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金花茶的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外植體的消毒;(2)愈傷組織培養;(3)愈傷組織分化芽;(4)芽生根。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金花茶的組培快繁方法,能降低繁殖的成本,生長周期短、繁殖率高、方便管理、利于工業化生產和自動化監控大大的節約了人力、物力和田間作物的土地。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外植體的消毒;(2)愈傷組織培養;(3)愈傷組織分化芽;(4)芽生根。本專利技術提供,能降低繁殖的成本,生長周期短、繁殖率高、方便管理、利于工業化生產和自動化監控大大的節約了人力、物力和田間作物的土地。【專利說明】
本專利技術屬于組織培養生產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金花茶屬于山茶科、山茶屬,與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為孿生姐妹。金花茶 的花金黃色,耀眼奪目,仿佛涂著一層蠟,晶瑩而油潤,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單生于葉 腋,花開時,有杯狀的、壺狀的或碗狀的,嬌艷多姿,秀麗雅致。以前,人們沒有見到過花色金 黃的種類。I960年,中國科學工作者首次在廣西南寧一帶發現了一種金黃色的山茶花,被命 名為金花茶。國外稱之為神奇的東方魔茶,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 金花茶是一種古老的植物,極為罕見,分布極其狹窄,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僅 分布于中國廣西防城港市十萬大山的蘭山支脈一帶,生長于海拔700米以下,以海拔200? 500米之間的范圍較常見,垂直分布的下限為海拔20米左右。如金花茶在防城縣大王江附 近的濱海丘陵臺地仍有分布。垂直分布的上限可達海拔890米,如寧明縣那陶大山仍可見 到個別小瓣金花茶,數量極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貴植物。金花茶喜溫暖濕潤氣候,喜歡排 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蔭蔽,進入花期后,頗喜透射陽光。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性至中 性均土壤中可生長。耐瘠薄,也喜肥,耐澇力強。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 心、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監督檢驗中心、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廣 西壯族自治區分析測試研究中心、廣西中醫學院、廣西農學院實驗中心等權威機構檢驗表 明:金花茶屬無毒級、含有400多種營養物質、無毒副作用。富含茶多糖、茶多酚、總皂甙、總 黃酮、茶色素、咖啡因、蛋白質、維生素 Bl、B2、維生素 C、維生素 E、葉酸、脂肪酸、B-胡蘿卜 素等多種天然營養成份;金花茶含有茶氨酸、蘇氨酸等幾十種氨基酸,以及富含有多種對人 體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天然有機鍺(Ge)、硒(Se)、鑰(Mo)、鋅(Zn)、釩(V)等微量元素,和 鉀(K)、鈣(Ca)、鎂(Mg)等宏量元素。自2009年成功舉辦首屆金花茶節以來,金花茶節成 為了防城港市主打的四大文化節慶品牌之一。金花茶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涌現出桂人 堂金花茶、中港高科國寶金花茶、百喜金花茶等一批龍頭企業,金花茶系列產品分獲廣西名 牌產品、廣西著名商標,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年產值超過12億元。 由此可見金花茶深受大眾的喜愛,提高金花茶的產量就要對金花茶進行后代繁 殖,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本專利技術提供,能夠快速的對金花茶進行 組織培養繁殖,且出苗率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能降低繁殖的成 本,生長周期短、繁殖率高、方便管理、利于工業化生產和自動化監控大大的節約了人力、物 力和田間作物的土地。 本專利技術的方案是通過這樣實現的: ,包括如下步驟: 外植體的消毒:采摘6?7月份的金花茶葉,使用20?40%樂果乳劑稀釋400?600 倍液浸泡5?lOmin,取出后放入超凈工作臺使用4%維生素 C水溶液浸泡30min后再3%的 次氯酸進行消毒5?IO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3?5次,最后使用滅菌濾紙吸干金花茶葉 表面的無菌水;使用樂果乳劑對剛采摘的金花茶葉進行消毒,能將金花茶葉上的害蟲爬行 過后殘留下的有害液體去除,然后使用維生素 C浸泡再用次氯酸消毒不僅能有效延緩外植 體褐化時間和保持外植體活力,而且能將金花茶葉上的細菌殺死,再使用無菌水沖洗,確保 金花茶葉上其他液體無殘留,最后使用滅菌濾紙吸干金花茶葉表面的無菌水,以防將金花 茶葉放入愈傷組織培養基中對培養基有稀釋作用。 (2)愈傷組織培養:愈傷組織培養:使用解剖刀沿著金花茶葉的莖干位置橫切出 長15?18cm,寬10?15cm的葉條片,將葉條片放入已經裝入愈傷組織培養基的培養皿中, 輕壓葉條片,在29?31°C下暗培養8?15天,而后轉入26?28°C下進行8?15天的暗 培養,獲得金花茶愈傷組織;采用光暗培養的方式,暗培養的時間原大于光培養,可以避免 金花茶葉修復期間過多的光照使其進行光合作用生成糖類,失去金花茶葉體內的一部分物 質和能量,使得完成修復過程的物質和能量的總量減少,造成形成愈傷組織的時間變慢。 (3)愈傷組織分化芽:將上述得到的愈傷組織移置芽誘導培養基中,其中,芽誘導 培養基的配方為MS+6?8g/L瓊脂+25?29 g/L蔗糖+ 0. 3?0.8mg/L 6?芐基嘌呤 +0· 8?I. 5mg/L萘乙酸,調節培養基的pH值為6. 0?6. 5,于25?28°C條件下,光暗培養 30?45天后愈傷組織分化出芽;添加6?芐基嘌呤在培養基中具有抑制植物葉內葉綠素、 核酸、蛋白質的分解,保綠防老;將氨基酸、生長素、無機鹽等向處理部位調運等多種效能。 (4)芽生根:待步驟(3)中芽長至5?6cm時,將芽移置根誘導培養基中,其中,根 誘導培養基的配方為MS+6?8g/L瓊脂+25?29g/L蔗糖+0· 8?2. 5mg/L吲哚乙酸+0· 5? I. 5mg/L萘乙酸+0. 8?I. 5mg/L活性炭+0. 8?I. 5mg/L的硫酸亞鐵,于25?28°C條件下, 光暗培養20?30天,培養出幼苗,組培結束。采用萘乙酸為培養基其中之一的添加物質能 夠促進細胞分裂和擴大,可誘導生根;而抗褐化劑活性炭+〇. 8?I. 5mg/L的硫酸亞鐵可降 低組培過程中外植體、原球莖和叢生芽產生褐化,目前已達到外植體初誘導、原球莖繼代增 殖褐化率控制在15%以下,叢生芽生根誘導褐化率低于5%以下。 本專利技術中,作為進一步說明,所述每個培養皿放入3?5片的葉條片。適當放入葉 條片能保證每條葉條片能充分的吸收足量的養分,防止養分不足造成培養失敗,即提高繁 殖率。 本專利技術中,作為進一步說明,所述愈傷組織培養基的配方為MS+6?8g/L瓊脂 +25?29 g/L蔗糖+ 0. 3?0. 8mg/L 6?芐基嘌呤+0. 8?I. 5mg/L萘乙酸,調節培養基 的pH值為6. 5?7. 0 ;將培養基放入高溫滅菌鍋,在121?130°C、I. 1?I. 5 kg/cm2條件 下進行滅菌30?50min,然后取出冷卻至45°C后迅速在超凈工作臺中傾倒分裝到已經經過 高溫滅菌鍋滅菌的培養皿中。 本專利技術中,作為進一步說明,所述培養皿的規格為90X 15mm ;所述裝入培養皿中 的培養基為培養皿體積的1/3?1/2。采用直接傾倒的方法,相比使用量筒量取定量的培養 基,具有快速,簡便的優點。 本專利技術中,作為進一步說明,所述步驟(3)和步驟(4)中的光暗培養周期為光培養 20?22h,暗培養2?4h。在愈傷組織發芽和生根期間,需要吸收足夠的光源來形成葉綠素 繼而能通過吸收光源來完成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能夠合成能源,補充生長所需的能量。 本專利技術中,作為進一步說明,所述步驟(3)中光培養的光照強度為1500?1700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花茶的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外植體的消毒:采摘5~7月份的金花茶葉,使用20~40%樂果乳劑稀釋400~600倍液浸泡5~10min,取出后放入超凈工作臺使用4%維生素C水溶液浸泡30min后再3%的次氯酸進行消毒5~10min,然后用無菌水沖洗3~5次,最后使用滅菌濾紙吸干金花茶葉表面的無菌水;(2)愈傷組織培養:使用解剖刀沿著金花茶葉的莖干位置橫切出長15~18cm,寬10~15cm的葉條片,將葉條片放入已經裝入愈傷組織培養基的培養皿中,輕壓葉條片,在29~31℃下暗培養8~15天,而后轉入26~28℃下進行8~15天的暗培養,獲得金花茶愈傷組織;(3)愈傷組織分化芽:將上述得到的愈傷組織移置芽誘導培養基中,其中,芽誘導培養基的配方為MS+6~8g/L瓊脂+25~29?g/L蔗糖+?0.3~0.8mg/L?6~芐基嘌呤+0.8~1.5mg/L?萘乙酸,調節培養基的pH值為6.0~6.5,于25~28℃條件下,光暗培養30~45天后愈傷組織分化出芽;(4)芽生根:待步驟(3)中芽長至5~6cm時,將芽移置根誘導培養基中,其中,根誘導培養基的配方為MS+6~8g/L瓊脂+25~29g/L蔗糖+0.8~2.5mg/L吲哚乙酸+0.5~1.5mg/L萘乙酸+0.8~1.5mg/L活性炭+0.8~1.5mg/L的硫酸亞鐵,于25~28℃條件下,光暗培養20~30天,培養出幼苗,組培結束。...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莘蔓,韋玲菊,陳程,羅生芳,
申請(專利權)人:柳州博澤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