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繞輔助裝置限制氣圈,該氣圈為從喂紗紗管(21)退繞的紗線由于離心力而擺動的部分。退繞輔助裝置具備限制部件(72),該限制部件(72)形成為圓筒狀,并且設有頸縮部分(72b)和內徑比該頸縮部分(72b)大的開放部分(72a)。開放部分(72a)設在比頸縮部分(72b)靠一側(例如下側)的位置,其相對于頸縮部分(72b)的相對位置在退繞過程中不變。另外,開放部分(72a)的至少一側的端部的內徑是恒定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退繞輔助裝置及自動絡紗機
本專利技術主要涉及對來自喂紗紗管的紗線的退繞進行輔助的退繞輔助裝置。
技術介紹
一直以來,已知將從喂紗紗管退繞的紗線卷繞到卷繞紗管上以形成卷裝的自動絡紗機(紗線卷繞裝置)。為了引導從該喂紗紗管退繞的紗線并調整張力、得到良好的卷裝,在喂紗紗管的上方配置的退繞輔助裝置的形狀、位置、大小等是很重要的。 日本特開平5 - 8939號公報以及日本技術登記第2589527號公報公開了自動絡紗機所具備的退繞輔助裝置。 日本特開平5- 8939號公報的退繞輔助裝置具備第I氣圈限制部件和第2氣圈限制部件。第I氣圈限制部件在喂紗紗管退繞時位于喂紗紗管與第2氣圈限制部件之間。第I氣圈限制部件隨著喂紗紗管退繞的進行而下降。由此,能夠使退繞輔助裝置與喂紗紗管的位置關系恒定。 日本技術登記第2589527號公報的退繞輔助裝置,在下側的端部設有傘狀部。該傘狀部形成為覆蓋喂紗紗管的上部錐面部(chase)的形狀。通過傘狀部,能夠防止氣圈過度擴張而抑制張力的上升。 然而,在喂紗紗管的退繞進行到例如喂紗紗管變為剩余3成(喂紗紗管的剩紗量為3成的狀態)的情況下,如圖6A所示,在喂紗紗管的紗線層上上部錐面部消失。其結果,從喂紗紗管退繞的紗線與喂紗紗管的紗線層摩擦的部分(圖中的虛線部分)變長,張力上升而發生紗線斷線、或者管紗崩脫(喂紗紗管的紗線成塊會一次性脫落的現象)。但是,若為了防止這些不良情況而降低退繞速度,則卷繞效率會降低。 日本特開平5 - 8939號公報公開了通過將第I氣圈限制部件接近喂紗紗管來抑制張力的技術。但是,僅靠將第I氣圈限制部件接近喂紗紗管,無法適當地抑制剩余3成以后的張力。 另外,日本技術登記第2589527號公報,公開了利用傘狀部抑制張力上升的技術,但是即使通過該方法也無法適當地抑制剩余3成以后的張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夠抑制喂紗紗管的退繞進行階段中的張力的上升的退繞輔助裝置。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如上所述,接下來說明用于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及其效果O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觀點,提供一種退繞輔助裝置,其限制氣圈,該氣圈為從喂紗紗管退繞的紗線由于離心力而擺動的部分,且構成如下。即,退繞輔助裝置具備限制部件。所述限制部件形成為圓筒狀,并且設有頸縮部分和內徑比該頸縮部分大的開放部分,并在喂紗紗管的退繞進行的同時向該喂紗紗管的軸向的一側移動。所述開放部分設在比所述頸縮部分靠所述一側的位置,相對于所述頸縮部分的相對位置在退繞過程中不變。另外,所述開放部分的至少所述一側的端部的內徑是恒定的。 由此,在作為喂紗紗管的退繞進行的階段的剩余3成以后的退繞時,頸縮部分的內周面與氣圈接觸而抑制在喂紗紗管的上部發生的氣圈膨脹,能夠使氣圈在喂紗紗管的下部大大地膨脹。其結果,喂紗紗管的紗線與紗線層摩擦的距離變短,所以能夠抑制紗線的張力,也能夠防止管紗崩脫。因此,能夠不使卷繞速度降低地降低紗線斷線的頻率,所以能夠提高卷繞效率。 在所述退繞輔助裝置中,優選是所述頸縮部分從所述限制部件的與所述一側相反的另一側端部一直設置到中途部。 由此,確保了頸縮部分的設置范圍較大,與氣圈的多種狀態相對應地容易地使用于抑制氣圈上部的膨脹的氣圈頂點與頸縮部分的內周面接觸。另外,例如能夠使用模具容易地成形限制部件。 在所述退繞輔助裝置中,優選是所述頸縮部分設置在所述限制部件的中途部。 由此,只要僅將限制部件的一部分設為小徑即可,所以能夠縮小需要加工的范圍(或安裝部件的范圍)以減低制造成本。 在所述退繞輔助裝置中,優選設為下述結構。即,所述頸縮部分的內周面的沿所述限制部件的軸向切斷所得的截面形狀為直線狀。在所述頸縮部分與所述開放部分的邊界形成有層差、或隨著趨向所述一側而直徑變大的錐面。 在所述退繞輔助裝置中,所述頸縮部分的內徑也可以是恒定的。 在所述退繞輔助裝置中,所述頸縮部分的內周面的沿所述限制部件的軸向切斷所得的截面形狀也可以是曲線狀。 在所述退繞輔助裝置中,優選是所述開放部分的內徑是恒定的。 如上所述,能夠通過各種形狀的限制部件來實現減低張力這一本專利技術所期望的效果O 在所述退繞輔助裝置中,優選是所述頸縮部分是向所述限制部件的徑向內側突出的突起。 在所述退繞輔助裝置中,所述開放部分的內徑是恒定的。比所述突起靠所述另一側的部分的內徑與所述開放部分的內徑相等、且恒定。 根據上述內容,僅通過按壓具有一定內徑的圓筒狀部件的一部分,就能夠形成能夠發揮降低張力這一本專利技術所期望的效果的限制部件。 在所述退繞輔助裝置中,優選,在比所述開放部分靠所述一側的位置,設有隨著趨向所述一側而內徑變大的傘狀部。 由此,能夠從開始退繞到結束位置都抑制氣圈擴張,能夠降低張力。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觀點,提供一種退繞輔助裝置,其具備限制部件,該限制部件形成為圓筒狀并且設有頸縮部分和內徑比該頸縮部分大的開放部分。所述開放部分設置在比所述頸縮部分靠所述限制部件的軸向的一側的位置。所述頸縮部分的內徑在20mm到29mm的范圍內。所述頸縮部分與所述開放部分的內徑差在0.5mm以上 另外,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外其他觀點,所述頸縮部分的內徑形成為,使得該頸縮部分的內周面與位于該頸縮部分內部的喂紗紗管的外周面之間為1mm。 通過以上的數值限定,能夠提供一種能夠特別有效地發揮降低張力這一本專利技術所期望的效果的退繞輔助裝置。 另外,也可以在具備支承喂紗紗管的紗管支承部的自動絡紗機中具備所述退繞輔助裝置。 由此,能夠實現能夠有效地發揮降低張力這一本專利技術所期望的效果的自動絡紗機。 在所述自動絡紗機中,優選是具備調整部,該調整部調整退繞時喂紗紗管相對于所述限制部件的位置或姿態。 一般來說,頸縮部分的內徑越小越能夠抑制張力,但是在退繞過程中頸縮部分與喂紗紗管接觸的可能性變高。在這一點上,在上述結構中,通過調整部能夠使喂紗紗管與頸縮部分的位置關系變得適當,所以能夠高效地發揮本專利技術所期望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涉及的自動絡紗機的整體結構的主視圖。 圖2是示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絡紗機單元的示意側視圖。 圖3是示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退繞輔助裝置的結構的立體圖。 圖4A是示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喂紗紗管的位置被調整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4B是示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喂紗紗管的位置被調整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5A是示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喂紗紗管的位置被調整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5B是示出本實施方式涉及的喂紗紗管的位置被調整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6A是示出以往例中的剩余3成以后的氣圈形狀的圖。 圖6B是示出本實施方式中的剩余3成以后的氣圈形狀的圖。 圖7是將用以往的限制部件與用本實施方式的限制部件所產生的張力進行比較的曲線圖。 圖8A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限制部件的圖。 圖8B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限制部件的變形例的圖。 圖8C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限制部件的變形例的圖。 圖8D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限制部件的變形例的圖。 圖9A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限制部件的變形例的圖。 圖9B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限制部件的變形例的圖。 圖9C是示出本實施方式的限制部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退繞輔助裝置,其限制氣圈,所述氣圈是從喂紗紗管退繞的紗線由于離心力而擺動的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繞輔助裝置具備限制部件,該限制部件形成為圓筒狀,設有頸縮部分和內徑比該頸縮部分大的開放部分,在進行喂紗紗管的退繞的同時向該喂紗紗管的軸向的一側移動,所述開放部分設在比所述頸縮部分靠所述一側的位置,其相對于所述頸縮部分的相對位置在退繞過程中不變,所述開放部分的至少所述一側的端部的內徑是恒定的。
【技術特征摘要】
2013.07.22 JP 2013-1517511.一種退繞輔助裝置,其限制氣圈,所述氣圈是從喂紗紗管退繞的紗線由于離心力而擺動的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繞輔助裝置具備限制部件,該限制部件形成為圓筒狀,設有頸縮部分和內徑比該頸縮部分大的開放部分,在進行喂紗紗管的退繞的同時向該喂紗紗管的軸向的一側移動, 所述開放部分設在比所述頸縮部分靠所述一側的位置,其相對于所述頸縮部分的相對位置在退繞過程中不變, 所述開放部分的至少所述一側的端部的內徑是恒定的。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退繞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頸縮部分從所述限制部件的與所述一側相反的另一側端部一直設置到中途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退繞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頸縮部分設置在所述限制部件的中途部。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退繞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頸縮部分的內周面的沿所述限制部件的軸向切斷所得的截面形狀為直線狀, 在所述頸縮部分與所述開放部分的邊界形成有層差、或隨著趨向所述一側而直徑變大的錐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退繞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頸縮部分的內徑是恒定的。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退繞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頸縮部分的內周面的沿所述限制部件的軸向切斷所得的截面形狀為曲線狀。7.根據權利要求1到6中任一項所述的退繞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開放部分的內徑是恒定的。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退繞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頸縮部分是向所述限制部件的徑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梅原嘉人,竹島載佳,
申請(專利權)人:村田機械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