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安防領域,一種旋入接觸式支架及與之匹配的紅外探測器。它包括一底板、一360度萬向球桿、一PCBA、一PCBA扣、一調轉螺母栓。所述底板具有組合結構,包括基板、基板蓋和一C型扣,所述基板具有浮孔,所述C形扣設于浮孔頂部且于基板浮孔面齊平;所述底板中心具有一球孔,所述360度萬向球桿具有一球頭,所述球頭設于所述球孔內;所述PCBA的正面具有觸點,所述觸點與紅外探測器的彈簧頂針接觸,所述PCBA的背面具有端子座,所述端子座連接電線;所述PCBA設于所述PCBA扣,所述調轉螺母栓將所述PCBA扣固定在所述360度萬向球桿上。(*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適用于安防領域,一種旋入接觸式支架及與之匹配的紅外探測器。它包括一底板、一360度萬向球桿、一PCBA、一PCBA扣、一調轉螺母栓。所述底板具有組合結構,包括基板、基板蓋和一C型扣,所述基板具有浮孔,所述C形扣設于浮孔頂部且于基板浮孔面齊平;所述底板中心具有一球孔,所述360度萬向球桿具有一球頭,所述球頭設于所述球孔內;所述PCBA的正面具有觸點,所述觸點與紅外探測器的彈簧頂針接觸,所述PCBA的背面具有端子座,所述端子座連接電線;所述PCBA設于所述PCBA扣,所述調轉螺母栓將所述PCBA扣固定在所述360度萬向球桿上。【專利說明】
本技術適用于安防領域,提供了一種旋入接觸式支架及與之匹配的紅外探測 器。 -種旋入接觸式支架及與之匹配的紅外探測器
技術介紹
目前,紅外探測器的安裝支架大多采用拔插式,安裝和拆卸都很費勁,而且存在縮 短探測器頂針壽命的隱患;大多數安裝支架都不能單獨安裝,只能配86盒安裝,只能走暗 線或只能走明線,其應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安防市場需要一種便于安裝、搭配不受限的安 裝支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便于安裝且牢固、搭 配靈活的紅外 探測器安裝支架。 本技術提供一種旋入接觸式安裝支架,它包括一底板、一 360度萬向球桿、一 PCBA、一 PCBA扣、一調轉螺母栓;所述底板中心具有一球孔,所述360度萬向球桿具有一球 頭,所述球頭設于所述球孔內;所述底板的底部設計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調轉螺母栓將 所述PCBA扣固定在所述360度萬向球桿上,所述PCBA設于所述PCBA扣;所述360度萬向 球桿和所述PCBA扣具有中空結構,線穿設于所述中空結構,并通過底板中心的球孔連接外 部電路;所述PCBA的正面具有鍍金觸點,所述鍍金觸點與紅外探測器的彈簧頂針接觸,所 述PCBA的背面具有端子座,所述端子座連接電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組合結構,包 括基板、基板蓋和一 C型扣,所述基板具有浮孔,所述C型扣設于浮孔頂部且于基板浮孔面 齊平;所述底板的底部設計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底板中心具有一球孔,所述360度萬向球 桿具有一球頭,所述球頭設于所述球孔內;所述PCBA的背面具有端子座,所述端子座連接 電線;所述PCBA設于所述PCBA扣,所述調轉桿將所述PCBA扣固定在所述360度萬向球桿 上。 旋入接觸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組合結構,包括基板和C型扣, 所述基板具有浮孔,所述C型扣設于浮孔頂部且于基板浮孔面齊平,所述C型扣與浮孔內側 的部分球面拼接在一起構成一個圓形。 旋入接觸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部設計在同一水平面上。 旋入接觸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內上側和內下側具有走線缺口和 薄膠片。 旋入接觸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中心具有一球孔,所述360度萬向球 桿具有一球頭,所述球頭設于所述球孔內,所述球頭下設有黑色球頭橡膠圈。 旋入接觸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扣內設有所述調轉螺母栓,所述調 轉螺母栓具有螺絲和螺母,所述調轉螺母栓通過螺絲和螺母將所述PCBA扣固定在所述360 度萬向球桿上。 所述PCBA扣具有組合結構,包括PCBA母扣和PCBA公扣,PCBA母扣和PCBA公扣 都是半圓形設計,拼接構成一個圓形。 旋入接觸式安裝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扣內設有所述調轉螺母栓,所述調 轉螺母栓具有螺絲和螺母,所述調轉螺母栓通過螺絲和螺母將所述PCBA扣固定在所述360 度萬向球桿上。 所述360度萬向球桿和所述PCBA扣具有中空結構,電線穿設于所述中空結構,并 通過底板中心的球孔連接外部電路。 所述PCBA的正面具有鍍金觸點,所述觸點也紅外探測器的彈簧頂針接觸,所述 PCBA的背面具有端子座,所述端子座連接電線。 本技術還提供一種紅外探測器,所述紅外探測器上裝有上述支架。 具體地,所述紅外探測器具有一底殼和彈簧頂針,上述安裝支架的PCBA扣旋入于 所述凹腔內,使所述PCBA的鍍金觸點與所述紅外探測器的彈簧頂針接觸。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旋入接觸式支架的立體圖。 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旋入接觸式支架的分解圖。 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旋入接觸式支架旋轉0度后的位置示意圖,并示 意旋轉180度后的位置示意圖。 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探測器與旋入接觸式支架分解圖示意圖。 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紅外探測器與旋入接觸式支架組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 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 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如圖1、圖2、圖4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旋入接觸式安裝支架,包 括底板01、360度萬向球桿02、PCBA03、PCBA扣04、調轉螺母栓05、彈簧頂針062。 所述底板01具有組合結構,包括基板011、基板蓋012和一 C型扣013,所述基板 具有浮孔0111,所述C型扣013設于浮孔0111頂部且于基板浮孔面齊平,所述C型扣013 與浮孔0111內側的部分球面拼接在一起構成一個圓形,起固定360度萬向球桿02的作用。 所述底板01的底部設計在同一水平面上,使旋入接觸式安裝支架既可單獨安裝 于墻面,又可搭配86盒安裝。 所述底板01的內上側和內下側具有走線缺口 014和薄膠片015,安裝時既能走明 線又能走暗線。 所述底板01中心具有一球孔016,所述360度萬向球桿02具有一球頭021,所述 球頭021設于所述球孔015內,所述球頭021下設有黑色球頭橡膠圈022,起增強摩擦力的 作用。 所述PCBA扣04內設有所述調轉螺母栓05,所述調轉螺母栓05具有螺絲051和螺 母052,所述調轉螺母栓05通過螺絲051和螺母052將所述PCBA扣04固定在所述360度 萬向球桿02上,起調節PCBA扣04方向和固定PCBA扣04的作用,如圖3所示,PCBA扣04 可在〇度?180度的角度范圍內任意調整。 所述PCBA扣04具有組合結構,包括PCBA母扣041和PCBA公扣042, PCBA母扣 041和PCBA公扣042都是半圓形設計,拼接構成一個圓形,起固定PCBA03的作用。 所述PCBA公扣042內設有防拆鍵0421和彈簧0422。 所述360度萬向球桿02和所述PCBA扣04具有中空結構,電線07穿設于所述中 空結構,并通過底板01中心的球孔016連接外部電路。 所述PCBA03的正面具有鍍金端子觸點031,所述鍍金端子觸點031連接紅外探測 器的彈簧頂針062,所述PCBA03的背面具有頂針座032,所述頂針座032連接電線07。 如圖4、圖5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安裝有上述支架的紅外探測 器。 紅外探測器上設有一底殼06,所述底殼06具有一凹腔061和彈簧頂針0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旋入接觸式安裝支架,它包括一底板、一360度萬向球桿、一PCBA、一PCBA扣、一調轉螺母栓;所述底板中心具有一球孔,所述360度萬向球桿具有一球頭,所述球頭設于所述球孔內;所述底板的底部設計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調轉螺母栓將所述PCBA扣固定在所述360度萬向球桿上,所述PCBA設于所述PCBA扣;所述360度萬向球桿和所述PCBA扣具有中空結構,線穿設于所述中空結構,并通過底板中心的球孔連接外部電路;所述PCBA的正面具有觸點,所述觸點與紅外探測器的彈簧頂針接觸,所述PCBA的背面具有端子座,所述端子座連接電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組合結構,包括基板、基板蓋和一C型扣,所述基板具有浮孔,所述C型扣設于浮孔頂部且于基板浮孔面齊平;所述底板的底部設計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底板中心具有一球孔,所述360度萬向球桿具有一球頭,所述球頭設于所述球孔內;所述PCBA的背面具有端子座,所述端子座連接電線;所述PCBA設于所述PCBA扣,所述調轉桿將所述PCBA扣固定在所述360度萬向球桿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秀英,
申請(專利權)人:劉秀英,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