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電路板開發領域,公開了一種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所述提供的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可調電阻RX1的兩端分別連接穩壓單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穩壓單元提供穩定電壓,并通過可調電阻RX1為壓控晶振芯片提供穩定的可控電壓,從而在調節過程中時鐘信號的頻率不易出現波動,方便實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路板開發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
技術介紹
電路板又名印刷線路板,是一種將多個芯片或器件組合在一起實現目標功能的集成板。現有電路板多為數字電路板,因此需要晶振電路提供時鐘信號,以使電路板上的數字芯片高速的處理數據。在實際電路板開發過程中,有時需要調節晶振電路的時鐘信號頻率。針對這種情況,通常采用壓控晶振的方式,即通過外加可控電壓調整壓控晶振芯片的晶振頻率(一般是將外加可控電壓加到壓控晶振芯片內部的變容二極管上,通過改變變容二極管的電容值來達到改變頻率的效果)。 在上述時鐘信號頻率可調的晶振電路中,一般結構是壓控晶振芯片的電壓控制端外接可調電阻的調節端,可調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直流電壓源(例如5V供電電壓),可調電阻的第二端接地,通過移動可調電阻的調節端,改變可變電壓的分壓情況,從而提供外加可控電壓。在實際電路板中,由于線路串擾的問題,直流電壓源提供的電壓可能并不穩定,使得在調節過程中時鐘信號的頻率容易出現波動,不易快速調節至目標頻率。 針對上述目前晶振電路中調節不穩定的問題,需要提供一種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能夠提供穩定的可控電壓,在調節過程中時鐘信號的頻率不易出現波動,方便實用。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目前晶振電路中調節不穩定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能夠提供穩定的可控電壓,在調節過程中時鐘信號的頻率不易出現波動,方便實用。 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穩壓單元,壓控晶振芯片,旁路單元,可調電阻RX1,電阻R1,電阻R2和電阻R3 ;穩壓單元的第一端連接可調電阻RXl的第一端和電阻Rl的第一端,穩壓單元的第二端連接可調電阻RXl的第二端,電阻Rl的第二端連接可調電阻RXl的滑動端和電阻R2的第一端,電阻R2的第二端接地,可調電阻RXl的滑動端連接壓控晶振芯片的電壓控制端;旁路單元的第一端連接第一直流電壓源VCC1,旁路單元的第二端連接壓控晶振芯片的電源輸入端,壓控晶振芯片的接地端接地,壓控晶振芯片的輸出端連接電阻R3的第一端,電阻R3的第二端輸出時鐘信號。 具體的,所述穩壓單元包括:低壓差電壓調節器,電容Cl,電容C2,電容C3,極性電容PC1,極性電容PC2和極性電容PC3 ;低壓差電壓調節器的輸入端連接第二直流電壓源VCC2,低壓差電壓調節器同時連接電容Cl的第一端,電容Cl的第二端接地,極性電容PCl的陽極連接電容Cl的第一端,極性電容PCl的陰極接地,極性電容PC2的陽極連接電容Cl的第一端,極性電容PC2的陰極接地,低壓差電壓調節器的接地端接地,低壓差電壓調節器的輸出端連接穩壓單元的第一端,穩壓單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并聯電容C2和電容C3,極性電容PC3的陽極連接穩壓單元的第一端,極性電容PC3的陰極連接穩壓單元的第二端。 具體的,所述旁路單元包括:電容C4,電容C5,電容C6和電感LI ;旁路單元的第一端連接電容C4的第一端和電感LI的第一端,電容C4的第二端接地,電感LI的第二端連接旁路單元的第二端和電容C5的第一端,電容C5的第二端接地,電容C5的兩端并聯電容C6。 綜上,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提供的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可調電阻RXl的兩端分別連接穩壓單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穩壓單元提供穩定電壓,并通過可調電阻RXl為壓控晶振芯片提供穩定的可控電壓,從而在調節過程中時鐘信號的頻率不易出現波動,方便實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通過實施例方式詳細地描述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例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專利技術,但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 本文中描述的各種技術可以用于但不限于電路板開發領域,還可以用于其它類似領域。 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單獨存在B,同時存在A和B三種情況,本文中術語“或/和”是描述另一種關聯對象關系,表示可以存在兩種關系,例如,A或/和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單獨存在A和B兩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關聯對象是一種“或”關系。 實施例一,圖1示出了本實施例提供的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圖。所述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穩壓單元,壓控晶振芯片,旁路單元,可調電阻RX1,電阻Rl,電阻R2和電阻R3 ;穩壓單元的第一端連接可調電阻RXl的第一端和電阻Rl的第一端,穩壓單元的第二端連接可調電阻RXl的第二端,電阻Rl的第二端連接可調電阻RXl的滑動端和電阻R2的第一端,電阻R2的第二端接地,可調電阻RXl的滑動端連接壓控晶振芯片的電壓控制端;旁路單元的第一端連接第一直流電壓源VCC1,旁路單元的第二端連接壓控晶振芯片的電源輸入端,壓控晶振芯片的接地端接地,壓控晶振芯片的輸出端連接電阻R3的第一端,電阻R3的第二端輸出時鐘信號。在所述晶振電路結構中,可調電阻RXl的兩端分別連接穩壓單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穩壓單元提供穩定電壓,并通過可調電阻RXl為壓控晶振芯片提供穩定的可控電壓,從而在調節過程中時鐘信號的頻率不易出現波動,方便實用。作為優化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壓控晶振芯片為0C14-VAAEGA-50MHZ,電源輸入端為VCC端,電壓控制端為VC端,接地端為GND端,輸出端為OSC端;第一直流電壓源VCCl的供電電壓為3.3V。可調電阻RXl的最大阻值為1K歐姆,電阻Rl的阻值為4.7K歐姆,電阻R2的阻值為4.7K歐姆,電阻R3的阻值為1K歐姆。 具體的,所述穩壓單元包括:低壓差電壓調節器,電容Cl,電容C2,電容C3,極性電容PC1,極性電容PC2和極性電容PC3 ;低壓差電壓調節器的輸入端連接第二直流電壓源VCC2,低壓差電壓調節器同時連接電容Cl的第一端,電容Cl的第二端接地,極性電容PCl的陽極連接電容Cl的第一端,極性電容PCl的陰極接地,極性電容PC2的陽極連接電容Cl的第一端,極性電容PC2的陰極接地,低壓差電壓調節器的接地端接地,低壓差電壓調節器的輸出端連接穩壓單元的第一端,穩壓單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并聯電容C2和電容C3,極性電容PC3的陽極連接穩壓單元的第一端,極性電容PC3的陰極連接穩壓單元的第二端。所述低壓差電壓調節器用于將不同范圍的電壓轉換為穩定的輸出電壓,連接在低壓差電壓調節器第一端的電容Cl、極性電容PCl和極性電容PC2作為旁路電容,用于濾除低壓差電壓調節器輸入端的雜散高頻信號,而連接在低壓電壓調劑器第二端的電容Cl,電容C3和極性電容用于濾除在調節過程中由可調電阻RXl產生的雜散高頻信號。通過穩壓單元,使得可調電阻RXl兩端的電壓始終處于穩定狀態。作為優化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低壓差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穩壓單元,壓控晶振芯片,旁路單元,可調電阻RX1,電阻R1,電阻R2和電阻R3;???穩壓單元的第一端連接可調電阻RX1的第一端和電阻R1的第一端,穩壓單元的第二端連接可調電阻RX1的第二端,電阻R1的第二端連接可調電阻RX1的滑動端和電阻R2的第一端,電阻R2的第二端接地,可調電阻RX1的滑動端連接壓控晶振芯片的電壓控制端;???旁路單元的第一端連接第一直流電壓源VCC1,旁路單元的第二端連接壓控晶振芯片的電源輸入端,壓控晶振芯片的接地端接地,壓控晶振芯片的輸出端連接電阻R3的第一端,電阻R3的第二端輸出時鐘信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穩壓單元,壓控晶振芯片,旁路單元,可調電阻RX1,電阻R1,電阻R2和電阻R3 ; 穩壓單元的第一端連接可調電阻RXl的第一端和電阻Rl的第一端,穩壓單元的第二端連接可調電阻RXl的第二端,電阻Rl的第二端連接可調電阻RXl的滑動端和電阻R2的第一端,電阻R2的第二端接地,可調電阻RXl的滑動端連接壓控晶振芯片的電壓控制端; 旁路單元的第一端連接第一直流電壓源VCC1,旁路單元的第二端連接壓控晶振芯片的電源輸入端,壓控晶振芯片的接地端接地,壓控晶振芯片的輸出端連接電阻R3的第一端,電阻R3的第二端輸出時鐘信號。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定的壓控晶振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壓單元包括:低壓差電壓調節器,電容Cl,電容C2,電容C3,極性電容PC1,極性電容PC2和極性電容PC3 ; 低壓差電壓調節器的輸入端連接第二直流電壓源VCC2,低壓差電壓調節器同時連接電容Cl的第一端,電容Cl的第二端接地,極性電容PCl的陽極連接電容Cl的第一端,極性電容PCl的陰極接地,極性電容PC2的陽極連接電容Cl的第一端,極性電容PC2的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燕,劉迪俊,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盛軍電子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