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可收縮式冰淇淋外殼,解決現有的冰淇淋外殼在放入冰淇淋后不方便攜帶和食用冰淇淋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由上殼體和下殼體構成;所述下殼體頂部開口、底部封閉,且側壁上設有至少為三個的第一凸塊,所有的第一凸塊環繞下殼體一周均布,并且相鄰的第一凸塊之間留有間隙;所述上殼體頂部和底部均開口,且側壁由下往上依次設有第二塑料擋圈和與第一凸塊數量相同的第二凸塊;所述第一凸塊卡在第二凸塊和第二塑料擋圈之間,并且所述間隙寬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凸塊的寬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很好地改善了現有冰淇淋外殼的功能,使之既能很好地裝入大體積的冰淇淋,又能在裝入冰淇淋后方便攜帶。(*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外殼,具體涉及的是一種可收縮式冰淇淋外殼。
技術介紹
冰淇淋是利用常見的食品(牛奶、乳酪、奶油等)與一些甜品和其他調味料混合制成的冰涼食品。目前,冰淇淋在購買時通常都會將其裝入到一個外殼中,該種外殼結構簡單,如果冰淇淋過大,則裝入外殼后會有很大一部分露出,因而不方便攜帶。而如果為了適應冰淇淋的大小而將外殼的高度做長,則需要用很長的勺子才能正常食用外殼底部的冰淇淋,因而現有的冰淇淋外殼還存在著食用冰淇淋不便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收縮式冰淇淋外殼,主要解決現有的冰淇淋外殼在放入冰淇淋后不方便攜帶和食用冰淇淋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可收縮式冰淇淋外殼,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由上殼體和下殼體構成;所述下殼體頂部開口、底部封閉,且側壁上設有至少為三個的第一凸塊,所有的第一凸塊環繞下殼體一周均布,并且相鄰的第一凸塊之間留有間隙;所述上殼體頂部和底部均開口,且側壁由下往上依次設有第二塑料擋圈和與第一凸塊數量相同的第二凸塊;所述第一凸塊卡在第二凸塊和第二塑料擋圈之間,并且所述間隙寬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凸塊的寬度。進一步地,本技術還包括限位機構,該限位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凸塊上部的塑料卡塊,以及設置在第二凸塊上并與塑料卡塊相匹配的塑料卡槽。再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塊、第二凸塊均為三個,所述塑料卡塊和塑料卡槽均為兩個,并且沒有設置塑料卡塊的第一凸塊上設有擋塊。再進一步地,本技術還包括設置在上殼體側壁且位于第二凸塊上方的第一塑料擋圈。<br>更進一步地,本技術還包括外蓋,該外蓋扣在設置于上殼體上部邊緣的外凸圈上。更進一步地,本技術還包括折疊勺;所述外蓋上設有用于放置該折疊勺的安放槽。本技術的主要設計原理在于,其設置了上、下殼體,以及凸塊和塑料擋圈,并且下殼體上的凸塊之間留有間隙。當下殼體中裝入冰淇淋后,利用下殼體中的第一凸塊卡在上殼體中的第二凸塊和第二塑料擋圈之間,使上殼體不能上下移動,如此即可很好地將外殼攜帶。而需要食用冰淇淋時,旋轉上殼體,并使其上的第一凸塊到達間隙處時,即可將上殼體拉下,使其收縮到下殼體處,此時,第一凸塊順著間隙移動。上殼體往下拉時,即可露出冰淇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術解決了冰淇淋過大、裝入外殼后不方便攜帶的問題,其利用上、下殼體,可適當增加外殼的體積,并且在不食用冰淇淋時,可不將冰淇淋露出,便于攜帶;而在需要食用冰淇淋時,只需旋轉上殼體,使之到達一定的位置,即可下拉上殼體,使冰淇淋露出,然后正常食用。并且,本技術利用收縮上殼體的方式,也很好地解決了在裝入過大的冰淇淋時需要準備長勺子的問題,因而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食用外殼底部的冰淇淋。(2)本技術設置了限位機構,可防止自然狀態下,上殼體由于外界因素而發生自然轉動。(3)本技術設置了第一塑料擋圈,可在拉下上殼體后,使之不能再被拉上,如此可以防止上殼體因上下移動而影響人們正常食用冰淇淋。(4)本技術還設置了外蓋和折疊勺,既可以密封住裝在外殼中的冰淇淋,又可以使勺子與外殼一體化,從而進一步方便人們食用冰淇淋。(5)本技術設計合理,使用方便,外形美觀,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下殼體的主視圖。圖3為下殼體的俯視圖。圖4為上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上殼體與下殼體的配合示意圖。圖6為外蓋與折疊勺的配合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1-外蓋,101-折疊勺,102-安放槽,2-上殼體,201-外凸圈,202-第一塑料擋圈,203-第二凸塊,204-第二塑料擋圈,205-塑料卡槽,3-下殼體,301-第一凸塊,302-間隙,303-塑料卡塊,304-擋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實施例如圖1~5所示,本技術主要用于放置冰淇淋,其主要由殼體構成,該殼體由上殼體2與下殼體3組成。所述下殼體3頂部設有開口,而底部封閉,并且側壁上設有至少為三個的第一凸塊301。如圖2、3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凸塊301設為三個,并且環繞下殼體3一周均布(每個角度均為120°),并且相鄰的第一凸塊301之間均留有間隙302。此外,在三個第一凸塊中的兩個上均設有塑料卡塊303,第三個第一凸塊上則設有擋塊304。如圖4所示,所述上殼體3頂部和底部均設有開口,而側壁由上往下則依次設有外凸圈201、第二凸塊203和第二塑料擋圈204,其中,第二凸塊203與第一凸塊301數量相同,并且第一凸塊301卡在第二凸塊203與第二塑料擋圈204之間。本技術還設置了限位機構,用于第一凸塊301卡入第二凸塊203與第二塑料擋圈204之間后,對上殼體2進行限位。具體地說,限位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凸塊301上部的塑料卡塊303,以及設置在第二凸塊203上并與塑料卡塊303相匹配的塑料卡槽205。此外,在上殼體2的側壁上,并位于外凸圈201和第二凸塊203之間,還設有第一塑料擋圈202。上殼體2與下殼體3的配合如圖5所示。另外,如圖6所示,本技術還設有外蓋1和折疊勺101,外蓋1扣在外凸圈201上,并且內設有安放槽102,用于放入折疊勺101。本實施例中的折疊勺101的結構及其折疊方式均為現有技術,故而不再對其進行詳細介紹。本技術的使用過程如下:將冰淇淋裝入到下殼體3中,然后將上殼體2與下殼體3進行裝配,裝配的步驟為:將上殼體2套到下殼體3上,并使第一凸塊301卡入到第二凸塊203與第二塑料擋圈204之間,同時使塑料卡塊303卡入到塑料卡槽205中,使得第二凸塊203不能在自然狀態下隨意轉動,并且上殼體2也不能隨意上下移動。最后,將折疊勺101裝入到外蓋1的安放槽102中,并將外蓋1扣在上殼體2邊緣的外凸圈201上。需要食用冰淇淋時,首先掀開外蓋1,然后握住上殼體2旋轉,由于卡塊和卡槽均為塑料材質,因而第二凸塊203雖然不能在自然狀態下隨意轉動,但只要人手輕輕用力一轉,即可使塑料卡塊303脫離塑料卡槽205,然后轉動上殼體2(本實施例是逆時針轉動上殼體),直至第二凸塊203轉動并抵到擋塊304時,不可再繼續轉動(本實施例中,由于第一凸塊的設置數量,因而上殼體轉動的角度限定為60°)。此時,第二凸塊203正好位于間隙302處,由于本技術中的間隙302寬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凸塊203的寬度,因此,當第二凸塊203位于間隙302處時,就可以將上殼體2往下拉動。又由于第一塑料擋圈202自身具有彈性,因而其可以直接繞過第一凸塊301,從而讓上殼體2繼續往下拉動直至其移動到下殼體3底部,使裝在下殼體3中的冰淇淋露出。并且,上殼體2拉下后,不能再往上拉動,因為往上拉動上殼體2時,第一塑料擋圈202會抵住第一凸塊301的下方,限制上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收縮式冰淇淋外殼,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由上殼體(2)和下殼體(3)構成;所述下殼體(3)頂部開口、底部封閉,且側壁上設有至少為三個的第一凸塊(301),所有的第一凸塊環繞下殼體(3)一周均布,并且相鄰的第一凸塊之間留有間隙(302);所述上殼體(2)頂部和底部均開口,且側壁由下往上依次設有第二塑料擋圈(204)和與第一凸塊數量相同的第二凸塊(203);所述第一凸塊(301)卡在第二凸塊(203)和第二塑料擋圈(204)之間,并且所述間隙(302)寬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凸塊(203)的寬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收縮式冰淇淋外殼,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由上殼體(2)和下殼體(3)構成;所述下殼體(3)頂部開口、底部封閉,且側壁上設有至少為三個的第一凸塊(301),所有的第一凸塊環繞下殼體(3)一周均布,并且相鄰的第一凸塊之間留有間隙(302);所述上殼體(2)頂部和底部均開口,且側壁由下往上依次設有第二塑料擋圈(204)和與第一凸塊數量相同的第二凸塊(203);所述第一凸塊(301)卡在第二凸塊(203)和第二塑料擋圈(204)之間,并且所述間隙(302)寬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凸塊(203)的寬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收縮式冰淇淋外殼,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限位機構,該限位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一凸塊(301)上部的塑料卡塊(303),以及設置在第二凸塊(203)上并與塑料卡塊(303)相匹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柳陽,
申請(專利權)人:柳陽,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