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混砂機,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包括支撐座、驅動電機和攪砂盤,驅動電機和攪砂盤設于支撐座上,驅動電機設于攪砂盤下方,驅動電機連接有旋轉軸,旋轉軸連接有連接梁,連接梁兩端連接有圓錐形的碾輪,攪砂盤的底部內側設有圓錐形的底板,連接梁上設有刮刀,攪砂盤的四周設有兩個出砂口,出砂口上設有擋板,攪砂盤的頂部設有透明的塑料罩體,塑料罩體與攪砂盤為套接,塑料罩體的高度為20~25cm,該種裝置混砂效果好,排砂速度快,安全性好。(*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混砂機,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包括支撐座、驅動電機和攪砂盤,驅動電機和攪砂盤設于支撐座上,驅動電機設于攪砂盤下方,驅動電機連接有旋轉軸,旋轉軸連接有連接梁,連接梁兩端連接有圓錐形的碾輪,攪砂盤的底部內側設有圓錐形的底板,連接梁上設有刮刀,攪砂盤的四周設有兩個出砂口,出砂口上設有擋板,攪砂盤的頂部設有透明的塑料罩體,塑料罩體與攪砂盤為套接,塑料罩體的高度為20~25cm,該種裝置混砂效果好,排砂速度快,安全性好。【專利說明】一種混砂機
本技術涉及機械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混砂機。
技術介紹
目前鑄造工廠有時要將特殊的粘土加工成型砂,然后型砂用于制造砂模,一般工廠都購有大型混砂設備,其成本高,對于小型的混砂用戶來說,需要開發一種設備成本低,混砂效果好的混砂機,申請號為CN201320131029.4公開了一種混砂機,在攪砂盤的中部成型有圓形凸臺,驅動電機固定在攪砂盤的下部,驅動電機的旋轉軸上固定有連接梁,連接梁的二端安裝有碾輪,刮刀固定在連接梁上,刮刀與攪砂盤的內底面相接觸,在攪砂盤的內底面成型有出砂口,出砂軟管通接出砂口,放砂隔板插套在攪砂盤上且擋著出砂口,它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特別適合小型混砂用戶生產的需要,但是該種裝置在混砂的過程中碾輪與底板的接觸面積較小,混砂效果差,且采用平底的底板混好后的砂子不容易排到出砂口,需要人工用耙子或掃把等工具進行清掃,比較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在室外的話,雨天的情況下就不能使用,沒有保護措施,容易發生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砂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 一種混砂機,包括支撐座、驅動電機和攪砂盤,所述驅動電機和攪砂盤設于支撐座上,所述驅動電機設于攪砂盤下方,所述驅動電機連接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連接有連接梁,所述連接梁兩端連接有圓錐形的碾輪,所述攪砂盤的底部內側設有圓錐形的底板,所述連接梁上設有刮刀,所述攪砂盤的四周設有兩個出砂口,所述出砂口上設有擋板,所述攪砂盤的頂部設有透明的塑料罩體,所述塑料罩體與攪砂盤為套接,所述塑料罩體的高度為20 ?25cm。 優選的,所述塑料罩體頂部設有圓柱形的進砂口。 優選的,所述進砂口的直徑為10?12cm。 優選的,所述攪砂盤的側面焊接有兩個半圓形的吊環。 優選的,所述塑料罩體上設有攝像頭,所述攝像頭連接有監控裝置。 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該種混砂機,所述連接梁兩端連接有圓錐形的碾輪,所述攪砂盤的底部內側設有圓錐形的底板,通過該種結構設計,顯著增大了碾輪與底板的接觸面積,碾壓和混砂效果好,提高了砂子的質量,所述連接梁上設有刮刀,方便進行混砂,所述攪砂盤的四周設有兩個出砂口,所述出砂口上設有擋板,在混好砂可抽掉擋板,并繼續保持設備的運轉,由于底板采用圓錐形的設計,混好后的砂子便會自動經出砂口排出攪砂盤,所述攪砂盤的頂部設有透明的塑料罩體,在室外混砂時,雨天也可進行,不受環境條件的限制,且所述塑料罩體能夠防止人們因近距離接觸攪砂盤而發生安全事故,所述塑料罩體頂部設有圓柱形的進砂口,方便排砂后對攪砂盤進行補充砂子,所述進砂口的直徑為10?12cm,直徑大,補砂速度快,所述攪砂盤的側面焊接有兩個半圓形的吊環,方便對設備進行吊運,所述塑料罩體上設有攝像頭,所述攝像頭連接有監控裝置,所述攝像頭能夠將混砂機的運行狀況及時的傳送到監控裝置上顯示出來,在工作人員不在現場的情況下,方便管理人員查看。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混砂機的主視圖。 圖2為圖1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其中:1_支撐座,2-驅動電機,3-攪砂盤,4-旋轉軸,5-連接梁,6-碾輪,7-底板,8-刮刀,9-出砂口,10-擋板,11-塑料罩體,12-進砂口,13-吊環,14-攝像頭,15-監控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混砂機,包括支撐座1、驅動電機2和攪砂盤3,所述驅動電機2和攪砂盤3設于支撐座I上,所述驅動電機2設于攪砂盤3下方,所述驅動電機2連接有旋轉軸4,所述旋轉軸4連接有連接梁5,所述連接梁5兩端連接有圓錐形的碾輪6,所述攪砂盤3的底部內側設有圓錐形的底板7,所述連接梁5上設有刮刀8,所述攪砂盤3的四周設有兩個出砂口 9,所述出砂口 9上設有擋板10,所述攪砂盤3的頂部設有透明的塑料罩體11,所述塑料罩體11與攪砂盤3為套接,所述塑料罩體11的高度為20?25cm,該種混砂機,所述連接梁5兩端連接有圓錐形的碾輪6,所述攪砂盤3的底部內側設有圓錐形的底板7,通過該種結構設計,顯著增大了碾輪6與底板7的接觸面積,碾壓和混砂效果好,提高了砂子的質量,所述連接梁5上設有刮刀8,方便進行混砂,所述攪砂盤3的四周設有兩個出砂口 9,所述出砂口 9上設有擋板10,在混好砂可抽掉擋板10,并繼續保持設備的運轉,由于底板7采用圓錐形的設計,混好后的砂子便會自動經出砂口 9排出攪砂盤3,所述攪砂盤3的頂部設有透明的塑料罩體11,在室外混砂時,雨天也可進行,不受環境條件的限制,且所述塑料罩體11能夠防止人們因近距離接觸攪砂盤3而發生安全事故。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塑料罩體11頂部設有圓柱形的進砂口 12,方便排砂后對攪砂盤3進行補充砂。 在本實施例中子,所述進砂口 12的直徑為10?12cm,直徑大,補砂速度快。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攪砂盤3的側面焊接有兩個半圓形的吊環13,方便對設備進行吊運。 此外,所述塑料罩體11上設有攝像頭13,所述攝像頭13連接有監控裝置14,所述攝像頭13能夠將混砂機的運行狀況及時的傳送到監控裝置14上顯示出來,在工作人員不在現場的情況下,方便管理人員查看。 基于上述,該種混砂機,所述連接梁5兩端連接有圓錐形的碾輪6,所述攪砂盤3的底部內側設有圓錐形的底板7,通過該種結構設計,顯著增大了碾輪6與底板7的接觸面積,碾壓和混砂效果好,提高了砂子的質量,所述連接梁5上設有刮刀8,方便進行混砂,所述攪砂盤3的四周設有兩個出砂口 9,所述出砂口 9上設有擋板10,在混好砂可抽掉擋板10,并繼續保持設備的運轉,由于底板7采用圓錐形的設計,混好后的砂子便會自動經出砂口 9排出攪砂盤3,所述攪砂盤3的頂部設有透明的塑料罩體11,在室外混砂時,雨天也可進行,不受環境條件的限制,且所述塑料罩體11能夠防止人們因近距離接觸攪砂盤3而發生安全事故。 由技術常識可知,本技術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技術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技術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技術包含。【權利要求】1.一種混砂機,包括支撐座、驅動電機和攪砂盤,所述驅動電機和攪砂盤設于支撐座上,所述驅動電機設于攪砂盤下方,所述驅動電機連接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連接有連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兩端連接有圓錐形的碾輪,所述攪砂盤的底部內側設有圓錐形的底板,所述連接梁上設有刮刀,所述攪砂盤的四周設有兩個出砂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砂機,包括支撐座、驅動電機和攪砂盤,所述驅動電機和攪砂盤設于支撐座上,所述驅動電機設于攪砂盤下方,所述驅動電機連接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連接有連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梁兩端連接有圓錐形的碾輪,所述攪砂盤的底部內側設有圓錐形的底板,所述連接梁上設有刮刀,所述攪砂盤的四周設有兩個出砂口,所述出砂口上設有擋板,所述攪砂盤的頂部設有透明的塑料罩體,所述塑料罩體與攪砂盤為套接,所述塑料罩體的高度為20~25c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曉偉,
申請(專利權)人:田曉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