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結構,包括絕緣本體、端子組及補強片;絕緣本體包含基座及延伸基座之一側之舌板,舌板包含頂面、底面及頂面與底面之間之前側面,端子組位于底面,端子組包含電源端子及接地端子,電源端子與前側面之間形成摩擦壁面,補強片位于頂面,補強片包含前擋板及凹槽,前擋板固定于前側面,凹槽內凹形成于前擋板而對應摩擦壁面。(*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插座電連接器,尤指一種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結構。
技術介紹
一般普遍使用的電連接器介面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Se?r?ia?l?Bu?s,簡稱US?B),并以體積更小、便于攜帶而研發出微型通用序列匯流排(Mic?r?o?USB)電連接器,常見于智慧型行動通訊裝置、數位相機等各種攜帶式電子裝置的連接孔及相對應的傳輸線上。現有微型Mic?r?o?USB插座電連接器具有絕緣本體及絕緣本體前方之舌片結構,并較常以舌片結構及其上方之復數端子與插頭電連接器接觸,為避免舌片斷裂及提高使用壽命,舌片本身結構的強度勢必加以考量。現有電子產品所設置的Mic?r?o?USB插座電連接器具有補強鐵片,用以覆蓋舌片而加強結構強度。然而,在多次插接插頭電連接器后,其上方導電端子會不斷的摩擦插座電連接器之舌片的前端,使舌片前端厚度持續變薄,導致插頭電連接器的導電端子接觸到補強鐵片,造成電子產品產生短路的問題。是以,如何解決習知結構的問題,即為相關業者所必須思考的問題所在。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結構,藉以解決習知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片容易與插頭電連接器之導電端子接觸而短路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結構,包括絕緣本體、端子組及補強片;絕緣本體包含基座及延伸基座之一側之舌板,舌板包含頂面、底面及頂面與底面之間之前側面,端子組位于底面,端子組包含電源端子及接地端子,電源端子與前側面之間形成摩擦壁面,補強片位于頂面,補強片包含前擋板及凹槽,前擋板固定于前側面,凹槽內凹形成于前擋板而對應摩擦壁面。本技術亦提供一種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結構,包括絕緣本體、端子組及補強片;絕緣本體包含基座及延伸基座之一側之舌板,舌板包含頂面、底面及頂面與底面之間之前側面,端子組位于底面,端子組包含電源端子及接地端子,接地端子與前側面之間形成摩擦壁面,補強片位于頂面,補強片包含前擋板及凹槽,前擋板固定于前側面,凹槽內凹形成于前擋板而對應摩擦壁面。本技術藉由凹槽內凹形成于前擋板而對應摩擦壁面,以凹槽之內側面低于前側板之端緣的水平高度,避免長久插拔插頭電連接器后,導電端子插入凹陷狀之摩擦壁面時接觸到補強片之凹槽之內側面的可能,可避免導電端子接觸到補強片時而造成電子產品短路的問題。并且,摩擦壁面上設置有配合凹槽之突塊結構,以突塊增加摩擦壁面被摩擦的厚度距離,降低補強片與導電端子接觸的短路風險。此外,以補強片之側擋板、轉角擋板及前擋板連接成一體而固定于舌板,增加舌板的強度而避免舌板在插拔時斷裂。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之背面之分解示意圖(一)。圖2為本技術之背面之分解示意圖(二)。圖3為本技術之正面之分解示意圖。圖3A為圖3-A部份之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之前視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之部分之側視剖面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之立體之剖面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之凹槽設置位置之分解示意圖(一)。圖8為本?技術之凹槽設置位置之分解示意圖(二)。符號說明100....................插座電連接器11......................絕緣本體12......................基座13......................舌板13a.....................頂面13b....................底面13c.....................前側面13d....................側面131....................隔欄21......................端子組211....................訊號端子212....................電源端子213....................接地端子215....................摩擦壁面2151...................第一抵觸面2152...................第二抵觸面2153...................突塊31......................補強片311....................本體312....................前擋板3121...................端緣313....................側擋板314....................轉角擋板315....................凹槽41......................外殼P1......................插接路徑。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及圖2,圖1為背面之分解示意圖(一),圖2為背面之分解示意圖(二),為本技術之插座電連接器100的實施例。本技術之插座電連接器100可以是Mini?USB或Micro?USB等微型連接介面,但不以此為限,使用上亦可是一般型USB連接介面。在此,插座電連接器100可用于行動通訊裝置、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使用。本實施例中,插座電連接器100之補強結構主要由絕緣本體11、端子組21及補強片31所組成,并且,絕緣本體11的外部結合有外殼41,并藉由外殼41及端子組21連接在電路板上(圖未示)。參照圖3及圖3A,絕緣本體11主要由基座12及舌板13所組成,以一體成型方式形成基座12及延伸基座12之一側之舌板13。并且,舌板13為一長扁造型之平板,舌板13由頂面13a、底面13b及頂面13a與底面13b之間之前側面13c所組成,前側面13c為相鄰外殼41之插接框口。參照圖3及圖3A,端子組21位于底面13b,端子組21主要由復數訊號端子211、電源端子212及接地端子213所組成。電源端子212及接地端子213分別位于復數訊號端子211之兩側,復數訊號端子211、電源端子212及接地端子213依序間隔排列在底面13b。復數訊號端子211、電源端子212及接地端子213分別形成可供對接之插接路徑P1,電源端子212與前側面13c之間形成摩擦壁面215,摩擦壁面215位于插接路徑P1上。在此,摩擦壁面215主要由相連接之第一抵觸面2151及第二抵觸面2152所組成,第一抵觸面2151位于底面13b,第二抵觸面2152位于前側面13c,第一抵觸面2151實質上垂直于第二抵觸面2152,本技術非以此為限。參照圖3A、圖4、圖5及圖6,補強片31為一金屬材質制成之板材,補強片31位于頂面13a,在此,以射出成型絕緣本體11時結合補強片31,本技術非以此為限。本實施例中,補強片31主要由本體3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在一種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結構,包括:一絕緣本體,包含:一基座;及一舌板,延伸該基座之一側,該舌板包含一頂面、一底面及該頂面與該底面之間之一前側面;一端子組,位于該底面,該端子組包含一電源端子及一接地端子,該電源端子與該前側面之間形成一摩擦壁面;及一補強片,位于該頂面,該補強片包含:一前擋板,固定于該前側面;及一凹槽,內凹形成于該前擋板而對應該摩擦壁面。
【技術特征摘要】
2014.01.23 TW 1032014351.在一種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結構,包括:
一絕緣本體,包含:
一基座;及
一舌板,延伸該基座之一側,該舌板包含一頂面、一底面及該頂面與該底面之間之一前側面;
一端子組,位于該底面,該端子組包含一電源端子及一接地端子,該電源端子與該前側面之間形成一摩擦壁面;及
一補強片,位于該頂面,該補強片包含:
一前擋板,固定于該前側面;及
一凹槽,內凹形成于該前擋板而對應該摩擦壁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壁面包含一突塊,成型于該凹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壁面包含相連接之一第一抵觸面及一第二抵觸面,該第一抵觸面位于該底面,該第二抵觸面位于該前側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強片更包含復數側擋板,該舌板更包含復數側面,該些側擋板固定該些側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插座電連接器之補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強片更包含復數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簡敏隆,張明勇,謝宗勛,
申請(專利權)人:連展科技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