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舉升機構,尤其涉及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包括立柱和與所述立柱旋轉連接的吊臂,所述立柱上設有卡夾,所述吊臂連接有吊索,所述吊索的末端連接有吊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通過吊鉤吊起貨物,再通過旋轉吊臂將貨物轉移到目標位置,方便操作,安全較高,成本低,對操作空間的要求較低,具有便攜性,適用于重體力勞動者的工作,減輕勞動強度,減少職業病的產生,體現出對基層體力勞動者的人文關懷。(*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舉升機構,尤其涉及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包括立柱和與所述立柱旋轉連接的吊臂,所述立柱上設有卡夾,所述吊臂連接有吊索,所述吊索的末端連接有吊鉤。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通過吊鉤吊起貨物,再通過旋轉吊臂將貨物轉移到目標位置,方便操作,安全較高,成本低,對操作空間的要求較低,具有便攜性,適用于重體力勞動者的工作,減輕勞動強度,減少職業病的產生,體現出對基層體力勞動者的人文關懷。【專利說明】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
本技術涉及舉升機構,尤其涉及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
技術介紹
目前,對于貨物的搬動,通常是采用滑板式或者是叉車,采用滑板式的缺陷是:對于圓柱形的物品,采用滑板式推上貨車后尾箱,操作危險;采用叉車的缺陷是:成本較高,對操作空間的要求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包括立柱和與所述立柱旋轉連接的吊臂,所述立柱上設有卡夾,所述吊臂連接有吊索,所述吊索的末端連接有吊鉤。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吊臂包括與所述立柱旋轉連接的套管和與所述套管連接的橫梁,所述套管的軸線與所述立柱的軸線相重合,所述套管的軸線與所述橫梁的軸線相垂直,所述吊索與所述橫梁連接。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還包括支撐斜臂,所述支撐斜臂的一端與所述套管連接,所述支撐斜臂的另一端與所述橫梁連接。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立柱的底部連接有底板,所述立柱的頂部套設在所述套管內。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板上設有加強筋。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吊索與所述橫梁通過固定螺母連接。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夾與所述立柱通過固定螺母連接。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卡夾為L形,可以依據貨車貨箱側面厚度進行調整、固定。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吊臂上設有滑輪組,所述吊索纏繞在所述滑輪組。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吊臂上設有電動葫蘆,所述電動葫蘆與所述吊索連接。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可通過吊鉤吊起貨物,再通過旋轉吊臂將貨物轉移到目標位置,方便操作,安全較高,成本低,對操作空間的要求較低,具有便攜性。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一種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 圖1中的附圖標號為:底板I ;加強筋2 ;立柱3 ;卡夾4 ;吊臂5 ;支撐斜臂6 ;吊索7 ;吊鉤8。 如圖1所示,一種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包括立柱3和與所述立柱3旋轉連接的吊臂5,所述立柱3上設有卡夾4,所述吊臂5連接有吊索7,所述吊索7的末端連接有吊鉤8。 如圖1所示,所述吊臂5包括與所述立柱3旋轉連接的套管和與所述套管連接的橫梁,所述套管的軸線與所述立柱3的軸線相重合,所述套管的軸線與所述橫梁的軸線相垂直,所述吊索7與所述橫梁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還包括支撐斜臂6,所述支撐斜臂6的一端與所述套管連接,所述支撐斜臂的另一端與所述橫梁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立柱3的底部連接有底板I,所述立柱3的頂部套設在所述套管內。 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I上設有加強筋2,所述加強筋2為直角三角形板。 如圖1所示,所述吊索7與所述橫梁通過固定螺母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卡夾4與所述立柱3通過固定螺母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卡夾4優選為L形。 如圖1所示,所述吊臂5上設有滑輪組,所述吊索7纏繞在所述滑輪組。 如圖1所示,所述吊臂5上設有電動葫蘆,所述電動葫蘆與所述吊索7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卡夾4優選為無縫鋼管。 本技術提供的一種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可通過吊鉤8吊起貨物,再通過旋轉吊臂5將貨物轉移到目標位置,方便操作,安全較高,成本低,對操作空間的要求較低,具有便攜性,適用于重體力勞動者的工作,減輕勞動強度,減少職業病的產生,體現出對基層體力勞動者的人文關懷。 本技術提供的一種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具有以下優點: (I)預期達成的目標,如: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促進產品升級換代、節能減排、降低成本、培養高技能人才; 目前許多重體力勞動者,片面依靠簡易工具(鐵鏟等)甚至雙手完成強體力勞動,忽視了 “以人為本”的思想,許多體力勞動者腰肌勞損、脊柱損傷,而且工作效率低。 由于該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具有很強的通用性,適用于多種勞動作業,適用于少量土石方的搬移、農作物(菠蘿、芒果、西瓜等)收獲上車、建筑磚塊、瓷片、沙石的運轉等,可以極大提升效率。 (2)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 經濟效益:該產品若是可以批量化生產,可以將成本壓縮到1.5千元左右,若是產品研制成功,按照1500元計算、20%毛利、銷售100臺為例子(保守估計),可以創造30000元利潤。 該機構為便攜式,可以收納,放在貨車車廂或駕駛室內,隨時因應實際工作需要,可以向保潔企業、建筑公司、農產品流通企業等推廣。 社會效益:能夠對重體力勞動者增加收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職業病的發生,與現在國家政策與精神相符合。具有較大的社會示范效果。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技術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技術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與所述立柱旋轉連接的吊臂,所述立柱上設有卡夾,所述吊臂連接有吊索,所述吊索的末端連接有吊鉤,所述卡夾與所述立柱通過固定螺母連接,所述卡夾為L形,所述吊臂上設有滑輪組,所述吊索纏繞在所述滑輪組,所述吊臂上設有電動葫蘆,所述電動葫蘆與所述吊索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包括與所述立柱旋轉連接的套管和與所述套管連接的橫梁,所述套管的軸線與所述立柱的軸線相重合,所述套管的軸線與所述橫梁的軸線相垂直,所述吊索與所述橫梁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還包括支撐斜臂,所述支撐斜臂的一端與所述套管連接,所述支撐斜臂的另一端與所述橫梁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底部連接有底板,所述立柱的頂部套設在所述套管內。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設有加強筋。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與所述橫梁通過固定螺母連接。【文檔編號】B66C23/02GK203976253SQ201420075301【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1日 【專利技術者】李楷 申請人:深圳技師學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隨車舉升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與所述立柱旋轉連接的吊臂,所述立柱上設有卡夾,所述吊臂連接有吊索,所述吊索的末端連接有吊鉤,?所述卡夾與所述立柱通過固定螺母連接,所述卡夾為L形,所述吊臂上設有滑輪組,所述吊索纏繞在所述滑輪組,所述吊臂上設有電動葫蘆,所述電動葫蘆與所述吊索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楷,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技師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