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制作油條的分壓式面坯成型機構,包括表面帶有呈前后方向的軌道槽的安裝底板,在安裝底板上與軌道槽連接的成型基板,設置于安裝底板左右兩側的分切支架,在分切支架上呈上下方向設置的分切升降機構,以及在成型基板上方與之匹配的活動分切機構,其中,所述活動分切機構包括與分切支架連接的支承體,在支承體下部沿前后方向走向且左右等距設置的至少3個分切板,位于兩相鄰分切板之間并通過彈性機構與其活動連接的活動壓模,以及設置在支承體上用于按壓活動壓模的活動壓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利用基板為面團的基礎支撐,先通過分切板將大的面團分為大小均等的小團,再由活動壓模下壓完成對小面團成型,以便于后續加工。(*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制作油條的分壓式面坯成型機構,包括表面帶有呈前后方向的軌道槽的安裝底板,在安裝底板上與軌道槽連接的成型基板,設置于安裝底板左右兩側的分切支架,在分切支架上呈上下方向設置的分切升降機構,以及在成型基板上方與之匹配的活動分切機構,其中,所述活動分切機構包括與分切支架連接的支承體,在支承體下部沿前后方向走向且左右等距設置的至少3個分切板,位于兩相鄰分切板之間并通過彈性機構與其活動連接的活動壓模,以及設置在支承體上用于按壓活動壓模的活動壓板。本技術利用基板為面團的基礎支撐,先通過分切板將大的面團分為大小均等的小團,再由活動壓模下壓完成對小面團成型,以便于后續加工。【專利說明】—種用于制作油條的分壓式面坯成型機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油條機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制作油條的分壓式面坯成型機構。
技術介紹
傳統炸油條的工藝中,首先操作者先進行面料調制,當大量面團調制好以后,需要分團,制作油條面坯,然后操作者根據經驗將大的面團依依細分為小團,再將小面團揉搓成長條狀,接著將兩個長條狀的面團扭在一起放入油鍋中炸熟,最后撈出并濾掉多余的油,便成了人們通常吃到的油條。 油條機是一種用于將炸油條過程機械化操作的設備,專利技術人通過一系列的機械設計,用設備來代替人工操作來炸油條工作,能夠有效地提高炸油條的效率,使油條能夠大批量產出,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由于傳統工藝的人工操作原因,常常具有一些不確定性,如根據經驗分出的小面團的份量大小不一,會使炸出的油條大小不均等,不僅影響其美觀賣相,而且在一些消費者看來也會感覺心里不舒服,因此,在設計油條機時如何將面團較好的等分同時也能較好地成型以方便機械化流程進展也是專利技術人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有效分切面團并能夠很好成型的用于制作油條的分壓式面坯成型機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種用于制作油條的分壓式面坯成型機構,包括表面帶有呈前后方向的軌道槽的安裝底板,在安裝底板上與軌道槽連接的成型基板,設置于安裝底板左右兩側的分切支架,在分切支架上呈上下方向設置的分切升降機構,以及在成型基板上方與之匹配并與分切升降機構上端連接的活動分切機構,其中,所述活動分切機構包括與分切支架連接的支承體,在支承體下部沿前后方向走向且左右等距設置的至少3個分切板,位于兩相鄰分切板之間并通過彈性機構與其活動連接的活動壓模,以及設置在支承體上用于按壓活動壓模的活動壓板,其中,活動壓模的寬度與兩相鄰分切板之間的距離匹配。 進一步地,所述分切升降機構包括與分切支架連接的導筒,上端與支承體連接的且穿過導筒上端設置的導桿,設置于導桿下端并位于導筒內的限位塊,以及設置在導筒內位于限位塊和導筒下端之間的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機構包括在活動壓模左右兩側面對稱設置的至少兩對滑動塊,設置于分切板上部并與滑動塊匹配的滑動槽,安置于滑動槽內的壓縮彈簧,以及用于封閉滑動槽上端的蓋塊,其中滑動塊位于壓縮彈簧與蓋塊之間。 為了使制作的面坯形式多樣,所述活動壓模的下端面呈矩形、圓弧形、多邊形、多圓弧形中的任意一種,并可制作多種下端面的活動壓模,以便于更換。 為了保證活動壓板動作的一致性,所述活動分切機構還包括與所有活動壓板連接的橫連桿。 為了便于分切和脫離,所述成型基板上設有與分切板位置對應的分切槽。 為了便于安裝,所述安裝底板下方還設有支撐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技術利用基板為面團的基礎支撐,先通過分切板將大的面團分為大小均等的小團,再由活動壓模下壓完成對小面團成型,以便于后續加工,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并且本技術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適合推廣應用。 (2)本技術將分切板和活動壓模分開設計,先由分切板對大面團進行分切,分切后的分切板與基板同時構成油條面坯的下模,與活動壓模公共配合完成對面團的擠壓成型,雖然如此設計使分切成型面團時的動作有了稍微的先后之分,但是其不僅更模擬人工流程動作,而且使得面團擠壓成型時的質量更高,形狀更容易把控,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節約原料。 (3)本技術通過設置活動的成型基板,使其上的面坯成型好后能夠沿軌道槽移動,以便于與其他機構相配合,形成整套的油條機。 (4)本技術通過設置彈性機構來保證活動壓模下壓成型后能夠由其積累的彈力使之上升復位,保證了下壓成型動作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中分切升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技術中彈性機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技術中彈性機構的側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 1-安裝底板,2-軌道槽,3-成型基板,4-分切支架,5-分切槽,6_分切升降機構,7-支承體,8-分切板,9-活動壓模,10-活動壓板,11-橫連桿,12-支撐架,13-滑動塊,14-滑動槽,15-壓縮彈簧,16-蓋塊;61_導筒,62-導桿,63-彈簧,64-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至圖4所示,該用于制作油條的分壓式面坯成型機構,包括表面帶有呈前后方向的軌道槽2的安裝底板1,在安裝底板上與軌道槽連接的成型基板3,設置于安裝底板左右兩側的分切支架4,在分切支架上呈上下方向設置的分切升降機構6,以及在成型基板上方與之匹配并與分切升降機構上端連接的活動分切機構,其中,所述活動分切機構包括與分切支架連接的支承體7,在支承體下部沿前后方向走向且左右等距設置的至少3個分切板8,位于兩相鄰分切板之間并通過彈性機構與其活動連接的活動壓模9,以及設置在支承體上用于按壓活動壓模的活動壓板10,其中,活動壓模的寬度與兩相鄰分切板之間的距離匹配,以便活動壓模能夠靈活。為了保證活動壓板動作的一致性,所述活動分切機構還包括與所有活動壓板連接的橫連桿11。為了便于分切和脫離,所述成型基板上設有與分切板位置對應的分切槽5。為了便于安裝,所述安裝底板下方還設有支撐架12。 進一步地,所述分切升降機構包括與分切支架連接的導筒61,上端與支承體連接的且穿過導筒上端設置的導桿62,設置于導桿下端并位于導筒內的限位塊64,以及設置在導筒內位于限位塊和導筒下端之間的彈簧63,當導桿上端受活動分切機構下壓后導桿下降,其下端的限位塊壓縮彈簧,存儲能量,當活動分切機構松開后,彈簧便可將導桿推起,從而帶動活動分切機構整體上移。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機構包括在活動壓模左右兩側面對稱設置的至少兩對滑動塊13,設置于分切板上部并與滑動塊匹配的滑動槽14,安置于滑動槽內的壓縮彈簧15,以及用于封閉滑動槽上端的蓋塊16,其中滑動塊位于壓縮彈簧與蓋塊之間。 為了使制作的面坯形式多樣,所述活動壓模的下端面呈矩形、圓弧形、多邊形、多圓弧形中的任意一種,并可制作多種下端面的活動壓模,以便于更換,本實施例中選用圓弧形。 在進一步的改進中,為實現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制作油條的分壓式面坯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帶有呈前后方向的軌道槽(2)的安裝底板(1),在安裝底板上與軌道槽連接的成型基板(3),設置于安裝底板左右兩側的分切支架(4),在分切支架上呈上下方向設置的分切升降機構(6),以及在成型基板上方與之匹配并與分切升降機構上端連接的活動分切機構,其中,所述活動分切機構包括與分切支架連接的支承體(7),在支承體下部沿前后方向走向且左右等距設置的至少3個分切板(8),位于兩相鄰分切板之間并通過彈性機構與其活動連接的活動壓模(9),以及設置在支承體上用于按壓活動壓模的活動壓板(10),其中,活動壓模的寬度與兩相鄰分切板之間的距離匹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遷遷,
申請(專利權)人:方遷遷,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