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驅動電機系統,包括箱體、設置于所述箱體的至少兩個子電機、設置于各個所述子電機輸出軸的行星輪、與各個所述行星輪均相嚙合的太陽輪以及與所述太陽輪同軸連接的總輸出軸。如此設置,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驅動電機系統,其體積小、功率大,能夠適用于大型車輛。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驅動電機系統的混合動力車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機
,尤其涉及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及其驅動電機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石油資源的日趨緊張,節能的重要性已經上升到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另外,以商品柴油為主要動力原料的大型車輛已成為環境污染和能源過度消耗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解決環保需求與能源危機問題為出發點,電驅動技術的發展受到全球廣泛關注。目前,可應用于各類車輛的電驅動技術主要有純電動技術與混合動力技術,這兩種技術相比,無論是技術上、性能上還是成本上,混合動力技術占有絕對優勢。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是混合動力技術的關鍵,一般混合動力車輛上的驅動電機應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如高效率、低損耗、質量輕、體積小、高功率密度、過載能力強、成本低、可靠性好等。驅動電機種類很多,以下是不同驅動電機的性能對比。永磁同步電動機與其他類型電動機相比,具有以下幾個優點:效率最高,功率因數高,功率密度大;結構簡單,可靠性好,體積小,質量輕,維護方便;整體發熱小,冷卻系統簡單;電機動態性能好,極限轉速和制動性能都超過其他類型電動機。盡管永磁同步電動機功率密度大,由于技術所限,超大功率永磁電機價格昂貴,體積龐大,很難應用于實際生產,目前混合動力車輛中永磁同步電機僅在小型家用轎車有所應用,對于大油耗高污染的大型車輛鮮有問津。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適用于大型車輛的驅動電機,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驅動電機系統,其體積小、功率大,能夠適用于大型車輛。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驅動電機系統的混合動力車輛。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驅動電機系統,包括箱體、設置于所述箱體的至少兩個子電機、設置于各個所述子電機輸出軸的行星輪、與各個所述行星輪均相嚙合的太陽輪以及與所述太陽輪同軸連接的總輸出軸。優選地,所述箱體設有經過所述行星輪的轉軸軸承位置、所述行星輪和所述太陽輪嚙合位置以及所述太陽輪的轉軸軸承位置的第一冷卻液循環道,所述驅動電機系統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冷卻液循環道相通的儲液裝置、驅動冷卻液沿所述第一冷卻液循環道流動的第一循環動力裝置以及用于散發所述儲液裝置內的熱量的散熱裝置。優選地,所述箱體還設有經過各個子電機的第二冷卻液循環道,所述第二冷卻液循環道與所述儲液裝置相連通,所述驅動電機系統還包括用于驅動冷卻液沿所述第二冷卻液循環道流動的第二循環動力裝置。優選地,所述箱體包括前端蓋和后端蓋,所述總輸出軸通過軸承連接于所述前端蓋。優選地,還包括用于檢測各個所述子電機的輸出軸轉矩的扭矩傳感器以及根據所述扭矩傳感器檢測的扭矩控制各個所述子電機轉矩的控制器。優選地,還包括用于顯示所述扭矩傳感器檢測到的扭矩的顯示器。優選地,各個所述子電機均為永磁電機。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包括如上任一項所述的驅動電機系統。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驅動電機系統,包括箱體、設置于所述箱體的至少兩個子電機、設置于各個所述子電機輸出軸的行星輪、與各個所述行星輪均相嚙合的太陽輪以及與所述太陽輪同軸連接的總輸出軸。如此設置,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驅動電機系統,將多個子電機通過箱體集成至一起,其體積較小,另外,各個子電機的輸出軸將動力輸送至行星輪,各個行星輪均與太陽輪相嚙合,太陽輪由多個行星輪同時驅動,進而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驅動電機系統功率大、體積小,能夠適用于大型車輛。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混合動力車輛,包括如上所述的驅動電機系統。如此設置,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混合動力車輛,其驅動電機系統功率大、體積小,該有益效果的推導過程與上述驅動電機所帶來的有益效果的推導過程大體類似,故本文不再贅述。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中驅動電機系統爆炸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中驅動電機系統的動力傳遞路線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中驅動電機系統的第一冷卻系統原理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中驅動電機系統的第二冷卻系統原理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中驅動電機系統的監控系統原理圖。圖1-圖5中:箱體—11、子電機—12、行星輪—13、太陽輪—14、總輸出軸—15、行星輪子轉軸軸承—16、輪系機構齒輪副—17、太陽輪輸出軸軸承—18、儲液裝置—19、第一循環動力裝置—20、第二循環動力裝置—21、前端蓋—22、后端蓋—23、扭矩傳感器—24、控制器—25、顯示器—26。具體實施方式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驅動電機系統,其體積小、功率大,能夠適用于大型車輛。本具體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驅動電機系統的混合動力車輛。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考圖1-圖5,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驅動電機系統,包括箱體11、設置于箱體11的至少兩個子電機12、設置于各個子電機12的輸出軸的行星輪13、與各個行星輪13均相嚙合的太陽輪14以及與太陽輪14同軸連接的總輸出軸15。如此設置,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驅動電機系統,將多個子電機12通過箱體11集成至一起,其體積較小,另外,各個子電機12的輸出軸將動力輸送至行星輪13,各個行星輪13均與太陽輪14相嚙合,太陽輪14由多個行星輪13同時驅動,進而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驅動電機系統功率大、體積小,能夠適用于大型車輛。作為優選地,本具體實施方式中,箱體11內設有第一冷卻系統,該第一冷卻系統包括經過行星輪13的轉軸軸承位置即圖3中所示的行星輪子轉軸軸承16位置、行星輪13和太陽輪14嚙合位置即圖3中所示的輪系機構齒輪副17位置、以及太陽輪14的轉軸軸承位置即圖3中所示的太陽輪輸出軸軸承18位置的第一冷卻液循環道,驅動電機系統還包括與第一冷卻液循環道相通的儲液裝置19、驅動冷卻液沿第一冷卻液循環道流動的第一循環動力裝置20以及用于散發儲液裝置19內的熱量的散熱裝置。上述儲液裝置19散熱裝置可以為風扇,通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驅動電機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設置于所述箱體的至少兩個子電機、設置于各個所述子電機輸出軸的行星輪、與各個所述行星輪均相嚙合的太陽輪以及與所述太陽輪同軸連接的總輸出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驅動電機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設置于所述箱體的至
少兩個子電機、設置于各個所述子電機輸出軸的行星輪、與各個所述行星
輪均相嚙合的太陽輪以及與所述太陽輪同軸連接的總輸出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電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設有經
過所述行星輪的轉軸軸承位置、所述行星輪和所述太陽輪嚙合位置以及所
述太陽輪的轉軸軸承位置的第一冷卻液循環道,所述驅動電機系統還包括
與所述第一冷卻液循環道相通的儲液裝置、驅動冷卻液沿所述第一冷卻液
循環道流動的第一循環動力裝置以及用于散發所述儲液裝置內的熱量的散
熱裝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驅動電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還設有
經過各個子電機的第二冷卻液循環道,所述第二冷卻液循環道與所述儲液
裝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友良,宋潤州,侯文軍,石松山,孟令奎,黃曉婷,張建波,鄭中建,張凱,
申請(專利權)人: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