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物保健飲品,包括以下原材料:土茯苓5-10g、陳皮5-10g、枇杷葉5-10g、黃芪5-10g、甘草5-10g、川貝5-10g、大棗5-10g、板藍根5-10g、熟地黃5-10g;將上述原料均勻混合,放入玻璃容器或陶瓷容器內,加入600ml水浸泡20-40min,再用小火煎煮20-40min,倒出500ml溶液,再往容器內加入600ml水,用小火煎煮20-40min,再倒出500ml溶液水與第一次倒出的500ml溶液混合,待自然冷卻后即成。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采用上述原材料,不僅對感冒咳嗽、肺炎、肺氣腫、肺癌等人群具有顯著的保健、緩解作用;并且,各原材料通過相互配合和促進,對人體有益的原材料和功效大大提高,相對于單純采用單種原材料達到的效果顯著提高;同時,通過上述各原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其性狀更加溫和,非常利于人體吸收,長期飲用也不會產生副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食品保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植物保健飲品。
技術介紹
飲品,加工制造的供飲用的液體。如汽水、果子露、酒、茶等。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飲品食品》:“茶、酒、湯、羹(湯之和味而中雜以菜蔬肉臛者,曰羹)、漿、酪之屬,皆飲品也。”沈從文《蕭蕭》:“許多城市中文明人,把一個夏天完全消磨到軟綢衣服、精美飲品以及種種好事情上面。”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飲品日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飲品是指以水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藝生產出來,供人們直接飲用的液體食品。飲品除提供水分外,由于在不同品種的飲品中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以及各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營養成分,因此有一定的營養。飲品一般可分為含酒精飲品和無酒精飲品。按照GB10789-2007飲品通則,將無酒精飲品分為果蔬汁飲品類、蛋白飲品、飲品類、包裝飲用水類、茶飲品類、咖啡飲品類、固體飲品類、特殊用途飲品類、植物飲品類、風味飲品類、其它飲品類等10類。中國式飲品主要指各種植物飲品,比如涼茶飲品,中國式涼茶中國人自己的飲品。涼茶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廣泛的民間性、公認的有效性、嚴格的傳承性及巨大的后發效應,使其成為世界飲品的一匹“黑馬”。目前,涼茶產量已達200萬噸(含港、澳地區),2006年,涼茶銷量已超過可口可樂在中國大陸的銷量。2007年產銷量達600萬噸,銷售范圍已覆蓋全國及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意大利、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近二十個國家。但是,涼茶性味偏寒涼,過多飲用,易損害人體的陽氣和津液,特別是當涼茶之中含有夏枯草、板藍根、大青葉、蒲公英、野菊花、溪黃草、淡竹葉之類成分之時,寒性會更重,體質弱的人不宜飲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植物保健飲品。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植物保健飲品,包括以下原材料:土茯苓5-10g、陳皮5-10g、枇杷葉5-10g、黃芪5-10g、甘草5_10g、川貝5_10g、大棗5-10g、板藍根5-10g、熟地黃5-10g ;將上述原料均勻混合,放入玻璃容器或陶瓷容器內,加入600ml水浸泡20-40min,再用小火煎煮20_40min,倒出500ml溶液,再往容器內加入600ml水,用小火煎煮20-40min,再倒出500ml溶液水與第一次倒出的500ml溶液混合,待自然冷卻后即成。進一步,所述植物保健飲品包括以下原材料:土獲茶1g、陳皮10g、枇杷葉10g、黃芪10g、甘草10g、川貝10g、大棗10g、板藍根10g、熟地黃1go土茯茶,甘、淡、平,清熱利濕;能解毒消腫,主小便淋澀;白濁;帶下;癰腫瘡毒。陳皮,性味苦、辛,溫;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枇杷葉,性味苦,微寒;能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用于肺熱咳嗽,氣逆喘急,胃熱嘔逆,煩熱口渴。黃芪,性味甘,溫;能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甘草,性味甘,平;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川貝,性味苦、甘,微寒;能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紅棗,性味甘,溫;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樹皮,消炎,止血,止瀉。用于氣管炎,腸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傷出血;根:行氣,活血,調經,用于月經不調,紅崩,白帶。板藍根,性味苦,寒;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溫毒發斑,舌絳紫暗,痄腮,喉痹,爛喉丹痧,大頭瘟疫,丹毒,癰腫。熟地黃,性味甘,微溫,①《珍珠囊》:〃甘苦。〃②《綱目》:〃甘微苦,微溫。〃③《本草新編》:〃味甘,性溫〃;滋陰,補血。治陰虛血少,腰膝痿弱,勞嗽骨蒸,遺精,崩漏,月經不調,消渴,溲數,耳聾,目昏。①《珍珠囊》:〃大補血虛不足,通血脈,益氣力。〃②王好古:〃主坐而欲起,目琉琉無所見。〃③《綱目》:〃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日,黑須發,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經候不調,胎產百病。〃④《本草從新》:〃滋腎水,封填骨髓,利血脈,補益真陰,聰耳明目,黑發烏須。又能補脾陰,止久瀉,治勞傷風痹,陰虧發熱,干咳痰嗽,氣短喘促,胃中空虛覺餒,痘證心虛無膿,病后脛股酸痛,產后臍腹急疼,感證陰虧,無汗便閉,諸種動血,一切肝腎陰虧,虛損百病,為壯水之主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通過采用上述原材料,不僅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尤其對感冒咳嗽、肺炎、肺氣腫、肺癌等人群具有顯著的保健、緩解作用;各原材料通過相互配合和促進,對人體有益的原材料和功效大大提高,相對于單純采用單種原材料達到的效果顯著提高;同時,通過上述各原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其性狀更加溫和,非常利于人體吸收,長期飲用也不會產生副作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本實施例包括以下原材料:土茯苓10克、陳皮10克、枇杷葉10克、黃芪10克、甘草10克、川貝10克、大棗10克、板藍根10克、熟地黃10克;將上述原料均勻混合,放入玻璃容器內,加入600ml水浸泡20分鐘,再用小火煎煮40分鐘左右,倒出500ml溶液,再往容器內加入600ml水,用小火煎煮40分鐘左右,再倒出500ml溶液水與第一次倒出的500ml溶液混合,待自然冷卻后即成。將上述溶液分包成10小包或10瓶,每包或每瓶100ml。儲存:冷藏(2-8 °C )儲存。用法與用量:成人每次使用100毫升,用熱水加溫至適當溫度即可飲用小孩(15歲以下)減半服用;每日一次,飯前或飯后半小時服用。禁忌:服用期間禁喝濃茶。實施例2 本實施例包括以下原材料:土茯苓10克、陳皮10克、枇杷葉10克、黃芪5克、甘草5克、川貝10克、大棗5克、板藍根10克、熟地黃5克;將上述原料均勻混合,放入玻璃容器內,加入600ml水浸泡20分鐘,再用小火煎煮20分鐘左右,倒出500ml溶液,再往容器內加入600ml水,用小火煎煮20分鐘左右,再倒出500ml溶液水與第一次倒出的500ml溶液混合,待自然冷卻后即成。將上述溶液分包成10小包或10瓶,每包或每瓶100ml。儲存:冷藏(2_8°C)儲存。用法與用量:成人每次使用100毫升,用熱水加溫至適當溫度即可飲用;小孩(15歲以下)減半服用;每日一次,飯前或飯后半小時服用。禁忌:服用期間禁喝濃茶。實施例3 本實施例包括以下原材料:土茯苓5克、陳皮5克、枇杷葉5克、黃芪10克、甘草10克、川貝5克、大棗10克、板藍根5克、熟地黃10克;將上述原料均勻混合,放入玻璃容器內,加入600ml水浸泡20分鐘,再用小火煎煮20分鐘左右,倒出500ml溶液,再往容器內加入600ml水,用小火煎煮40分鐘左右,再倒出500ml溶液水與第一次倒出的500ml溶液混合,待自然冷卻后即成。將上述溶液分包成10小包或10瓶,每包或每瓶100ml。儲存:冷藏(2-8 °C )儲存。用法與用量:成人每次使用100毫升,用熱水加溫至適當溫度即可飲用;小孩(15歲以下)減半服用;每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植物保健飲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材料:土茯苓5?10g?、陳皮5?10g、枇杷葉5?10g、黃芪5?10g、甘草5?10g、川貝5?10g、大棗5?10g、板藍根5?10g、熟地黃5?10g;將上述原料均勻混合,放入玻璃容器或陶瓷容器內,加入600ml水浸泡20?40min,再用小火煎煮20?40min,倒出500ml溶液,再往容器內加入600ml水,用小火煎煮20?40min,再倒出500ml溶液水與第一次倒出的500ml溶液混合,待自然冷卻后即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閔澤華,
申請(專利權)人:閔昌紅,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