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木工打孔定位裝置,包括模板單元、靠板單元與導尺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單元底面安裝有靠板單元,所述的模板單元前側中部安裝有導尺單元。本發明專利技術主要用于家具產品特別是小批量定制家具產品加工中的打孔定位,依據平面二維坐標定位原理,利用導尺與定位靠板、透明薄片與定位靠板分別進行長度與寬度、長度與厚度的組合定位,并利用金屬套管保持鉆頭垂直于加工面,提高孔位加工的準確度與垂直度,降低返工率;另一方面,利用相鄰套管軸心線間距的32mm位置關系,針對32、64mm組合孔,可進行一次定位多次打孔,減少二次定位,提高加工效率,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木工打孔定位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木工打孔定位裝置,特別是一種家具產品加工中配合手電鉆使用的打孔定位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小型定制家具加工企業中,工人打孔主要是以先在工件上畫十字定位線,再手持電鉆進行打孔的方式進行孔眼加工,這種加工方式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靠十字線定位,人工將鉆頭端部與十字線對準,極易出現打孔偏差,致使零件與零件間的裝配孔錯位而需二次加工調整;二是手握電鉆直接打孔,孔眼垂直度差;三是每個孔都需要先劃線后打孔,加工效率低;四是對工人有較高的技術要求,造成企業人工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木工打孔定位裝置,依據平面二維坐標定位原理,利用導尺與定位靠板、透明薄片與定位靠板分別進行長度與寬度、長度與厚度的組合定位,并利用金屬套管保持鉆頭垂直于加工面,以達到孔眼加工的準確度與垂直度;另一方面,利用相鄰金屬套管軸心線間距32_的位置關系,針對32、64_組合孔,可進行一次定位多次打孔,減少二次定位,提高加工效率;三是本專利技術操作簡單易學,對工人的技術要求低,降低人工成本,從而提高家具產品特別是板式定制家具產品的加工準確度與效率,降低返工率,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與缺陷,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木工打孔定位裝置,包括模板單元、靠板單元和導尺單元。所述的模板單元底面安裝靠板單元,所述的模板前側中部安裝有導尺單元。所述模板單元包括手柄、模板、芯管、可換套管和固裝套管,所述的靠板單元包括定位靠板、透明薄片、靠板螺絲和方形螺帽,所述的導尺單元包括導尺、導尺卡子、連接桿和導尺螺絲。所述的模板的中間有芯管沉孔,所述的芯管沉孔兩側分布有套管通孔且軸心線間距離均為32_,所述的芯管沉孔齒接有芯管,所述的兩個套管通孔分別齒接有固裝套管。所述可換套管包括管腔、管口倒邊、凹槽、外管壁與內管壁,所述管腔的直徑可以有多種規格,從而使所述可換套管具有多種規格,所述的外管壁有內螺紋,所述的芯管外表面上部有外螺紋,利用工具擰動所述凹槽,可將可換套管與芯管進行組裝或拆卸。通過配合不同規格的可換套管,使本專利技術適用于不同直徑的孔眼定位。所述模板的后部兩側分布有螺絲沉孔,所述的靠板螺絲穿過所述螺絲沉孔與所述方形螺帽連接,所述的模板底面有滑槽,所述的定位靠板包括滑板、L形連接板與靠板,所述滑板可在滑槽中前后滑動,所述滑板邊部被所述方形螺帽壓住,通過鎖緊或松動所述靠板螺絲,控制定位靠板的前后位置。所述模板的兩側面分布有長三角標,所述長三角標與芯管沉孔軸心線、套管通孔軸心線在一同直線上。所述模板兩側面后部分布有刻度,使用時,通過調節定位靠板的位置,讀取所述靠板正面與長三角標間的刻度,以確定孔位的深度或厚度方向尺寸。所述模板前側面中間有導尺開口,所述的導尺開口底面有導軌,所述的導尺底面有導軌凹槽,所述的導軌與導軌凹槽配合,使導尺可左右移動。所述的模板上表面前側中間有螺絲沉孔,所述的導尺螺絲與螺絲沉孔進行螺紋連接,所述的導尺調整到位時,可用導尺螺絲進行緊固。所述的模板前側面上部分布有三個短三角標,所述的三個短三角標分別與所述的芯管沉孔和兩個套管通孔的軸心線對應,所述的導尺上表面有刻度,從而利用短三角標在刻度上的指示位置,確定孔位的長度方向尺寸。所述定位靠板的靠板兩側開有窄長圓孔,所述的靠板中間開有寬長圓孔,所述的寬長圓孔內壁有薄片插槽,所述的薄片插槽與靠板底面相通,所述的透明薄片邊沿中間有指示線,所述的透明薄片插入薄片插槽時,所述的指示線與芯管沉孔的軸心線對齊,以供劃線對照定位用。所述的導尺一端有導尺通孔,所述的導尺卡子有端部有卡子通孔,所述的導尺通孔與卡子通孔用連接桿連接,所述的導尺卡子可以連接桿為軸進行90°旋轉,使用時,可旋轉90°,使所述導尺卡子與所述導尺呈90°,以用作長度方向的定位基準;不用時,可將導尺卡子收起,便于收納。本專利技術的積極效果如下: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木工打孔定位裝置,依據平面二維坐標定位原理,利用導尺與定位靠板、透明薄片與定位靠板分別進行長度與寬度、長度與厚度的組合定位,并利用管腔保持鉆頭垂直于加工面,以達到孔位加工的準確度與垂直度;第二,進行工件水平面邊沿孔位加工時,利用導尺與定位靠板的調整,進行長度與寬度方向的定位;第三,進行工件側面孔位加工時,先在工件水平面邊部劃直線,再利用透明薄片與定位靠板進行長度與厚度方向的定位;第四,利用相鄰套管軸心線間距32_的位置關系,可對32、64_組合孔實現一次定位多次打孔,減少的二次定位,提高加工效率;第五,通過提供采用不同規格的可換套管,滿足多種直徑孔眼的定位加工;第六,本專利技術操作簡單易學,降低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從而降低企業人工成本,最終達到提高家具企業特別是小規模定制家具生產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正視立體結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反視立體結構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正視立體拆裝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模板正視立體結構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模板反視立體結構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定位靠板正視立體結構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的定位靠板反視立體結構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的導尺正視立體結構圖;圖9是本專利技術的導尺反視立體結構圖;圖10是本專利技術的可換套管正視立體結構圖;圖11是本專利技術的可換套管全剖視圖;圖12是本專利技術的透明薄片正視立體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針對附圖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專利技術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專利技術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如圖1-1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木工打孔定位裝置,包括模板單元1、靠板單元2和導尺單元3。所述的模板單元I底面安裝有靠板單元2,所述的模板單元I前側中部安裝有導尺單元3。所述模板單元I包括手柄11、模板12、芯管13、可換套管14和固裝套管15,所述的靠板單元2包括定位靠板21、透明薄片22、靠板螺絲23和方形螺帽24,所述的導尺單元3包括導尺31、導尺卡子32、連接桿33和導尺螺絲34。所述模板12的中間有芯管沉孔122,所述的芯管沉孔122兩側分布有套管通孔121且相鄰孔的軸心線間距均為32mm。所述的芯管沉孔122齒接有芯管13,所述的兩個套管通孔121齒接有固裝套管15。所述可換套管14包括管腔141、管口倒邊142、凹槽143、外管壁144與內管壁145,所述管腔141的直徑可以有多種規格,從而使所述可換套管14具有多種規格,所述的外管壁144有內螺紋,所述的芯管13外表面上部有外螺紋,利用工具擰動所述凹槽143,可將可換套管14與芯管13進行組裝或拆卸。通過配合不同規格的可換套管14使用,使本專利技術適用于不同直徑的孔眼定位。所述模板12的后部兩側分布有螺絲沉孔123,所述的靠板螺絲23有兩顆且分別穿過所述螺絲沉孔123與所述方形螺帽24連接,所述的模板12底面有滑槽129,所述的定位靠板21包括滑板211、L形連接板212與靠板213,所述滑板211可在滑槽129中前后移動調節位置,所述滑板211兩側邊部分別被所述方形螺帽24壓住,通過鎖緊或松動所述靠板螺絲23,控制定位靠板21的前后位置。所述模板12的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木工打孔定位裝置,包括模板單元(1)、靠板單元(2)和導尺單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單元(1)底面安裝有靠板單元(2),所述的模板單元(1)前側中部安裝有導尺單元(3),所述模板單元(1)包括手柄(11)、模板(12)、芯管(13)、可換套管(14)和固裝套管(15),所述的靠板單元(2)包括定位靠板(21)、透明薄片(22)、靠板螺絲(23)和方形螺帽(24),所述的導尺單元(3)包括導尺(31)、導尺卡子(32)、連接桿(33)和導尺螺絲(3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木工打孔定位裝置,包括模板單元(I)、靠板單元(2)和導尺單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板單元(I)底面安裝有靠板單元(2),所述的模板單元(I)前側中部安裝有導尺單元(3),所述模板單元⑴包括手柄(11)、模板(12)、芯管(13)、可換套管(14)和固裝套管(15),所述的靠板單元(2)包括定位靠板(21)、透明薄片(22)、靠板螺絲(23)和方形螺帽(24),所述的導尺單元(3)包括導尺(31)、導尺卡子(32)、連接桿(33)和導尺螺絲(3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工打孔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換套管(14)包括管腔(141)、管口倒邊(142)、凹槽(143)、外管壁(144)與內管壁(145),所述的外管壁(144)有內螺紋,所述的芯管(13)外表面上部有外螺紋,利用工具擰動所述凹槽(143),可將可換套管(14)與芯管(13)進行組裝或拆卸,所述管腔(141)的直徑可以有多種規格,從而使本發明適用于多種直徑規格的孔眼所的定位加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木工打孔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2)前側面中間有導尺開口(125),所述的導尺開口(125)底面有導軌(126),所述的導尺(31)底面有導軌凹槽(312),所述的導軌(126)與導軌凹槽(312)配合,使導尺(31)可左右移動,所述的模板(12)上表面前側中間有螺絲沉孔(123),所述的導尺螺絲(34)與螺絲沉孔(123)進行螺紋連接,所述的導尺(31)調整到位時,可用導尺螺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志遠,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