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登機橋,具體地說,是涉及登機橋上的遮蓬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具有該遮蓬裝置的登機橋。
技術介紹
登機橋是機場聯接候機廳與飛機的重要設施,通常在登機橋的端部安裝有可展開的遮蓬,遮蓬可自由伸縮,以實現登機橋與飛機艙門對接,保證上下飛機的旅客免受風吹、日曬、雨淋、雪擾、寒冷、噪音之苦,同時遮蓬與飛機機身緊密接觸,避免了雨雪沿飛機艙門滲入飛機內部。為保證遮蓬與飛機機身之間較好的密封效果,遮蓬需要以一定的壓力與飛機機身接觸,這就需要一機構來提供壓力,該機構還需支撐遮蓬,承受遮蓬重力,該機構要求其行程要長、強度要高、彈力要大。在現有技術當中,有些是活塞缸體單元直接推動遮蓬,它不僅是遮蓬的動力源,也起結構支撐作用,因此,遮蓬的穩定性不夠,且還受遮蓬重力產生彎曲力矩,有造成活塞缸體單元損壞現象發生;有些是用電動推桿打開支撐臂并使支撐臂緊壓遮蓬前框并貼緊飛機,在接機過程中,電動推桿方式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推進器軸彎曲,電機剎車容易燒毀等。現有技術中,還有通過操縱機構及收放機構來解決登機橋與飛機對接的密封問題,如公告號為CN101148201A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所公開的結構,該種結構的遮蓬裝置由于其操縱機構利用頂推裝置推頂柔性前框,仍存在有穩定性不夠的問題,且運動也不夠靈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運動靈活、穩定性高的遮蓬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遮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遮蓬裝置,用于飛機的登機橋,包括:柔性框架,設置在該遮篷裝置的一開口端,用于在該遮蓬裝置展開時貼合到該飛機的外殼;門形框架,設置在該遮篷裝置的另一開口端,用于連接到該登機橋;可展開的遮蓬,跨接在該柔性框架和該門形框架之間,并連接到該柔性框架和該門形框架的頂部和兩側;以及驅動該遮蓬展開和/或合攏的開閉裝置,該開閉裝置包括收放機構和推動機構,該收放機構包括控制件和牽引件,該牽引件一端固定到該柔性框架上而另一端連接到該控制件上,該控制件控制該牽引件以將該柔性框架拉回或使得該柔性框架能夠被該推動機構推出;其特征在于,該推動機構包括:前臂,一端與該柔性框架鉸接;后臂,一端與該前臂的遠離該柔性框架端鉸接,另一端鉸接在該門形框架上;第一活塞缸體單元,一端鉸接在該前臂的前部,另一端鉸接在該后臂的前部;以及第二活塞缸體單元,一端鉸接在該前臂的后端,另一端鉸接在該后臂的中部或該登機橋的活動地板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遮蓬裝置,用于飛機的登機橋,包括:
柔性框架,設置在該遮篷裝置的一開口端,用于在該遮蓬裝置展開時貼合
到該飛機的外殼;
門形框架,設置在該遮篷裝置的另一開口端,用于連接到該登機橋;
可展開的遮蓬,跨接在該柔性框架和該門形框架之間,并連接到該柔性框
架和該門形框架的頂部和兩側;以及
驅動該遮蓬展開和/或合攏的開閉裝置,該開閉裝置包括收放機構和推動
機構,該收放機構包括控制件和牽引件,該牽引件一端固定到該柔性框架上而
另一端連接到該控制件上,該控制件控制該牽引件以將該柔性框架拉回或使得
該柔性框架能夠被該推動機構推出;
其特征在于,該推動機構包括:
前臂,一端與該柔性框架鉸接;
后臂,一端與該前臂的遠離該柔性框架端鉸接,另一端鉸接在該門形框架
上;
第一活塞缸體單元,一端鉸接在該前臂的前部,另一端鉸接在該后臂的前
部;以及
第二活塞缸體單元,一端鉸接在該前臂的后端,另一端鉸接在該后臂的中
部或該登機橋的活動地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推動機構還包括有
第三活塞缸體單元,該第三活塞缸體單元一端鉸接在該前臂的后端,另一端于
第二活塞缸體單元鉸接在該后臂的中部時鉸接在該登機橋的活動地板上、于第
二活塞缸體單元鉸接在該登機橋的活動地板上時鉸接在該后臂的中部或該門
形框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三活塞缸體單元
與門形框架的鉸接位置同于該后臂與門形框架的鉸接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遮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三活塞缸體單元
與前臂的鉸接位置同于該第二活塞缸體單元與前臂的鉸接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1、2、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衛,唐天斌,石磊,黃健明,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中集天達空港設備有限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