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硬化的混砂系統,包括:樹脂桶,其用來存放樹脂料;樹脂缸,其將樹脂桶內的樹脂料吸入樹脂缸的缸筒內,并將吸入缸筒內的樹脂料輸送到混砂機內;其中樹脂缸與樹脂桶之間設有回流管,回流管內設有閥門,混砂機工作時閥門關閉,混砂機停止工作時剩余樹脂料通過回流管在樹脂缸與樹脂桶內循環流動。該混砂系統在系統停止生產的情況下,能夠有效防止樹脂硬化而導致樹脂缸卡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防硬化的混砂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鑄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硬化的混砂系統。
技術介紹
冷芯盒制芯機的工藝要求是用原砂加入相應比例的混合樹脂,通過混砂機將砂攪拌均勻后通過射砂機射砂成型。目前使用的整個樹脂加入系統分為三個部分,即樹脂桶、樹脂缸、混砂機,其中樹脂桶為存放樹脂的塑料容器,樹脂缸為測量并將樹脂從樹脂桶輸送到混砂機的裝置,混砂機為攪拌原砂的設備。樹脂缸的主要工作原理為:利用兩個氣動角座閥控制樹脂從樹脂桶吸入樹脂缸,再注出到混砂機,其推動缸為一個小型的液壓推動缸。液壓缸前段連接有一個活塞,活塞在一個通過骨架密封密閉良好的量筒內通過液壓缸推動而前后移動。當吸樹脂時,即樹脂從樹脂桶吸入到樹脂缸內,連接到混砂機的氣動角座閥關閉,連接到樹脂桶的氣動角座閥打開,液壓缸由伸到最頂端收縮到最底端,這樣一來整個密閉的樹脂缸內就裝滿了樹脂。當注出樹脂時,連接到樹脂桶的氣動角座閥關閉,連接到混砂機的角座閥打開,液壓缸由最低端開始推動樹脂缸活塞伸出,再利用線性傳感器控制液壓缸伸出的距離控制需要注出的量達到注出樹脂過程。當注出的量達到后,連接到混砂機的氣動角座閥關閉,同時連接到到樹脂桶的角座閥打開,液壓缸再次收縮到最低端,完成樹脂的吸入到樹脂缸內,完成一個循環工作,等待下一次循環開始。上述混砂過程中,由于樹脂組分中加有特殊物質,在靜止狀態下,接觸空氣時間達到24小時以上就很容易發生硬化現象,一旦發生硬化,樹脂量筒與抽打樹脂的活塞桿卡死,造成樹脂缸無法正常工作,給再次生產帶來很大的麻煩。公開于該
技術介紹
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專利技術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硬化的混砂系統,在系統停止生產的情況下,能夠有效防止樹脂硬化而導致樹脂缸卡死。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防硬化的混砂系統,包括:樹脂桶,其用來存放樹脂料;樹脂缸,其將樹脂桶內的樹脂料吸入樹脂缸的缸筒內,并將吸入缸筒內的樹脂料輸送到混砂機內;其中樹脂缸與樹脂桶之間設有回流管,回流管內設有閥門,混砂機工作時閥門關閉,混砂機停止工作時剩余樹脂料通過回流管在樹脂缸與樹脂桶內循環流動。優選地,樹脂缸的缸筒內設有活塞,活塞由液壓缸的活塞桿驅動,液壓缸的活塞桿的伸縮距離能夠被調節。優選地,混砂機停止工作時,液壓缸的活塞桿每30分鐘伸縮一次。優選地,樹脂桶與樹脂缸之間通過吸入角座閥控制,樹脂缸與混砂機之間通過注出角座閥控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在樹脂缸與樹脂桶之間設有回流管,回流管內設有閥門,可以現實剩余樹脂料在樹脂桶和樹脂缸之間循環流動,在停止生產時,只要將手動閥打到開狀態,就不會再發生樹脂缸因停止動作而發生樹脂硬化現象。附圖說明圖1是一種混砂系統的原理圖;圖2是一種混砂系統中樹脂注入原理圖;圖3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統的原理圖;圖4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統中樹脂吸入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統中樹脂注入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統停止生產時樹脂吸入的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統停止生產時樹脂回流的示意圖。主要附圖標記說明:10-樹脂桶,20-樹脂缸,201-液壓站,202-液壓缸,203-注入角座閥,204-吸入角座閥,30-混砂機,70-閥門。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如圖1及圖2所示,首先描述本實施例的混砂系統的工作原理,即原砂儲存在原砂砂庫50內,通過稱砂斗501按照需要向混砂機30內裝入原砂,同時需要混合的樹脂存儲在樹脂桶10內(本實施例提供的樹脂桶10為2個,需要混合兩種不同的樹脂材料),樹脂桶10內的樹脂料通過樹脂缸20吸入和注入混砂機30內與原砂進行混合,樹脂缸20由液壓缸202驅動,液壓缸202由液壓站201控制,另外,混砂機30內還需要填充其他輔料(由輔料庫60供給)。本實施例的混砂系統中,樹脂缸20與樹脂桶10之間通過吸入角座閥204控制,樹脂缸20與混砂機30之間通過注入角座閥203控制,這里,吸入角座閥204與注入角座閥203都為角座閥的一種。最后,混砂機30內混合好的型砂通過要砂設備40運走。如圖3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防硬化的混砂系統,包括樹脂桶10、樹脂缸20,其中樹脂桶10用來存放樹脂料,樹脂缸20將樹脂桶10內的樹脂料吸入樹脂缸20的缸筒內,并將吸入缸筒內的樹脂料輸送到混砂機30內,關鍵在于,樹脂缸20與樹脂桶10之間設有回流管,回流管內設有閥門70,混砂機30工作時閥門70關閉,混砂機30停止工作時剩余樹脂料通過回流管在樹脂缸20與樹脂桶10內循環流動,這樣,可以實現在系統停止生產的情況下,剩余樹脂料可以循環流動,防止樹脂料硬化。具體地,樹脂缸20的缸筒內設有活塞,活塞由液壓缸202的活塞桿驅動,液壓缸202的活塞桿的伸縮距離能夠被調節(參見圖5),該伸縮距離由線性傳感器控制,通過液壓缸的活塞桿伸出的距離控制需要注出的樹脂量。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統在正常工作時,閥門70關閉,回流管沒有接通,此時,吸入角座閥204打開,樹脂桶10內的樹脂料吸入樹脂缸20內,當樹脂缸20內的樹脂量達到要求后,吸入角座閥204關閉,注出角座閥203打開,樹脂缸20內的活塞擠壓樹脂將樹脂料注入混砂機30內,如此反復循環。如圖6和圖7所示,當該混砂系統停止工作時,吸入角座閥204和注出角座閥203都關閉,閥70打開,本實施例的閥70可以為球閥,手動打開。此時,液壓缸202通過程序控制,可以設定液壓缸202的活塞桿每30分鐘伸縮一次,當液壓缸202收縮至底部的過程中,樹脂桶10內的剩余樹脂料通過回流管吸入樹脂缸20(參見圖6),當液壓缸202伸出至設定距離的過程中,吸入樹脂缸20內的樹脂料又通過回流管回流至樹脂桶10內,這樣,每個30分鐘循環一次,樹脂桶10、樹脂缸20內的樹脂料處于流動狀態,不會發生硬化現象。當本系統需要進入正常產生中時,關閉閥70,按照上述方式即可進行混砂工作。綜上,本實施例的防硬化的混砂系統通過在樹脂缸20與樹脂桶10之間設有回流管,回流管內設有閥門70,在系統停止生產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現實剩余樹脂料在樹脂桶10和樹脂缸20之間循環流動,這樣一來,在停止生產時,只要將手動閥打到開狀態,就不會再發生樹脂缸因停止動作而發生樹脂硬化現象。前述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專利技術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專利技術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硬化的混砂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樹脂桶,其用來存放樹脂料;樹脂缸,其將所述樹脂桶內的樹脂料吸入所述樹脂缸的缸筒內,并將吸入所述缸筒內的樹脂料輸送到混砂機內;其中所述樹脂缸與所述樹脂桶之間設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內設有閥門,所述混砂機工作時所述閥門關閉,所述混砂機停止工作時剩余樹脂料通過所述回流管在所述樹脂缸與所述樹脂桶內循環流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硬化的混砂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樹脂桶,其用來存放樹脂料;樹脂缸,其將所述樹脂桶內的樹脂料吸入所述樹脂缸的缸筒內,并將吸入所述缸筒內的樹脂料輸送到混砂機內,所述樹脂缸的缸筒內設有活塞,所述活塞由液壓缸的活塞桿驅動,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的伸縮距離能夠被調節,所述混砂機停止工作時,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每30分鐘伸縮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士凱,楊建泉,陳庚,周振瑜,簡太偉,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