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發動機托盤和發動機分裝線。其中,所述發動機托盤包括托盤本體(10)和用于支撐發動機的發動機支撐(11),該發動機支撐(11)設置在所述托盤本體(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支撐(11)具有工作狀態和收起狀態,在所述工作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11)相對于所述托盤本體(10)的高度大于在所述收起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11)相對于所述托盤本體(10)的高度。所述發動機分裝線包括所述發動機托盤。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同一發動機托盤能夠支撐不同型號的發動機,提高了發動機托盤的通用性。(*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發動機托盤和發動機分裝線。其中,所述發動機托盤包括托盤本體(10)和用于支撐發動機的發動機支撐(11),該發動機支撐(11)設置在所述托盤本體(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支撐(11)具有工作狀態和收起狀態,在所述工作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11)相對于所述托盤本體(10)的高度大于在所述收起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11)相對于所述托盤本體(10)的高度。所述發動機分裝線包括所述發動機托盤。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同一發動機托盤能夠支撐不同型號的發動機,提高了發動機托盤的通用性。【專利說明】
本技術涉及汽車的發動機生產線,具體地,涉及一種發動機托盤和具有該發 動機托盤的發動機分裝線。 發動機托盤及發動機分裝線
技術介紹
在進行汽車裝配時,為了加快生產節拍,提高裝配效率,很多零部件都是先分裝到 一起,然后以總成的方式再裝配到車體上。對于不同的車型,同類的零件結構差異也很大, 這對于分裝線上的夾具和設備的通用性有著很高的要求。發動機的裝配就是典型的例子, 發動機和托架、制動器、前支柱等是通過發動機托盤在發動機分裝線上分裝到一起。發動機 托盤的托盤本體上設置有發動機支撐,用于將發動機頂起,方便進行裝配。 為了滿足不同車型的發動機裝配混線生產,提高裝配節拍,減少場地占用,需要在 一個發動機托盤上盡可能實現多種車型的發動機的通用。然而,不同型號的發動機結構及 裝車姿態不同,其對應的發動機支撐也不同。如果實現發動機托盤的通用,則需要在托盤本 體上設置多種發動機支撐。在現有技術中,發動機支撐為固定式支撐,托盤本體的面積有 限,且各型號發動機的底部結構差異較大,發動機支撐過多極易造成與發動機油底殼的干 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發動機托盤,該發動機托盤能夠支撐不同型號的發 動機,具有更高的通用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發動機托盤,包括托盤本體和用于支撐 發動機的發動機支撐,該發動機支撐設置在所述托盤本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支撐 具有工作狀態和收起狀態,在所述工作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相對于所述托盤本體的高度大 于在所述收起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相對于所述托盤本體的高度。 優選地,所述托盤本體上設置有安裝座,所述發動機支撐鉸接于所述安裝座,在所 述工作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堅起在所述托盤本體上;在所述收起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放 倒在所述托盤本體上。 優選地,所述發動機托盤還包括底板,所述安裝座通過所述底板連接于所述托盤 本體。 優選地,所述安裝座包括安裝板,所述發動機支撐和所述安裝板中的一者上形成 有第一銷軸,另一者上形成有長孔,所述第一銷軸位于所述長孔中,所述發動機支撐上形成 有第二銷軸,所述安裝板的上邊緣形成有凹部,當所述發動機支撐處于所述工作狀態時,所 述第二銷軸位于所述凹部中,所述第一銷軸能夠沿所述長孔相對移動,以使所述第二銷軸 脫離所述凹部。 優選地,所述第一銷軸形成在所述安裝板上,所述長孔形成在所述發動機支撐上, 并且在所述發動機支撐處于工作狀態時,所述長孔沿垂直于所述托盤本體的方向延伸。 優選地,所述第一銷軸形成在所述發動機支撐上,所述長孔形成在所述安裝板上, 并且沿垂直于所述托盤本體的方向延伸。 優選地,所述凹部位于所述長孔的軸線上且與所述長孔間隔開。 優選地,所述發動機支撐包括用于支撐不同型號發動機的第一發動機支撐和第二 發動機支撐,該第一發動機支撐和第二發動機支撐分別具有用于區分彼此的第一標識部和 第二標識部。 本技術還提供一種發動機分裝線,包括發動機托盤和托盤軌道,所述發動機 托盤設置在所述托盤軌道上,并且能夠沿所述托盤軌道移動,其中,所述發動機托盤為如上 所述的發動機托盤。 優選地,所述發動機分裝線還包括用于檢測所述發動機支撐所處狀態的光感應器 和與該光感應器電連接的控制器,所述光感應器設置在所述發動機分裝線的最后工位處, 所述控制器能夠接收所述光感應器發出的電信號,并根據該電信號控制所述發動機托盤移 動或停止。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在使用本技術的發動機托盤支撐某一型號的發動機時, 可以將與該型號的發動機對應的發動機支撐(第一發動機支撐)調整到工作狀態;當需要 使用該發動機托盤支撐另一型號的發動機時,收起所述第一發動機支撐,打開與該另一型 號的發動機對應的發動機支撐(第二發動機支撐)即可,由于此時第一發動機支撐的位置 較低,因此不會對放置在第二發動機支撐上的發動機造成干涉,因此使得同一發動機托盤 能夠支撐不同型號的發動機,提高了發動機托盤的通用性。 本技術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 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但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發動機托盤的示意性俯視圖,其中發動 機支撐處于收起位置; 圖2是顯示發動機支撐與安裝座的裝配關系的示意圖,其中發動機支撐處于工作 位置; 圖3是圖2的左視圖; 圖4是顯示發動機支撐與安裝座的裝配關系的示意圖,其中發動機支撐處于收起 位置。 附圖標記說明 10托盤本體 11發動機支撐 111第一銷軸 112第二銷軸 12安裝座 121安裝板 122長孔 123凹部 13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 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 在本技術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上、下"通常是指本實 用新型的發動機托盤在正常使用狀態的上、下;"左、右"是指參考圖2的圖面方向的左、右。 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發動機托盤,包括托盤本體10和用于支撐 發動機的發動機支撐11,該發動機支撐11設置在所述托盤本體10上,其中,所述發動機支 撐11具有工作狀態和收起狀態,在所述工作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11相對于所述托盤本體 10的高度大于在所述收起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11相對于所述托盤本體10的高度。 對上述方案需要理解的是,與現有技術中的固定式支撐不同,在本技術的發 動機托盤中,通過將發動機支撐11設置為活動式支撐,使得該發動機支撐11具有兩種狀 態,即工作狀態和收起狀態,在不使用該發動機支撐11的情況下,可以將該發動機支撐11 收起。并且,由于在工作狀態下發動機支撐11相對于托盤本體10的高度大于在收起狀態 下發動機支撐11相對于托盤本體10的高度,即發動機支撐11在收起狀態下位置較低,從 而能夠實現在托盤本體10上設置多個發動機支撐11,以適應多種型號的發動機。 具體地,在使用本技術的發動機托盤支撐某一型號的發動機時,可以將與該 型號的發動機對應的發動機支撐(第一發動機支撐)調整到工作狀態;當需要使用該發動 機托盤支撐另一型號的發動機時,收起所述第一發動機支撐,打開與該另一型號的發動機 對應的發動機支撐(第二發動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動機托盤,包括托盤本體(10)和用于支撐發動機的發動機支撐(11),該發動機支撐(11)設置在所述托盤本體(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支撐(11)具有工作狀態和收起狀態,在所述工作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11)相對于所述托盤本體(10)的高度大于在所述收起狀態所述發動機支撐(11)相對于所述托盤本體(10)的高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春波,于建強,王春麗,劉鐵軍,李江鑫,
申請(專利權)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