I背部,防護蓋3覆蓋在散熱葉片組4外面。轉盤I和法蘭2的軸向中心部位為軸向通孔,法蘭2用于將轉子安裝連接在轉軸上。轉盤I內部沿徑向鉆有多個徑向通孔5,徑向通孔5—端開口與軸向通孔連通,另一端開口在轉盤I的圓周側面。如圖3所示,多個徑向通孔5在轉盤圓周平面均勻分布,且徑向通孔5的中心線偏離轉子的半徑直線一定角度,該角度偏離方向與轉子的旋轉方向相反,該角度可在0.5°?30°角度范圍內取一值。徑向通孔開設在轉盤上軸向位置正好是轉子和定子電渦流作用產生熱能的直接位置。圖2、圖3中,當轉子逆時針方向旋轉時,軸向通孔內的冷空氣將被甩入徑向通孔5內,由于離心力作用,空氣從轉盤I的圓周外緣排出,在這過程中,冷空氣帶出轉盤I的熱量變成熱風,從而對轉子起到很好的散熱效果。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專利技術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包括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的軸向中心部位具有軸向通孔,所述轉盤還開設有多個徑向通孔,所述徑向通孔與軸向通孔連通,所述多個徑向通孔在轉盤圓周平面均勻分布。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通孔的中心線偏離轉子的半徑直線一設定角度。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定角度為0.5°?30。。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轉盤背部的散熱葉片組。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覆蓋在散熱葉片組外部的防護蓋。【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包括轉盤,所述轉盤的軸向中心部位具有軸向通孔,所述轉盤還開設有多個徑向通孔,所述徑向通孔與軸向通孔連通,所述多個徑向通孔在轉盤圓周平面均勻分布。所述徑向通孔的中心線偏離轉子的半徑直線一設定角度。本專利技術中,通過在轉盤內部增加徑向通孔,轉盤上產生的熱量在轉盤旋轉時,直接通過氣流帶出來,轉盤自身具有散熱孔,大大提高了轉子的散熱性能,從而改善了緩速器的性能。【IPC分類】B60L7-28【公開號】CN104760506【申請號】CN201410006773【專利技術人】俞士妙 【申請人】華越汽車制動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7月8日【申請日】2014年1月7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渦流緩速器的轉子,包括轉盤,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的軸向中心部位具有軸向通孔,所述轉盤還開設有多個徑向通孔,所述徑向通孔與軸向通孔連通,所述多個徑向通孔在轉盤圓周平面均勻分布。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士妙,
申請(專利權)人:華越汽車制動技術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