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依次層疊的玻璃基底、陽極、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及陰極,所述陽極由依次層疊的第一鑭系氧化物層、金屬層和第二鑭系氧化物層組成,其中,所述第一鑭系氧化物和第二鑭系氧化物選自二氧化鐠、三氧化二鐠、三氧化鐿及氧化釤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金屬層包括第一金屬層以及摻雜在所述第一金屬層中的第二金屬層組成,其中,第一金屬層選自銀、鋁、鉑及金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金屬層為功函數為-4.0eV~-2.0eV的金屬,第二金屬層占所述第一金屬層的質量百分數為1%~10%,上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出光效率較高。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0001 ]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發光原理是基于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電子從陰極注入到有機物的最低未占有分子軌道(LUMO),而空穴從陽極注入到有機物的最高占有軌道(HOMO)。電子和空穴在發光層相遇、復合、形成激子,激子在電場作用下遷移,將能量傳遞給發光材料,并激發電子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激發態能量通過輻射失活,產生光子,釋放光能。在傳統的發光器件中,器件內部的光只有18%左右是可以發射到外部去的,而其他的部分會以其他形式消耗在器件外部,界面之間存在折射率的差(如玻璃與ITO之間的折射率之差,玻璃折射率為1.5,ITO為1.8,光從ITO到達玻璃,就會發生全反射),引起了全反射的損失,從而導致整體出光性能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出光效率較高的。—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依次層疊的玻璃基底、陽極、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及陰極,所述陽極由依次層疊的第一鑭系氧化物層、金屬層和第二鑭系氧化物層組成,其中,所述第一鑭系氧化物和第二鑭系氧化物選自二氧化鐠、三氧化二鐠、三氧化鐿及氧化釤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金屬層包括第一金屬層以及摻雜在所述第一金屬層中的第二金屬層組成,其中,第一金屬層選自銀、鋁、鉬及金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金屬層為功函數為-4.0e疒-2.0eV的金屬,第二金屬層占所述第一金屬層的質量百分數為1% ?10%。所述第一鑭系氧化物層的厚度為0.5nnT2nm,金屬層的厚度為5nm?30nm,第二鑭系氧化物層的厚度為lnnTlOnm。所述第二金屬層的材料選自為鎂、鈣、銫及鐿中至少一種。所述發光層的材料選自4- (二腈甲基)-2_ 丁基-6- (1,1,7,7_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9,10- 二 - β -亞萘基蒽、4,4’ -雙(9-乙基-3-咔唑乙烯基)-1, I’ -聯苯及8-羥基喹啉鋁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電子傳輸層的材料選自4,7-二苯基-1,10-菲羅啉、1,2,4-三唑衍生物及N-芳基苯并咪唑中的至少一種。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玻璃基底的背面蒸鍍陽極,陽極包括依次層疊的第一鑭系氧化物層、金屬層和第二鑭系氧化物層,其中,所述第一鑭系氧化物和第二鑭系氧化物選自二氧化鐠、三氧化二鐠、三氧化鐿及氧化釤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金屬層包括第一金屬層以及摻雜在所述第一金屬層中的第二金屬層組成,其中,第一金屬層選自銀、鋁、鉬及金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金屬層為功函數為-4.0e疒-2.0eV的金屬,第二金屬層占所述第一金屬層的質量百分數為1%~10%,及在所述陽極的表面依次蒸鍍制備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及陰極。所述第一鑭系氧化物層的厚度為0.5nm~2nm,金屬層的厚度為5nm~30nm,第二鑭系氧化物層的厚度為lnnTlOnm。所述第二金屬層的材料選自為鎂、鈣、銫及鐿中至少一種。所述蒸鍍在真空壓力為5 X KT5Pa~2 X KT3Pa下進行,蒸鍍速率為0.lnm/s^lOnm/S。上述,通過在制備疊成陽極消除玻璃與陽極之間的全反射,使玻璃表面平整化,有利于膜層之間的連接,提高器件的導電性,且功函數較低,降低界面勢壘,提高空穴注入能力,這種結構可以極大的提高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出光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實施方式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制備方法的流程圖;圖3為實施例1制備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電流密度與流明效率關系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進一步闡明。請參閱圖1,一實施方式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100包括依次層疊的玻璃基底20、陽極30、空穴傳輸層50、發光層60、電子傳輸層70、電子注入層80及陰極90。玻璃基底20為折射率為1.8~2.2的玻璃,在400nm透過率高于90%。玻璃基底20優選為牌號為 N-LAF36、N-LASF31A、N-LASF41A 或 N-LASF44 的玻璃。陽極30形成于玻璃基底20的表面。陽極30由依次層疊的第一鑭系氧化物層301、金屬層302和第二鑭系氧化物層303組成,其中,所述第一鑭系氧化物301和第二鑭系氧化物303選自二氧化鐠、三氧化二鐠、三氧化鐿及氧化釤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金屬層302包括第一金屬層以及摻雜在所述第一金屬層中的第二金屬層組成,其中,第一金屬層選自銀、鋁、鉬及金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金屬層為功函數為-4.0e疒-2.0eV的金屬,第二金屬層占所述第一金屬層的質量百分數為1%~10%。第一鑭系氧化物層301的厚度為0.5nnT2nm,金屬層302的厚度為5nm~30nm,第二鑭系氧化物層303的厚度為lnnTlOnm。第二金屬層的材料選自為鎂、鈣、銫及鐿中至少一種。空穴傳輸層50形成于陽極30的表面。空穴傳輸層50的材料選自1,1_ 二 [4_[N,N' -二(P-甲苯基)氨基]苯基]環己烷(TAPC)、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N,N’_ (1-萘基)-N,N’- 二苯基-4,4’ -聯苯二胺(NPB)中的至少一種。空穴傳輸層50的厚度為40-80nm。發光層60形成于空穴傳輸層50的表面。發光層60的材料選自4- (二腈甲基)-2-丁基-6-( 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DCJTB)、9,10-二 - β -亞萘基蒽(ADN)、4,4'-雙(9-乙基-3-咔唑乙烯基)-1,I'-聯苯(BCzVBi )及8-羥基喹啉招(Alq3)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為Alq3。發光層60的厚度為5nnT40nm,優選為20nm。電子傳輸層70形成于發光層60的表面。電子傳輸層70的材料選自4,7-二苯基-1,10-菲羅啉(Bphen)、l,2,4-三唑衍生物(如TAZ)及N-芳基苯并咪唑(TPBI)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為TPBI。電子傳輸層70的厚度為40nnT250nm,優選為150nm。電子注入層80形成于電子傳輸層70的表面。電子注入層80的材料選自碳酸銫(Cs2C03)、氟化銫(CsF)、疊氮銫(CsN3)及氟化鋰(LiF)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為CsF。電子注入層80的厚度為0.5nnTl0nm,優選為1.5nm。陰極90形成于電子注入層80的表面。陰極90的材料選自銀(Ag)、鋁(Al)、鉬(Pt)及金(Au)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為Al。陰極90的厚度為80nnT250nm,優選為150nm。上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100,通過制備疊成陽極30消除玻璃與陽極之間的全反射,使玻璃表面平整化,有利于膜層之間的連接,提高器件的導電性,且功函數較低,降低界面勢魚,提聞空穴注入能力,這種結構可以極大的提聞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出光效率。可以理解,該有機電致發光器件100中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其他功能層。請同時參閱圖2,一實施例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100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10、在玻璃基底20的背面采用蒸鍍制備陽極30。玻璃基底20 為折射率為1.8~2.2的玻璃,在400nm透過率高于90%。玻璃基底20優選為牌號為 N-LAF36、N-LASF31A、N-LASF41A 或 N-LASF44 的玻璃。陽極30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層疊的玻璃基底、陽極、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及陰極,所述陽極由依次層疊的第一鑭系氧化物層、金屬層和第二鑭系氧化物層組成,其中,所述第一鑭系氧化物和第二鑭系氧化物選自二氧化鐠、三氧化二鐠、三氧化鐿及氧化釤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金屬層包括第一金屬層以及摻雜在所述第一金屬層中的第二金屬層組成,其中,第一金屬層選自銀、鋁、鉑及金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金屬層為功函數為?4.0eV~?2.0eV的金屬,第二金屬層占所述第一金屬層的質量百分數為1%~1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層疊的玻璃基底、陽極、空穴傳輸層、發光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及陰極,所述陽極由依次層疊的第一鑭系氧化物層、金屬層和第二鑭系氧化物層組成,其中,所述第一鑭系氧化物和第二鑭系氧化物選自二氧化鐠、三氧化二鐠、三氧化鐿及氧化釤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金屬層包括第一金屬層以及摻雜在所述第一金屬層中的第二金屬層組成,其中,第一金屬層選自銀、鋁、鉬及金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二金屬層為功函數為-4.0e疒-2.0eV的金屬,第二金屬層占所述第一金屬層的質量百分數為1%?10%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鑭系氧化物層的厚度為0.5nnT2nm,金屬層的厚度為5nm?30nm,第二鑭系氧化物層的厚度為lnnTlOn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屬層的材料選自為鎂、鈣、銫及鐿中至少一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層的材料選自4- (二腈甲基)-2- 丁基-6- (1,1,7,7-四甲基久洛呢啶-9-乙烯基)-4H-吡喃、9,10- 二 - β -亞萘基蒽、4,4’ -雙(9-乙基-3-咔唑乙烯基)-1,I’ -聯苯及8-羥基喹啉鋁中的至少一種。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明杰,王平,黃輝,張振華,
申請(專利權)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