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生物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采用生物好氧堆肥技術,通過調節碳氮比、水分、粒徑等物料參數,添加有機物料腐熟劑,強制供氧,使有機物料充分腐熟,為農作物提供易于吸收的全營養。添加功能性微生物后,大大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減少50%的化肥用量保證不減產。連續使用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保水保肥能力。大力推廣生物有機肥能大幅減少化肥用量,增加土壤氮、磷、鉀的容量,減少化肥流入水體的量,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地下水硝酸鹽超標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生物有機肥,可以解決土壤板結、肥力利用率下降問題,減緩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水土污染問題,大面積使用可以提高農產品品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農業
,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中國以占世界上9%的耕地養育著占世界22%的人口,其中化肥的使用功不可沒。但是在30年持續大量施用后,一些科研人員認為,它將對中國的糧食安全造成負面影響。一些大棚和土地因過量施肥,已出現“死棚”、“絕地”現象。目前因土壤中高達70%的化肥流失造成的弊端已嚴重顯現:水體富營養化加劇,釀成江河湖泊及近海海域藍藻、赤潮成災,水體腥臭。化肥使用不當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很多農民為補上土壤流失的養分,只得加大施肥量。然而,施的越多,流失的也就越多。化肥在大雨或大水漫田灌溉時大量被流水帶走,最終隨水匯入江河湖海,造成水體的富營養化。因此,化肥流失與大量施用化肥形成了惡性循環。中國農科院在北方五省20個縣集約化蔬菜種植區的調查顯示,在800多個調查點中,50%的地下水硝酸鹽含量因過量用氮超標。據預測,2015年中國除江西、山西外的中部和東南部所有省份,均將因為過量用氮而成為地下水硝酸鹽含量超標的潛在高風險區。20世紀70年代以后,因化肥具有便于貯運、施用簡單、見效快的優點,加上畜禽養殖特點的演變和務農勞動力的轉移,特別是畜禽糞便含水量大、惡臭帶來運輸、處理、施用的不方便更加劇了畜禽糞便直接還田的難度,致使農業種植用肥有農家肥向化肥的轉變。化肥的大量使用,有機肥的投入量大幅的削減,帶來的后果是土壤板結、土質下降、農產品亞硝酸鹽含量超標、水體富營養化等嚴重的環境問題。國際公認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頃,但目前我國農用化肥單位面積平均施用量達到434.3千克/公頃,是安全上限的1.93倍。從我國化肥平均施用量變化表上看出,上世紀50年代我國一公頃(15畝)土地施用化肥8斤多,現在是868斤,以百倍速度增加。隨著畜禽養殖業規模的逐漸擴大,畜禽養殖特點發生如下變化:由過去的分散經營、飼養頭數少、主要分布在農區轉變為現在的集中經營、飼養頭數多、分布在城市郊區或集鎮區。由于養殖規模、養殖方式和分布區域發生了變化,導致畜禽養殖呈現總量增加、程度加劇和范圍擴大的趨勢。養殖業規模化的跨越式發展產生的畜禽糞便總量也急劇增加,根據國家環保總局對全國23個規模化畜禽養殖集中的省、市調查顯示,我國2003年畜禽糞便產生量約31億噸。畜禽糞便的氮磷排放量分別為0.19億噸和0.04億噸,分別占氮肥、磷肥的79%和50%。多個省市畜禽養殖超過其環境容量,農地、水體氮磷污染風險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氮和磷的污染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化合物,比如,肉仔雞糞便中含食入氮的50%、食入磷的55% ;生豬排出食入氮、磷的80%-85%。據測算,一個萬頭豬場,每年向豬場周圍排污3萬t,其中約107t的氮和31t磷,這些氮和磷集中進入小面積土壤后,超越土壤容量,會轉化為硝酸鹽和磷酸鹽,隨雨水進入水體,使水體富營養化。并造成氮、磷的大量浪費。2.臭氣對環境的污染 畜牧業生產中的惡臭主要來自糞便、飼料發酵和家畜呼吸等,臭氣的主要化合物有氨、硫化氫、甲烷、吲哚以及脂肪族的醛類、硫醇、按類等。臭氣中的氨氣、硫化氫和甲烷等,濃度低時可降低畜禽的生產性能,濃度高時可使幼畜中毒死亡,使養殖工作人員健康受損,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糞便排除后不能及時處理會使臭味增加,危害人人畜的健康。3.污水對環境的污染 規模化豬場和奶牛場產生的污水數量最多,據統計:規模化養豬場每生產一頭肥豬約產生4t污水,一個年出欄一萬頭的肥豬生產線,每天清潔地面、沖洗糞溝及豬飲水時浪費而產生的污水總量為100-150t,C0D平均1500 m g/ L,BOD達1200 — 1300 m g/ L,總氮量接近1100 m g/ L ,總磷量約為440 m g/ L ,豬場污水中可檢出的病菌主要有:致病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沙門桿菌、結核菌、布氏桿菌和豬丹毒等。4.礦物元素對環境的污染 為提聞生豬的生廣性能,詞料中添加大劑量銅、鋒、鐵等礦物兀素,銅、鋒、鐵對動物和植物為必須的微量元素,同時也是重金屬元素,超量是就對土壤、水體形成重金屬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 本專利技術所述生物有機肥,主要由牛糞、豬糞、雞糞與輔料通過有機物料腐熟劑好氧發酵腐熟而成,其中,牛糞350-450份、豬糞100-300份、雞糞100-300份、輔料150-240份、有機物料腐熟劑2-8份。優選的,所述豬糞含水率為65-75%。優選的,所述輔料選自谷糠、木屑、糠醛渣中的一種或幾種。糠醛渣是生物質類物質如玉米芯、玉米桿、稻殼、棉籽殼以及農副產品加工下腳料中的聚戊糖成分水解生產糠醛(呋喃甲醛)產生的生物質類廢棄物。牛糞、豬糞、雞糞等含有大量菌體蛋白形式的氮,養分比較高,但這類物料含有大量高分子物質,含水量大、成分單一,直接發酵難度較大,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輔料(如谷糠、木屑等),一方面可調節物料的碳氮比,另一方面利用輔料的吸水性強、質地疏松的特點調節物料的水分和通透性。有機物料腐熟劑是由包括真菌、放線菌、細菌在內的菌種組成的復合菌群。有機物料腐熟劑能加速各種有機物料(包括農作物秸桿、畜禽糞便、生活垃圾及城市污泥等)分解、腐熟的微生物活體制劑,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有機物料腐熟劑可以從市場購買得到,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本專利技術所述生物有機肥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1)將預先脫水的豬糞、以及牛糞、雞糞與輔料混合,使混合物料含水率達到45-65%,添加有機物料腐熟劑,利用機械翻動物料,使混合物料快速腐熟,得到好氧發酵腐熟的有機原料; (2)按照顆粒線生產工藝或粉狀線生產工藝生產: a、顆粒線生產工藝:將步驟(1)所述腐熟的有機原料由皮帶機送至雙螺旋攪拌機中攪勻,輸送到分料平皮帶機上,通過分料器分別將物料刮入喂料倉中,經造粒機造粒,再經拋光機拋光成圓球形顆粒,然后將顆粒輸送至一次烘干機中,≤60°C下一次烘干后,再送入二次烘干機烘干,水分≤15%后,在冷卻機中進行風冷,冷卻后的顆粒進入篩分機中進行大顆粒和成品的分級篩選,大顆粒粉碎后與粉料重新返回混合造粒系統,成品顆粒輸送到成品料倉,經電腦定量包裝系統計量、包裝后入庫,其中成品的粒徑為0.2-0.5mm ; b、粉狀線生產工藝:將步驟(1)所述腐熟的有機原料通過攪拌機攪勻,經過分篩機過50-100目篩篩分后,未能過篩的物料返料破碎后重新進入配料系統,繼續通過攪拌機攪勻,過分篩機篩分,篩分得到的細粉輸送到成品料倉,經電腦定量包裝系統計量、包裝后入庫。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之一,所述步驟(1)采用槽式堆肥發酵模式發酵有機原料,發酵時頂棚采用陽光棚,透光瓦透光率≥ 75%。對于好氧發酵的堆肥模式目前主要有塔式堆肥、條垛式堆肥和槽式堆肥等幾種形式可供選擇。槽式堆肥是物料堆入發酵槽中,每天進料并通過槽式翻拋機翻拋和向前推進物料,通過鼓風系統強制曝氣通風。該模式生產能力大,自動化程度高,占地面積較小、硬底化厚度要求低,投資較少,發酵場可密封異味可控。因此,本專利技術優選槽式堆肥發酵模式發酵有機原料。發酵過程中腐熟劑能夠使發酵物料迅速升溫,通過高溫殺死有機物料中的病原菌、害蟲卵、雜草種子等;能促進物料中的粗纖維、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分解;同時,還兼具除臭等功效。利用發酵設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生物有機肥,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牛糞、豬糞、雞糞與輔料通過有機物料腐熟劑好氧發酵腐熟而成,其中,牛糞350?450份、豬糞100?300份、雞糞100?300份、輔料150?240份、有機物料腐熟劑2?8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物有機肥,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牛糞、豬糞、雞糞與輔料通過有機物料腐熟劑好氧發酵腐熟而成,其中,牛糞350-450份、豬糞100-300份、雞糞100-300份、輔料150-240份、有機物料腐熟劑2-8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生物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豬糞含水率為65-75%。3.如權利要求1所述生物有機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輔料選自谷糠、木屑、糠醛渣中的一種或幾種。4.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生物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1)將預先脫水的豬糞、以及牛糞、雞糞與輔料混合,使混合物料含水率達到45-65%,添加有機物料腐熟劑,利用機械翻動物料,使混合物料快速腐熟,得到好氧發酵腐熟的有機原料; (2)按照顆粒線生產工藝或粉狀線生產工藝生產: a、顆粒線生產工藝:將步驟(1)所述腐熟的有機原料由皮帶機送至雙螺旋攪拌機中攪勻,輸送到分料平皮帶機上,通過分料器分別將物料刮入喂料倉中,經造粒機造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雨,沙樹芬,代曉燕,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永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