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處置領域,具體地指一種渠道突發水污染事故限 制擴散的調控方法。
技術介紹
引水渠道跨越長度大,干渠交叉建筑物眾多,易發生突發水污染事件。突發水污染 事故不同于一般的水污染,它沒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徑,是突然發生,瞬時或短時間 內大量地排放污染物質,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和破壞。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事件發生的不確 定性強、危害程度高、管控難度大、處置時間緊等。突發水污染事故處置不當或不及時,將會 造成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危害,甚至發生停水、人員傷亡等。 目前所見關于突發污染事故的專利多為處置方法、模型預測、預警系統等方面 的專利,未見對渠道內污染物限制擴散方面的專利,如一種基于云技術的突發性水環 境風險預測系統及方法(CN104050388A)、基于物聯網的大型水域突發水污染應急處置 系統和方法(CN103236020A)、基于水動力約束原理的突發水污染生物預警裝置及方法 (CN103149336A)、一種廊道式水質污染預警裝置及預警方法(CN103105398A)、突發水污染 事件監控預警系統(CN102855526A)等。 實際上突發水污染事故發生后,為了方便快速處置、減少污染影響的范圍和程度, 首先應限制污染物影響的范圍,盡量減少受污染水體總量。對渠道而言,可采用限制擴散的 調控技術,即在一定時間內關閉下游節制閘將污染物限制在閘內,然后再進行集中處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的不足,提供一種渠道突發水污染事故限 制擴散的調控方法,以使在突發水污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渠道突發水污染事故限制擴散的調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1)計算污染物泄漏點下游節制閘最晚關閘時間,該最晚關閘時間即臨界關閘時間,在所述臨界關閘時間內關閉下游節制閘以將污染物限制在下游節制閘內,所述臨界關閘時間的計算方法為:1.1)計算污染物泄漏至開始閉閘時間間隔t(min)內污染團峰值輸移距離Dv:Dv=60vst????式1)式1中,vs為時間間隔t(min)內污染團峰值輸移速度;1.2)開始閉閘至水體靜止污染團峰值輸移距離DRDR包擴兩部分,即節制閘完全關閉的時間tclose(min)內水體輸移距離DM和水流往復污染團輸移距離DF;DM=0.5×60×vstclose????式2)DF=Catclose+Cb????式3)DR=DM+DF=0.5×60×vstclose+Catclose+Cb????式4)式中:vs為關閘前水流速度(m/s);Ca和Cb分別為擬合參數;1.3)在T(t=t+tclose)時間內污染團縱向長度W?W表示為:v=dσx2/dt]]>????式5)W=∫0Tvdt=Cc60(t+tclose)0.5]]>?? ...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渠道突發水污染事故限制擴散的調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1) 計算污染物泄漏點下游節制閘最晚關閘時間,該最晚關閘時間即臨界關閘時間,在 所述臨界關閘時間內關閉下游節制閘以將污染物限制在下游節制閘內,所述臨界關閘時間 的計算方法為: I. 1)計算污染物泄漏至開始閉閘時間間隔t(min)內污染團峰值輸移距離Dv : Dv = 60vst 式 1) 式1中,Vs為時間間隔t (min)內污染團峰值輸移速度; 1. 2)開始閉閘至水體靜止污染團峰值輸移距離DkDk包擴兩部分,即節制閘完全關閉的 時間^ltjse(Hiin)內水體輸移距離Dm和水流往復污染團輸移距離Df ; Dm = 0. 5X60Xvstclose 式 2) Df = Catclose+Cb 式 3) De = Dm+Df = 0. 5 X 60 X vstclose+Catclose+C b 式 4) 式中:vs為關閘前水流速度(m/s); Ca和Cb分別為擬合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惠,張曦,邵軍榮,徐成劍,楊豐順,黃曉敏,
申請(專利權)人: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