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包括殼體、輸入電路、控制板、按鈕、充電模塊、存儲模塊、顯示模塊和接線柱,所述輸入電路、控制板、按鈕、充電模塊、存儲模塊安裝在殼體內;所述按鈕、顯示模塊和接線柱固定在殼體的前面板處;所述輸入電路、按鈕、充電模塊、存儲模塊、顯示模塊和接線柱分別與控制板相連;還包括一能夠將直流轉直流的升壓轉換模塊和能夠對鋰電池進行補償充電的充電補償模塊;所述升壓轉換模塊、充電補償模塊和接線柱分別與控制板相連,所述接線柱有兩組。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后,鋰電池在測試過程中釋放的電能能夠被充分利用,節約了電能,降低了廠家和測試部門的生成成本。(*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
本技術涉及鋰電池充電測試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
技術介紹
現有的鋰電池測試儀主要包括以下幾大部分,對鋰電池測試儀進行供電的輸入電路;對鋰電池測試過程進行控制的控制電路,能夠對鋰電池進行充電測試的充電模塊;能夠對鋰電池進行放電測試的放電模塊;能夠將測試數據存儲的存儲模塊;能夠將測試數據調出查看的顯示模塊及確認按鈕和返回按鈕;在對鋰電池進行充電測試時,通過輸入電路對整個鋰電池測試儀進行供電,鋰電池測試儀通過內部設置的充電模塊恒流恒壓的充入到待測鋰電池內,這個過程會消耗掉一定的電能。而對鋰電池進行放電測試時,一般采用兩種形式,1、通過內置的放電模塊把待測鋰電池內的電量直接釋放出去。2、測試儀內的放電模塊更換為一個能夠將電能轉化為熱能的裝置,通過這個裝置將電能轉化為熱能釋放掉。 綜上,鋰電池測試充電過程的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而放電測試時,電池存儲的電能通過放電模塊被導出,造成電能的白白浪費,給電池廠家和測試部門增加了測試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能夠對鋰電池釋放的電能進行回收利用的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包括殼體、輸入電路、控制板、按鈕、充電模塊、存儲模塊、顯示模塊和接線柱,所述輸入電路、控制板、充電模塊、存儲模塊安裝在殼體內;所述按鈕、顯示模塊和接線柱固定在殼體的前面板處;所述輸入電路、按鈕、充電模塊、存儲模塊、顯示模塊和接線柱分別與控制板相連;還包括一能夠將直流轉直流的升壓轉換模塊(8)和能夠對鋰電池進行補償充電的充電補償模塊(9);所述升壓轉換模塊、充電補償模塊和接線柱分別與控制板相連;所述接線柱有兩組。 采用本技術方案后,第一塊鋰電池釋放出來的電量通過升壓轉換模塊的直流轉直流之后用來對第二塊鋰電池充電,根據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僅憑第一塊鋰電池釋放的電能不足以對第二鋰電池實現完全充電,為了能夠實現對第二塊鋰電池完全充電,通過充電補償模塊繼續對第二鋰電池進行不斷充電。此時雖然也需要消耗一定的電能,但大部分的電能都來自于第一塊鋰電池,第一塊鋰電池釋放的電能被充分利用后,節約了電能,降低了廠家和測試部門的生成成本。 進一步的改進,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還包括一報警模塊,所述報警模塊安裝在殼體的內部,所述報警模塊與控制板相連。報警模塊的設置,在鋰電池組進行充放電測試時,如果遇到異常情況,可以通過報警模塊將異常情況反饋給測試人員,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 進一步的改進,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的按鈕還包括自動按鈕和手動按鈕,所述自動按鈕和手動按鈕分別于控制板相連。手動按鈕和自動按鈕的存在,使得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可以在兩種模式之間自由切換,實現自動和手動對鋰電池進行充放電測試。 進一步的改進,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還設有過壓保護模塊,所述過壓保護模塊安裝在殼體的內部,所述過壓保護模塊與控制板相連。過壓保護模塊的設置,防止充電電壓過高,造成對鋰電池的損害。 進一步的改進,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還設有欠壓保護模塊,所述欠壓保護模塊安裝在殼體的內部,所述欠壓保護模塊與控制板相連。欠壓模塊的設置,防止正在放電的鋰電池過量放電,損傷鋰電池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的電路原理框圖。 其中:1、殼體,2、輸入電路,3、控制板,4、按鈕,5、充電模塊,6、存儲模塊,7、顯示模塊,8、升壓轉換模塊,9、充電補償模塊,10、報警模塊,11、過壓保護模塊,12、欠壓保護模塊,13、第一接線柱,14、第二接線柱,41、自動按鈕,42、手動按鈕,43、返回按鈕,44、確認按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優選的方式做進一步的闡述: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包括殼體1、輸入電路2、控制板3、按鈕4、充電模塊5、存儲模塊6、顯示模塊7和接線柱,所述輸入電路2、控制板3、充電模塊5、存儲模塊6安裝在殼體I內;所述按鈕4、顯示模塊7和接線柱固定在殼體I的前面板處;按鈕4還包括自動按鈕41和手動按鈕42,所述自動按鈕41和手動按鈕42分別于控制板3相連。所述輸入電路2、充電模塊5、存儲模塊6、顯示模塊7和接線柱分別與控制板3相連;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還包括一能夠將直流轉直流的升壓轉換模塊8、能夠對鋰電池進行補償充電的充電補償模塊9和報警模塊10 ;所述升壓轉換模塊8、充電補償模塊9和接線柱分別與控制板3相連,其中接線柱有兩組,包括第一接線柱13和第二接線柱14。為了能夠更好對地對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的測試狀態進行保護,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還增設有過壓保護模塊11和欠壓保護模塊12,過壓保護模塊11和欠壓保護模塊12分別安裝在殼體的內部,過壓保護模塊11及欠壓保護模塊12分別與控制板3相連。 下面以48V鋰電池組為例對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的使用做進一步的說明:首先使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接入交流220V電壓,使得輸入電路2能夠對整個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進行供電,待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運行后對相關的參數進行設置,48V的參數設置如下:充電報警電壓:54.6V ;放電報警電壓:37V ;自動測試循環次數:5次;額定容量:30AH ;轉換電流電壓:46V。 參數設置完成之后,將第一、第二鋰電池按照正確的方式分別接入到第一接線柱13和第二接線柱14上。根據實際需要選擇自動模式或手動模式,比如按下自動按鈕41后,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首先通過充電模塊5對第一鋰電池進行充電,充電完成之后,經過控制板3的給出的切換信號,第一鋰電池轉為向外界釋放電能,釋放出來的電能經過直流轉直流的升壓轉換模塊8轉換處理后直接對第二鋰電池進行充電,在第一鋰電池進行放電的過程中,控制板3對第一鋰電池的放電量進行檢測和記錄,等放電量達到設置值,第一鋰電池停止放電,控制板3記錄相應的放電次數及放電量將其存儲在存儲模塊6內。此時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需要通過充電補償模塊9繼續對第二鋰電池進行補償充電。當第二鋰電池充電完成之后,控制板3將狀態切換到第二鋰電池放電模式,進而通過第二鋰電池對第一鋰電池進行充電,在第二鋰電池進行放電的過程中,控制板3對第二鋰電池的放電量及放電次數進行檢測和記錄,等第二鋰電池的放電量達到設置值,第二鋰電池停止放電,然后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通過充電補償模塊9繼續對第一鋰電池進行補償充電。 測試狀態持續進行,直到完成整個測試過程。在第一、第二鋰電池測試過程中,由于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中設有報警模塊10、過壓保護模塊11及欠壓保護模塊12,當鋰電池充電過壓或放電欠壓時,控制板3會觸發報警模塊10進行報警提醒。通知測試人員對測試狀態進行觀察確認。通過確認按鈕44可以觀察測試結果,通過返回按鈕43可以使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停止測試狀態。 按下手動按鈕42后,測試過程與自動按鈕41類似,區別在于,第一鋰電池完成充電后需要通過確認按鈕44才能進行將第一鋰電池卻換到放電模式對第二鋰電池進行充電。第二鋰電池充電完成之后,又需要通過確認按鈕44將第二鋰電池切換到放電模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包括殼體(1)、輸入電路(2)、控制板(3)、按鈕(4)、充電模塊(5)、存儲模塊(6)、顯示模塊(7)和接線柱,所述輸入電路(2)、控制板(3)、充電模塊(5)、存儲模塊(6)安裝在殼體(1)內;所述按鈕(4)、顯示模塊(6)和接線柱固定在殼體(1)的前面板處;所述輸入電路(2)、按鈕(4)、充電模塊(5)、存儲模塊(6)、顯示模塊(7)和接線柱分別與控制板(3)相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能夠將直流轉直流的升壓轉換模塊(8)和能夠對鋰電池進行補償充電的充電補償模塊(9);所述升壓轉換模塊(8)、充電補償模塊(9)和接線柱分別與控制板(3)相連;所述接線柱為兩組。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包括殼體(I)、輸入電路(2)、控制板(3)、按鈕(4)、充電模塊(5)、存儲模塊(6)、顯示模塊(7)和接線柱,所述輸入電路(2)、控制板(3)、充電模塊(5)、存儲模塊(6)安裝在殼體(I)內;所述按鈕(4)、顯示模塊(6)和接線柱固定在殼體(I)的前面板處;所述輸入電路(2)、按鈕(4)、充電模塊(5)、存儲模塊(6)、顯示模塊(7)和接線柱分別與控制板(3)相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能夠將直流轉直流的升壓轉換模塊⑶和能夠對鋰電池進行補償充電的充電補償模塊(9);所述升壓轉換模塊(8)、充電補償模塊(9)和接線柱分別與控制板(3)相連;所述接線柱為兩組。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鋰電池能量回收測試儀,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建英,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馳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