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燈具型材生產裝置領域內的一種T形燈具邊框的沖切裝置,其機座上經軸承座和軸承可轉動地安裝有曲軸,曲軸一端與驅動機構傳動連接,曲軸的連桿軸頸與連桿一端相連,連桿另一端經連桿銷與滑塊一端相連接,滑塊另一端設有動刀頭,與動刀頭配合設有定刀頭,定刀頭固定在機座上設置的定位板上;定刀頭和定位板上對應設有落料孔;所述滑塊配合設置在導向機構上;定刀頭朝向動刀頭一側設有用于夾持工件的仿形支架,所述仿形支架包括一個用于插入T形燈具邊框對折邊的凹槽和一個用于擱置90°折彎邊的平臺。其能方便地對T形燈具邊框進行切角和切斷加工。使T形燈具邊框用輥壓成型的方法生產成為可能,可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T形燈具邊框的沖切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燈具型材生產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燈具邊框切斷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矩形邊框的吸頂燈、格柵燈等燈具的邊框大量采用金屬材料制成,有一種燈具的邊框,其斷面形狀呈T形,其兩端分別設有45°的倒角,中部設有若干安裝孔。該型材目前有如下幾種加工方法:其一,采用鋁材加工,利于模具擠出,先生產出斷面呈T形的長構件,然后定尺切斷,切斷時可直接在端部切出45°角,然后再在其上鉆孔,也可先鉆孔再切斷。其二,采用沖壓機床加工,加工時需要先在大的板件上下料,然后經過多個模具的形變加工,使其形成T形。上述兩種方法,均具有其固有的不足之處:1、加工速度慢,在切斷、鉆孔時需要多次定位,不能連續不間斷生產;2、在板件上下料,必然產生邊角廢料,造成材料浪費。 為此,可以采用輥壓成形的方法進行生產,采用金屬帶材進行連續加工,首先在連續的帶材上在線預沖孔和梯形槽口,然后輥壓成形,通過模具設計,在一套模具上同時進行兩處折彎,一處為對折邊,另一處為90°折彎邊,剩余一個邊為長邊,梯形槽口在折彎時留在對折邊和折彎邊上,從而整體形成T形的形狀;最后再進行定尺切斷,由于是異形結構,現有技術中沒有給出將T形結構切出45°倒角,且可以同時切斷T形燈具邊框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T形燈具邊框的沖切裝置,使其能方便地對T形燈具邊框進行切角和切斷加工。 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T形燈具邊框的沖切裝置,包括機座,機座上經軸承座和軸承可轉動地安裝有曲軸,曲軸一端與驅動機構傳動連接,曲軸的連桿軸頸與連桿一端相連,連桿另一端經連桿銷與滑塊一端相連接,滑塊另一端設有動刀頭,與動刀頭配合設有定刀頭,定刀頭固定在機座上設置的定位板上;定刀頭和定位板上對應設有落料孔;所述滑塊配合設置在導向機構上;定刀頭朝向動刀頭一側設有用于夾持工件的仿形支架,所述仿形支架包括一個用于插入T形燈具邊框對折邊的凹槽和一個用于擱置90°折彎邊的平臺,定刀頭表面為可容T形燈具邊框的長邊貼靠的平面,動刀頭和動刀頭的工作面與T形燈具邊框上預留的梯形槽口相匹配。 該裝置用于T形燈具邊框的生產中,該T形燈具邊框采用金屬帶材進行連續加工,首先在帶材上在線預沖孔和梯形槽口,然后輥壓成形,通過模具設計,在一套模具上同時進行兩處折彎,一處為對折邊,另一處為90°折彎邊,剩余一個邊為長邊,梯形槽口在折彎時留在對折邊和折彎邊上,從而整體形成T形的形狀;最后再進行定尺切斷;切斷時,將已經成型的T形燈具邊框的對折邊插入凹槽中,其90°折彎邊擱置的平臺上,同時將T形燈具邊框的長邊貼靠的定刀頭的表面,完成對T形燈具邊框進行定位,此時,曲軸轉動,帶動滑塊往復運動,動刀頭和定刀頭相互配合,將燈具邊框切斷,其斷口為斜切口。該裝置可將T形燈具邊框切出45°角,且可以同時切斷T形燈具邊框,使T形燈具邊框用輥壓成型的方法生產成為可能,可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其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導向機構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兩根導向桿,導向桿兩端分別經導桿座固定在機座上,滑塊兩側分別經導向套與導向桿配合安裝。該方案安裝方便,工作可靠。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經減速機構及聯軸節與曲軸一端相連。 為能準確切出45°角,同時沖切時受力均勻,在于所述動刀頭的左右側的兩個切刃左右對稱并相互垂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預沖有孔和梯形槽口的帶材。 圖4為輥壓成型但未沖切的T形燈具邊框。 圖5為與圖4對應的立體圖。 圖6為動刀頭端面形狀圖。 圖7為動刀頭沖切T形燈具邊框時的兩者位置關系圖。 圖8為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其中,I連桿,2導桿座,3導桿,4滑塊,5動刀頭,6仿形支架,6a凹槽,6b平臺,7定刀頭,8定位板,9落料孔,10軸承座,11伺服電機,12減速機構,13聯軸節,14曲軸,15導向套,16連桿銷,17帶材,18定位孔,19梯形槽口,20燈具邊框,20a對折邊,20b折彎邊,20c長邊,21折彎線,22機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為一種T形燈具邊框的沖切裝置,其機座22上有兩個軸承座10,曲軸14的主軸頸經軸承安裝在軸承座10上,曲軸14 一端與驅動機構傳動連接,驅動機構包括伺服電機11,伺服電機11經減速機構12及聯軸節13與曲軸14 一端相連,曲軸14的連桿軸頸與連桿I 一端相連,連桿I另一端經連桿銷16與滑塊4 一端相連接,滑塊4另一端設有動刀頭5,與動刀頭5配合設有定刀頭7,定刀頭7固定在機座22上設置的定位板8上;定刀頭7和定位板8上對應設有落料孔9,沖切后的廢料可從落料孔9落料;滑塊4配合設置在導向機構上;該導向機構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兩根導向桿3,導向桿3兩端分別經導桿座2座固定在機座22上,滑塊4兩側分別經導向套15與導向桿3配合安裝,使兩者之間可以方便地滑動。定刀頭7朝向動刀頭5 —側設有用于夾持工件的仿形支架6,仿形支架6包括一個用于插入T形燈具邊框20對折邊20a的凹槽6a和一個用于擱置90°折彎邊20b的平臺6b,定刀頭7表面為可容T形燈具邊框20的長邊20c貼靠的平面,動刀頭5和動刀頭5的工作面與T形燈具邊框20上預留的梯形槽口 19相匹配。動刀頭5的左右側的兩個切刃左右對稱并相互垂直,可切出45度斜角。 T形燈具邊框20生產時,先將帶材17從放料架上經張力拉出,然后在帶材表面沖裁出定位孔18和梯形槽口 19,如圖3所示,然后連續通過多個壓輥對對其輥壓成型,使帶材17沿折彎線21折彎成T形,如圖4和圖5所示,其中一處為對折邊20a,另一處為90°的折彎邊20b,剩余一個邊為長邊20c,梯形槽口 19在折彎時留在對折邊20a和折彎邊20b上,從而整體形成T形的形狀;最后再進行定尺切斷;切斷時,將已經成型的T形燈具邊框20的對折邊20a插入凹槽6a中,其90°折彎邊20b擱置的平臺6b上,同時將T形燈具邊框20的長邊20c貼靠在定刀頭7的表面,完成對T形燈具邊框20進行定位,此時,曲軸14轉動,帶動滑塊4往復運動,動刀頭5和定刀頭7相互配合,將燈具邊框切斷,其斷口為斜切口,如圖6-8所示。該裝置可將T形燈具邊框20切出45°角,且可以同時切斷T形燈具邊框20,可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通過三角形動刀頭5在預留的梯形槽口 19位置將工件定尺切斷,梯形槽口 19與動刀頭5相匹配設計,梯形槽口 19和動刀頭5沖切各自切斷了工件的一部分,使得T形燈具邊框20通過分解成兩次沖裁,在不同面上形成45°裁切口。 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技術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
技術實現思路
,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T形燈具邊框的沖切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機座上經軸承座和軸承可轉動地安裝有曲軸,曲軸一端與驅動機構傳動連接,曲軸的連桿軸頸與連桿一端相連,連桿另一端經連桿銷與滑塊一端相連接,滑塊另一端設有動刀頭,與動刀頭配合設有定刀頭,定刀頭固定在機座上設置的定位板上;定刀頭和定位板上對應設有落料孔;所述滑塊配合設置在導向機構上;定刀頭朝向動刀頭一側設有用于夾持工件的仿形支架,所述仿形支架包括一個用于插入T形燈具邊框對折邊的凹槽和一個用于擱置90°折彎邊的平臺,定刀頭表面為可容T形燈具邊框的長邊貼靠的平面,動刀頭和動刀頭的工作面與T形燈具邊框上預留的梯形槽口相匹配。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T形燈具邊框的沖切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機座上經軸承座和軸承可轉動地安裝有曲軸,曲軸一端與驅動機構傳動連接,曲軸的連桿軸頸與連桿一端相連,連桿另一端經連桿銷與滑塊一端相連接,滑塊另一端設有動刀頭,與動刀頭配合設有定刀頭,定刀頭固定在機座上設置的定位板上;定刀頭和定位板上對應設有落料孔;所述滑塊配合設置在導向機構上;定刀頭朝向動刀頭一側設有用于夾持工件的仿形支架,所述仿形支架包括一個用于插入T形燈具邊框對折邊的凹槽和一個用于擱置90°折彎邊的平臺,定刀頭表面為可容T形燈具邊框的長邊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正田,顏興林,吳春暉,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省南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